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未來3個月走勢預期

標題的回答已經寫在了9月16日的博客《給過去的5個多月做一個小總結》,博客內容有2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未來3個月的走勢預測,“指數已經暴跌了8個月時間,創業板指數甚至下跌了30%之多,一波較大級別的反彈正在醞釀,甚至是正在路上,當底部正式確認之後,至少有3個月的時間兩市是沒有系統性風險的,其中至少有1個月時間市場會出現積極向上的走勢”。

起點時間寫在了9月18日的博客《市場底部即將出現》,我很少在中午發博客,16日已經說過底部就在附近,18日也是一個反覆強調的時間點,所以在當天中午發了一個博客,列舉了十條理由和市場反常的現象,頭兩條就是重點,“1,我認為2018年破位2638點的概率不大,雖然破掉2638點對於以後的技術分析會更清晰,我也希望能破掉2638點,但是我依然要說概率不大,即使破掉,下行應該不會太深,2660點依然是底部附近。2,反彈是為了更好的下跌,9月18日之前沒有出現反彈,18日前後也沒有成為高點,反而有可能成為低點,已經失去了大幅下跌的動力”,十條之後的結論就是“市場底部很有可能在18日-28日之間出現,要做好這個準備”。

寫到這裡請允許我吹個牛,9月18日上午滬指最低2644點,離2638點只有6個點的距離,中午收盤也不過2648點,我依然在中午的博客堅持2018年破位2638點的概率不大,包括2660點是底部附近的預測也是一樣,4月份的時候預測2850點附近是這波下跌的底部附近,6月份雙邊衝突升級之後,我把目標調低到了2660點附近,9月12日下午的直播,我模仿某位網紅的口氣對指數的低點做了一個預測,當時的直播還是公開的狀態,至少有幾百人看到了這句話,是不是覺得我在開玩笑?就算是開玩笑吧,在我的預期裡,我一直不太相信2018年會破位2638點。

未來3個月走勢預期


下面繼續寫大家更關心的問題,比如上漲的過程和核心板塊。

9月18日已經確認低點,按照16日博客的預測,這波上漲會維持到12月中旬,過程是個535的鋸齒結構,2波上漲,1波下跌,形成一個完整的abc反彈,注意,僅僅是一個大型的反彈,並不會是某位“經濟學家”所說的牛市,週五的中陽K線力度空前,上證50指數上漲3.46%,創下了2015年12月2日之後的單日漲幅紀錄,一個反彈初期居然創出了記錄?我的確也很懵逼,單從週末的ipo數字看,不足以支撐起這麼大的漲幅,所以要看看接下來的消息面,如果消息面保持平靜沒有任何的利好刺激,那麼結論就是,這波上漲的空間要比想象中大,我原本預測滬指的第一波高點在2844點附近,現在看,應該比2844點要明顯高。

時間高點看,12月和1月各有一次重要時間點,具體哪裡會成為高點需要看屆時的空間位置,畢竟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會出現,比如美國11月份中期選舉之後的政策變化,比如10月重要會議之後的政策變化,會不會有大家都期望的政策出現,這些都不是一個散戶所能猜測的,細節邊走邊看,但是大方向不變。

最後要說一下板塊,還是要看一下9月16日博客的預期,“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確認哪一個板塊能擔當這次反彈的中軍板塊,至少目前還沒有端倪,市場依然在拆東牆補西牆的尾聲階段,指數見底走穩之後,投資者會有非常充分的時間去觀察板塊動態”,哪些是東牆大家基本上都看到了,但是哪些是西牆,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最難的難題,遠比預測指數要難的多。

從昨天覆盤的結果看,週五僅僅有4個板塊形成了初步分化,除了上證50和滬深300的部分成分股之外,其餘3個板塊都是因為週四政策面的消息刺激,對於突發利好帶來的刺激,能否持續我還要表示有一點懷疑,需要繼續觀察,換句話說,在反彈已經出現的4天時間裡,還沒有一個板塊能在沒有利好刺激的情況下出現突圍,從我的角度看待,中軍板塊還沒有出現,並不是沒有,而是沒有這麼明顯的出現。

做一個假設,如果週五就是未來走勢的縮影,那麼我還是要再一次的強調2017年3016點之後的走勢,縮容,極度分化的縮容,只有約10%的個股能夠形成大波段的趨勢,大部分個股會隨波逐流,對於這部分個股而言,持股不動就是賺不到錢,必須反覆做“合理的止盈”,另外會有相當一部分個股會在這3個月的時間逆勢下跌,這個比例也許會高達20%左右,如果週五的盤面風格就是定調的一天,那麼就不要再費力分析行業了,因為最終的答案會是再次回到縮容環境下所謂的“價值投資”,這就是核心板塊。

去年10月之後,其實是從8月底9月初就已經初見端倪了,A股歷史上的第一個縮容行情出現,前無古人,沒有經驗可以參考,我一度被打的措手不及,老實說,的確有點憷頭,一度找不到選股的理由,市盈率?市淨率?或者是外資買入?國家隊持股比例?不停的嘗試,不停的試錯,但是整整一年過去了,如果今年還是這樣的話,我想說的是,要做的只有耐心,耐心的空倉、等待、然後持有,否則就會情緒失控,就會犯錯,所以對於你自己的判斷,只要你認為這是對的,那麼就堅持下去,不要急躁,不管是從3587點到2644點,或者是從4月份到9月18日直播開放的這段時間裡,我已經比絕對多數的投資者做的要好,要好得多,所以至少從我的觀點看,這裡沒有任何急躁的理由。

給大家列一組數據,因為9月17日的收盤價和9月18日的低點幾乎沒有差距,所以以9月17日收盤為起點,截止到9月21日收盤,滬指上漲145點,漲幅5.49%,深成指上漲5.12%,創業板指數上漲4.12%,除新股外兩市漲幅過10的個股只有187只,漲幅過5也就是能跟上指數航服的個股有1044只,不足三分之一,兩市甚至有1264只個股的漲幅都沒有超過3%,跌了8個月了,預期的反彈時間至少有3個月,這個過程中有2個月的時間是沒有系統性風險的,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是積極向上的,先看看自己的持股有沒有跟上這4天指數的漲幅,然後記住,反彈才開始4天,現在就討論滿倉踏空,有點早。

我是老沈,這是一個散戶的自言自語。

更多分析請關注同名微博。

未來3個月走勢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