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王莽為何要殺光自己的兒子?

cz34306328


首先明確一點,王莽殺的是自己的三個嫡子,而不是全部兒子。


王莽與劉秀可以說是兩個歷史評價截然相反的人物。王莽被世人稱為“穿越者”,是一個激進的改革者,一個殘暴的統治者,也是一個無視親情的為人父者;劉秀被世人稱為“位面之人”,是一個優秀的皇帝,漢朝的中興之主,素以仁愛著稱。

王莽是西漢王朝的外戚,經過數十年的韜光養晦和苦心經營,王莽不僅贏得了巨大的聲望和人氣,在朝堂之上也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表面上王莽是個品行兼修的能臣幹吏,實際上王莽暗度陳倉,一步步侵蝕著西漢王朝。在贏得眾多支持者之後,王莽最終搶班奪權,覆滅了西漢,建立了新朝。

關於王莽的篡漢之舉,以及王莽建立新朝之後種種所作所為,都是爭議頗多。

首先,王莽在篡漢之前,幾乎沒有人說他是奸臣。不僅如此,王莽在朝堂之上口碑很好,王莽態度很謙恭,待人待物都沒得說,輔佐皇帝也是盡心盡力。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篡奪了西漢王朝的天下。大奸似忠,大偽似真,說的就是王莽這種人。

其次,王莽之所以被稱為“穿越者”,是因為他提出的治國方案過於超前,讓現代人覺得這些政策與其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比如,王莽將土地收歸國有,平均分給百姓;廢除奴隸制度、實行鹽、酒、鐵由國家專賣的政策;建立經濟調控體系,統一貨幣,控制物價;徵收個人所得稅;重視科技發展,統一度量制度,發明中國最早的“遊標卡尺”,等等。

最後,王莽是個“虎毒食子”的殘暴人物。作為本題的主要探討點,下面我重點說明。

王莽有六個兒子,四個嫡出兩個庶出,其中四個嫡子三個被殺一個病死,而兩個庶子在王莽覆滅之後結局也不好。王莽殺子的故事告訴你,權利可以讓人做任何不可能的事!

一、王莽的長子王宇。

王宇是個好孩子,可是卻因為“狗血”而死。

漢哀帝駕崩之後,王氏家族重新掌握朝政大權。王莽為了控制朝政,趁機將只有8歲的劉箕子推上皇位,是為漢平帝。漢平帝當上皇帝之後,王莽為了防止漢平帝的母親及其家族衛家成為有權勢的外戚,便不允許他們來到首都長安。

王宇當然明白自己的父親其實是怕衛家搶了自家的權勢,但是王宇卻擔心這樣會得罪衛家人,更會讓漢平帝心生嫉恨,這對王家是及其不利的。

王宇為了嚇唬嚇唬自己的父親,好跟他講道理,讓他改變自己的主意,便派自己的妻兄呂寬去自己父親家門口潑狗血。不料呂寬做事不謹慎,在王莽家門口被抓了個先行。呂寬經不起審問,把王宇給招供了。王莽怒氣沖天,擔心自己這個兒子再壞自己的大事,便將王宇給殺了,王宇懷孕的老婆在生下孩子之後也被殺死。

王宇是真的冤枉,他的出發點是為了王家的前程,但他壓根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王莽其實是想著篡位啊!

二、王莽的次子王獲。

王宇只是王莽第二個被殺的兒子,在此之前,王宇的二弟王獲已經被殺。

王獲死得更冤。

王獲只不過打死了自己家裡的一個奴婢,在那個年代,奴婢的命根本就不算什麼。可是王莽卻想借此籠絡人心,他逼迫自己的兒子王獲自殺,以此來表現自己一視同仁、大義滅親的偉岸形象。

三、王莽的三子王安。

王安是最後死的一個嫡子,不過他不是被王莽殺死的。王安患有精神疾病,再加上從小體質不好,成年之後沒多久就病死了。

四、王莽的四子王臨。

王臨在王莽其他嫡子都死了之後被封為太子,但是王臨卻陷入了宮廷醜聞。

王臨的母親是王莽的第一任皇后王皇后,王皇后有個婢女叫原碧,模樣生得可人,惹人喜愛。因為皇后宮裡的人經常可以見到王莽,一來二去,兩人就有了魚水之情,原碧便成為了王莽的情人。雖然王莽沒有冊封原碧,但原碧是王莽的女人這件事,在宮裡是人盡皆知的。

可是王臨偏偏也喜歡上了原碧,還把她給睡了。這可就大逆不道了,皇帝的女人可不能亂碰,更可況皇帝還是自己的父親。王臨一是擔心東窗事發,二是想提前上位,便與原碧密謀刺殺王莽。

