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糖尿病血糖高能吃蒸大米飯嗎?

芯板坊


人們的任何行為和思想都離不開能量的支持,就像是發動機離不開燃油,能為人們提供能量的食物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澱粉類的主食,而大米飯就是主食的一種,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必須每日攝取一定量的主食,才能滿足身體的基本需求,這不是能不能吃的問題,而是必須得吃!

大米,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是非常合適的一種主食,不過,在這裡卻一直存在著一個誤會,使得很多人有些迷惑,在糖尿病膳食的結構中常有著2兩米飯的說法,那麼這個2兩究竟指的是生米還是熟米呢?


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問題,這裡的2兩米飯指的是生米,而生米和熟米的重量比值約為0.37,也就是說2兩的生米煮成熟飯後足有5兩多,其熱量約為290千卡;

假設我們每餐只需要2兩重的主食就能飽腹,那麼,我們可以選擇2兩的饅頭,也可以選擇2兩米飯,但這裡的米飯指的卻是熟米了,畢竟2兩生米煮出來的是5兩熟米,2兩的飽腹感吃5兩的熟米那豈不是會撐壞自己;

這也是米飯比饅頭更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原因之一,2兩的熟米熱量僅為116千卡,而2兩的饅頭熱量則為221千卡,用2兩熟米替換2兩饅頭,我們得到的是同樣的飽腹感,但熱量卻少了一半,這對於穩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綜合內科張醫生


大家好,我是May姐,現在準備為這道題揭曉答案,若你對答案有特別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贊同可以在右下方點贊,喜歡可以在右上方點關注,我的頭條號就是營養師May姐。糖友們可以吃蒸米飯,只不過不同的米,蒸出來的吸收能力不同,GI值也是不同,要是擔心吃蒸米飯會引起血糖波動大,則購買大米的時候,好好查看大米的品種。

如何選購大米品種: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又含有支鏈澱粉和直鏈澱粉,每種澱粉含量不同,吸收效果不同,GI值不同,其中直鏈澱粉含量高的大米因澱粉的性質特點影響,經熬不容易糊,糯性低,GI值也比較低,通常直鏈澱粉含量高的大米蒸出來的GI值才50.0,而直鏈澱粉低蒸出來大米的GI值高達88,糯性高。因此糖友們購買大米時,儘可能選擇糯性低的。

吃蒸大米飯時應注意哪些:

在飲食中,我們主要強調營養均衡,品種多樣性,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最好可以選擇大米與其他穀類進行搭配,不僅滿足食物的多樣性,而且延緩血糖的上升速度,再者吃蒸大米飯時,要注意與它同類或者具有碳水化合物或熱量高的食物攝入,本身大米飯就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若是再攝入一些熱量或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血糖的波動速度會迅速往上漲,一定要同時的話,必須各要減半,同時要定期測量血糖,保證血糖的穩定。


營養師May姐


糖尿病朋友日常的主食最好不要直接食用精白米麵。特別是現代生活條件更好後,很多食物都是經過精細加工後製成,這些食物質地更軟爛精細,利於消化,特別是碳水化合物、澱粉類含量較高的食物,會讓糖分吸收更快,從而導致餐後血糖較高的情況。根據目前大家的消費要求,很多大米經過了精細加工後都少了本來的麥麩成分,從而流失了大部分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現在煮大米時最好不要再清洗數次,這樣基本讓大米原有的某些營養成分全部流失,從而只剩下澱粉、碳水化合物純熱物質。

高血糖、糖尿病朋友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大米飯,可以選擇在其中加入粗雜糧、雜豆、薯類物質混合,做成雜糧飯、粗糧飯。因為這些食物中富含膳食纖維,從而可以彌補精白大米中流失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由於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可以有效緩解食物的消化速度,從而減緩糖分的吸收速度,對於平穩餐後血糖十分有幫助;而且這樣做也補充了損失的B族維生素,另外能增加食物多樣性,增加營養成分,是一舉多得的事情。還可以通過攝入薯類食物代替部分主食,薯類食物中同樣富含膳食纖維,比起直接吃精白大米來說要好得多,不過要注意一次的分量,由於薯類食物中同樣富含澱粉,所以不宜過多食用。

