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名8歲女孩,提出的理財問題,將巴菲特問倒,這說明什麼?

理財迦


這則消息的過程是這樣的,美國時間2018年5月5日,在股神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公司股東大會上,一名8歲女孩向巴菲特提出了一些問題。她說,我叫達芙妮•克里斯達爾,今年8歲,來自紐約,成為伯克希爾股東已經兩年了,我的問題是,巴菲特先生,能不能給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伯克希爾很多投資已經偏離了之前早期那種輕資產投資的理念,比如可以具體談一談為什麼要去投資BNSF(美國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運輸公司),運營北美洲最大的鐵路之一, 世界最大的鐵路多式聯運承運公司。而不是買輕資產公司,或者更多的去投資美國運通(國際上最大的旅遊服務及綜合性財務、金融投資及信息處理公司)。

對此巴菲特表示“這個問題實在把我難住了,我很慶幸她還不滿9歲,她9歲的時候還不知道會提出怎樣深刻的問題。”巴菲特笑著說,“我就坐在這兒想我應該怎麼來回答她的問題,我原以為我這個投資是對的,現在這麼一說我甚至覺得自己好像犯錯了。”

雖不能說巴菲特就此真的被小女孩問倒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巴菲特確實認真聽了小女孩的問題。關鍵在於,為什麼小女孩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且大人不會對其投去不解的目光,反而認為小女孩的問題問得好,問得有水平,巴菲特自己也感到問題問得很精妙,也很實際。

實際上,這樣的問題發生在美國,並不稀奇。因為,美國的教育方式,就是如何引導和拓展孩子的思維,擴大孩子思維的開放度,讓孩子能夠從多個層面思考問題,從而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更好地思考問題。如多年前發生的一個“鴨蛋裡能孵出什麼的問題,竟然有學生說出能夠孵出克林頓的話來。

雖然回答得有點不可思議,但是,至少學生是在思考、是在想象的。相反,我們在給孩子出題目時,總是把答案給得那麼僵化、那麼死板。不允許學生有任何想象空間。否則,答案就是錯的。慢慢地,孩子的思維就會越來越單一、越來越僵化。所以,透過8歲女孩向巴菲特提問題的故事,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們在教育上還是比較單一而合理化的,需要不斷提升和改善。


譚浩俊


這是說2018年5月,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公司股東大會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舉行。會議上,一名來自紐約的8歲女孩作為股東代表向巴菲特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筆者認為這可能是故意人為安排的,可能是巴菲特公司做的一次成功的宣傳策劃,通過一個小孩問倒巴菲特這樣的故事能夠迅速傳播到全世界,這樣的故事傳播效果非常好,是一次非常高明的策劃。

你仔細想一想,一個八歲的小孩能提出這樣專業的投資問題嗎?我認為不可能,另外,這個提問的機會是誰給的,別人花錢還買不到這樣的機會,是誰把這個報道發出來的,所有的這一切都說明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宣傳案例。

從宣傳策劃的角度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這也就證明了巴菲特高明的地方,全世界的人免費幫巴菲特做宣傳,只是大家還不知道,當然巴菲特的這個策劃做的非常自然,像是真的一樣,99%的都沒能看穿,並且通過這個故事表現出了巴菲特的幽默風味,表現了巴菲特的愛心和智慧,巴菲特說“這個問題實在把我難住了,我很慶幸她還不滿9歲,她9歲的時候還不知道會提出怎樣深刻的問題。”巴菲特通過這樣一老一小對話的一個小故事,再一次讓全世界記住了巴菲特這個慈祥的老人。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策略。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一代股神巴菲特,股神二字豈是白封的,憑藉的是其精準的眼光,和享譽全球的好口碑,憑藉的是其戎馬一生的投資生涯。

試想一下,提出這個問題的不是一個8歲的孩子,而是一個普通的投資者,還會驚起這麼大的波瀾嗎,很顯然不會。讓巴菲特先生驚歎的是8歲大的孩子會提出這麼專業的問題,意料之外的事情,同時手無舉措是,自己如何向一個孩子回答專業的投資問題。

讓見過大世面的巴菲特都驚歎的孩子,可見少之又少,這並不能代表國外的教育多年牛叉,又襯托出國內教育多年失敗,這種論斷筆者嚴重不能同意!

這是天賦問題,就像有的孩子8歲就能把鋼琴彈的賽過大師,有的孩子8歲能用電腦黑掉服務器,有的孩子8歲畫的畫,讓大師驚歎,等等…

21世紀一定是中國的世紀,美國被中國超越只是時間問題,我們孩子的素質不比任何一個國家的差,我們的文化和凝聚力一定會帶領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巔!