不料事情敗露,王莽在得知所有內情之後,為防止家醜外傳,他把原碧賜死,還將審訊的官員統統殺死。而王莽也沒有放過自己的兒子王臨,他逼王臨喝毒藥自殺,王臨不肯,最終自刎而死。

△劉秀劇照

就這樣,王莽所有的嫡子都沒了。可現實問題是,王莽知道繼承人肯定是需要的,現在兒子都死光了,怎麼辦呢?還好王莽平時到處播種,跟兩個奴婢生了兩個兒子,現在就在鄉下呢。

王莽便把這兩個兒子王興和王匡接到了長安,並將他們的身份公開,讓天下人知道自己有繼承人。可是也沒過多久,王莽就垮臺了,王興和王匡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就重新跌落谷底,到頭來空歡喜一場。最後王興被綠林軍殺死,王匡則被家族牽連自殺而死。


反觀劉秀,此人作為漢朝宗室的遠支,經過數年征伐就覆滅了新朝,上臺以後也是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漢朝重新走上巔峰,自己的家族也得以開枝散葉,繁榮興盛。與王莽相比,劉秀則更仁義,所採取的改革制度更接地氣,所以才會取得成功。


圍爐煮酒話春秋


一個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人,無論他生前是多麼的輝煌,死後必被人咒罵為冷血,這樣的人,要麼是精神病患者,要麼是麻木不仁的屠夫。

而王莽不但二者兼而有之,再加上對權力的極度貪戀,便成就了他奇葩的一生。所以,用兒子們的性命作為籌碼來換取更多更大的權力,在王莽身上便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這就是王莽一個個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的原因。

西漢王氏,是外戚大家族,家族中先後九人封侯,五人成為大司馬。王莽進入朝廷決策層,要搭幫他的姑姑王政君,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的親生母親。年輕的時候,王莽謙遜好學,彬彬有禮,在長輩間口碑很好。

因為王政君的關係,他20多歲就進入西漢中央任職,30歲就被封為新都侯,光祿大夫侍中。38歲時,王莽通過陰謀害死政治對手淳于長後,順利接任大司馬一職,從此位居三公,顯赫一時。

王莽殺的第一個兒子叫王獲,原因是博取“大義滅親”的好名聲。

前面說了,王莽對權力有著極強的崇拜,為了權力可以不顧一切。但是,當時雖然靠後戚的關係當上了大司馬,但位置並不牢固,何況,朝野有多少雙嫉妒的眼睛盯著他呀,他只能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然而就在這種關鍵的時候,他的次子王獲卻把家裡的一個奴隸給輕易打死了,打死家奴,這是犯法的事情,雖然王莽作為大司馬,可以遮瞞一二,但萬一那些嫉妒的同僚參他一本,自己的地位不是岌岌可危?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權力受到影響,他就光明正大地逼著自己的兒子自殺了。這樣,王莽的權位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在朝野得到了一個大義滅親的好名聲,一舉兩得。

殺的第二個兒子叫王宇,原因是“狗血事件”。

漢哀帝死後,王莽扶持年僅9歲的劉衎為皇帝,即漢平帝。之所以立劉衎,因為他年紀小,好控制。然而,皇帝雖小,他的生母是衛姬,衛姬後面也是一個大家族,對王莽也有潛在威脅,為此,他將衛氏家族的人全部軟禁。在這一過程中,他的長子王宇,覺得父親這樣做,會埋下禍根,遭到漢平帝報復,就勸父親不要這樣做,見勸不動,又在半夜把狗血灑在父親府邸門口,希望用怪異事情驚醒王莽,結果事情敗露,王莽震怒之下,把兒子結毒死了。隨後,王莽藉此機會,將衛氏族人全部殺死,也是一箭雙鵰。

殺的第三個兒子叫王臨,原因是與王莽喜歡的侍女通姦。

王莽篡漢當了皇帝后,更加專橫跋扈,對待親人也毫不留情。他的第三子王安,經過前面兩個哥哥的死,受了極大刺激,精神上出現了問題。於是,四子王臨當了太子。王莽的皇后有個侍女叫原碧,長得漂亮,王莽曾經寵幸過,後來王臨又看上了她,兩個人也粘到了一起。王莽知道後,把侍女抓起來審問,連打帶嚇,侍女就全招了,還檢舉王臨想同她一起暗殺王莽,王莽氣極,就逼得王臨自殺了。

王臨死後,王安再度受到驚嚇,不久也死了。所以說,王莽為了當這個皇帝,把自己4個親生兒子都給逼死了。


帝國的臉譜


王莽,一個大名鼎鼎的野心家,一個鐵血政治家,一個極善隱藏自己的篡權者,一個令人驚訝的時空穿越者,一個“虎毒也食子”的狠辣父親。


那麼,王莽為何要殺光自己的嫡親兒子?



