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資金緊張餓死豬,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預虧30億


資金緊張餓死豬,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預虧30億


| 總第1140期

即將到來的豬年,和等不來的豬飼料……


資金緊張餓死豬,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預虧30億


最近大家都在熱議科創板,但很快就被A股市場的業績炸雷潮搶走了風頭,而業績地雷之多,才是真正開創了歷史。

在1月30日晚的暴雷事件中,虧損超10億的公司,有36家,虧損超20億的,有22家。虧損近80億的天神娛樂直接上了熱搜。而養豬的雛鷹農牧,說沒錢買飼料,餓死生豬,導致鉅虧30億。

2019年1月31日,雛鷹農牧發佈業績修正公告:2018年公司虧損29億至33億,比之前在三季度報中預計的要高出14億元以上。


資金緊張餓死豬,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預虧30億

導致如此局面的原因,雛鷹農牧主要歸結為三方面:經營業績下滑、商譽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準備。

經營業績下滑因素中,除了非洲豬瘟的因素之外,真正令人震驚的是這一條:由於融資困難,2018年6月開始,公司出現資金流動性緊張局面,飼料供應不及時,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於預期,致使生豬養殖成本及管理費用高於預期。

也就是說,雛鷹農牧的部分生豬是被餓死的,在A股上市的養殖企業裡面,雛鷹農牧並非是如此理由的開創者,此前發生的獐子島事件,獐子島集團將虧損歸結為扇貝離奇死亡。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深交所曾責令獐子島“進行自查”。

或許,雛鷹農牧的“豬餓死”和當年獐子島的扇貝一樣,大家也不可能真的去“死要見屍”地進行實地考察,更何況死豬按照流程也早被銷燬掉。只是,A股市場上的神奇事件又多了一樁。

雛鷹農牧是河南省的一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有畜養殖與銷售、家畜屠宰、鮮凍肉熟食以及糧食銷售;小規模的對外貸款、擔保業務,農牧機械、獸醫機械、農業建材的生產及銷售等。

2018年11月的“欠債不還,要肉償”這一著名事件就發生在雛鷹農牧(詳見駝富邦此前報道《雛鷹農牧上演“欠債肉償”為哪般?》),當時雛鷹農牧欠債2.71億無力償還,無奈以公司的高端火腿和生態肉禮盒進行償還。


資金緊張餓死豬,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預虧30億


相對於雛鷹農牧現有的市值,30億元的淨利潤虧損不容小覷。截至1月30日收盤,雛鷹農牧股價現價僅為1.53元,在A股所有正常交易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數第16位。

按收盤價計算,雛鷹農牧的總市值為48億元,而在年初,以均價4.4元為基準,雛鷹農牧市值還有138億元。一年之間,90億元市值消失不見。

主營生豬養殖的雛鷹農牧,2010年9月便通過IPO登陸了A股市場,是A股市場養豬第一股,比溫氏股份更早實現上市,此前更是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連年增長,其中2015年的淨利潤增速高達642.97%,2016年高達289.68%,是A股市場上的成長股般的存在,企業市值一度高達300億元。

不過伴隨近兩年豬肉價格不再像前些年堅挺並陷入了跌價潮,雛鷹農牧2017年淨利潤同比下降94.58%,在2018年更出現全面的“崩塌”:企業業績持續走差、二級市場股價雪崩、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侯建芳及其一致行動人股權質押爆雷、公司被指涉財務造假、企業債務違約、公司信用評級屢遭下調……


資金緊張餓死豬,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預虧30億


從市值的最高點,至本次業績披露,可以看出,雛鷹農牧二級市場的股價已經淪為一元股級別,近250億市值蒸發。

而其公司創始人侯建芳,從1988年開辦養雞場起家,在2016年一度以85億元的財富位居胡潤百富榜——河南富豪榜第四位。

關於雛鷹農牧斷崖式下滑的原因,此前也有過討論,一是雛鷹農牧發展模式出現問題;二是多元化投資效果差。

雛鷹農牧曾經高調宣傳過自己的“雛鷹模式3.0”,這個模式被認為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金鑰匙,推行“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風險共擔、成果共享”理念,利用資金、技術、品牌優勢,在不同階段通過不同的核算方式與農戶合作,農戶在養殖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原材料與其收入掛鉤,目的是提高了養殖效率。

實際上,雛鷹農牧除了要為合作社的融資提供擔保外,還需向金融機構交存30%~50%的保證金。這就意味著雛鷹農牧前期不僅要大量投建固定資產,還要為合作社擔保和墊資。

雛鷹農牧的多元化同樣令業界詬病,從投資沙縣小吃到電子競技,從糧食貿易到金融投資,都能看到這支投資多面手。截至2018年年中,雛鷹農牧的參控公司共有65家。但是投資效果卻是差強人意。

如今和雛鷹農牧同處於漩渦之中,還有廣大的投資者,真相是什麼,結果是什麼。答案不知將會以什麼樣的代價呈現。



資金緊張餓死豬,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預虧3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