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名家戰法」抄底的關鍵點在哪裡?

【多方炮只對短期有效】

「名家戰法」抄底的關鍵點在哪裡?

主持人:市場依然糾結,接下去是不是能起一波像樣的反彈,又或者還是震盪下行的老套路?

泛舟:指數反正就這樣,波動範圍、幅度、週期時間等等都相對容易判斷,包括差不多什麼點會來大級別的行情,這些都要在趨勢運行中不斷修正的。難點在於,這個過程中,何時來一次大級別反彈,以及震盪陰跌的過程中熱點會有哪些。比如說週二的反彈及週四的確認,這個K線組合最差結果就是指數在這裡能橫一兩週。如果橫住的時候還有隊列整齊的熱點出現,就能橫個把月了。關於未來有哪些可能走出牛股的熱點,我在週中也寫過一段,大致意思是,新能源、產品價格上漲、基建、高科技等板塊在未來還會反反覆覆的走出牛股,如果還有次新屬性甚至多重概念疊加的,爆發力會更強。

主持人:最差橫十天,是不是短了點啊,看著指數挺猛的。

泛舟:看指數要從大週期先看,大週期是單邊下跌,周線是小陽線形態明顯受到均線反壓,創業板為何能彈的猛?除了政策面原因外,技術上其遠離均線需要有個反抽的動作,這樣往下才會更有力。日線觀察下來的,當然得出多方炮的結論,但這個組合在不同的大週期內,解釋是不同的,不同的量,不同的板塊,不同的政策面基本面,結果能一樣麼?所以能先橫住幾天不錯了。

泛舟:不講究早就被市場滅了,現在就是精益求精,別亂下定論的時候,韭菜為何稱為韭菜,就是因為不怎麼講究,隨意生長,直接被一刀割。這個階段別隨意去發育,要多思考,多觀察。很多人每天都沒收盤就會認為這個票起來了,那個板塊牛了,這有啥好判斷的。提前判斷都是意淫,意淫就會手癢,手癢就會亂買,第二天核按鈕。如此反覆有意義嗎?所以在當前你都能做好,能遊刃有餘的穿梭在各類熱點中,能踏準熱點切換的節奏。等到下一波牛市,財務自由不輪到你輪到誰?

主持人:這個階段就是修身養性,苦練本領的時候,按理說,真高手都可以穿越牛熊,但是成長都是有過程的,剛開始都賠錢,開始熊市賠錢,再往後熊市不賠錢,最後熊市都能賺錢。這個過程很痛苦,但哪個行業容易呢?

泛舟:是的,主要證券門檻低。容易進來,想大成需要時間。不過現在有的是時間,市場沒那麼快起來,消費類還沒真正開始震盪,指數還晃在半空。好在現在資金多,不甘寂寞,每個月幾乎都有大肉,我做了個統計,從三月份至今收盤,連續五個漲停的都有25家左右。這半年不到,幾乎每月平均三個五板,如果你真能做到只看最強的,只賺個菜錢,其他時間都穩住不動,你會賠麼?穩賺啊!賠都是因為不甘寂寞的意淫。唯有時間千錘,唯有交易百鍊,才有穿越牛熊的本領。也希望大夥在下一輪牛市起來之前快速掌握這些本領,因為沒多少時間了。

【底部區域等待時空共振】

「名家戰法」抄底的關鍵點在哪裡?

主持人:上週咱們聊到2691點作為可以參考的低點區域,需要至少一次底背離去確認,本週險些就完成了這個底背離結構,上證的四大行已經從單邊下行轉向底部盤整,所以上證指數就更加硬實,相比之下,相對較弱的創業板就形成了底背離結構。

海風若雨蕭蕭:在我看來,底背離結構是市場中期底部的必備條件。在中國股市有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趨勢投資者多,越是跌到底部了,甚至是白菜價了,越是沒人買,越是漲到天上去了,成了肥皂泡了,越是生怕搶不到,所以中長期底部都會形成底背離結構,反應了市場拋壓衰竭性的特點。上半年最強勢的大消費股近期也開始補跌,市場已經在懷疑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管理層適時的調整政策,寬貨幣,穩槓桿,財政措施發力基建等等,隨之而來的,市場出現了明顯分歧,悲觀的人覺得經濟不行了,樂觀的人認為政策轉向了,所以表現在盤面上,就是齊漲共跌,連跌幾日哀鴻遍野,一根長陽否極泰來,這就是底部震盪的主要特點之一。頂部是三天,底部是三個月。

主持人:怎麼講?