王莽篡漢

“王莽篡漢”是西漢一個震動性大事件,說的是作為漢朝外戚的王莽,經過十餘年的經營與積累,在社會各階層都擁有巨大的聲譽,進而篡奪了西漢王朝,建立了新朝,成為新莽王朝的開國皇帝。

同時,王莽似乎又像極了一個時空穿越者,他的很多改革主張在當時都過於超前,甚至後人戲稱他是穿越到西漢的。

王莽,是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換句話說,王家是皇后王政君所扶植和倚重的孃家人,王皇后是王莽的姑媽,王家是西漢不可不扣的外戚勢力。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當一個人的實力還配不上野心的時候,要學會低調謙卑。

這一點王莽做到了極致,並且一直隱藏的極深。未篡位之前的王莽,態度異常謙恭,為人和藹謙卑,處處隱忍討好,在朝中苦心經營多年,時機成熟時了,最終一朝翻臉,篡奪西漢政權,成為新朝開國皇帝。


忠奸難辨

白居易有一首詩句: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此詩句大意如下:



周朝時的周公掌握大權,輔政周天子,當時滿朝文武流言蜚語,都暗罵周公會篡位,而周公卻沒有篡位,是個忠臣,一生盡忠至死。


相反,在滿朝文武評價中口碑極好、態度十分謙恭的王莽,在未篡位之前幾乎沒人說他是奸臣,可是王莽卻篡了位。


假使王莽當初就死了,沒有機會做後來的事,那麼他一生的真偽忠奸,又有誰能知道呢?如果按當時王莽口碑,若當初提前死了,一定會被漢朝當成英雄烈士了!還會千古讚揚、大書特書!

自古:大奸似忠,大偽似真。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莽殺諸子



最令人詬病的是,王莽接二連三殺兒子,殺自己兒子像殺別人兒子似的,一個接一個,殺子不眨眼,直到嫡子死的一個不剩。天底下竟有這兒樣的父親?

首先更正一下題主所問,其實王莽並沒有殺光所有兒子,還有兩個和婢女庶出的兒子沒被殺。

王莽一生有6子,嫡子4人,都死光了;庶子2人,最後也下場悲慘。在權勢面前,親情是會貶值的,哪怕親兒子也只是他登上最高權力的棋子,王莽就是一個特別極端的例子。

1、長子王宇



長子王宇,是被王莽第二個殺死的兒子,主要原因是王宇同情並幫漢平帝母親一族衛家說話。


漢哀帝駕崩後,王氏家族重新掌控了朝政大權,王家趁機扶立了個8歲小娃娃劉箕子為帝(漢平帝)。漢平帝即位後,王莽卻不允許漢平帝的母親及衛家人一起來到長安,擔心衛家搶王家的權。


長子王宇出發點也是為了王家考慮,他認為父親王莽這樣做會害了王家,是自取其禍,會讓漢平帝懷恨在心,皇帝長大后王家就會大禍臨頭。


於是,王宇就他的妻兄弟呂寬,深更半夜把狗血灑到父親王莽家門口,好嚇唬一下老爹。然後,再去勸說。結果,呂寬被抓了個現行。王莽大怒,殺了兒子王宇,連有身孕兒媳懷在生下了孩子之後,也一併被殺。


2、次子王獲

王獲是王莽第一個處死的兒子。王莽殺嫡生兒子王獲,是為了樹立大義滅請的形象,好邀買人心,為自己篡位稱帝的野心之路做鋪墊。


起因是一件當時被王莽放大化的小事:王獲打死了自己家的一個奴僕,王莽藉此一事要樹立大義滅親的偉岸形象。於是,悲慘的一幕發生了,兒子王獲被逼自殺。


3、四子王臨

王臨,嫡生小兒子,被王莽封為太子。小兒子王臨,是王莽與第一任皇后(王鹹之女)所生的兒子。皇后老媽去世後,王臨與老媽的侍女原碧有姦情,而原碧原本就是父親王莽的相好。


睡了老爸的女人,後來王臨惟恐事發,與原碧密謀殺王莽。不料被王莽知道,將原碧抓起來拷打審問,原碧將私通之事全部招認,王莽為遮掩家醜,把參與拷訊的官員統統殺掉了,然後賜兒子毒藥自盡,王臨不肯飲,最後引劍自殺。


4、三子王安

三子王安,自小是個精神不正常的兒子(類似於精神病,是個傻子),隨著王安的病死,王莽所有的嫡生兒子,從此全部死光光了。

最後沒辦法了,新莽王朝總得有兒子繼承啊,沒有兒子怎麼行?


