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故都食物百詠》一碗豆腐腦的傳說

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今安徽壽縣)。相傳,劉安不務政事,野心很大,不滿足只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總想謀求一個更顯赫的實職,還醉心於長生不老之術,急於尋求靈丹妙藥。於是,他召集術士門客於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爐火,別出心裁地叫他們用黃豆和鹽滷來煉丹,結果"煉"得雪白細膩的豆腐。它雖非靈丹妙藥,可美味可口,別有風味。此物迅速傳開,風行於世,有詩為證:"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術,安生獲泉布。"

《故都食物百詠》一碗豆腐腦的傳說

《故都食物百詠》中稱:"豆腐新鮮滷汁肥,一甌雋味趁朝暉。分明細嫩真同腦,食罷居然鼓腹舊。"還注說豆腐腦最佳之處在於細嫩如腦,才名副其實。它的口味應鹹淡適口,細嫩鮮美,並有蒜香味兒。

《故都食物百詠》一碗豆腐腦的傳說

豆腐腦一道著名的中式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麻辣口味

《故都食物百詠》一碗豆腐腦的傳說

豆腐腦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間產物,成分上並沒有太大區別。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軟嫩,用筷子難以夾起,需用湯勺盛用;等到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與豆腐腦相比口感凝滑;豆花放入模具裡面壓實更加凝固之後就是豆腐了

《故都食物百詠》一碗豆腐腦的傳說

豆腐腦雖與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區別。豆腐是凝固體,豆腐腦是半凝固的流汁。

豆腐腦的製作工藝:先將淨黃豆磨成豆瓣,去皮後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左右,到豆瓣膨漲成發白時撈出,倒入磨漿機或石磨中磨成細豆漿,用布將細豆漿過濾,將取過豆渣的漿汁倒入鐵鍋裡,用旺火燒開後,倒入專用桶內,再將熟石膏用清水化開,放入瓦缸內,將桶裡豆漿趁熱倒入,約5分鐘,即成豆腐腦。

《故都食物百詠》一碗豆腐腦的傳說

賣豆腐腦時,盛豆腐腦還有講究,用平勺盛在碗豆腐腦內,碗中間豆腐腦要像小饅頭似的凸出,然後澆滷,滷從豆腐腦上流向碗的四周,澆完滷後,加蒜泥、辣椒油。蔥,香菜,經加工過調料。每位廚師做出來的豆腦的口味又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深受各地區百姓的追捧。一般早晨人們都情不自禁的吃上一碗熱騰騰滑嫩嫩的豆腐腦。

《故都食物百詠》一碗豆腐腦的傳說

豆腐腦營養豐富,美味可口,人體對其吸收率可達92%~98%

豆腐腦[老豆腐]的營養成分列表如下(每100克中含)

豆腐腦有豐富的蛋白質,這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