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敘利亞仍面臨戰爭的威脅!為何還要舉辦“國際博覽會”?

敘利亞舉辦的這個國際博覽會準確的說法應該叫
"大馬士革國際博覽會",創辦於1954年,每年一屆,是中東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展會之一。

敘利亞仍面臨戰爭的威脅!為何還要舉辦“國際博覽會”?

自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博覽會一度停辦,實際上今年的博覽會也並不是內亂爆發後敘利亞政府舉辦的第一屆博覽會,2017年敘利亞就成功的舉辦了59屆大馬士革博覽會,今年則是第60屆。

從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出來,這裡距離曾經的反對派武裝大本營還有些距離,但也受到戰爭的威脅。至於為何要在現在恢復舉辦“大馬士革國際博覽會”,道理是顯而易見的,意義重大。

敘利亞仍面臨戰爭的威脅!為何還要舉辦“國際博覽會”?

首先,隨著政府軍的節節勝利,除了肅清剩餘叛軍,重新恢復經濟已經變成敘利亞政府的另一項重要工作,而且至關重要

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恢復了和平,但敘利亞危機的一個重要誘因並未解決,甚至已經變得更加糟糕,那就是經濟問題。雖然殘酷的戰爭轉移了內部矛盾,而飽受戰亂摧殘的民眾也更為忍耐和寬容,但這些都不能作為政府無視民生的理由。所以現在的巴沙爾政府必須開始戰後重建工作,必須吸引外資重振敘利亞經濟,如果這方面做得不好,巴沙爾的政權絕不會牢固。

敘利亞仍面臨戰爭的威脅!為何還要舉辦“國際博覽會”?

按照巴沙爾的說法,敘利亞的戰後重建需要大概10到15年並耗資4000億美元。經受了七年多戰爭摧殘的敘利亞政府根本無力承擔如此龐大的資金缺口,那麼招商引資就變得非常重要。而這種大型國際博覽會就是招商引資的最佳平臺。

我們從這場博覽會的主要參展項目就可以看出來,與基礎設施重建相關的建築、水利、能源及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汽車、紡織等行業,在博覽會中佔據了重要展位。

敘利亞仍面臨戰爭的威脅!為何還要舉辦“國際博覽會”?

其次,敘利亞政府也需要一個向世界展示的平臺,來展示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控制能力,並給予國內人民以信心。

敘利亞危機徹底將這個國家推到了聚光燈下面,但媒體報道更多的是那個飽受戰爭摧殘,遍地瓦礫、硝煙瀰漫的敘利亞。

這或許可以博得國際社會的更多同情,但極為不安全的社會環境對戰後重建並無一絲好處。敘利亞政府急需讓世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敘利亞,一個完全在政府控制下安全可以得到徹底保障的敘利亞,一個欣欣向榮、開放、包容、文明的敘利亞,這樣才能給投資者以信心,給支持他的民眾以信心。同樣,成功舉辦大馬士革國際博覽會完全達到該目的。

敘利亞仍面臨戰爭的威脅!為何還要舉辦“國際博覽會”?

借用敘利亞新聞部部長 伊馬德 阿卜杜拉 薩拉的話:“我們想向西方支持恐怖主義、支持極端組織及“征服陣線”毀掉敘利亞的人傳遞消息,你們想毀掉敘利亞。我們正在重建它。博覽會的光芒在7年死亡和破壞後被點亮,人們重新聽到了歡樂的聲音。”

經過7年的戰爭洗禮,世人們對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抱著樂觀的態度,即將贏得戰爭只是經濟重建的開始,但戰爭並不能解決矛盾,只有開放、包容、繁榮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大限度的化解矛盾,這就是此次敘利亞面對戰爭威脅也要舉辦好博覽會的原因。

敘利亞仍面臨戰爭的威脅!為何還要舉辦“國際博覽會”?

一般而言,大亂之後必將大治,也希望巴沙爾政府能夠從這場戰爭中汲取足夠多的經驗和教訓,重建敘利亞,治理好敘利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