5、兩個庶子



隨後,王莽把原來秘不示人的、他和卑賤婢女們淫樂所生的兩個私生子王興、王匡公開,接到京城來。後來,王莽跌下神壇,新莽王朝垮臺,倆庶子還沒高興幾天,就要接受悲慘命運了。

在此之前,這兩個地位卑賤的庶子,一直不被承認,甚至當時人竟不知有這倆人的存在。像私生子這種醜聞,王莽極其愛惜自己羽毛,為了自己高大高德的偉岸形象,這種事怎麼可能示人呢?


若不是嫡子都死光了,實在沒轍了,恐怕永遠要石沉大海了。



疑似穿越的帝王



王莽,篡漢自立,稱帝后,實行了一系類改革舉措,有些舉措在當時非常超前,令人震驚,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不是穿越回西漢的。


峰子哥就舉幾個例子,比如貨幣改革、土地改革、稅制改革、國家專營、禁奴運動、法制建設(他有些兒子的死因這條),還有遊標卡尺、解剖學實踐....簡直不像古代人!更像穿越回去的人!很多改革由於太過超前,在當時的社會土壤很難實施成功。




而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於公元8年--23年在位,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短命朝代之一。


峰子奇觀


王莽共有六個兒子,其中有四個兒子是嫡生的,另外兩個兒子是私生子。嫡生的四子中,除了三子王安死於精神病,其餘三子全部被老爹王莽逼殺。而私生子王興和王匡並沒有被王莽誅殺,所以確切地說,王莽並沒有像題主所說的,殺光了自已的兒子。王莽殺掉了自己三個親骨肉,確實也是個狠人,虎毒還不食子呢!那麼王莽怎麼會如此冷血,連下毒手使三子喪命呢?


西漢王朝自始至終一直有外戚專權現象存在。從呂后、竇太后、衛家、霍家到王政君,外戚家族都權勢顯赫。王莽就是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孝元皇后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在老公劉奭那兒並沒有得到多少恩寵。劉奭死後,王政君的兒子劉驁幹上了皇帝,是為漢成帝。這下王政君的孃家也跟著王太后發達起來。王政君的哥哥王鳳被封為司馬大將軍,弟弟王崇被封為安成侯。王氏家族先後有九人位列侯爵,五人出任大司馬。王家成為顯赫貴族,族人多驕奢傲慢,獨王莽為人低調謙恭,事母至孝,照顧寡嫂、撫育侄輩,成為道德楷模。

王莽二十四歲時,開始到朝廷做官。身為大司馬的伯父王鳳很喜歡這個勤快恭順的侄子,並在臨終之際把他託付給妹妹王政君。王莽的父親王曼是王政君的小弟,已早逝。王政君發達後,哥弟都跟著封侯晉爵。而王曼早亡,沒有跟著老姐沾光,王政君一直引以為憾。因此,在王莽三十歲的時候,王政君追封王曼為新都哀侯,王莽承父爵,任大司馬。


可是風水輪流轉,漢成帝死後,因無子嗣,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漢哀帝上臺後,大肆打壓王氏一族,重用自己母親家族的勢力。王莽這時解職歸隱,而他第一次殺子就發生在這期間。

在王莽歸隱新野的這段時間,他的二子王獲殺死了一個家奴。這在王公貴族家庭根本算不上什麼大事。可是王莽卻正能量滿滿,讓二兒子王獲以命抵命,逼迫王獲自殺償命。王莽真的是要命替一個家奴伸張正義嗎?

其實王莽哪有如此的正義感?數年的宦海沉浮,早年溫良謙恭的王莽早已脫胎換骨,什麼也阻止不了他對權力的渴望。即使是他的親兒子,只要有助於實現他的野心,他也捨得下手。不幸的是王獲成了老爹東山再起的一個籌碼。王獲死了,王莽大義滅親的高大形象樹立起來了。不久,迫於輿論,漢哀帝又重新召王莽回京,王莽用親生兒子的性命換來了他的復出。

第二個被王莽殺掉的兒子是他的長子王宇。這時哀帝已死,平帝繼位,王莽代理政務,大權在握。他擔心平帝的外戚衛家與他爭權,就將平帝之母衛氏及孃家人趕出京師,外放到中山國。



王宇規勸老爹放衛氏一馬,不要與平帝結怨,可王莽根本不理會。王宇的老師吳章想出一個法子嚇唬一下王莽,那就是把一盆狗血灑在王莽府前。正是這個狗血門事件,牽連上百人丟了性命,這一招沒救到衛家,反而更將衛家推入深淵。衛家一族上百人被殺。負責灑狗血的是王宇的舅哥呂寬,他被誅殺並滅族。他的妹妹也就是王宇的夫人呂焉在被捕時懷有身孕,在生下孩子後也被殺掉。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王宇,殺紅眼的老爹也沒有對他網開一面,王宇被賜酒毒殺。此時,誰成為王莽攫取權力的障礙,王莽都會毫不留情地清除,即便是親生骨肉也在所不惜。

