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隨著2018年銀行中期報告的亮相,上市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的業績也呈現在市場面前。在前些年信用卡“衰亡論”甚囂塵上的時候,市場對信用卡普遍存在著極為悲觀的看法。但是,通過2018年各行發佈的信用卡中期業績來看,不僅衰亡論的現象沒有出現,反而看到了信用卡業務增長速度在提速,而且從2017年信用卡規模較2016年增長26%的業績中,就已經露出了一些端倪,那麼是怎樣的因素重新推動了信用卡業務重歸快速發展的軌道呢?

髮卡量依然是主要指標,同比超速增長

信用卡市場已經形成了極強的集團式分化現象,特別是包括四大行在內的、髮卡較早的全國性國有或股份制銀行,其規模以2017年的數據統計,已經佔據了國內信用卡99%的市場份額,而留給其它中小銀行的市場已經非常狹小,因此此次對信用卡市場中期年報的分析,也是以國內上市銀行中的十二家主要髮卡銀行作為參考(注:廣發為非上市銀行,沒有公佈中期報告;中行因統計口徑變化,部分指標未予採用)。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通過對比2018年中期與2017年中期業績,2018年上半年各發卡銀行業績增速明顯加快,除兩家銀行是下降、一家銀行改變統計口徑之外,其它銀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招行、中信、平安等增幅超過或接近了50%,中信銀行以同比104%的增速位居第一。2017年中期業績中,沒有一家銀行增幅超過千萬張,而2018年中期業績增幅超過千萬張的兩家,超過800萬張的有四家。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再用2018年中期業績與2017年末的規模對比,招行以1421萬張的數量穩居增量第一,而平安則以流通卡量4576.96萬張、增長19.37%位居增速榜首。至此已經有四家銀行的卡量規模步入“億級”集團,農行也已經達到了9330萬張規模,2018年實現“億張”目標應該也沒有太多懸念。

2018年信用卡業績不僅沒有“衰亡”,反倒是重新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而且從發展中看到,主要髮卡銀行並不是簡單沿襲過去“跑馬圈地”做“量”的做法,在產品細分、網絡渠道、科技創新等“質”的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

當然,髮卡量只是作為規模的參考,從研究分析的角度更看重的是流通卡數量和賬戶數量的匹配,只有流通卡量才能真實反映髮卡業績,目前有招行、浦發、交通、平安公佈了流通卡量(或註冊卡量),招行以7464.46萬張居首位,佔累計髮卡量的65.22%,活卡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但是,從信用卡業績的發展中也看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除了居於髮卡規模靠前的十幾家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外,一些區域性商業銀行、農商農信銀行在信用卡業務上與之差距越來越大,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如果這一梯隊的商業銀行不能準確地制定出具有其特色的發展戰略,明確的市場定位,以及改變原有的經營理念的話,要想在信用卡市場獲得規模化發展必然是難上加難。

市場活動頻繁,提升用卡活躍度與粘性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在2018年上半年髮卡繼續保持規模增長的同時,信用卡交易金額的增長速度也迅猛,在與2017年中期業績相比,平安銀行以1.2萬億元、89.9%位居交易金額同比增長率首位。興業、浦發也達到了平均65%的增長率。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在2018年上半年,招商繼2017年以2.97萬億元拔得交易額頭籌,再以1.8萬億元位居交易額第一,保持業內領軍地位。而平安異軍突起,以1.28萬億元、78%的完成位居增長率首位,成為2018年的新亮點。在參與統計的十一家銀行中,交易額的增長率較2017年業績均超過50%,按照這樣的速度,2018年各行信用卡交易額都有望超過2017年。

信用卡交易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信用業務的營業收入的提升。隨著無卡支付工具的應用,特別是以銀聯“雲閃付”為代表的無卡支付工具的日趨完善,信用卡消費更加註重場景化因素。卡組織、髮卡銀行在境內外,為持卡用戶提供了大量的消費優惠活動,如中信的“精彩365”、招行的“五折日”、廣發的“分享日”、中行境外消費高額返現,以及網絡支付積分等等,都直接刺激了信用卡的使用,更是信用卡業務營收的基礎。

營業收入增速顯著,分期業務應為主要原因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2018年中期報告中,有五家銀行公佈為了信用卡業務營業收入(民生只公佈了非利息收入),從對五家髮卡銀行收入與2017年中期報告進行對比,全部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其中中信、光大分別以40%的增幅排名並列首位,招商、浦發、民生都有22-33%的不同增長。

信用卡“衰亡論”未現,2018年中期業績奏響“衝鋒號”

以2018年中期報告與2017年業績對比,招行以313.84億元位居首位,光大以2017年業績的65%的完成率位居增長第一位,其它幾家銀行完成率都超過了50%,也預示全年營業收入將超過2017年業績。浦發信用卡在卡量並不佔優的情況下,營業收入達到276.12億元,讓業內刮目相看。

信用卡業務的營收主要來自於未全額還款產生的利息收入,以及違約金、商戶回佣、取現手續費、分期手續費、年費等帶來的非利息收入。隨著消費金融與信用卡業務的融合越來越密切,信用卡所帶動的小貸、分期業務是導致信用卡業務收入迅猛增長的原因,中行信用卡2018年上半年的分期交易額實現了1306.20億元的規模。

從2018年中報,看未來信用卡業務趨勢

從上市銀行2018年中期報告所反映的信用卡業務情況,可以看到,信用卡業務不僅沒有衰退,反而重新納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應該說與2017年經濟形勢的大背景有著密切的關聯。

2017年隨著金融監管的加強,對社會上的現金貸等小貸業務進行了嚴厲的打擊,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經歷了監管潮之後,一片亂象的網貸平臺受到衝擊。由於信用卡具有小額消費信貸的天然屬性,而且相比網貸業務又具有極強的用戶應用場景,即便不使用信用卡的信貸功能,信用卡也能通過權益、優惠等對用戶產生極強的粘性。

隨著網貸被嚴格監管,有資金需求的消費者就有重新迴歸信用卡業務的迫切性,這也讓銀行開始意識到到信用卡業務的獨特作用,通過差異化風險定價、大數據及場景化營銷等金融科技的應用,推出了大量的依託信用卡業務的分期與貸款產品,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信用卡業務被市場重新認識。

如今,隨著信用卡市場日益成熟和競爭的加劇,信用卡行業已經進入了場景化應用時代,無論是申請信用卡還是使用信用卡,幾乎到了無場景不在的地步:辦卡需要禮品、用卡需要優惠、還款需要渠道等等,都是強場景化的表現。

近些年互聯網經濟的蓬勃興起,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應用場景,實體經濟中的Apple、華為、小米等移動終端產品也越來越注重產品和功能的策劃、設計,特別是通過互聯網與用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作為髮卡銀行來說,這不是“災難”,反而有助於髮卡銀行提升髮卡及用卡的強場景建設,要善於依託和融入強大的互聯網營造的場景化中,才能讓傳統的信用卡業務有脫胎換骨式的變革,才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是2018年中期報告給我們的一些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