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2016年金曲獎期間,著名音樂人姚謙、李宗盛現身,在以

“藝人的自我經營之道”為主題的論壇上,分享音樂經營的經驗。

李宗盛開宗明義:“我不在乎賺不賺錢,更在乎有沒有寫好的歌,以及歌曲對這個時代有多少意義。”他多次詢問臺下是不是都是音樂產業的人,“如果臺下都是傻X吧,都是想要幹啥的……那是另外一種聊天的方法。這是我們熱愛的行業,我們成就它的樣子。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見到都是音樂業內人,李宗盛便毫不客氣,說了許多直戳華語樂壇現狀的大實話,頗有振聾發聵的味道,“我很熱愛這個行業,我太看重這個行業,我看到太多不相干的人來攪和我覺得非常不開心。”

李宗盛直言現在華語樂壇出產的“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垃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多。”他批評跟風創作、批評音樂節目的不良企圖,反思樂壇諸多問題。

特別整理李宗盛與姚謙的言論,選取精華分享給聽音樂、愛音樂、做音樂、賣音樂的人。

採寫整理:麻樂 郭泉鈞 發自臺北

姚謙:今天很高興參加金曲獎的論壇活動,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跟兩位很重要的音樂人有一次近距離的交流機會。我們也知道這段時間是音樂非常辛苦的時候,因為這個時代的改變,很多的價值判斷都要重新建立,那麼就如同在臺上另外兩位音樂工作者,先概稱音樂工作者,就從我們最熟悉的李宗盛先生(開始)。我們就叫他大哥吧,習慣就叫他大哥,因為他真的是大哥,因為我們都是從小聽他音樂長大的……(笑)李宗盛紀錄片裡面有一段話是說你們以為李宗盛是怎麼樣,但是你們不知道李宗盛。

所以今天我們有機會聽聽大哥李宗盛先生說說什麼是李宗盛。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批音樂 銅臭味濃

我不在乎你們在臺下賺不賺錢,我更在意的是有沒有好的歌,這些歌對於時代的意義是什麼。

李宗盛:大家好,我叫李宗盛。我問了一下今天在場的都是產業的人,還有媒體,是吧?所以我心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那好,就是把這個行業整成這個樣子的人今天都在!(觀眾歡呼)

所以我們為什麼今天是這個樣子,就是大家一起搞的,那我們將來要怎麼弄它也給大家交換一下經驗。所以我不知道大家怎麼去定義我,反正我就是一個寫歌的人,在不同的角色當中,我比較喜歡還原成一個“做音樂的人”,不管我是一個song writer、 singer-producer、一個唱片公司的director,我更在意回到音樂的最基本,我不在乎你們在臺下賺不賺錢,我更在意的是有沒有好的歌,這些歌對於時代的意義是什麼。

所以你們音樂節有沒有辦成、有沒有賺錢是你們自己家的事,唱片公司要倒了不關我的事,

我最在意的就是在你們的這些平臺上面,那些音樂對這個時代到底有多少意義,這個社會中每個音樂人在追求的……所以……反正待會就是聊天嘛,我知道的,我講的不見得是對的,當然,可是我樂意跟大家分享我心中的感受,就是這樣,謝謝!

李宗盛在現場這段平淡從容的話卻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

姚謙:李宗盛大哥一開口就有一些定見是很清晰的,我非常認同就像剛剛還有一個媒體在問的同樣的問題是關於IP理論,我常常覺得那個IP是一個技術還有一個邏輯思維,並不是一個生產的方法,我們從心底裡在意的就是作品,同樣的對於音樂產業的經營者來講最重要的是人,因為有好的音樂人才有機會有好的音樂作品……我還是很好奇想透過李宗盛大哥來跟大家分享看看他在音樂裡面,分飾不同的角色的時候有什麼樣的心得或困難,或者有什麼建議。因為我想在座也有很多音樂產業的,可能有些是創作者、有些是表演者、或者有些是專攻音樂這個產業的媒體,我們都可以借這個機會聽聽大哥怎麼說。

批當下音樂 粗製濫造

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垃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多……各位的審美是決定我們這個時代的音樂的面目的最基本的因素。