最後遇害的是王莽的四子王臨。王莽篡漢後,由於三子王安是個傻子,王莽就立了四子王臨為太子。由於王莽殺掉了兩個嫡子,他的嫡妻王氏都哭瞎了眼睛,於是太子王臨經常照顧母親。這一來二去就和母親的侍女原碧好上了。而這個原碧也是王莽的玩物,這兩個人竟計劃殺掉王莽。事情敗露後,王莽為了掩蓋自己的姦情,將知情的辦案人員、親生兒子王臨等人統統賜死了。

王莽在奪取權力的過程中,處心積慮,三個兒子都成為他的政治犧牲品。次子王獲的喪生為老爹提高了民調;長子王宇的喪生使老爹成功清除了衛氏一族,拿掉了通往大位的障礙;而四子王臨之死則保全了王莽的聲譽。

兒子們的喪生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父親王莽。在權力面前,王莽已不再是一位父親,而是一位嗜權如命的冷血者。公元23年,王莽在戰亂中被殺,他一手開創的新朝也分崩離析。


歲月是一條河流


王莽不僅僅是一位野心家,還是一位“虎毒食子”的父親。王莽有六子,嫡子四人,庶子兩人。王莽以大漢天下為棋盤,眾人皆是他的棋子,包括自己的兒子,是棋子就難逃一死。不過王莽並沒有殺光自己的兒子,他的兩個庶子因為身份低微逃過一劫,第三位嫡子王安是個傻子,後來也是自然病死的,不過其餘幾位的確是王莽親手殺害的。


二子王獲,王莽收買人心,樹立威望的犧牲品。王獲是因為失手打死了一個奴僕,這在漢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平常人家的父親可能就不了了之了,王莽不行,王莽接著這件事情樹立自己秉公處理的“人設”,以“殺人償命”為理由,把自己的兒子給殺了。

長子王宇,干擾朝政,忤逆父意。當時哀帝已經駕崩,平帝繼位,王莽大權在握,獨掌朝綱。王莽擔心請帝的親戚衛家會和他奪權,於是將平帝的孃家人全都趕出了長安。王宇看不下去,於是勸自己的父親,希望他能放過衛氏,王莽沒有搭理他。王宇沒辦法,準備潑狗血嚇嚇父親,沒想到被抓了個正著,王莽一起之將自己的兒子連同衛氏幾百位族人全都殺了。

四子王臨,給王莽戴“帽子”。大哥,二哥全都死了,三個是個傻子,王臨成為了太子,本來等到王莽百年以後,王臨便可君臨天下,沒想到利令智昏,他給王莽戴了綠帽子。王臨和自己母親的侍女原碧有染,這原碧恰好也是王莽的枕邊人,王莽知道以後,將兩人賜死。

正所謂“虎毒尚且不食子”,“穿越者”王莽為了登上帝位,將自己的親生骨肉(三個嫡子)除了個乾淨。雖然最後如願取代大漢,創立新朝,只是不知道他在坐上帝位的時候,會不會想到座位下面的累累白骨。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是阿維啊


籠罩在王莽身上的懸疑無非兩個,第一,他到底是不是穿越者;第二,他為什麼要殺光自己的兒子呢?所謂虎毒不食子,禽獸尚且知道親親之情,為什麼有著周公再生稱號的王莽卻能如此心狠手辣呢?因為他是穿越者~

一:時空偷渡客 新朝王莽

關於王莽是穿越者的事情,而今已然甚囂塵上,各種證據彙總起來簡直數不勝數,令人目不暇接,在此,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1、他在西漢末年實施的貨幣政策、土地改革以及稅制改革都與我國現行的制度極為相似。

2、他所發明的遊標卡尺,比西方數學家維尼爾.皮的不完整版遊標卡尺整整早了一千六百多年。

3、他鼓勵民間科學家研究飛行器,此外他還提倡醫生大夫進行醫學解剖實現,甚至親自操刀。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而所有這些,在當時就像是異軍突起,橫空而來~於是有腦洞大開的人開始懷疑,王莽可能就是在羅布泊地區神秘消失的彭加木,是他穿越到了漢朝,在那裡逆天改命~

二:為了國家,不得不殺兒子~

既然是從天而降的天外來客,身為科學家的王莽(彭加木)還是很有些歷史責任的。有鑑於後世中國的心酸恥辱,他開始加快謀朝篡位的步伐,他要篡改歷史~儘早的讓這個國家走上富強民主的道路,於是乎,他開始解放奴隸,發揚人權;發展國有經濟,鼓勵私有經濟,公私合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出於大公無私的度量和前所未有的民族使命感,他決定把自己的幾個兒子盡數除去,反正也不是自己親生的,完全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嘛~於是,他派人仔細“照料”這幾個兒子,在恰當的時候,恰當的時機,揮起屠刀,大義滅親。這樣一來,不僅為以後的民主執政鋪平了道路,而且還獲得了不俗的社會聲譽,甚至還有意外之喜,一舉剷除了自己的政敵——衛氏家族。簡直就是一石三鳥,天助我也~

