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從中國遊客與瑞典酒店鬧矛盾事件,點評中國遊客在國外還有哪些不妥行為?

Skyworld2


具體到這件事情上,曾家就該適應酒店的管理規定,在酒店(Generator Stockholm)已經同意你呆在大堂休息的情況下,要做到儘量少佔公共空間,沙發只能坐,而不能去躺。你若是不再自我約束著點,大大咧咧,感覺有點理所應當、甚至是把大堂當做自家客廳的話,換了我是酒店方也不樂意。但據曾先生自述,期間他外出另找酒店,“在路上遇到一位同樣沒有找到酒店的中國女留學生。由於深夜室外氣溫僅有9度,加之附近有難民和醉漢不太安全,曾先生就帶著她一起回到酒店暫時取暖”(環球網9月17日報道)。筆者認為這就很不合適。本來就是你自己搞錯了時間,訂的是次日的房間,卻提前一天到酒店了,怎麼可以接著又帶一個陌生女性進到大堂?讓酒店方怎麼想?請你們立即離開不聽,不報警解決才怪!

但後來瑞典警察把曾家人丟在墓地的做法要大聲譴責!這也實在令人難以理解。在中國駐瑞典使館出面後,警方也不做回應就顯得更讓人費解。這難道是瑞典警察處理這類情況的慣例麼?把不聽勸阻的外國遊客深夜仍在墓地了事,世間聞所未聞!

記者因公因私出國不多,總體在國外看到的國人行為也無特別不當之處。除了偶有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的情形,其他還真沒碰到過。原因之一是,人的行為也都跟環境、場合有較大關係。比如我們和日本人都站在東京澀谷的路口,大家都規規矩矩地在等綠燈過馬路,你就好意思非要闖紅燈搶行麼?

記得多年前首次去夏威夷,是前一天夜裡從東京上的飛機,抵達檀香山機場是一大早,到酒店時也是上午九、十點鐘,因此同樣是不能入住,因為不到入住時間,但旅途的睏乏是和曾先生一家同樣的,怎麼辦?只能坐等,我們是在酒店的咖啡廳裡,喝杯咖啡再吃塊麵包在等,因為立馬出去奔向不遠處的威基基(Waikiki)海灘不是不可以,而是沒有那個精神頭。所以,直到酒店說可以辦理入住為止,也是過了午後了。不是說本人素質高,但像曾先生這樣行事,不僅我本人壓根沒有想過,其他同行的中國人也沒有,都是規規矩矩的入境隨俗。


人稱黎叔


8月份的時候我去法國旅遊了一趟,旅途中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法國期間,我們參加了當地一個旅行團,坐旅遊大巴去了法國南部。同行者兼導遊全部為中國遊客,一共為23人,司機是一個波蘭人。

由於法國治安惡化,小偷小摸尤其是針對中國人的盜搶行為時有發生(因為國人喜歡帶現金),因此出發前和行程中,導遊對安全問題的強調是重中之重,這個強調的核心是現金必須隨身攜帶。

旅行前三天安然無恙,第4天出了問題:同車中的一個女孩丟了1500歐元現金,這些現金放在一個信封裡,根據女孩的說法,她前天去到一個旅遊景點的時候,把這個帶有現金的信封放在了車上。這樣一來,矛頭自然而然就指證向了波蘭司機。

然後就是導遊協調下,女孩跟波蘭司機的“相互對質”,波蘭司機當然矢口否認。結果就是雙方衝突升級,在爭執過程中發生了推搡、吐口水和潑果泥行為。最後雙方選擇報警,警方帶雙方做了筆錄。

第四天行程預計9點出發,因為此事耽擱,全團的人滯留在酒店到11:30,在等待期間,同團的人在酒店一個休息室就這個事的是非曲折熱烈討論。根據我的觀察,討論期間幾次酒店的人走過來,把休息室跟外邊相通的門關閉,這個小舉動足可以反映出當時的“喧譁”程度。

就這個事件的發生及處理而言,我覺得是個“兩敗俱傷”的處理方式:大打出手,最後錢仍然沒有找回來,同團包括當事人的行程被耽擱,額外付出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成本(女孩警察局做完筆錄後自己坐火車趕回旅行團)。