李宗盛:是這樣的,因為(今天都是)產業裡面的人,所以呢我們必須要……我自己經驗就是說我們最大的痛苦,各位同行們,其實我們發現就是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垃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多。那所以我們的工作是在,就是這個行業的渠道已經有了,平臺也已經有了,這個大佬們的資金也進來了,這個行業的門檻這麼低,每個人都能玩,真正的有意義的content在哪裡?比如說我們剛剛講management,artist要有價值之後才有management,當他沒有價值的時候是沒有management的

如果從我這樣的角色來看,那跟我剛才開場所說的,就是各位的審美是決定我們這個時代的音樂的面目的最基本的因素。也就是說當我跟你說這個歌難聽得快死,你明知道它很慫,可是它會有讓你掙很多錢,你會不會因為這個原因,不去premote,不去推這個artist,不去想盡辦法動用所有的關係讓它值錢?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所以我在以前有一個理論就是……因為這個論壇有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朋友,他們有可能在別的地方也面臨跟我們差不多的問題,因為after all大家都是生意人,所以你碰到當你作為音樂人的審美跟你作為一個……

我待會跟沈黎暉要聊一聊,就是當他是一個音樂人的審美的時候跟他是一個生意人的時候他這兩個之間他怎麼去平衡,這接下來會牽扯到在他的廠牌裡面所籤的這些artist,他要辦什麼樣的音樂節,什麼樣的內容的音樂節。

我並沒有真正去回答姚謙的問題,我只是在先把我要說的先講完了(觀眾哈哈哈)。因為這是我特別珍惜和在意這些行內的……如果臺下都是傻X是吧,都要想要幹啥的,那是另外一種聊天的方法,這是我們熱愛的行業,我們成就它的樣子,我先講到這兒……

批音樂節目 目的不良

音樂是一個被低估的行業,人人都覺得他能玩,門檻很低,可是成功的門檻很高……每一個行業上層這些都是天生幹這個的,你不用去找他,你會看到他,他一定夠亮,他的歌一定跟人家不一樣……我說消費者,聽音樂的人,你喂他豬食他就變成豬一樣,你持續喂他品位很差的歌,他就沒辦法,我們自己要承擔這個責任。

姚謙:李宗盛這三個字的品牌是很清晰的,也許你現在知道活生生的李宗盛說話原來是那麼直爽那麼敢兇猛的說狠話。但是透過他的作品和我們所有可以在媒體接觸到的李宗盛的任何資訊綜合出來他是有很好的音樂的品質,很明確的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人生觀,有理性和感性兼容的部分。

這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品牌經營,也不能算純粹的品牌,而是在自己的生活事業和作品創作上取向是很清晰的。我相信您一定不是刻意的要努力經營李宗盛這個品牌,但是還是很期待你來分享……我相信很多人會在意李宗盛說的每一句話,甚至會改變很多的決定而還是期待你再多說兩句金玉良言,就算罵人都行……

李宗盛:不敢罵人,其實我今天已經非常保留了。我記得有一個專門在所謂的那種流行音樂學校,讓我去講課,我開場上臺我沉默了大概三十秒以後說對不起我必須跟你們講今天現場有兩百位同學當中,大概199位將來都不會有什麼出息,那個校長就傻了。

音樂是一個被低估的行業,人人都覺得他能玩,門檻很低,可是成功的門檻很高。所以一說藝人,我們看這題目——藝人的自我經營之道,你們是要先把一張白紙先用來經營成藝人之後才有經營之道,如果你不是藝人你沒有什麼經營之道,因為沒有人知道怎麼經營你、或者你沒有什麼價值被經營。

那雖然在座都是同業,我自己的直覺從金字塔理論來講,每一個行業上層這些都是天生幹這個的,你不用去找他,你會看到他,他一定夠亮,他的歌一定跟人家不一樣。

所以我通常不太去看什麼選秀的節目,不要誤會我沒有看不起這些節目……雖然我沒有去當導師。可是我的確跟他們聊過幾次,也就是這些選秀節目究竟有什麼意義,從買來的版權或者whatever style,可是他們畢竟是媒體,媒體做一個很熱的節目賺的滿盆滿缽就已經是很偉大了,憑什麼要求一個媒體負起振興華語流行歌壇的責任?不可能。所以他們乾的已經不錯了。振興華語流行歌的責任是我們的,不是媒體。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回到藝人,我的意思就是說,透過這個我也想說的就是,人才真不多,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不多。我的憂慮是在就是當大家有這樣的一個raw material,有這樣一個的人才的時候,我們的工業水準做不出來