三:位面之子,光武帝劉秀

就在王莽按部就班改造大漢王朝的時候,他時空偷渡者的身份終於被發現了,於是,位面之子劉秀就此登場。在昆陽之戰中,位面之子憑藉區區四萬人馬在老天的幫助之下,大敗時空偷渡者王莽的百萬大軍。就這樣剛剛開始踐行夢想的偷渡者被打回原形,頭顱也被起義軍給摘了,珍而藏之~

戲說而已,只為博諸君一笑~人生苦短,夢幻朝夕,常露笑顏,此樂何極~


文章系原創,歡迎批評指正~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當及時刪除~


狐筆春秋


做為別人眼中的穿越者,王莽真的成了穿越的鼻祖。有人戲說王莽穿越,就是因為王莽的所作所為,在那個年代,跟別人不太一樣,不僅思想超前,而且行為還非常乖張。他為什麼殺光自己的兒子,我認為可能是與他自己的思想與性格有關。



王莽的內心鬼神難測,他能篡位,足見野心之龐大。既然有篡位的決心,別人就不好阻擋了。但作為王莽自己,在平日的所作所為中,需要能夠服眾,又要在外面有好的口碑,這樣那些皇親貴族,才能多少認可他一點。

所以,當他的兒子王獲因為一點小事,殺了一個奴婢之後,王莽覺得樹立自己人品的時候到了,他居然逼著兒子王獲自殺,再到處說做為父親的自己管教無方,要兒子一命償一命之類云云,可見王莽內心之險惡。



而王莽的另一個兒子王宇,傳說是想給自己的父親一個“驚喜”,竟然派人去父親王莽的門前潑狗血,可是事情敗露,狗血還沒等潑,就被王莽的手下發現了,王莽氣的也是嗷嗷叫,怎麼生了這麼一個沒用的兒子,讓他去見王獲得了。於是乎,王莽賜毒於王宇,就這樣,王莽又殺了一個兒子。當然,潑沒潑狗血只有王莽知道,以王莽的性格,為了得到好處,什麼事都可以幹出來。



王莽還有一個幼子王臨,被王莽立為太子。王臨眼看自己的兩位哥哥被父親逼死,整日的惶恐不安,生怕自己哪天也死翹翹。心裡一點著落也沒有,為了尋求一顆定心丸,於是王臨給太后寫信,想搞清楚父親的心思,但正所謂王莽的心思你別猜,後來這封信被王莽發現,王莽的心裡就有些不舒服,把心一橫,又把太子王臨給弄死了。

王莽的三子王安,傳說是生病死的。至此,王莽的兒子基本歸了西(肯定還有剩餘)。不管歷史上真實的情況是如何的,我還是覺得王莽夠狠的,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新朝,不惜對親兒子下手,可見內心是有多麼的黑暗。



寫的極為不全面,請不要批評我,謝謝!


北方木喬


問題言過其實了,王莽一共有6個兒子,其中2個病死,1個被人擒殺,只有3個被王莽所殺,一半而已,不過這也足令人膽戰心驚了。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有些人卻可以為個人私利殺害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親情不堪一擊,武則天、王莽都是典型代表。


歷史上的王莽一生有6個兒子,長子王宇、次子王獲、三子王安、四子王臨、五子王興、六子王匡,這6個兒子中2個病死,1個被他人所殺,3個被王莽所殺,雖然只有一半,也足夠讓人大跌眼鏡了,難道是王莽得了失心瘋不成?

王莽殺害每個兒子的動機和目的是不一樣的,基本都是他的犧牲品。

長子,隱太子王宇,被王莽處死

漢哀帝去世後,年僅8歲的漢平帝即位,王莽作為輔政大臣,硬是不允許皇帝生母陪伴左右,王莽此舉表面是擔心外戚專權,實際卻是擔心太后影響自己把持朝政。

長子王宇倒是明白人,他覺得父親的做法不近人情,而且這麼幹很容易讓小皇帝記恨,萬一長大後報復,後果一定很嚴重,但無論如何勸阻,王莽都不吃,結果王宇也是衝動,居然想出一個十分狗血的點子——讓大舅哥呂寬弄了些狗血灑在王莽房門口。

但呂寬辦事很不利索,正潑狗血時王莽被抓了個現行!王莽的腦回路十分奇特,他不認為是幫助他,反認為這是詛咒他,憤怒之下,把女婿呂寬連同幕後主使王宇一併處死。

次子,戾太子王獲,被王莽賜死

漢成帝去世後,王莽在朝中漸漸失勢,就回到了老家,等待東山再起。不趕巧,次子王獲因事殺了一個奴隸,吃上了官司。當時律法規定,奴隸也不能隨便殺,但實際上有權有勢的人家根本不在乎,也沒人真正追究。

為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王莽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逼迫兒子王獲自殺,為那個奴隸抵命贖罪!

