03.02 都說直升機是坦克的剋星,如果現代坦克裝上雷達和防空導彈,還會是這樣嗎?

Dzher


如果坦克裝上雷達和防空導彈,確實可以有效對抗武裝直升機的打擊。但是,如果坦克裝上這些東西還叫坦克嗎?!類似俄羅斯的“道爾”防空系統與T-14“阿瑪塔”坦克的“合體怪物”?!



俄羅斯“道爾M1”野戰防空系統

俄羅斯“山毛櫸”野戰防空系統

武裝直升機相對坦克而言最大的優勢是速度快、可“攻頂”打擊,而坦克防禦最薄弱的環節也就是頂部裝甲薄、機動性相對差!武裝直升機“坦克剋星”的身份體現最充分的是在“海灣戰爭”中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伊拉克創造的“80號鋼鐵死亡公路”!在喪失制空權後,數百輛伊拉克坦克、裝甲車等被美軍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A-10攻擊機屠戮!
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海灣戰爭中的“80號死亡公路”

車載機動防空系統是目前各軍事強國陸軍重點發展的組成部分,俄羅斯“道爾M1”系統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這種高機動性、反應迅速的野戰防空系統是對付武裝直升機、攻擊機等速度較低航空器最有效的手段。我國與也引進了“道爾”防空系統,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紅旗-17”野戰防空系統。



俄羅斯“道爾M2U”防空系統(上),據說與T-14“阿瑪塔”坦克(下)同底盤,可以說是“不帶炮塔的坦克”嗎?😂

野戰防空系統的價格昂貴,一套“道爾”防空系統的價格估計可以裝備一個坦克小組。而且在野戰防空系統的作用就是伴隨裝甲部隊作戰提供防空保護,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再為坦克裝上雷達和防空導彈,坦克和野戰防空系統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反而能發揮出各自最大的攻擊效能、實現最大價值!



自行高炮、野戰防空系統以及主戰坦克協同編組,可以發揮出更大綜合價值!


威吶解析


武裝直升機的出現,確實對坦克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一樹之高的隱蔽接近,火力兇猛的攻頂打擊,令陸戰之王頓時虎威掃地,狼狽不堪,這種一邊倒屠殺式的攻擊場景,在海灣戰爭等大戰中都有呈現,以致一度出現了坦克無用論。

這是海灣戰爭中的“鋼鐵死亡之路”,伊拉克三個坦克師被摧毀在這條80號公路上,當然這次攻擊大多是由A-10“疣豬”攻擊機所為,但來自空中的殘酷攻擊,和坦克重裝部隊的幾無還手之力形成強烈對比。據分析,武裝直升機與坦克作戰的交換比達1:20,也就是說,摧毀20輛坦克,或許才會損失一架直升機。

現代坦克的炮射導彈理論上有能力攻擊武裝直升機,但射程太近,僅4公里左右,雖然超過了坦克炮,但武裝直升機上的反坦克導彈普遍都達8公里以上射程,很少有武裝直升機會自己闖到坦克射程之內。

武裝直升機都裝有雷達和光電探測系統,而且它是俯視大地,發現坦克容易。大家幾乎沒見過什麼坦克裝雷達,防空導彈,因為裝上這些,坦克將非常複雜,雷達要耗電,要操作員,坦克勢必臃腫龐大,影響它做為地面攻堅作戰的主要任務,這只是片面增強了一些防禦武裝直升機的能力,但仍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解決這個問題,就是給坦克部隊裝備能隨行的高機動防空武器車輛,專門的雷達指揮車輛,能在行進中發現有無敵方武裝直升機的行蹤,隨時進行主動打擊,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履帶式的高炮,履帶式防空導彈車,就是給坦克提供保護的伴行車輛,使坦克能安心完成自己的任務。N


聯合防務


傳統坦克在面對武裝直升機時,已經毫無優勢,呈現被吊打的一邊倒局面。

坦克行進速度慢,射速慢,射高低,根本無力抗衡武裝直升機。

而新的趨勢是多管坦克帶炮火雷達。就是TOS,

這類坦克可探測武直,可快速開火,理論上可對付5~10架武直。


星輝650


這種改造效果不好,但並不算新鮮。比較著名的是朝鮮的T-62坦克在炮塔右側安裝了SA-16的朝鮮版“Hwaseong-Chong火繩槍”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不過老美分析這東西看似採用了類似遙控武器站,但似乎並不能夠在內部遙控操作,所以說需要導彈操作手開艙操縱,和當年我們拍一個導彈操作手站在車體後部進行瞄準射擊沒啥本質區別。

