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16個生活小誤區,別再上當了!

16個生活小誤區,別再上當了!

1.紅棗、紅糖不“補血”

很多女性都有缺鐵性貧血,喜歡吃點紅棗紅糖補一補。然而,紅棗、紅糖雖然是紅紅的,但含鐵量並不高:紅糖中96.6%的成分是糖,鐵含量非常少;紅棗中含量大概是2毫克/100,也不是鐵的好來源。瘦紅肉、血製品、動物肝臟,才是真正“補鐵補血”好食物。

2.土豆是主食,不是菜

土豆的澱粉含量為17%左右,比米飯(26%)低一點點。酸辣土豆絲配米飯,其實的為了吃兩份飯.....不過,土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飽腹感強熱量低。是很不錯的主食選擇。

3.食物發黴了,沒長黴的地方也不能吃

食物一旦發黴,沒有長黴的地方也會有看不見的黴菌存在。黴菌還可能產生黴素,在食物裡擴散,無法用眼睛看出範圍有多大,

即使加熱也不一定去除。生命安全最重要,食物發黴就扔了吧。

4.飯菜應該趁熱放冰箱

很多人覺得,熱菜直接放冰箱,對冰箱不好,所以總是等涼再放。但放涼過程會給細菌提供好大的機會,特別是夏天,不到半小時數量就能翻倍,可能還沒等放冰箱食物就已經壞了。為自己的健康著想,飯菜還是一頓吃完或者趁熱密封好就放冰箱吧。

5.反覆燒開的水不致癌

自來水中含有硝酸鹽,在反覆燒開的過程中,確實會產生一些亞硝酸鹽。但是!經過測定,即使反覆燒開20次的開水,亞硝酸鹽仍遠低於國家生活飲用水的亞硝酸鹽含量標準。燒過好幾次的水,放心喝。

6.果汁不是健康飲品

果汁含糖量通常在10%~16%左右,它提取了水果中的糖分,但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則損失嚴重。與新鮮水果相比,果汁沒有任何營養優勢。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在指南中明確指出:1歲以下寶寶不能喝果汁。

7.骨頭湯不能補鈣

骨頭確實含鐵高,但並不容易溶於水,即使長時間燉煮,也很難進入湯裡。有研究測定,沒100ml骨頭湯中鈣含量只有2~4mg,甚至還不如一些飲用水的鈣含量多。骨頭湯那濃濃的白色,並不是鈣質豐富,而是滿滿的脂肪。

8.早上起床,喝淡鹽水不排毒

早起喝鹽水,不僅不排毒,反而會加重身體裡缺水的狀態,對血壓和腎臟都不利。中國居民攝入鹽分普遍超標,就不要再喝鹽水超上更超了。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及腎功能異常的人,真的別再喝。

9.便便不是“多蹲一會”就能出來

排便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問題。上廁所(大便)的最佳時間是3~5分鐘左右,實在上不出來,出去溜達再試試。書、報紙、手機、平板電腦,就別帶進廁所了。

10.每週3~21次便便都正常

便便並不一定每天拉,每週3~21次便便都正常的。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兩天沒拉就是便秘了,開始“排宿便”、“清腸毒”。好便便,最重要的:要規律。只要你一直有比較規律的便便習慣,就不是大問題。

11.拉便便沒有最佳時間

食物經過消化後,身體會把剩餘殘渣排出去,這就是排便。它和排毒沒關係,也不是隻有早上便便才健康。無論早上,還是晚上,只要有的便意,那就是排便“最佳時間”。

12.“宿便”是個偽概念

“宿便”是商家編的,醫學上沒有這個說法。便便的形成要持續幾十個小時,所有的大便都是至少一天前的,這很正常。對健康的人來說,沒有宿便,也沒有所謂的毒素,各種“排腸毒,清宿便”的產品,不要用。

13.午睡不會越久越好

有時候午睡越睡越累,通常是因為睡得太久了。午睡如果超過1小時,醒後的一段時間容易打不起精神。而且午睡時間太長,還可能影響晚上的睡眠。

如果想睡,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14.睡前飲酒,反而會睡不好

睡前喝酒雖然能讓人昏昏欲睡,但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變得易醒,出現多夢,頭痛等現象,甚至還會影響第二天的表現。想要擁有好的睡眠,儘量不要在睡前6小時飲酒。

15.打呼嚕不是睡得香,可能是病

睡覺打呼嚕(打鼾),是呼吸不暢的表現。強烈的、不規律的打鼾,可能提示有睡眠呼吸障礙,不僅會讓人白天容易犯困,精力下降,嚴重時還有猝死風險,需要治療。

16.枕頭不是枕“頭”的

人的脖頸有一個略前傾的弧度,需要枕頭的支撐。枕頭最關鍵的作用不是枕“頭”,而是用來枕脖子的!最好能把後腦勺、頸後、肩部後側同時支撐柱。如果只用枕頭來枕“頭”,頸椎沒有支撐,時間久了會不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