古代聖人大義滅親的事情不是沒有,但逼迫兒子自殺的實屬罕見,因此引起朝野轟動,大家奔走相告,交口稱讚王莽的大義滅親,不搞特殊。實際上,這不過是王莽沽名釣譽,籠絡人心的手段,所謂聖人是用骨肉換來的。

三子,新遷王王安,病死

老天爺可憐他,早早讓他患病去世,逃過了親爹王莽的魔爪。

四子,統義陽繆王王臨,被王莽處死

王莽篡漢稱帝后,年齡最長的王臨被冊為太子,跟前幾個哥哥相比,他實在是個幸運兒,因為如果不是哥哥們被殺,太子位置是輪不到他的,但王臨心理素質差了點,他十分害怕自己會重蹈哥哥被父親幹掉的覆轍,於是偷偷寫信給母親尋求安慰。

不幸的是,這封信落到了王莽手裡,他非但沒有自我反省,反倒遷怒給兒子。不久後,王莽又得知王臨和自己的一個婢女偷情,而這個婢女恰恰是自己的禁臠,這下“大聖人”也受不了被戴綠帽了,盛怒之下,王莽把王臨跟婢女一起處死了。

五子,功脩公王興,病死

王興是王莽的侍妾所生,王莽稱帝后被封為功脩公,後來病死,逃過王莽魔爪。

六子,功建公王匡,被王匡處死

王匡也是王莽侍妾所生,王莽稱帝后被為功建公。新莽末年,王匡率軍鎮壓赤眉軍起義,他十分殘忍,所到之處姦淫擄掠,無惡不作,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王匡被起義軍擊敗後退守洛陽,另一支起義軍綠林軍攻破洛陽,俘獲王匡後將之處死。

巧合的是,攻城的綠林軍領袖也叫王匡,和被處死的王匡同名同姓。

王莽一直被認為是穿越者,他的很多舉動都被解讀為過於超前,超越了當時人們的認知能力。穿越只是一種戲言,王莽的所作所為十分矛盾,他既復古,又超前,既要做聖人,又要做小人,殺害親生兒子就是這種矛盾的一種表現。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白居易曾寫詩評價王莽: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王莽其人,被現代人成為穿越者,只因為他的想法過於超前。王莽是一個出色而殘忍的政治家,為了他的皇帝夢,他的兒子們先後成為他的墊腳石。


王莽一共有六個兒子,分別是長子王宇、次子王獲、第三子王安、第四子王臨、第五子王興、第六子王匡,其中王興與王匡並非王莽嫡子,而是王莽與侍女所生。在王莽的四個嫡子之中,出了三子王安是病死之外,其餘三子均是死於王莽之手。

第一個被逼自盡的是次子王獲。成帝駕崩後,王莽失去靠山,賦閒在家,王莽就此遠離權力的中心長安。正當王莽尋思怎麼回到長安之際,次子王獲幫了大忙。王獲私下裡殺了一個奴隸,王莽以此為由,逼著王獲為奴隸償命。說實話,這點事情在當時罪不至死。王獲心裡那個氣啊,但是沒沒辦法,只能自殺。王莽憑藉這事獲得巨大社會聲譽,成功返回了長安。


第二個被逼自己是長子王宇。回到了長安後,王莽在漢哀帝死後立九歲的中山王為帝,開啟了大權獨攬的模式。長子王宇為了緩和父親和外戚衛氏的關係,竟然在王莽面前裝神弄鬼,結果也被王莽給幹掉了。王宇只不過是想為自己父親留條後路,避免樹敵過多。

第三個被逼自盡的是四子王臨。王臨比大哥二哥強一點,好得過了一把皇太子的癮。可是兩個哥哥的前車之鑑在那裡,王臨害怕啊。於是王臨勾結王莽的侍女意圖謀反,也被王莽給咔擦掉了。

就這樣,王莽的四個嫡子全部掛掉了。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在王莽心中,為了權利,那管你是兒子還是老子,阻擋我當皇帝的人都得死。


小鎮月明


作為傳說中的“穿越皇帝”,王莽的知名度很高。他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那就是殺了自己的幾個兒子。

其實把事情經過說明白,大家估計也會理解王莽為什麼會痛下殺手了。

首先,王莽有6個兒子,他親手殺了3個,不是全部的。


第一個被殺的,是他的次子王獲。

王獲被殺的直接原因,是他把自己家裡的一個奴隸給打死了……這個理由是不是很奇葩?在那個時代,一個奴隸的性命根本微不足道,別說殺一個,就算打死了十個八個,也不至於讓王獲去死啊!所以,王莽殺王獲,其實是別的原因。