海風若雨蕭蕭:歷史上,我們經歷過2014年1月到7月的底部震盪,也經歷過2012年9月到12月的底部震盪,其實都一樣,不需要糾結2691點破不破的問題,這裡已經是底部區域了,無非是等待時間和空間的共振而已。從月線上分析,自2018年2月以來,已經持續調整7個月了,不考慮金融危機的2008年(即使2008年也就調整了10個月而已),最近10年來,最長的一次月線連續調整是2011年4月-12月的9個月調整,與2011年不同之處在於,2011年貨幣收縮,利率通脹高企,現在明顯是貨幣寬鬆大環境。所以從內生因素講,不可能調整時間超過9個月,所以7月的2691點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的底部區域,樂觀估計,9月以後市場就會逐漸盤出底部形成趨勢上漲行情。當然,這依然不是牛市重來的信號,只是對2018年持續下跌行情的修正而已。由於增量資金主要來自海外資金的流入,所以結構性行情是必然的。9月之後,MSCI提升了權重係數還會迎來一批新增資金。市場短期熱炒的超跌低價股的修正只是長期價值迴歸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過去3年中,我們炒作過很多諸如股權併購概念、新零售概念、雄安概念,不都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嗎?在沒有出現增量資金入場的牛市行情前,這就是他們的宿命。

【最好用時間去化解長週期壓力】

「名家戰法」抄底的關鍵點在哪裡?

主持人:本週雲計算等科技股強力上漲,這是驕陽一直看好的板塊。

驕陽:週期股、消費股、科技股有蹺蹺板效應,科技股是國家戰略轉型的核心,資金對於它們是一直在關注的。

主持人

:你本週四提示的5日週期配合120日週期的變數,在短線上產生了明顯的轉變,5日抄底研判的關鍵點在哪裡?

驕陽:在於對市場心理的把握,5日週期是市場最激進最短的週期,最容易吸引跟風盤炒作,利用這個條件去把握超跌結構。

主持人:這裡咱們講的細一點。

驕陽:超跌結構有兩種,一種是跌得深了,一種是60日或者日線結構有MACD底背離的跡象。當這個條件有了後,再判斷反彈是不是有較大的壓力和阻力,這個時候就得看5日前的位置,如果5日前的點數位置沒有壓力,或者壓力很小,那麼就容易造就快速上漲。

主持人:那如何判斷後續的演變?

驕陽:要一層一層來看。比如這裡就算反擊,也會有10天週期的壓力,所以不可避免的,反彈後個股立刻分化,好的繼續好,不好的開始重新回落探底。但10日週期在2個交易日以後快速降壓,又使得這裡就算回落,依然保有機會,這也是好的多頭個股可以獨立發力的條件,一定有大資金考慮到這種預期。這種短線的結構演變,是在120日量週期進入低量週期壓力區內出現的,一旦放量超過120日之前的對比值,就直接使得120天量線助漲。同步加強短線的幫助,這是短線的。對於20日週期、30日週期,這裡看,都是具有改善條件的,下週40天週期也同步具有改善條件,只是60天週期的改善條件難上一些。

主持人:這個最好用時間去化解,暫時別去強力攻擊。

驕陽:是的,慢慢的橫向上下拉鋸的狀態往後盤,還是可以的。修復的時間越長越好,到時候就算不能直接突破,反而被60天線壓下來一個坑,也能夠很快修復,離60天週期快速降壓修復的時間看,還有22個交易日。

主持人:這個時間好像和蕭蕭剛才的判斷接近,不過你們都是獨立思考,角度也完全不同。本週基建水泥鋼鐵個股出現滯漲或者調整,怎麼看這3個前期最強的板塊?

驕陽:3個都屬於週期性行業,都受到貨幣政策的刺激出現上漲,但我們之前也說過了,貨幣政策在基建上發力,不可能有太高的加槓桿兒預期,對業績的影響有限,成長性刺激有限,這就造成了估值提升也是有限的,所以短線拉太高後,資金會考慮兌現的。從MACD來看,近一週MACD紅柱明顯縮短,這些板塊內個股可能就要出現新的調整。這符合估值預期和指標的雙重要求。不過從周線和30天週期看,多頭條件還在,所以調整下來反而是好事,畢竟後續還有政策預期,一旦短線再下跌觸及前期資金中位成本區附近,疊加到重要的20-30天均線之間,可能會有資金考慮補倉或者新開倉繼續搏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