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寧夏哪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

旅遊小錦囊


提起寧夏,大部分人只知道寧夏的銀川,其他幾個城市很少有人瞭解,本身寧夏知名度就不是很高,且寧夏的地勢地圖在我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為境內黃河、賀蘭山、六盤山以及黃土高坡的存在,使得寧夏的地形特別不規則,而且因為地勢地貌的原因,也使得省內城市的劃分也是錯綜複雜,尤其是中衛、吳忠、銀川三個市呈相互包圍相互凸入之勢。本身寧夏的面積就不大且城市劃分不多,出現這樣的地貌是典型的黃土高原所致。

因為寧夏大部分處在黃土高原,所以寧夏的氣候特點也是和其他西部省份一樣,境內高原、臺地、平原交錯。在寧夏有中衛、吳忠、銀川、石嘴山處在黃河衝擊平原處,所以這幾個城市的水資源相對豐富一些,糧食產量很高。處在西部黃土高原,水資源的珍貴程度不言而喻,所以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應該是從這四個城市中選擇,首先可以排除石嘴山,因為相對於省內而言石嘴山處在最北端,不佔省內中心優勢。

位置最好的城市,銀川肯定算第一。銀川又稱塞上江南,因為城市水資源豐富,所以銀川也成為西北的魚米之鄉。並且銀川因為處在賀蘭山腳下,賀蘭山連綿四百多里,位於整個城市的西部,最大限度的阻擋西部強風氣流經過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時所攜帶的風沙,在西北黃沙漫天的景象中,銀川能夠獨善其身。所以從地勢上看銀川真的是一個絕佳的城市。古時候的西夏王國選擇銀川作為都城也正是看重這裡的地勢條件。

另外以目前的寧夏省份劃分來看,吳忠也是一個地理位置不錯的城市,相比於銀川,吳忠的水資源同樣豐富,吳忠的黃河河套平原也是水草肥美,雖然吳忠受賀蘭山阻擋西部風沙的優勢弱於銀川,但是吳忠更加靠近寧夏的省份中心區域,對全域的輻射作用更強一些。相比於銀川的位置,吳忠在南,對中衛、固原也可以形成帶動,這一點銀川因為受整個省份地形限制位置要偏北一些,且賀蘭山腳下的河套區域比較狹長,使銀川對南部的帶動要弱一些。


地理有意思


個人見解目前,乃至以後,銀川的地位在寧夏只會越來越重要,無論是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等,以銀川為圓心半徑500公里內實至名歸的中心,所以可以拋開銀川說的話,還有點說頭。

吳忠毋庸置疑,寧夏5個地級市,二十多個縣區,除了永寧,平羅,鹽池,石嘴山,,其他的要去銀川必須經過吳忠(高速穿吳忠城而過,景色還行吧),在建的銀西高鐵,中衛吳忠城際高鐵🚄都是以吳忠為交通樞紐的,未來外省市來寧除了飛機✈️外,高鐵將是最便利效率最高,流動量最大的交通工具,無論是去銀川,還是中衛,吳忠他們都要經過,不同於中衛固原石嘴山,吳忠是最具除銀川外擁有形成大城市基礎的城市,吳忠市同青銅峽現在基本已經連接在了一起,而且吳忠同青銅峽之間人員流動的密集程度也不亞於銀川各個區之間,吳忠工作青銅峽居住的大有人在,吳忠城市周邊鄉鎮密集(每個鄉鎮同吳忠幾乎10幾20分鐘可直達),吳忠地處寧夏平原的中心,扼守寧夏各個黃灌渠口,,雖說沒有銀川那麼多的重工業,但是已經形成已金積鎮工業園區(夏利乳液,伊利,紅山河等等上市公司,吳忠儀表等國企),東塔工業園區(寧龍管業),吳忠東區毛紡織園區(恆豐集團為主,17年試營業期間就納稅接近2個億,同時解決數千人就業,繳納社保醫療等等),也逐步完善的吳忠教育園區(可惜吳忠師範在幾十年前是中國師範教育的100強)同時寧夏除銀川外唯一一個萬達廣場在吳忠建成並開業!細數吳忠優勢確實多,我還是喜歡吳忠的美食(同樣的某種美食,近在一河之隔的青銅峽個下游不遠的靈武,味道就是不一樣,怪的很)

所以要說寧夏最具競爭性的城市,那只有一個,就是銀川,若除去銀川外,個人覺得還是吳忠了!(石嘴山工業正在轉型,關鍵人口流逝太嚴重,中衛城市不錯,但周邊只有幾個鄉鎮,未來發展後勁可能不足,中寧離他太遠,固原有點銀川的感覺,西吉,隆德,彭陽,涇源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哪怕只有一個縣再離他近點,今天我也許會說是他了,其次,固原市所轄區內貧困人口太多,這兩年把大巴精力都放在扶貧上了,而且幾乎沒有高產值工業,城市衛生也稍微欠缺)





閃亮伯爵


通俗的講,就是風水好的地方,住在此地的人能助人丁興旺、發財,可令後代富貴、發達。風水寶地的標準:後有靠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後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墳穴藏風聚氣而令人納福納財,富貴無比,外洋寬闊能容馬,可致後代鵬程萬里、福祿延綿。