我舉個例子,金城武,金城武以前在臺灣發過片,我們做過,滾石以前也做過,不靈啊。然後他去日本,兩年之內你看他打得招牌,整個人脫胎換骨,變成巨星。為什麼?因為人家流行音樂的工業審美水平比我們高。沒有一個金城武這樣的材料,你就做不出日本人的金城武,這是我剛剛講的審美的意思。

那在現在,各位都是要負起責任的人,包括我,其實我們流行音樂力量在哪裡?是大家一起和稀泥,一起掙錢?還是真正能夠提升我們的力量。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華語流行音樂是沒有辦法輸出的,不管我在國外哪裡做演唱會,來的都是華人。

從整體的亞洲文化來看都是非常受西方的影響的,整個審美都是西方的,韓國是第一個完全放棄……所以你看韓國整個流行音樂的人所受的教育,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是Berklee畢業的,所有的語言、審美……現在歐洲都有korean pop這一科。可是這個我們講鳥叔那個騎馬舞,他似乎變成了一個國際事件,可是我並沒有覺得大家真的是很欣賞他的音樂,你覺得他都能得到潘基文的接見,但是你認為西方很欣賞他的音樂嗎?“the funny Korean guy!”

我今天在討論的是比較……我是那個old school,老派的音樂人,所以還是回到我們到底我們這些人在做什麼。大家日子過好以後對我們這個行業……所以大家在挑藝人、在做藝人的時候,你們的quality,決定藝人的quality,藝人的quality決定我們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的面貌。我以前跟媒體聊,還有在唱片公司上班的時候,我說這些消費者聽音樂的人你喂他豬食他就變成豬一樣,你持續喂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沒辦法,他就永遠這樣子,所以這是音樂的一些結果,自己承擔這個責任這樣子,所以我們現在整個華語流行歌是在rebuild我們自己審美的一個階段,以前內地的流行音樂審美都是臺灣的,這個不好,那個好之類的……現在開始偏……日本風騷了一陣,現在是韓國,所以我們的審美要如何建立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簡單先聊聊,哈哈。

批創作風氣

EDM是拿來運動的!最根本的還是提正我們的“值”,各家大佬都來了,多有錢啊!有什麼是買不動的?沒有,可我不覺得這是會有幫助的,後來還是你的自覺,還是你的自省。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李宗盛:這個地球是平的,所以我沒有見到很明顯的障礙,可是流行音樂它必定是會回到here and now跟本土上來。它仍然是非常侷限性的,我們可以在技術上交流可是關於本質上的東西它很難被交流,特別是講到歌。歌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歌曲,比如說EDM它基本上它不是拿來聽的,他是拿來運動的,你會拿來跑步,你不會去做兩萬塊錢的monitor去仔細聽這個EDM吧,所以每樣東西它的功能是不一樣的。

我的意思是說,對我來講歌是拿來傳達情感的,音樂只是一個船,歌詞是在那個船上的人,所以我們透過音樂來傳達這個message,所以本質上是比較難的,技術上當然是可以的

而我對於這種量產型的這種co-write、think tank、八個作曲家在一起,每個人給你十張CD你去挑吧,你喜歡什麼style,這種東西在過去我在唱片公司工作已經有20年這樣的經驗了,它沒什麼幫助的,它也許幫你消化了一些你的簽約的這些writer的量,但是它對我沒什麼幫助的。

所以最根本的還是提正我們的“值”,所以各位在籤這個artist的時候,因為A&R就是採買你說今天我這個artist要跟柏林愛樂樂團約合作,你付他五十萬美金就可以開始談了,對不對,所以最主要還是本質,資源都不是問題。今天以我所知道的這個華人的這個音樂實力,各家大佬都來了,多有錢啊!有什麼是買不動的?沒有,可我不覺得這是會有幫助的,後來還是你的自覺,還是你的自省。

批粉絲經濟

心智成熟的人,或者是比較上了歲數的人是整個流行音樂工業刻意遺棄的一群人。流行音樂工業他們所標榜的是吵、是年輕、是衝動,小鮮肉啊?現在整個流行音樂工業就是一個粉絲工業,不是嗎?是嗎?你沒有辦法從粉絲上面獲利你就再見吧。