在吃主食的時候注意搭配其他蔬菜、肉類一起食用,如果光吃米飯的話會單一攝入澱粉、碳水化合物,短時間內血糖可能上升過快,如果搭配其他一起食用,細嚼慢嚥的話,會對平穩血糖有所幫助。如果控制不好餐後血糖的朋友可以選擇在餐後慢步走,通過少量運動消耗多餘能量,也有助於平穩血糖。


只有營養師知道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米飯的!

醫學發展到今天,糖尿病仍是一種可以控制但不能根治的疾病,而飲食和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糖尿病的飲食治療絕不僅是限制飲食,需要遵循以下原則:控制總熱量、合理配餐、少量多餐、高纖維飲食、口味清淡、不沾菸酒。

世界衛生組織為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平衡提出了合理的建議,每天主食應占總熱量的55%,蛋白質佔15~20%,其他25~30%是脂肪。每天的飲食安排可以按照這個比例進行。一般來講,一天主食4~8兩,可以吃一個雞蛋,肉食不超過3兩,油不超過2匙。

但是這就有一個問題了,這裡所說的是按熟食標準還是生食呢?相信很多人也好奇糖尿病飲食中的二兩飯,是生米還是熟米?

食物煮熟後其重量會發生很大變化。這裡的2兩飯指的是生米,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時候,人們稱量的是熟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製備飲食時應瞭解膳食的生熟重量互換的關係,做到“心中有數”。

以下列出3種食物生熟重互換關係,供參考:

◆1兩大米:生重50克,熟重(米飯)130克;

◆1兩面粉:生重50克,熟重(饅頭)75克;

◆1兩肉食:生重50克,熟重35克。

食品交換份最大的一個優點是同類食物或營養素含量近似的食物間可以相互交換,這為患者選擇食物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糖尿病飲食如何等值互換?

這裡涉及兩個要點:

(1)同類食物之間的互換如各種不同的主食之間、各種蔬菜之間、各種水果之間、各種肉類之間、各種豆類製品之間、油脂和各類硬果類食物之間可以互換。前面已經詳細說明了上述食物間互換的量,如50克大米可以和50克麵粉互換;35克餅乾可以和25克燕麥片互換等,讀者朋友掌握起來應不困難。

(2)不同類但營養素含量相似的食物間的互換這種情況稍稍複雜,常見情況如下:

◆半兩(25克)主食和200克蘋果可等值互換;

◆1兩(50克)瘦肉和100克豆腐等值互換;

◆半兩(25克)燕麥片和200克橘子等值互換;

◆20粒花生所與10克油或50克瘦肉可以等值互換;

◆500克蔬菜與200克蘋果可以等值互換。

親愛的們,你們學會了嗎?不僅是糖尿病,它對減肥者也很有用呢!趕快收了吧啊!


百科名醫


請問,不管是用什麼鍋做出來的大米飯,是不是都是蒸出來的?

所以大米飯不管是怎麼做出來的,糖尿病人都能吃,也都得吃!

我們平時也提倡食品多樣話,也提倡粗糧細糧搭配,那麼我們在做米飯的時候,就可以大米、小米、玉米小碴子,還有其他的米放在一起做的。

吃米飯,就兩種做法,一個是做幹米飯,一個就是做粥,有人說糖尿病人不能吃粥,說粥裡的糖分多,這樣的說法實在不敢苟同的,我曾經在我的回答裡說過這個問題,今天也就不想再說了,但是我還是要問說這樣話的人,如果吃幹米飯需要吃二兩米做的飯,同吃粥是一兩米做成的粥飯,那麼是二兩米的乾飯含糖多,還是一兩米的粥飯含糖多?