其實東亞萌兔當年也在搞這東西,98上面有外掛的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不過最後相關設計主要用在步戰上去了,坦克並沒有採用。

外掛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問題不少,從搜索、瞄準,到射擊和復裝填,幾乎都是問題。至多是一種臨時手段,而且實戰效果估計連聊勝於無都達不到。與其裝這東西不如換一個巨大的遙控武器站,安裝30毫米機關炮執行對空射擊任務。

從體系作戰角度,裝備採用履帶底盤的野戰伴隨防空裝備,不光是防空導彈還有各種口徑的高炮,才是王道。


強武堂


武裝直升機的確是坦克的剋星,在陸戰場上,號稱“陸戰之王”的坦克遭遇敵方的武裝直升機,幾乎就是九死一生,毫無還手之力。


如題主所說,要給坦克裝上
雷達和防空導彈,無非兩種結果,第一,能不能裝的上,第二,裝上之後有沒有作用。現代主站坦克的內部空間可謂寸土寸金,防空導彈和雷達當然需要裝在炮塔外面,但雷達的監視和火控系統卻必須裝在炮塔內,這就使本就擁擠的炮塔內部空間更加擁擠不堪,顯然是違揹人機工程設計的,沒有哪個坦克設計師願意這麼做。
就算勉強能裝上,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受限於有限的內部空間,

就無法裝備大功率雷達,雷達性能一般,加之裝在低矮的坦克上,受地球曲率的影響,探測距離就不會很遠,遠比不上武裝直升機的雷達探測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坦克還是隻有被動挨打的份,沒有多大的作用。
所以坦克沒有必要裝備雷達和防空導彈,不但起不了作用,還會成為累贅,顯然得不償失。坦克要應對武裝直升機的威脅,還是要依賴專職的野戰防空火力,術業有專攻,伴隨坦克出戰的野戰防空系統才是對付武裝直升機的最佳選擇,坦克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就行了。


那年那月那兵說


咱們研製一種武器裝備,不可能按照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這種方法,防護力不足時加裝甲,機動能力不足時加發動機,只能受制於科技水平,軍事力量體系,資金等條件,取得一個非常精妙但是肯定帶遺憾的平衡。不然要麼造不出,要麼用不上,甚至造不起用不起。

回到這個問題,現代坦克的作用主要是消滅敵方裝甲目標,尤其是敵方坦克,及其它有防護目標,支援地面步兵,突破敵方防線,起到攻堅拳頭的作用。現代化的主戰坦克在火力、機動性和防護力這三大指標上必須取得相應的平衡,才能達到最優化的設計,並深刻帶上了各國自身特色。


可以看到,坦克最主要的作戰對象還是地面目標,所以坦克的設計都是圍繞著這個使命展開。而直升機,以致固定翼飛機攻擊坦克,因為有速度,發現距離,探測設備,武器裝備的優勢,可以說對坦克是天生的剋星,攻擊效率非常高。這在多場現代化戰爭,如海灣戰爭,中東戰爭中已得到實戰檢驗。

但給坦克裝上雷達和防空導彈這種做法顯然不可取,本身坦克的空間侷促,人員任務繁重,在應付地面作戰的同時肯定沒有精力再去對抗空中目標。而且,雷達或其它各種探測設備,防空火炮或機炮價格不菲。即使能給坦克整合上這些裝備後整車可能也是天價,而且效率低下,根本達不到設計目標。舉個極端的例子,單個步兵的火力和防護都很弱,我們總不能把一名步兵裝備30mm火炮和幾百毫米厚的裝甲成為終極步兵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對付各種空中目標有各級對空作戰裝備,坦克並非一個人孤軍作戰。大的範疇,有空軍執行爭奪制空權的任務,使敵機根本沒機會飛過來。再者,地面上遠、中、近各種防空導彈和火炮,還有伴隨坦克衝鋒陷陣的自行高炮或自行防空導彈。這些都是坦克的堅強後盾,為坦克支起了一把防空保護傘。

另外,直升機攻擊坦克取得非凡戰果的戰例,都處於一方超強一方超弱的撿軟柿子捏這種體系完全不對等的戰鬥。隨著現在防空武器的升級,無人機的發展,直升機打坦克已經沒那麼輕鬆,而且武裝直升機的發展步子已經慢了下來。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航空君