姚謙:我怎麼覺得他剛才說中國電影啊……(全場大笑)在音樂人創作者或者從事音樂工作的人如何面對數位時代,如何讓自己的作品,除了自己的作品能做好以外怎麼樣讓自己的作品溝通到你希望溝通的領域?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李宗盛:我不太知道我所合作的唱片公司,怎麼把我給自己的歌、或者《山丘》這樣子我50歲以後的作品,準確的傳達到那些認為是我的聽眾的人……

不過我可以給大家分享我怎麼看待我的創作,我在很久以前在我還在唱片公司任職的時候,我就說過一個疑問,我說這個心智成熟的人或者是比較上了歲數的人是整個流行音樂工業刻意遺棄的人。

也就是說流行音樂工業他們所標榜的是吵是年輕是衝動,小鮮肉舉例。比如說現在整個流行音樂工業就是一個粉絲工業,不是嗎?是嗎?承認吧。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所有這個basis都在這上面,你沒有粉絲你沒有這個獲利的模式,你沒有辦法從粉絲上面獲利你就再見吧。所以在我自己開始我寫了三十年的pop song以後,回到我自己是一個歌手,這可以給年輕人一個參考,就是說我認為的確有一群人是缺乏歌的,明明這些人在20歲的時候就聽《生命中的精靈》那今天他要聽什麼?如果我能夠寫出跟他人生相呼應的東西,我認為我絕對能比寫《生命中的精靈》的時候更受歡迎。

其實因為我在唱片公司A&R部門做,我們操作那麼多的歌手,我們多麼陰險的,是吧?透過那麼多歌那麼多案子,賣了那麼多唱片,所以請相信我走這個路線是李宗盛的一個選擇,我認為我在這個時候做這個事是會有市場的。我不會去做一個我不符合的去……所以籤幾個老的(音樂人)也不錯厚~所以拿《山丘》這個歌來說,很意外是我感受到有為數相當的年輕人是喜歡這個歌的,這是我始料未及的。當我想去跟那群人溝通的時候,竟然有一群這一群人在機場在演唱會後臺在各個場合會來找我說他很喜歡這個歌。所以到最後還是回到這個歌的本質是你能不能動人這樣子,我覺得這是比較要緊的事情。

姚謙:我非常認同這句話,我說個小故事,我不是主角但是我很想分享這個經驗。我的侄女,我弟弟花了很多錢送她到一個美國學校,很貴很貴的美國學校。有一天她回家的時候在聽《小蘋果》我說你怎麼知道這首歌?她說我們體育課就是(放)這首歌,只有這首歌,一直放這首歌讓我們做體操,就放《小蘋果》。我就跟我弟弟說下次她們學校再放這首歌就不要交學費了。

這也刺激我的思考,我們給孩子什麼?孩子是沒有品位的?我們誤會了,就像《山丘》我覺得很多二十幾歲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他可以感受到一個大大的心情,而且他可以對照一些男人的思考,雖然還不到那個年紀。所以還是在歌的內容上面情感上面感動別人相信音樂文學美術都是一個情感交流,交流是沒有年齡限制,所以作品是很重要的

相信音樂,在《山丘》的數位音樂推廣上的策略非常好,因為我觀察過,這一點必須要謝謝你們那個工作人員。雖然相信音樂有些人挺討厭的,但是這個案子做得特別好(觀眾狂笑)……你會低估我們的閱讀者低估我們的年輕人低估我們的群眾,他們可以接受比我們更好更有quality的文化、資源。無論是音樂還是文學,真的是目前華人社會所發生的事,我們低估我們的閱讀者。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姚謙:最後還是讓大哥給一些產業或者是音樂產業界的像Peter一樣做產業的人、經營者或者是從事音樂創作者一些面對這個時代的一些原則性的建議,不用太複雜……(觀眾笑)因為怕你罵人。

李宗盛:沒有,我是比較嚴厲啦,我很熱愛這個行業,我太看重這個行業,我看到太多不相干的人來攪和,我覺得非常不開心。

在我的信仰當中歌不應該有好壞,不是一個工廠作業員的心靈就比一個大學教授的心靈來得不值得滿足,每一個心靈都需要不同的歌來滿足,所以《小蘋果》也沒問題。問題是在偏差,如果大家都看到小蘋果能掙錢,所有人都來做小蘋果,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

