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酒店服務員給貴賓送上潤喉糖卻被吐槽,是極致服務還是冒犯隱私?

隱私

如何把握好極致服務與侵犯隱私之間的度,讓客人感受到服務,又不會覺得過度。

酒店服務員給貴賓送上潤喉糖卻被吐槽,是極致服務還是冒犯隱私?

酒店作為服務行業,從開始到將來,無論設施如何升級,玩法怎麼轉換,追究到骨子裡,也就是“服務”二字而已。

在服務行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觀點是:優質的標準化服務僅能滿足客人共性的需求,對於個性化的需求,只能靠個性化的服務來提供和滿足。在大數據的信息時代背景下,個性化服務提倡用數據和信息作為手段,更好了解與發掘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以更好滿足客人需求。

在硬件不相上下的酒店中,要甩開差距,就得靠極致的服務,而這帶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握好極致服務與侵犯隱私之間的度,讓客人感受到服務,又不會覺得過度。

Chapter 1

/

兩顆潤喉糖帶來的思考

酒店服務員給貴賓送上潤喉糖卻被吐槽,是極致服務還是冒犯隱私?

最近看到一個案例,一個來杭州做演講的英國教授在演講的開始,放了他拍的一張所住酒店的客房服務員用英文寫給教授的留言卡,留言卡大意是:“敬愛的教授,您明天就要演講了,我給您準備了兩顆潤喉糖,希望對您的嗓子有好處。祝好!您的客房服務生小王。”

英國教授在展示這張留言卡的時候,充滿了對服務生小王以及該酒店乃至中國整體服務水平的讚賞,不出意外,這段講話也收穫了現場熱烈的叫好與掌聲。

如果僅僅在這裡就結束,這個故事可以作為對於個性化服務的完美詮釋。而事實是,英國教授最後並沒有吃這兩顆糖,並表示:“通常,我們英國人對於入口的東西,是很謹慎的。而且,說真心話,雖然我對他們提供的用心的服務,非常感激。但我也感覺有一絲恐懼。”

為什麼會感到恐懼?教授說,酒店服務生知道我的名字,知道我是來自英國,這可以理解。但他們如何知道我第二天要做演講的?他們還知道一些什麼?我在酒店有一種被窺探的感覺。

不論從理論上還是情理上,酒店對於英國教授的服務,非常合乎情理且細緻入微的。但如果深究下去,我們就必須意識到:個體的個性,是基於人性的共性。個性化服務與客人的隱私邊界,是提供服務的企業和員工必須嚴防死守的。

Chapter 2

/

過猶不及,界限在哪裡

酒店服務員給貴賓送上潤喉糖卻被吐槽,是極致服務還是冒犯隱私?

比起更樂於享受服務的中國人來說,外國人確實會對隱私更為在意,對於服務是否越界也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在西方的管理學界中有個詞Creepy line(令人毛骨悚然的界限),指的就是在客人隱私與提供服務之間有一條界限,越界了,就會讓客人感到毛骨悚然,沒有安全感。Google公司也經常提及這條Creepy line,以警戒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不跨越用戶隱私的界限。

在服務業最享譽盛名的品牌當屬海底撈,但是它進軍海外也同樣因為“過度服務”而遇冷。海底撈提供的修指甲、擦鞋等服務,中國顧客會覺得很體貼,服務員也一直站在顧客的旁邊,以便能夠最快的瞭解顧客的服務需求。但是在美國,講究隱私空間的人們更關心的是服務員的服務態度,是否面帶微笑、是否與顧客輕鬆自如的交流,而不想服務員靠自己太近。

甚至是海底撈創始人張勇都意識到了。他2015年11月在一次餐飲峰會上承認,有時有的服務員也未必真正理解什麼是好的服務,“因為有些服務員總是跑來跑去,可能那時候我們的顧客正好需要安靜。”