邏輯經濟學


我們非常驚奇😄為什麼巴菲特被這個八歲孩子問倒?難道這孩子是神童?其實這件事從側面反映出的是巴菲特過人的情商與美式教育的精彩合拍。孩子信心百倍,孩子身後的股東家長拍手叫好,巴菲特言語之間名利雙收。


在股神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公司股東大會上,一名8歲女孩向巴菲特提出了一些問題。她說,我叫達芙妮•克里斯達爾,今年8歲,來自紐約,成為伯克希爾股東已經兩年了,我的問題是,巴菲特先生,能不能給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伯克希爾很多投資已經偏離了之前早期那種輕資產投資的理念,比如可以具體談一談為什麼要去投資BNSF(美國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運輸公司),運營北美洲最大的鐵路之一, 世界最大的鐵路多式聯運承運公司。而不是買輕資產公司,或者更多的去投資美國運通(國際上最大的旅遊服務及綜合性財務、金融投資及信息處理公司)。對此巴菲特表示“這個問題實在把我難住了,我很慶幸她還不滿9歲。🎓🎓🎓家長讓八歲孩子來參加股東大會本身就是用心良苦,顯然是為了支持鼓勵孩子從小對金融產生興趣並在不遠的將來子承父業期望頗高。同樣的問題中國家長也許會告訴孩子:不考慮市場份額最穩定的需求代表著最穩定長久的回報收益。目前回報率低但未來基礎需求的橫向縱向延伸卻最具潛力收益。或者講解的更加深奧。最後補充你還小在長大一點點你就懂了等等。。這樣回答顯然正常了也符合情理。但是在股東大會上這樣的回答會讓鼓足勇氣提問的孩子感覺自己提出的問題很幼稚。甚至萌生多次參加這種會議是多此一舉的自卑念頭。也許父母的期盼和孩子的金融興趣也就止步於此了。但是精彩之處在於巴菲特回答的是:你的問題很有難度,真的把我難住了,這讓小女孩感覺沒有白來參加這滿是精英的大會。增加了金融興趣,從此也會信心百倍的踏上她自己的金融之路。她還只有八歲,也許正是這次偶然的出乎意料的鼓勵和讚揚成就了她的金融傳奇。沒有任何鼓勵支持比巧妙的告訴孩子你真棒👍來的實際。

日本的動漫多餘培養孩子的鬥志和正義感,美國則更加註重從小鼓勵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實踐,只能說教育是智慧也是一門藝術。


在微塵裡等風來


這個故事基本玩股票的朋友都知道,我們驚奇不已的不是巴菲特被只有8歲的孩子問倒,而是這個孩子如何具備這樣獨特能力於金融市場和投資知識?

8歲的孩子在我們中國是什麼概念?我知道在美國幾乎很小的孩子都知道做家務有獎勵,再大一點孩子都懂得儲蓄概念(理財早期意識)。

當然這樣的孩子在每年一次巴菲特股東大會上如此發問是比較特殊的。

朋友這個問題積極意義的是問我們文化是如何思考的?

我們中國文化在忙著讓三歲孩子背唐詩宋詞到底有沒有意義的問題!

他們長大後究竟靠什麼去適應和生存這個世界?

是唐詩宋詞還是金融理財!




大提琴心聲


這種事件發生美國正常,發生在中國大家會驚訝,說明了兩個中美文化及教育的差異,第一,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確實領先中國百來年,他們對資金的管理應用投資理財觀念優於中國,小朋友身處環境氛圍薰陶了他們,讓他們過早接觸並瞭解投資理財觀念及技巧;第二,中美小孩教育觀念不一樣,中國側重於應試教育體系,習慣填鴨式知識灌輸,而美國教育偏重於啟智方式,對各種興趣愛好採用開放式鼓勵引導,樂於跟小孩探討跟學業無關的知識,出現這種早慧小孩不足為奇,而國內小孩的學習及愛好都是老師和家鄉嚴格規範了,出框的求知慾和思考力大多被扼殺了。不過近幾年教育有逐步改向的趨勢。


風水能量秘錄


這種聯想,我指的是8歲女孩提問題“難倒”巴菲特,以至於聯想到應該更多的給中國小孩提前建立理財觀。如果你要是再提出財商問題,我都懷疑你直接就開始賣課了。

那個小女孩,可能在父母關注下更關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價值投資問題,提的問題也還不錯,但絕對達不到什麼難倒巴菲特的哲學深度。巴菲特說難倒是一種謙稱。活躍一下氣氛。巴菲特投資那家鐵路公司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那家公司價格非常便宜,另一個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資金量太大,而且根據美國證監會的要求,他們要披露自己的投資,所以他們投什麼的時候會有面臨別人跟頭造成投資標的價格上漲的難題。所以巴菲特在美國智只能投市值非常大的公司,比如BNSF。

其實大多數美國孩子在小的時候也沒有理財觀;即使從小有理財觀也不見得長大就很有錢。這是個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關係。


我到是覺得,沒必要太早讓小孩有理財的觀念,因為他們沒有收入,想問題方式也不成熟。也就是說他們沒必要也沒可能充分理性。還是讓他們快樂的學習和成長吧


二手的經濟學家


不一定是把巴菲特給問倒了,而是人家不想說,

畢竟是商業機密,直接拒絕記者就會報道他對小朋友不友好等等,這對他的形象會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解決辦法就是:這小姑娘真聰明,把我給問倒了!

對小朋友低頭,對他的形象不會有任何影響,而且還能再博一下眼球,雖然他並不需要

然後嘛~自己想要的結果也得到了,順利地迴避了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成年人問這個問題,他肯定不會這樣回答


書蟲說說


中國的國情,社會制度不同,文化和信仰不一樣。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從小到大想的就是如何賺錢,如何理財,很少講奉獻,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為祖國,為社會奉獻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如果中國的孩子從小學如何賺錢,如何理財,那是錯誤的,美國的教育千萬不能用到中國的孩子的身上


有緣人103835716


教育確實很重要,這句話是對女孩說的,才八歲的她居然能提出如此深刻的問題。

品格認真也很重要,這是對巴菲特先生說的,他並沒有去執意,也沒有去掩飾十分誠懇認真。所有人都是傾聽女孩的話,十分有文化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