坦克是當之無愧的陸戰之王,其集強大的越野能力和強大的火力以及厚重裝甲於一體,是陸軍最強大的突擊武器。但是坦克有一個致命的天敵,這就是武裝直升機或者是各類攻擊型固定翼戰機。海灣戰爭期間大量的伊拉克坦克在沙漠裡被武裝直升機點名,可以說雙方的戰損極為懸殊。很多軍迷或許很好奇,為何坦克不裝備雷達和防空導彈來對抗武裝直升機,其實這和坦克對抗的目標有關。

坦克最主要的目標是敵方的坦克,反裝甲是坦克的第一要素,也是突破敵方陸軍陣地的關鍵。其次就是突襲,有坦克的陸軍可以輕而易舉的突破沒有坦克的敵方陣地,從坦克被髮明開始就是一款重要的突破工具,一戰早期戰功顯赫的鐵絲網在坦克面前沒有絲毫作用。而二戰時期德國發動的閃電戰也是各類裝甲車輛相互配合的結果,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安裝防空導彈並不是沒有國家考慮過,一些國家也的確在坦克或者是裝甲車裡攜帶了防空導彈,但是無一例外均是射程近,對設備依賴小的紅外引導便攜式防空導彈。給坦克安裝雷達和防空導彈主要有三大難點,首先就是坦克作戰環境惡劣,由於坦克巨大的殺傷力和突破能力,現代陸軍武器只要是投射型的,沒個一兩款彈藥是反坦克的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是武器,從迫擊炮到榴彈炮在到火箭炮都有末敏彈藥,更別提一些專用的反坦克火箭和反坦克導彈了,甚至在一些狹小區域中還會遭受到中小口徑速射炮的襲擊。

而現代雷達都是一些高精密的裝備,坦克被擊中時巨大的衝擊力以及各類彈片都有可能造成雷達失去功能,所以雷達並不適合在坦克上使用。第二點雷達設備極為昂貴,現代雷達一般都是毫米波雷達,單價十分昂貴。一套雷達加上火控系統以及周邊支持系統價值約300到400萬美金左右,這一套系統即便是美國都裝備不起。一套雷達的價格就頂的上一輛中高配的T-90主戰坦克,自然沒有國家願意為了這個掏錢。

第三點就是坦克空間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坦克內部空間極為狹小,早期的蘇聯三代坦克甚至在招收坦克兵的時候對身高有嚴格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再塞入一堆電子產品,無疑增加了車長炮長的負擔,增加了索敵難度。除此之外坦克裝對空搜索毫米波雷達根本沒什麼用,直升機有飛行高度的優勢以及毫米波雷達極高的探測精度甚至可以雷達成像,加上光電探測設備的互補,非常容易發現坦克目標,而坦克卻並不能及時發現武裝直升機(坦克不能把雷達架的無限高)。

如果給坦克裝上了雷達和防空導彈,坦克和“道爾”、“鎧甲”S1這樣的野戰防空導彈系統還有什麼區別?如果軍隊的所有裝備都追求全能的話,陸軍就不會有步兵戰車、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榴彈炮、反地雷伏擊車、自行火箭炮、戰術彈道導彈發射車、戰地救護車、戰地搶修車、舟橋工程車等等車型了,研發一輛全能的超級戰車不就完事兒了?幹嘛還要費那麼多事兒研究專用的車輛?

退一步講,就算只給坦克加裝雷達和防空導彈,也是不現實的。現代主戰坦克是機動性、火力性、防護性的統一體,現在我們看到的坦克的造型、功能,是經過百餘年的發展,無數次戰火的礪練才形成的,低矮的炮塔、緊湊的車身、堅固的裝甲,沒有一項是多餘的。儘管如此,設計師還在不懈追求如何讓坦克更快、更輕、更堅固,而加裝探測雷達和防空導彈,都是在反其道而行。到現在很多主戰坦克還沒有空調,加裝耗電能力是空調數倍的防空雷達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而讓坦克炮塔頂著一部雷達,更是滑稽,如果真有這樣的主戰坦克出現,恐怕它不僅會招來天敵武裝直升機,還會招來EA-18G“咆哮者”這樣的反輻射戰機,完全是得不償失。

現在講求的是體系對抗,不是單對單的對抗,武裝直升機是坦克的天敵,自然有剋制武裝直升機的辦法,不然重裝機械化步兵師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鐵桿軍迷


