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在堅持與堅守中成長

在堅持與堅守中成長

“又到年終歲未,一篇‘2018對我一點都不好’的文章刷屏,因為它在戳中很多人淚點的同時,也以‘其實無論它們對你好與不好,你都在成長,你已經變得更好’的暖心結尾,給了大家迎接2019年的勇氣。一年有一年的成長,一個人如此,一個物種如此,從基因科技到中美關係、到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是時候做一個回顧了。”

2018年12月29日,解放日報“讀書週刊”上的這兩段話,比較真切地反映出了我的體會和感受。各種媒體和微信朋友圈多在盤點2018年的亮點與痛點,無論是矯情的“馬太效應”,還是無病呻吟的“眼球效應”,都在強調2018年給人們留下的烙印是刻骨銘心的、值得回顧盤點的。

2018年,我的援藏生活進入到了第三個年頭,雪域高原給身體和精神留下的烙印愈發深刻,帶著“好與不好”的心情,與兄弟們一路堅持走下來,雖然平凡,不乏有閃光之處,在2018年最後的一天,將這些螢火蟲般的閃光點集合起來,彙集成迎接新年的火焰和照亮前行之路的燈塔。

2018年,在定日縣(海拔4447米)工作的每一天,我都被身邊的人和事感動著,也被高寒缺氧和停電斷水的生活環境困擾著,援藏進入第三個年頭,這種感動和困擾愈發強烈:感動的是生命禁區生命之頑強和脆弱,困擾的是生命禁區活著之不易、好好活著更不易。徒步過嘎瑪溝的人都有一個體會,每走一步都是突破,每前行一米都是挑戰,前進的動因就是堅持。

在珠峰腳下援藏的日子,我們就是這樣堅持著走過來的。當頭痛、胸痛夜不能寐的時候,堅持堅持著也許就會睡覺了;當停電、斷水無法取暖洗漱的時候,堅持堅持著就熬到了下山的日子;當觀念、認知與當地世俗無法相向而行的時候,堅持堅持著就會發現大家都在向中心線靠攏;當氣憤、鬱悶無法排解且無法述說的時候,堅持堅持著就覺著這都不是事兒;當前方、後方矛盾交織在一起難以得到有效解決的時候,堅持堅持著矛盾轉化的走向就發生了變化······

堅持是照亮夜路的明燈,堅持是孕育果實的歷程,堅持是挑戰攀登之路的必備品。是堅持,讓我們在雪域高原上攀登成為常態;是堅持,讓我們在堅守中成長;是堅持,讓我們送走了2018年迎來2019年;是堅持,讓我們離成功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本期執行主編:劉德安

在坚持与坚守中成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