那所以這行業……我覺得今天講得最好的是開頭——這行業相關人等,把這行業弄到今天這樣的人都在這兒。所以正應了我講的就是說各位的審美,你們的精神面貌,你們對音樂的修養,對於文字、對於人性的感受,就是決定我們整個華語流行音樂樣子的人,就是我們。因為聽眾是無辜的你知道嗎?真的,聽眾是無辜的,他們在那呢。所以我們給他們什麼東西這是最要緊的,好吧,大家一起加油好吧。

聽眾問答時間

內容是錢沒法幫的

Q:三位前輩好,大哥好,我的老闆叫張培仁。我想請教說之前像華語音樂產業已經是這樣了,比如說網紅或者是任何視頻或者是《小蘋果》,我們要怎麼繼續在這中間取一個平衡或者不要讓它成為一個既定的現象,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要讓這個衝突蓋過我們的初衷?

李宗盛:雖然我認識張培仁,根據我瞭解張培仁他嘗試用另一種方法,另一個方式……因為他之前在傳統唱片行業裡面做,當他驚覺整個產業跟以前的運作方式不一樣的時候,他決定拋棄以前那個方式,因為他離開我們那個唱片公司以後他沒有去開一家唱片公司,所以他去做StreetVocie。我只覺得他嘗試了另外一個方式,我並沒有覺得采取另外一個方式就會改變這些東西的本質,也就是說我對在StreetVoice上面的這個平臺上面有多少有價值的content仍然是抱著懷疑的。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對於這樣的方式我認為是你們也只能做到這了,因為再下去就會做不動,一定要有新的思維出來,如果你們裡面的音樂人含金量很高的話,那下一步應該是什麼,我們看到很多人從StreetVoice出來很多人都簽到大廠牌去了是吧?簽到唱片公司去了。所以它是一個宿命?仍然要用major廠牌的力量來推?他不會是在這邊孵孵孵、livehouse跑跑跑然後去有足夠的粉絲,然後他的小的演出賣掉了,五百張賣掉了,一千個人的體育館演出賣掉了,然後呢?之後呢?然後就不知道了,這個人不會因為這樣就滿足,他一定要有更大的力量來推動,這個是到目前我沒有覺得有解的地方。我希望張培仁先生有解。

姚謙:從小蘋果說起到李宗盛大哥談StreetVoice,我談我一個小小的經驗。《小蘋果》絕對不是一個不好的歌,他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包含我侄女的那個事件之後,正好碰到以前我在Sony的那個美國老闆,他開了一個很成功的瑜伽館。我們就發展這個業務,音樂變健身房的主要的平臺。所以我們跟KKBox合作是永遠是教練到gym bar來找一些適合來做運動的音樂。因為《小蘋果》就發覺……真的華語音樂就沒有可以用來做運動的音樂嗎?我們並不想在健身產業掙大錢,雖然好像有點機會。

我蠻希望音樂在使用的可能,更多人願意在創作說EDM,或者節奏適合做運動的華語音樂產業。我們在試著引導如果一首歌是在健身房被傳播開來就像《小蘋果》……其實《小蘋果》是在後來大家在使用上才被傳播開來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啟發,所以小蘋果無罪,這只是一個分享。因為開音樂網站建立,一個網站這些大家都在做,包含我服務的樂視音樂,他現在大陸直播變成一個熱門項目,因為有群眾在看,那麼當然樂視音樂也在思考再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就是說先把這個平臺給做順了,才刺激音樂人,因為有平臺而交出更有活力或更有生命力的作品或更適合讓平臺人容易去聆聽的作品出來,所以不單單只是從一個“唱片音樂”去思考怎麼樣讓音樂的平臺變寬,這是另外一個思維借這個機會分享。不過還是跟Peter說《小蘋果》不代表華語音樂,所以你們要聽華語音樂先從《山丘》聽起。(全場大笑)

李宗盛:我做一點補充,因為我最在意的都是在內容就是有沒有好的內容這個事情。那現在大部分的錢都沒有去向內容,沒有人在意內容是什麼,反正最後能掙錢就行了,找到盈利模式就可以了。

可是弔詭的是什麼呢?內容是錢沒法幫的,就是你什麼哪一個部委哪一個什麼抽多少錢,每一個案子補充四十萬結果有好多平臺去了嗎?No不可能,白花了,這是主事者沒腦筋。你以為好東西給錢就行嗎?那太容易了,是吧,所以你給你小孩子很多錢他就能上名牌大學嗎?不可能。還是會回到說最本質的東西,你的這一代人的音樂素養怎麼樣?你的文字你能寫出什麼樣子的歌詞,你能夠怎麼樣的動人?