這個事件給我的反思是什麼呢?第一、國人法制意識的薄弱,出事鬧了糾紛,不是第一時間找警察解決,而是習慣於通過私人行為和私下方式解決,這樣的解決方式很容易導致“兩敗俱傷一地雞毛”的糟糕結局。二是公共意識的淡漠,包括在公共場合的大聲喧譁和“有理在聲高”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模式,這些在西方國家都是比較禁忌的東西。第三是替罪羊心理,出了事習慣於先揪別人的過錯,習慣於讓別人為自己的行為兜底,自己是一點責任和反思都沒有的。

所以,最後說到底,很多國外旅遊事件背後是一個文明與文化的差異,文明的差異尤其突出。




孫衛華


這是個有意思的話題。中國公民到海外旅遊,經常收到中國駐外機構短信提示,你已經到某國請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鑑於某國情況,請謹慎前往等提示。我不知道其他國家駐外機構也是否這樣提醒他們的公民。提示以後的結果:

1.政府已經提示印尼有自然災害,國人依舊寧死不屈地前往,結果被困,然後哭天喊地讓中國政府救援;

2.導遊多次強調並要求有些建築禁止拍照,有些國人非要去拍,結果被警察局扣留幾天到一週的不等,甚至更久,結果是某國監獄或者警察局一遊。


3.景點搶座位,那麼多位置你有多大屁股需要去搶,不分年齡段去搶?

4.商店購物。商店服務員在服務其他客人,我親眼目睹幾次中國遊客衝上去打斷別人說話,直接拉過去問其他產品價格。

5.在公共休息酒店,大叔,大媽鞋一脫,腳翹上桌。自己中國人看不下去,你還指望別人容忍?

6.餐廳吃飯。你走進餐廳吃飯,就像走進了集貿市場。

7.酒店住宿。自行補腦各種奇葩行為。

最後,不是我們妄自菲薄,不是我們瞧不起自己人,關鍵是自己要爭氣。你的一個噁心行為,會給其他同胞帶來多少負面影響? 你浪費駐外機構多少寶貴時間? 你考慮過沒有? 經濟是在快速增長,人口素質也要提升。


Skyworld2


2007年,我們隨團去澳洲玩,在墨爾本,行程中安排中國遊客參觀當地居民住宅,瞭解下當地人的生活(據說是政府安排的項目,參觀的對象都是是當地典型人家,可能他們和政府有合作協議)。

我們去的是當地的一個卡車司機家庭,獨棟,地下室出租給了中國留學生,條件相當好。一大幫人在導遊帶領下進了人家的房屋內參觀,聽導遊講解,屋主的女兒就站在旁邊,沒有熱情相迎,但也沒有橫眉冷對,就是靜靜地看著,可能看過的來客太多了。

然後,一些中國遊客就開啟了好奇心,對人家的傢俱和擺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未經主人允許的情況下,打開櫃門,拉開抽屜,觸摸傢俱和擺弄陳設,我看到那個屋主女兒明顯地流露出一臉的厭惡表情,但她卻沒有制止,而是強忍(我猜測可能因為自願成為參觀對象政府會提供不菲的酬金吧?所以忍了?),我和愛人就很尷尬地向她點頭致意,感謝她家的接待,她也很禮貌地微笑點頭回禮。

從進門到離開,那幾個好奇心很重的人就一直沒停了大聲驚歎和高聲交談,手也沒閒著,不停地摸來摸去,翻這個翻那個,不知道如果她們家來了陌生人這樣翻她們的東西,她們樂不樂意?

我和愛人一直就站在屋子一角,大概看了看就沒再往裡走,因為我們也很注意私人空間,我們不願意別人做的,我們也不會對別人去做。

臨走,大家嘰嘰喳喳魚貫而出,除了導遊,沒有人對那家人表示感謝,我們走在最後,臨出門前,真誠地向那屋主女兒說聲"謝謝,打擾了",我們看得出,那女孩兒至少對我倆還是流露出感謝之意的,畢竟她知道,我倆是尊重她和她的家庭的中國遊客。

