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也讀奧古斯丁和他的《懺悔錄》

也讀奧古斯丁和他的《懺悔錄》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

十多年前,因為文學的緣故,我從《懺悔錄》初識奧古斯丁。前不久在奧古斯丁誕辰664週年之際,重新閱讀了奧古斯丁的有關著作,重溫了奧古斯丁從浪子到聖徒的人生經歷。

奧古斯丁是古羅馬帝國晚期著名的神學家和哲學家,在西方思想史上是與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阿奎那並駕齊驅的思想巨匠。奧古斯丁和4年後的阿奎那還被稱為中世紀思想的雙塔。作為主教和神學家,奧古斯丁是中世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廣泛論述了當時最重要的神學問題,堪稱神學的百科全書。他被羅馬天主教封為聖徒和聖師。

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對基督教的影響非常巨大。他的神學思想幅度廣泛,一方面是出世的神秘主義思想的奠基者,另一方面也是主張在今世經歷永恆的入世思想的推動者;一方面重視教會傳統,另一方面重視聖經權威,主張上帝的話語為教會的依據,為“唯獨聖經”的宗教改革鋪路。他總結了初代教會幾百年的歷史,集初代教會神學之大成。他的思想影響了許多人,包括經院神學家安瑟倫、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得、加爾文。馬丁·路得是奧古斯丁修會修士出生,他的“因信稱義”主張也是從奧古斯丁神學得到滋養,而加爾文的名著《基督教要義》所引述的教父也是以奧古斯丁為冠。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是新教特別是加爾文主義恩典和救贖思想的源頭。奧古斯丁的以“恩典”為核心的基督教神學思想極為深刻地影響了天主教和新教。

近年在我國,有基督教研究者把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概括為“上帝論”、“創造論”、“墮落論”、“原罪論”、“預定論”、“恩典論”、“自由意志論”、“基督論”等十論。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不僅對中世紀、現當代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在將來還會繼續產生影響。他的最大特點是把個人的宗教經驗與理性的思辨結合在一起,他的著作就是他的人生經歷,他的理論也是他的心靈寫照。他一生著書113本,其中最有影響的當屬《懺悔錄》、《上帝之城》、《教義手冊》、《論三位一體》、《基督教教導》等著作。他的《懺悔錄》是西方歷史上最早也是第一部得到廣泛傳閱的《懺悔錄》,是一篇詩意濃郁的長篇禱文,充滿對上帝的感恩和頌讚,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乃至普通讀者,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學經典名著。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聖徒和思想巨匠,在他年少的時候,卻曾經做過浪子,也曾經陷在世俗和情慾裡面不能自拔。他於354年11月出生於北非塔迦斯特(即今天的阿爾及利亞)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父親是一個異教徒,,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他15歲上大學前無事可作,加入一幫年輕人,過著放縱和罪惡的生活,之後與年少同居的情人生一兒子,再後又信摩尼教達9年之久。直到而立之年才在羅馬首都米蘭受到基督教影響,並於33歲時在復活節受洗。之後被任希坡神父、西坡主教,牧會時間長達40年之久,直至安息主懷之日。去世之後,其所有著作、成捆信件與證道稿件都奇蹟般地完好地保留下來。

上帝在奧古斯丁身上的作為很奇妙,他的母親從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為他禱告,30年如一日,日日不停地為他禱告,而上帝卻允許他經歷那麼多的曲折、磨難和考驗。奧古斯丁30歲時開始信仰基督耶穌,33歲在復活節受洗歸主,而耶穌正是30歲開始傳道,33歲時復活昇天。他相信這不是偶然的巧合,上帝的時間就是最好的時間,上帝的安排也必有祂的道理和美意。

奧古斯丁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神學家,可是他也曾經因為自己的罪而陷入混亂、迷茫、困頓和痛苦之中。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在上帝面前的懺悔使他內心分裂的自我得到了整合和統一。彼得·布朗在奧古斯丁英文版《懺悔錄》的導言中指出,懺悔對奧古斯丁而言,是一種對靈魂的治療。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