剛才Peter在講民謠,我心裡面深深受到震動。就是說因為對我來講我是聽民謠開始,民謠最簡單,民謠是最基本的,他就跟畫畫的素描一樣的,民謠是讓你先學習把自己講清楚,有很多是敘事性民謠,《Father and Son》,這一課是我從以前學的,所以我開始練習建構我的文字的風格是從民謠來的。現在很多人他的歌詞我不知道他到底要講什麼,那我的理論很簡單,當我碰到說當你講不清楚的時候,就是你沒有想清楚,如果你想清楚了你一定能講清楚。那這樣的訓練可以從民謠來。我講的有點岔,我這一說最重要還是要講,好的content好的內容是全民審美的結果,它不是哪個專案補充多少錢就能寫成的這樣子。這是一點補充,錢如果有還是有照發沒關係,哈哈哈。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著調君(沒錯,著調君也有發言喏!):李宗盛大哥你好,我是大陸來的記者,是專門做音樂的音樂記者。剛才聽了您說的這些,主要有三個地方,第一個就是說您說選秀您從來不看,但是其實您說我們喂他豬食他就變成豬,我們為什麼不能把電視這個工具為我所用變成一個音樂人可以用的陣地?就是說現在挺多音樂節目是電視人在主導,就是唯收視率論,我們不應該拋棄這一塊,而是把更好的音樂放在這個電視上。

李宗盛:我先回答這個,這個我不贊同。因為電視是一個媒體,所以它有它的本質他有他應該達成的事情,所以我一直覺得如果是一個電視節目他就有收視率他就有贊助商,他有好幾個億的這個……所以你要透過它幹嘛?我的意思就是說讓它去掙錢,讓它去做它能做的事情,我們有很多能做的事情不見得一定要透過電視來做,電視來做不見得是最好的一個途徑,這是我對你的回答,請你講第二個。

著調君:那如果是想讓更多的人聽到這個音樂呢?我們沒有一個很廣泛的渠道去讓普通的大眾去知道這些音樂……

李宗盛:有啊有啊有其它的啊,有媒體啊、有廣播啊、有音樂節啊……很多啊對不對?就是你別讓那些媒體分分鐘要收視率的要節目可以帶給我梗的大家看著能夠……我通常覺得看這些節目有點像是我們在看一個古裝片,意大利羅馬鬥獸場一樣,你知道嗎?這邊臺下哇塞各式各樣的梗,眼淚下來了!插播!跳!然後全部都在那邊叫好喔喔!這樣子……這是SHOW。所以讓秀當秀就好了,秀不會負擔別的任務,讓它把秀做好就行了。

第二個來~

李宗盛開罵!怒斥華語樂壇是個什麼鬼樣子!

著調:然後您說那個真正的音樂人是不需要這些平臺,他自己就會發光,剛才您有一句話是這個意思……

李宗盛:我沒有說音樂人不需要這個平臺,我認為真正的音樂人就是有天分的人,而且我認為有天分的人非常少,可是如果你有天分你一定可以被人家看見。現在的好處是如果你真的有天分你有大把的平臺讓別人看到你,以前沒有。ok所以可是我們在大部分平臺上面看到的仍然都只是庸才。

著調:最後一個問題,剛才提到《小蘋果》這個問題,我覺得大可不必……因為《小蘋果》畢竟給大家帶來了歡樂。之後反思它可能過於火的時候覺得它是一個審美太大眾化的一個作品,(但是)他只是華語音樂很小的一個方面。

李宗盛:對沒錯,所以我們剛才馬上就見風轉舵了!(全場爆笑)我的意思是說,《小蘋果》沒有問題,我也講得特別深入的描述所有的心靈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歌滿足不同的心靈,沒有人的心靈是特別珍貴的。你聽莫扎特就不見得比聽《小蘋果》來得高級,可是我後面也講了,如果所有人都衝著《小蘋果》認為《小蘋果》紅了火了,大媽也跳操了也用這個,那所有人都做小蘋果這就是偏差,所有人都做這個的時候就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