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只因一念之差,這家差點買下順豐的企業,最後把自己“作死”了

現在,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髮展和電商的崛起,網購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必需。所以快遞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快遞企業,有順豐和“四通一達”,尤其是順豐,以其別於同行的快速和優質的服務為大家帶來了良好的網購體驗,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贏得了大家的歡迎。

只因一念之差,這家差點買下順豐的企業,最後把自己“作死”了

儘管順豐這一路以來的發展並沒有順風順水,但是也依靠著絕佳的戰略眼光和有別於同行的定位走到了今天,成為了快遞行業的巨頭,就算是後來崛起的“四通一達”緊追慢趕,也沒能阻礙到順豐的發展腳步,儘管現在順豐的市場份額正在被通達系慢慢蠶食,但對於正在面臨轉型與更大發展的順豐來說,這些不過都是暫時的。其實在順豐的一眾競爭對手當中,有一家快遞公司相信不少人還是有印象的,它就是曾經被人誤以為是日本企業,然而卻是正宗中國企業的宅急送,他也是中國第一家民營快遞企業。

只因一念之差,這家差點買下順豐的企業,最後把自己“作死”了

其實現在一提起宅急送,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肯德基宅急送”,其實這兩者之間也的確是有關係,其實作為肯德基的專用快遞,宅急送的前景一度被人們所看好,甚至在2005年還被評為中國100家最具潛力企業第七名,但是現在,宅急送的綠色小車幾乎已經消失在大家的視野當中,也就只有和肯德基一起被提起時,人們才會有所印象。而讓宅急送從叱吒風雲到如今默默無聞的,其實只是一念之差。

只因一念之差,這家差點買下順豐的企業,最後把自己“作死”了

宅急送的創始人,是曾經在日本留學過的陳平。當年在日本留學的時候,陳平就覺得這裡的宅急送非常方便,因此就產生了回國創業的念頭。於是在1994年的時候,陳平就帶著30萬的創業基金回了國,並創立了自己的快遞公司——雙臣快遞公司,後來改名為更加好記的宅急送。果不其然,作為國內第一家民營的快遞企業,宅急送在國內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曾經在2007年的時候,站點遍佈全國超過300個城市,年營業額高達13億,其規模和受歡迎程度,完全不是當時的順豐和“四通一達”所能比擬的。

只因一念之差,這家差點買下順豐的企業,最後把自己“作死”了

更巧的是,陳平在當年還打算收購當時只是一家小公司的順豐,但是因為順豐當時已經開始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就拒絕了陳平的收購,結果瞄準了小件快遞市場的順豐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宅急送卻在這個時候自亂陣腳,加上金融危機的爆發,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時機。但是在這個時候,馬雲還是很看好宅急送的,並給宅急送投資了7000萬,希望宅急送能夠站起來,結果宅急送再一次“昏了頭”,在所有快遞的價格都變得低廉的時候,它選擇了漲價,真是自己作死誰能攔得住,宅急送就因此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裡。

只因一念之差,這家差點買下順豐的企業,最後把自己“作死”了

明明是中國第一家民營快遞企業,擁有極其光明的前途,就連順豐都比不了,結果卻因一念之差,最後把自己作死了,連馬雲都救不起來,真是令人唏噓。對於因為一念之差而斷送自己未來的宅急送,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