固原,古稱大原、高平、蕭關、原州,簡稱“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省域副中心城市。公元前114年建城,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堠多”,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地處黃土高原上六盤山北麓清水河畔。位於西安、蘭州、銀川三省會城市所構成的三角地帶中心,寧夏五個地級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黃城市。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中心城市,寧南區域中心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少數民族地區,全國最大的回族聚住地,是伊斯蘭文明與中原文化交匯處。中國四大馬鈴薯種植基地之一和中國北方特色苗木基地,西北特色農產品集散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產品基地示範區,方棋發源地。著名的紅色旅遊城市,是長征十大潛力城市之一。



固原古城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段北道上的重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自古就是關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關隘和軍事重鎮,我國近代西北最早的一條公路幹線——西安至蘭州的公路就從這裡通過。公元前114年(漢元鼎三年)漢武帝為加強西北邊地軍事防禦,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即今天固原縣城),這是史書明確記載的固原歷史上的城。因其城堅池深,史稱高平第一城。以後多次修葺。北周天和四年(569)正月,新築原州城(固原城)。這是脫開高平古城的空間擴大增筑後的一處新城,原高平城就成為新築城的內城。從此,固原城就有內城外城的格局。明代的固原,是明朝政府在西北邊境地帶設置的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也是陝西三邊總督駐節之地,城防大為加強,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固原城也成為西北重鎮。



著名旅遊景點有:朝那城、火石寨和禪佛寺石窟。


汪毅2


銀川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祖國大西北的重要邊防城市,地處銀川平原中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與美麗風光的塞上名城。 包蘭鐵路、太中銀鐵路通過銀川,青銀、京藏高速通過銀川,北連接石嘴山,烏海,西邊是巍峨賀蘭山,南邊連接吳忠,中衛,東連接寧東,鹽池,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集政治,文化,經濟,教育為一體的中心城市。


黑衣尤寒


個人認為寧夏中寧的地理位置屬於最好的,理由如下!

新世紀的中國,國家實力在逐步增強,所以處在中國版圖內陸的寧夏來說,談軍事因素等毫無意義,況且在高科技的現在,地形、地貌已經在現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越發小了。那麼我們就簡單的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一下,如果差異,多多包涵!

1.位於寧夏行政區域圖中心地帶

中寧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西側。地處東經105度26分-106度7分,北緯37度9分-37度50分之間。東臨利通區、青銅峽市,西依中衛城區,南接同心縣,北靠內蒙古阿拉善左 旗,縣境東西寬約 50 千米,南北長約 60 千米。總面積4226.5平方公里。

2.交通要道,北上,西進,南通



寧夏知多少


要我說,中寧縣位置最好,地處交通要道,只不過人口太少。

中寧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寧夏平原南端,隸屬中衛市管轄。地處黃河兩岸,為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帶,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地處東經105度26分-106度7分,北緯37度9分-37度50分之間。東臨利通區、青銅峽市,西依中衛城區,南接同心縣,北靠內蒙古阿拉善左 旗,縣境東西寬約 50 千米,南北長約 60 千米。總面積4226.5平方公里。東臨利通區、青銅峽市,西依中衛城區,南接同心縣,北靠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縣境東西寬約50千米,南北長約60千米,總面積達4226.5平方公里,總人口33.61萬人(2013年)。

中寧縣還是世界枸杞的發源地和正宗原產地,1961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枸杞生產基地縣,199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



小薇分享


自然環境上來看,銀川吳忠青銅峽應該算是最好的了。有賀蘭山擋著,沙子少。吳忠青銅峽距離黃河近,黃河景觀也不錯。銀川市內湖多,湖景也好。

純粹從公路交通上來看,中寧東進西出、南上北下,是個公路口岸,真心不錯,位於寧夏之中。

從鐵路來看,中衛沙坡頭區鐵路線路最多,是個樞紐站,客貨運在此轉運。旅遊區也多。

但是中衛、中寧有個問題就是距離沙漠近,又沒有高山阻擋,春季沙塵多,夏秋冬氣候正常。

以上是寧夏中北部情況。

南部以固原為核心,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穿過,降水豐富,山清水秀,多山城,風景迥異於寧北地區。喜歡這種山景的自然喜歡固原了。


華師棟哥


中衛中寧這個位置是最好的。處於寧夏南北中間,而且還是屬於高鐵,高速公路的樞紐!

另外中衛中寧屬於黃河岸邊,水資源比較充沛!

銀川雖然是首府城市,發展的也是最好的。但是地理位置有點偏北,不屬於高鐵樞紐,對長期發展來說具有一定侷限性!

如果把首府遷到中衛,中寧會有戰略性意義!對整個寧夏的發展都有積極的帶動作用!那時候就是名副其實的區域中心城市!

雖然中衛中寧的地理位置好,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相對而言,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


皓巖


銀川,金鳳區,城北,閱海,最好[呲牙]


WZJ1237


選首府城市吧,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天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