那個時候的皇帝還是漢哀帝,雖然王莽作為外戚手裡有大權,但他心裡明白,漢哀帝的身邊,還有傅太后和丁姬,那可是漢哀帝的祖母和母親。漢哀帝還給了傅太后以及丁姬尊號,讓她們的地位直指太皇太后王政君(王莽的姑姑)。這是對自己王氏家族最大的威脅。

這時候的王莽,要非常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一旦被抓住把柄,就會被人利用。當時朝廷,也有不少人盯著王莽,想打壓他。

王莽一家子被趕到了自己的封地,小心翼翼的過日子,等待復出的一天。正是這時候,王莽的次子王獲,打死了一個奴隸。

雖然這不算大事,但是在王莽眼中,這時候很多人盯著他們王氏一族呢,如果不吭聲,事情就會越鬧越大,難以翻身了。

所以,他痛下殺手,逼王獲自殺了。

這樣的舉動,無疑給王莽贏得了好名聲,“大義滅親”嘛。



第二個死的,是長子王宇。

漢哀帝在位只有7年,25歲就死了。

對於王莽來說,也算是一個好消息。只不過當時,他需要物色一個能夠掌控的接班人才行。於是,他擁立了當時只有9歲的漢平帝。

小皇帝,自然比較好控制。但是,小皇帝的親人就不一定了。漢平帝的生母是衛姬,她所代表的衛氏家族自然成了王莽的眼中釘。

王莽把衛氏家族的人,全部“軟禁”在了中山,不讓他們進京城。這樣,自己在朝中的權力,就無人可以撼動了。

但是,王莽的長子王宇不這麼想。他覺得,漢平帝現在確實年齡小,但是過不了幾年就會長大啊!一旦小皇帝長大了,一定會對自己王氏家族動手的。所以,他希望王莽不要對衛氏家族太狠,經常和王莽頂頂嘴。

但是王莽那脾氣,根本不聽。

王宇思來想去,用了一個昏招。那時候還是比較流行鬼鬼神神的東西,王宇就想著弄一點“預兆”,讓王莽害怕害怕。哪知道事情還沒辦,就被王莽知道了。

王莽那個生氣啊!直接把王宇打入大牢,又派人把他毒死了。

當然,王莽最重要的是趁著這個機會,牽連上衛氏家族,把人家全滅了……



王莽54歲的時候,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皇帝,他的嫡子只剩下王安和王臨。

三兒子王安,經歷了自己大哥二哥被幹掉這件事,受了很大刺激,所以精神上有了問題。整天恍恍惚惚的,毫無懸念的無法當繼承人。

所以,四兒子王臨成了太子。

此時王莽的皇后,也是因為死了兩個兒子,哭瞎了眼,身體也不好。作為太子的王臨,為了展示孝道,要經常去伺候著。

皇后身邊有個侍女,曾經被王莽寵幸過。王臨經常過去,兩人竟然看對了眼,偷摸在一起了。

但是,王臨明白父親的脾氣,這事兒要是被知道了,自己肯定腦袋不保。所以,最好先下手為強。

王臨的計劃也是還沒實施呢,就被王莽發現了。

王莽暴跳如雷,直接把王臨趕出了逐出宮外。為什麼不殺王臨呢?可能王莽也知道,自己4個嫡子,要是再殺一個,就只剩下神志不清的王安,後繼無人啊!

如果王臨老實一些,低調聽話的過日子,說不定還真有翻身的機會。但是,他又幹了一件事兒,給重病的皇后寫信。

大概意思就是說,大哥二哥都是差不多這個年齡被幹掉的,如果母親哪天不行了,估計自己也性命難保了!

這封信,落到了王莽手裡。王莽很生氣啊!甚至不讓王臨來參加皇后的葬禮。

導致王臨被殺的最後一件事,就是皇后身邊的那個侍女。王莽派人把這侍女抓來拷問,想知道王臨的一些事情,這女的直接就把兩人偷摸在一起的事兒全說了。

王莽徹底心灰意冷了,派人逼死了王臨。

三兒子王安本來就受了刺激,這下一看,又死了一個兄弟,徹底崩潰了。沒過多久,王安就病死了。



至此,王莽的嫡子都死了。

但是,王莽還有兩個兒子,是他之前的侍女生下來的,算庶子。這時候不管咋樣吧,是自己兒子就行,他就派人把兩個兒子都接來了……(不知道來的路上,這倆兒子會不會瑟瑟發抖?)

但是到最後,起義軍打了進來,王莽和身邊的人基本都死了。雖然史書沒有記載,估計這兩個兒子,也很難活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