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

宋·蘇軾

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化工餘力染夭紅。

歸去山公應倒載,闌街拍手笑兒童。甚時名作錦薰籠。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點擊回顧上一個節氣☞:白露)

自2018年起,每年農曆秋分被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分的是什麼?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秋分的“分”是“”的意思。“秋分”的意思有兩種解釋:

一是,秋分這一天24小時晝夜平分,各12小時。“秋分”和“春分”日一樣,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秋分過後,陽光慢慢往南邊走,北半球就晝短夜長了。

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這一天正好在秋季90天之中,這樣就把秋季做了平分

我們俗話說的“平分秋色”,是這個意思;清代詩人紫靜怡說的“雁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也是這個意思。


旁敲側擊——“半”字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在造字時候畫的是把牛分解成兩個部分,但是古人寫著寫著不小心把下面的牛字裡尖尖的牛角寫成兩條橫線,所以現在看著就不那麼像了。

秋分——天氣有哪些小情緒?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呈現出來以下變化:

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一天中白晝短於黑夜,直至冬至日達到白晝最短;

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

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分三候——雷始收聲、蟄蟲坯戶、水始涸

第一候:“雷始收聲”

對應著春季“春分”節氣的第二候“雷乃發生”。這時候暑熱的雨季已經結束,下雨少,天空也不再有電閃雷鳴,放眼望去,晴空萬里,天高雲淡,秋高氣爽。

第二候:“蟄蟲坯戶”

“坯”就是細土,隨著天氣越來越涼爽,小昆蟲都提前躲進蟲穴藏起來了。

小朋友怎麼理解“蟄蟲坯戶”?星球君找來一幅畫,爸爸媽媽帶著孩子觀察一下,就瞭解了: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 “蟄蟲坯戶”裡的蟄蟲,表示藏在泥土中冬眠的蟲子。鬧鬧和跳跳發現,蟲子們鑽進了洞裡,這樣,它們可以暖暖和和地睡大覺了!

第三候:“水始涸”

春夏季節經常下雨,雨水滋潤著節氣農場的土地,澆灌著草木和莊稼,到了秋天,降雨越來越少。

有趣的秋分習俗

· 祭月節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說法現在的中秋節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 豎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專家稱,雞蛋確實是可以豎立的,且並不僅限於春分、秋分時節。“豎蛋”成功的關鍵在蛋殼上面。

·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廣東省開平市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

· 送秋牛

秋分日,大家挨家送秋牛圖。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叫“秋牛圖”。

旁敲側擊——“牛”字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牛”

在造字時畫的就是一個牛頭。牛是人類很早馴養的動物,是六畜之一。在農耕時代,牛在田地裡辛苦的勞作,是農夫非常重要的好幫手。大家都很愛護和尊重它。因為牛是被尊敬的動物,古人就把牛當做禮物獻給祖先和神靈。

· 粘雀子嘴

“面雀”是將糯米粉揉成麵糰,然後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種糯米點心。在古時候,秋分時節的到來,意味著稻穀快要成熟,馬上就要到秋季大豐收的時候了,這個時候,會有許多小鳥去稻田裡偷食稻穀,破壞莊稼。人們就用糯米粉做成糰子,用竹籤串成一串扔到田裡去,小鳥吃了面雀嘴巴就會被黏住,這樣就不能去禍害莊稼了。

· 放風箏

秋分時節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月兒光風箏等等,大的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 打開漢字奇遇,找到“飛”字,看鬧鬧和跳跳在放一個什麼樣風箏?明天中秋節,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出去放風箏吧,然後再聊一聊風箏的種類。

秋分帶你讀古詩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望月懷古》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到中秋分外圓

秋分過後就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中秋佳節了,為了讓小朋友更好地瞭解中秋節,我們一起打開漢字奇遇,找到“中”和”秋”,從中秋的起源開始瞭解一下中秋節。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中秋”一詞最早記載在《周禮》,有一部叫《禮記月令》的書裡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秋季的第二個月名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又叫“八月節”、“八月半”。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

習俗有什麼?→祭月、賞月、拜月為重頭戲

中秋節起源於古老的月亮天體崇拜。我國古代很早就出現了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祭典,一般百姓是無緣祭祀的。

還有觀潮、燃燈,猜謎等都是中秋習俗。

吃什麼?→月餅為必食之品

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是在明朝開始的。按照傳統習俗,吃月餅時,要將象徵圓月的“大團圓“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

月餅發展到今天種類越來越多,廣式月餅、京式月餅、蘇式月餅、潮式月餅、滇式月餅、港式月餅等等。

除了吃月餅,江南一帶中秋節還有吃菱角、芋頭的習俗,許多長輩會給小孩子吃菱角,寄託著大人們希望他們“聰明伶俐”的祝福。而芋頭有“餘頭”的諧音,也是為了討個好彩頭,希望日子越過越好。

九、十月正是桂花開得最好的季節,因此桂花也是中秋不能錯過的食材之一,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明月,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豈不美哉!

秋分|燕子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文末中秋有獎互動)

最後,星球君在這裡預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配圖 | 字卡來自漢字奇遇,其他皆出自視覺中國

| 往期節氣回顧 |

白露|大雁南飛,最討人喜歡的時節來了

處暑|秋風嫋嫋 一年暑熱又止步

立秋|夏去秋來 涼風漸至,今天立秋啦!

大暑| “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小暑| 風攜熱浪 蟋蟀入庭

夏至| 夏至已至,宵漏自此長

芒種| 芒種到!新果爭熟 梅子黃時雨

小滿| 夏景多姿 萬物小得盈滿

立夏| 螻蟈聲聲迎夏到

穀雨| 穀雨來啦,這樣認識節氣才叫有意思

春分| 春分,草長鶯飛二月天

中秋有獎互動!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中秋節,乾巴巴的吃月餅怎能行?不妨和孩子一起,邊賞月邊參與一場我們為大家準備的

語言和思維的碰撞體驗吧,說不定一家人能收穫別樣的樂趣呢~

題目1

中秋猜謎

謎面:農曆八月十五,打一成語

(謎底就在此文中,仔細閱讀喲)

題目2

“畫、說”中秋

中秋節,孩子們一定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品嚐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小朋友是怎麼過中秋的?吃了什麼?看到了什麼?玩了什麼?讓孩子將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畫出來,說出來吧!

要求

1、將一張紙裁剪成直徑15cm左右

的圓形,讓小朋友在圓形紙上給中秋節畫一幅畫,家長可以從旁指導。

2、小朋友將所畫的畫用語言描述出來,表達形式不限(可以彙編成故事、詩歌、思維拓展等),時長控制在2分鐘之內。

【獎 勵】

· 兩題必須全部完成且題1回答正確。

· 題2由大小星球的老師們從小朋友的畫作中評選出一、二等獎並給予獎勵。

一等獎兩名:贈送一份中國傳統民俗禮盒《福到》

二等獎三名:贈送新品《瘋狂停車樓》(價值139元)秋天音頻小課 6節和有贊店鋪15元代金券一張

【活動截止日期】

2018年9月28日上午12: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