人都希望被關注被重視,但又希望擁有自己的隱私。缺乏共性認識基礎的個性化服務,會讓客人迷失從而喪失服務的魅力。

在不少管理者看來,服務品質的提升就需要不斷地做加法,讓服務超出顧客期望,帶來驚喜。然而,服務時間、頻次、強度等服務品質要素的增加並不必然帶來顧客滿意度的提升,反而會降低顧客滿意度。

優質的服務,既要做加法,又要做減法,才能在加減之中清晰界限。

Chapter 3

/

過度服務有時是不得已

酒店服務員給貴賓送上潤喉糖卻被吐槽,是極致服務還是冒犯隱私?

做減法,說說容易做起來難,畢竟對於不少酒店來說,有時候面對客人的“高難度”要求甚至是無理要求,他們不得不提供已超出職責範圍的“過度”服務。

服務業者大多信仰“細節決定成敗”,而客人們在付出房價之後,會理所當然認為不少服務也是包含在費用中的,因此酒店就不得不提供根本不在職責內的服務。

也有許多客人迷信酒店“金鑰匙”,會提出很多難度不小的要求。一位曾擔任過五星級酒店“金鑰匙”的業內人士表示,“只要不是違背法律和社會道德的服務,都是金鑰匙服務的業務範疇內。”他表示,星級酒店“金鑰匙”提供的服務代表了酒店頂級的專業化服務,涵蓋了賓客所需要的接、送、買、印、修、訂、寄、取、租、代等廣泛的服務內容。

而值得注意的是,“金鑰匙”的服務,是客人提出要求,“金鑰匙”去盡全力達成,而許多過度服務的酒店則是本末倒置,靠觀察客戶的需求去滿足,這也難怪客戶會有被窺探的感覺。

Chapter 4

/

過度不如適度

酒店服務員給貴賓送上潤喉糖卻被吐槽,是極致服務還是冒犯隱私?

對於酒店來說,客人的需要就是服務標準,客人的滿意就是服務質量。如果提供的服務,客人感覺可有可無,那就是過度服務了。那麼,如何把握服務的火候呢?

恰到好處的服務,就是酒店提供的服務能滿足客人內心潛在的或現實的需要,而不是照搬什麼星級標準。正如前幾年星級酒店普遍採用西式包床一樣,客人睡著不舒服,酒店卻以為是檔次的象徵,結果勞民傷財,客人也不滿意。

適度不過度,是酒店必須要學會的一課。

關注細節,樹立細微服務理念

細微服務就體現在每個部門、每個員工在接待過程中的服務細節,做的越細服務就越周到,客人就越滿意。

因此,必須注意樹立和強化員工細微服務的理念,使其做好每一件小事,將細微服務延伸到酒店的每一個角落,傳遞給每一位客人。

“賓館酒店作為城市旅遊接待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一直是向外地展示地方形象的一個窗口。”某市旅遊局相關人士表示,各個酒店在努力提升服務質量上做足文章非常必要,但也該有相應的底線,還不如對提供的服務項目明細化,並且對於入住的旅客做好說明。

見事不見人,無干擾服務

就當下時代,提倡一種“無干擾服務”更為合適及恰當,在客人不需要服務的時候讓客人充分享受自由的權利,充分地讓客人自主地選擇,不主觀地誘導,並隨時準備給客人提供其他所需的服務。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尊重顧客在飯店的個性空間,我們不如從如何減少讓客人“張嘴”開始。

人文關懷,抓好酒店建設

一個優秀的管理場所需要具備硬件和完善的服務設施,一個優秀的酒店也需要具備良好的硬件服務設施,並在其中體現細微服務和人文關懷。樹立細微服務理念只是做好細微服務的第一步,是依靠主觀、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的方面。而通過建章立制,把細微服務固化於制度,則是依靠客觀和外部約束的方面。

把握好服務的尺度,平衡好服務與隱私的邊界,這樣的酒店服務,才能稱之為優質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