最後還是要告訴你,糖尿病人當然可以吃蒸大米飯的!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獨家觀點,解惑釋疑。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頭條問答!】


從善如劉L


不僅大米飯能吃,而且豬牛羊肉雞鴨鵝魚都能吃。

只要記得總量控制,營養均衡即可。每餐的熱卡不超過醫生制定的標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的比例為15:20:65。

煮熟的米飯,每一百克的熱量和營養成分表如下。

總熱量116千卡。蛋白質2.6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25.6g。(每g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熱量都是4千卡,每克脂肪的熱量是9千卡)


木棉花開15609


是可以食用的,但要注意方法和食用的量

一、讓米“粗”起來

米,分為精米和糙米,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糙米是好東西。所謂粗,也就是指糙米。糙米可以在腸道中吸附膽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後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吃得時候要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於控制體重。

二、讓米“淡”起來

儘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額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後更多地升高血脂。儘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鹽、醬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額外的鹽分,否則不利控制血壓和預防心血管意外。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應,並能幫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魚也是對心血管有利的食材。故而,只要同時不吃過鹹的菜餚,紫菜飯卷是相當適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三、讓米“亂”起來

在烹調米飯米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單一的米,而是米、粗糧、豆子、堅果等一起上。比如說,紅豆大米飯,花生燕麥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適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另一方面還能起到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能夠在減少動物性食品的同時保障充足的營養供應。當然,更要緊的是,這樣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應,控制血脂上升。

四、讓米“色”起來

白米 飯固然晶瑩可愛,但也意味著不含有抗氧化物質,維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選擇有色的米,並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飯,讓米飯變得五顏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營養價值。比如說,煮飯時加入綠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蘿蔔、黃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非常美觀,又提供了維生素和類胡蘿蔔素抗氧化成分,特別有利於預防眼睛的衰老;


這樣談戀愛


糖尿病血糖高能吃蒸大米飯嗎?

能吃,普通的大米飯。不要吃精白米飯。長久以來,糖尿病患者是“談糖色變”,醫生也是囑咐不要吃糖,少食甜食等。主要擔心食用含糖或甜食易加重病情使血糖升高。也沒有錯。但是,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正常人體需要糖,糖尿病人絕對控制一點甜食也不敢吃了,難道他們身體就不需要糖了嗎,也需要。就是說控制需要控制,有時還需要適量的攝取,這聽起來有點彆扭,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實際如果你瞭解了糖尿病是怎麼回事了,就不覺矛盾了,但可不是說像常人那樣隨意的食用糖,這個必須的鬧清。

米飯含糖,其實人們食用的大部分食物都不同程度的含有糖分。大米飯含糖量並不是很高,患糖尿病原因主要是由於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使胰島功能失調而引起人體內葡萄糖代謝紊亂的一種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飲食,為什麼要控制飲食,由於糖尿病患者進食後血糖會升高,正常人進食後血糖也升高,但胰島素分泌也相應增加,糖的代謝可以正常進行。而糖尿病患者則不同,因本身胰島素分泌減少,進食後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進行正常代謝,而蓄積在血液中,對胰島組織產生了不良的刺激,使胰島功能更加衰竭,病情也就會加重。所以,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方法,這可減輕胰島β的負擔,有利於恢復其功能和控制病情。

目前,對糖尿病人的飲食治療方案意見分歧很大,很難達到統一。但總的傾向是改變了以往高蛋白,高脂肪,低糖的飲食治療原則,趨向於增加飲食中糖的數量,要求達到佔總熱量的60~80%。關於糖類的來源,一致主張採用多糖類即主要指各種糧食,玉米,豆類,大米為主的膳食,更有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保護胰島功能。

明白了沒有,玉米,豆類,大米可做為主要膳食。對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最近關於糖尿病的話題實在太多,這不能吃那不能吃。

啥都能吃,就是控制量。多吃蔬菜,吃點瘦肉,喝點酸奶,自己有病自己學著控制,不要胡吃海塞,不要熬夜鬥地主打麻將,自己的身體自己去管理,不要聽一些專家瞎忽悠。

我媽病了20年,我什麼都讓她吃,就是控制量,鍛鍊身體。


基因檢測安全用藥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大米飯倒不在於蒸還是煮,而是要如何讓米飯變得糖不高,這才是要點。

