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在布爾津度過了一個飽暖的夜晚,第二天一早,我們吃過早飯,便又踏上征程。下一個目的地——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克拉瑪依的名氣,不低於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原因是石油。這裡的油氣儲量是目前為止的全國之最。從建國後發現克拉瑪依的石油那天起,一直到現在,克拉瑪依已經累計開採石油達上千萬噸,導遊說,在克拉瑪依,人們向地下挖半米,就可以找到石油。克拉瑪依因石油而得名,維吾爾語本義“黑油”。這裡的人均GDP高的驚人,這裡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這裡是雅丹地貌最美麗的地方,這裡還擁有一座著名的世界魔鬼城。

克拉瑪依就想是潘多拉魔盒,但是裡面並沒有讓人變成魔鬼的醜陋,有的卻是讓人們著魔的石油和美麗的風景。石油,影響著現代人的物質生活,風景,滿足了現代人的精神生活。

經過一個上午的奔波,我們來到了克拉瑪依,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磕頭機”——石油開採機。它們上下襬動,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數以十計甚至數以百計,還有的只有孤零零的一二個。導遊介紹,這裡的石油處於全力開採中,即使這樣,還需要數十年才能枯竭,這是上天留給國人的財富,我們感謝上蒼,更加感謝新疆人民,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有了現在自西向東的輸油管道。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我們在一大片“磕頭機”的對面停車了,我們還在驚歎於磕頭機眾多,並且積極拍照留念的時候,聽見我們身邊的人背對著我們發出了慨嘆,我和妻子轉過身,發現在半空中有一隻巨大的眼鏡,就像《指環王》裡魔王索倫懸在空中的那隻眼鏡一般,只是這隻眼鏡並沒有熊熊烈火裹挾。這隻眼鏡俯瞰的一邊,就是克拉瑪依,而另一邊,便是魔鬼城。這隻眼睛,便是惡魔之眼。有人說與惡魔之眼同框,是不吉的事情,但是我和妻子還是堅信,心中有魔鬼的人,才回懼怕惡魔之眼,而妻子覺得自己是霍比特人的後裔,純潔善良,我覺得自己是精靈的後裔,雖然現在有些發福,但還算風流倜儻,並且率性勇敢。所以我們還是義無反顧的與惡魔之眼拍了照。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進入魔鬼城,我們遊覽的工具變成了小火車,從遠處看,小火車顏色豔麗,色彩多變,與戈壁黃土的背景形成極大的反差。黃沙日積月累聚集起來的山丘,巨大而高聳,小火車就變得渺小很多。小火車的樣子很卡通,就像是童話故事裡的那種模樣。我們坐在小火車裡穿行在戈壁裡的山丘中間,就像是童話世界裡一群快樂的人誤入魔鬼的城堡一般,好在魔鬼出差了,不在家,我們得以繼續快樂的參觀魔鬼的住所。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這些戈壁沙漠上的山丘,被強風雕刻成了各種模樣,有的像獅子,有的像海豹,有的像巨輪……形態各異,活靈活現。這裡是人們想象力馳騁的地方,“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人對於雕塑的理解都不盡相同,所以見仁見智,不必勉強。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之樂,全憑心中所想,目之所及,心馳神往。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我們在魔鬼城的第一個落腳點,是一個巨大的山砣的腳下,氣象宏達大,磅礴,而我和妻子更喜歡的,是一旁臥著的一群白駱駝,它們的嘴一直在動著,偶爾還會用鼻子噴,但是它們都很和藹可親,人們撫摸它們,它們並不惱,貌似還很享受,只是它們的主人卻可惡,不讓靠近,不讓拍照,只能騎乘,100元一次,一次一人,有很多人騎,也就十分鐘便回來,或許這些駱駝的主人們掙錢容易,並不屑於獲得那十塊二十塊的照相錢。我和妻子並沒有時間去騎駱駝,並且也並不贊同這樣的營銷方式,於是我們趁著那些看駱駝的人鬆懈,抓緊時間與駱駝合影,只是我們並沒有來得及轉身比出剪刀手,好在也是與駱駝親密接觸了一回。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我們的第二個落腳點,是電視劇《七劍下天山》的拍攝地。那裡有七位天山俠客的騎馬銅像,電視劇我看過,很久以前的一部,很經典,至今,我還能數出電視劇裡的幾把名劍:游龍,青幹,日月,競星,天瀑,莫問。還有一把已然忘記了。七劍是為救民於水火才下天山的,這符合中國自古以來的俠義精神。武俠大師金庸先生曾經對於俠客有句很經典的評價:“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人世滄海桑田,為國為民的精神卻可以帶帶相傳,這便是中華民族至今還保有俠義精神的原因。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我們的第三個落腳點,是電影《臥虎藏龍》的拍攝地。一株老樹虯曲盤旋,樹幹已然中空,枝幹乾枯,但是根卻深埋地下,雖已無生命之形式,但卻有生命之氣象。樹的上方,是周潤發扮演的大俠李慕白,輸樹的下方,是章子怡扮演的小魔女玉嬌龍,兩人手持長劍,劍鋒所指,盛氣凌人。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讓外國人見識了中國的武俠,而《臥虎藏龍》,也是中國武俠電影的經典。繞過這顆“武俠樹”,是一隊從沙漠走來的銅像駝隊,他們每個人都風塵僕僕,卻眼神堅毅,詮釋著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人們的堅持,勇敢,無畏的精神。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在魔鬼城拍攝出來的電影還有徐崢的《無人區》,張藝謀的《英雄》。只不過時光匆匆,我們無法全都遊玩。魔鬼城裡,意境蒼涼。這裡與生俱來的便有種悲壯氣魄。在這裡拍攝的電影,畫面色彩單一,卻讓人感覺震撼,湛藍的天空下,黃沙彌漫,沙丘林立,一望無際。英雄在這裡,可能已經遲暮,或逢末路,但英雄之氣磅礴,俠風傲骨,在這蒼涼悲壯的環境中,竟可以斗轉星移,領悟生命的真諦。

我很喜歡魔鬼城裡的氣象,只可惜我們並沒有更多的時間在這裡徘徊,在魔鬼城的形成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巨大的恐龍骨架,這裡發現了白堊紀的恐龍化石,說明上億年前,這裡曾經是一片青山綠水,或者曾經是一片汪洋,無論怎樣,這裡的曾經不是現在這般模樣,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克拉瑪依的地下,埋藏著無限的礦藏。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無法穿越克拉瑪依這座美麗的石油之城,但是我們還是遠遠望見了她,在蒼茫的戈壁盡頭,有一處美麗富饒的沙漠綠洲。

有機會再見——克拉瑪依。

北疆遊記(十三)克拉瑪依的魔鬼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