問題是裝上雷達、防空導彈等武器後,坦克的生產和使用成本將會大大提升,而且多出來的重量和體積也會對坦克的作戰產生不小的阻礙。

坦克本身就是完全用於陸戰的重型武器,使用大口徑火炮、機槍等武器來對敵方實施打擊,支援己方單位的作戰。雖然後來飛機開始成為坦克的主要威脅之一,但是各國對此採用的措施往往就是增加一挺高射機槍,既能用於防空作戰,又能用於平射打擊敵方目標。

現代主戰坦克基本都在50噸左右的級別,已經塞了太多的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沒有多大的空間繼續增加防空雷達、防空導彈等這些武器裝備了。即使不顧一切為其增加了這些設備,也會在操作、指揮作戰等方面產生不小的麻煩,實際效果堪憂。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坦克一般不需要操心防空作戰任務。現代坦克裝甲部隊往往是有防空單位的,採用像自行高射炮、自行防空車等野戰防空系統,結合中近程野戰防空導彈系統,完全能有力地保障坦克免受敵軍攻擊機、直升機等武器的打擊。

不過給坦克做手腳的國家也是有的,比如捷克T72M2就加上了2門防空炮,而像朝鮮風暴虎坦克,直接給其裝上了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來提升防空能力。


前沿陣地


現代戰爭早已進入體系化時代,不再有什麼兵種單打獨鬥的問題了,單純不依靠某一個武器來取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各軍兵種之間是相互合作的關係,關於直升機可以剋制的坦克問題,先不說這一理論是否成立,先了解一下,這一點有意義嗎?直升機能剋制坦克,就能證明坦克無用了嗎?

直升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自己的弱點,比如:防禦能力很差,無法長時間續航,無法進行佔領,如此一來,弱點也是一樣很突出的,不可能保證,他可以剋制誰,就可以代替它。

坦克的任務並不是為了剋制直升機,如何對付直升機不是坦克的任務,他有自己的任務,如何突破對方的防線,攻擊對方的坦克,裝甲車輛,掩護己方步兵等等,但是絕對與直升機沒有關係。

現代戰爭中,諸兵種都裝備之間實際上一種協作關係,各種兵器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理論上,坦克加裝上雷達和防空導彈可以剋制直升機,但是這個意義何在?對付直升機應是伴隨坦克行動的防空火力的工作,它們需要坦克來掩護,坦克只能要把直升機吸引過來就行了,坦克只需要幹好自己的任務就行了,什麼事情都要辦到,那麼其他兵種幹什麼?不要隨意搶軍功,該你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要搶了。


南國軍情


我也一直在想,現代一線大國,裝備坦克,除了欺負一下三線四線小國,還能有什麼用?一線大國之間,打擊力量絕不是坦克可以抵禦的。武裝直升機打坦克簡直屬於碾壓欺負,光那個機動能力,坦克就毫無辦法。

當然,坦克裝了放空雷達,防空導彈,當然也可以威脅直升機,現在坦克發射的防空導彈射程不如直升機,這個不是問題,可以靠技術改變,最後大家打擊力量差不多,射程也差不多,但是直升機衝進射程範圍放了導彈就跑,坦克怎麼辦?類似歷史上蒙古輕騎兵放歐洲重騎兵風箏,也類似北宋重裝步兵打北方遊牧騎兵,就是吃機動力不足的虧。而直升機和坦克的機動力差別,真的應了那句老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遠比步兵騎兵,或者輕騎兵重騎兵之間的差距大。如若是到山區,直升機的機動能力,一個小隊,夠玩死一個坦克師的!而且坦克裝上一堆複雜的防空武器,那麼陸戰怎麼辦?坦克的戰爭定位,本來就是陸戰血牛盾戰士,帶上獵人刺客裝備,真的好嗎?而且直升機朝高裡飛,不跟坦克導彈單挑,就在坦克集群頭上撒一大堆攻頂末敏彈,坦克又怎麼解決?
所以我覺得專業的事還是專業的人去做,坦克就老老實實當自己的陸戰之王去,防空這一塊,交給自己的掩護部隊去完成吧,什麼武器都有自己侷限性的,別指望出一種多功能武器,包打天下。否則二戰諾曼底,捱了艦炮的虎式坦克,明顯幹不過軍艦,是不是還有人打算給坦克裝上魚雷,或者反艦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