糖尿病人最懼怕兩樣東西,第一是甜,第二是飯。因為米飯中的碳水化合物也會轉化為葡萄糖,因此糖尿病人每吃完米飯後一測血糖,就發現指數往上躥。正因為這樣,不少人將米飯與糖尿病直接聯繫起來。然而,整天不吃飯或少吃飯也得糖尿病,是因為米飯吃得少,體內長期攝入碳水化合物不足,會導致胰島素作用下降,一樣有患糖尿病的危險。

中國自古以來確信五穀為養的原則,現代營養科學也證實,只有吃足夠多的複雜碳水化合物,才能維持長期的健康。對於中國人來說,米飯,就是複雜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之一。它不僅要為人體提供營養,也要為人體養身防病做出貢獻。國內外很多調查都發現,吃糧食的總量和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呈反比;但香港有調查發現,吃白米飯的量和糖尿病的風險有正相關。美國的一些調查也有類似的發現。可見,如果不能明智地吃米,有可能會給自己惹來麻煩。糖尿病如何吃米飯糖不高,請看以下五個要點。

1、儘量讓米飯變得清淡

一方面,儘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額外的能量,也避免餐後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飯最好能夠少吃,加香腸煮飯,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來拌飯,也應當儘量避免。另一方面,儘量不要在米飯當中加入鹽、醬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額外的鹽分,否則不利控制血壓和預防心血管意外。

這裡要解釋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間加入蔬菜和生魚一類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則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應,並能幫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魚也是對心血管有利的食材。故而,只要同時不吃過鹹的菜餚,紫菜飯卷是相當適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2、減少精白米飯,多吃粗米飯

所謂粗,就是儘量減少精白米飯,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們的血糖反應過高,對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夠多的纖維,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飯的消化速度,同時可以在腸道中吸附膽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後血糖和血脂的作用。這樣也可以讓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於控制體重。實際上,慢性病人大多數都是脂肪超標的類型,控制體重是飲食調整措施的第一要務。

3、米和粗糧等多種花色混合

在烹調米飯米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單一的米,而是米、粗糧、豆子、堅果等一起上。比如說,紅豆大米飯,花生燕麥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適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另一方面還能起到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能夠在減少動物性食品的同時保障充足的營養供應。

當然,更要緊的是,這樣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應,控制血脂上升。其中豆類與米的配合最為理想,因為豆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中的澱粉消化速度非常慢,還含有一些延緩澱粉變成葡萄糖的成分,如單寧和植酸等,對於預防慢性病最為有效。

四、讓其他食品配合米飯

白米飯固然晶瑩可愛,但也意味著不含有抗氧化物質,維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選擇有色的米,並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飯,讓米飯變得五顏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營養價值。比如說,煮飯時加入綠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蘿蔔、黃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非常美觀,又提供了維生素和類胡蘿蔔素抗氧化成分,特別有利於預防眼睛的衰老;又比如說,選擇紫米、黑米、紅米與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類抗氧化成分,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總之,因為大米是每天都要大量吃的食品,它的營養保健價值如何,與每個人的健康關係極為密切。如果每天都想到這些吃米飯的健康原則,日積月累,不知不覺就能起到防病抗衰的作用,對慢性病人極為有益。

5、喝粥要晾溫再喝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當然喝粥時溫過高也會引起血糖升高,所以要晾溫再喝。

特別提示:慢性病人的米食選擇要求無論是糖尿病人,還是高血脂症患者、高血壓患者、脂肪肝患者等,都不應當吃過多的精白米作為主食。糖尿病人要求選擇血糖上升速度較慢、血糖負荷較低的主食;高血壓病人要求選擇儘量不帶鹹味的主食;脂肪肝患者要求膳食纖維豐富的主食,高脂血症患者要求選擇有利於降低血脂的主食。

點擊上方藍色按鈕【關注】,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科普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