希望咱們中國人,都學習下私人空間的概念,懂得尊重別人,即使是參觀公共場所,也不要做出過格的事。


萬和生


每個人就代表他自己,既不能代表一個國家,也不能代表一個省份,甚至一個村莊都代表不了。

所以那些指責中國遊客在國外所謂丟臉的事,我想都是我們自己的不自信吧。文化的不自信,經濟的不自信,最終其實就是作為一個獨立人格的不自信。

其實所謂的小毛病,亂插隊也好,吐痰也好,或者大聲喧譁,這些又是什麼毛病呢?在一些場合是毛病,在另一些場合就不是毛病了。比較來比較去,都還在比較經濟上的東西,物質上的東西。

就如同,我們看非洲朋友,總好像他們就更窮,一些規矩禮儀就比歐美髮達國家來的人差,這就是我們的有色眼鏡。

比如我們農村人進城來,去五星級飯店了,就總感覺土了一些,不知道的東西多了一些。

最終的結果都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那些保安,那些服務員,那些助理們,非要做出分別恥笑他人一番。都是自以為在國外融入主流的人,知道那裡規矩的人恥笑另外一些國內到國外旅遊的人。

或許,這些國家的普通百姓根本沒有功夫來點評你呢,或許,他們根本不會像我們自己評價同胞那麼大驚小怪呢。

瑞典酒店事件,曾先生一家三口有自己的不當之處,但討論瑞典警察行為是否有不當,很多人不這麼去思考,非還要轉移到曾先生這邊來思考。

你就仔細想想瑞典警察到底有沒有問題,就這麼簡單,為什麼非要說我們自己丟人了,他們是按法律來的,按契約來的,按規矩來的。

那個“他們”就真的高人一等?他們的規矩就比我們的規矩更文明,更禮貌了?

未必吧。


財經作家邱恆明



出境旅遊在時下非常熱門,一方面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就有了出國旅遊、開拓眼界的想法。另一方面,現在出境旅遊的價格不算很貴,有些甚至比國內遊還便宜。因此,很多大陸游客,不但選擇參加旅遊團出境旅遊,有的還選擇了出境自由行。

這次發生在瑞典的中國遊客與斯德哥爾摩當地酒店的衝突事件,經過相關媒體的報道,不但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國家高層相關機構也是高度關注。

但到底具體發生的起因是什麼,還沒有可靠的官方通報。因此,到底是哪一方的問題,現在還不能匆忙下結論。不過,不管是哪一方的責任,大家對於瑞典警方粗暴的處理方式,都表示很難接受。

本人也去過多次歐洲,對當地的風俗人情和法律法規,也有一定的接觸,很多做法確實跟我們是不一樣、甚至是相反的。比如,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瑞典酒店就不能讓旅客在大堂休息?要是在國內,我們肯定是不會這樣驅逐遊客的。

事實上,西方人做事難得像中國人這樣的講情理,他們更多的是講法理。只要覺得不符合他們的規定,都可以拒絕。而且本人也直接體驗過歐洲人對我們國人的傲慢態度。

當時我們在羅馬機場拿錯了箱子,最後旅遊回來了,還沒拿到箱子。跟他們交涉的時候,基本就是一副“很抱歉,我無能為力”的樣子,甚至乾脆不理你。

我們現在經常報道,說很多遊客的禮儀不符合當地習慣。在我看來,這也並不意味著就是中國人那麼低素質了。很多時候,這只是生活習慣問題,而習慣是很難一下子改變。比如打招呼,國人就是喜歡老遠就大聲叫喚。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人的各方面素養也在進步中,很多時候倒是西方人,經常高傲地用“有色眼鏡”來看待我們。在此也提醒國人,不要看見“老外”就覺得他們就是文化人,他們不是當代文明的全部,我們應當學會自信。真沒必要動不動就檢討自己哪裡不對了,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人家會很自覺地來包容你的很多“不妥”。

生活似旅行,有緣即同行!更多旅遊資訊或江南遊線路定製,請關注本號:【筆尖上的旅行】,一個致力於讓文字帶上趣味和態度的旅遊創作號!


筆尖上的旅行


不說遠的吧,就說近幾年被媒體報道出來的一些新聞事件吧!如下圖所示:兩名中國男子在祈禱室浴腳的地方小解。

前兩年,有媒體報道,2名中國籍跟團遊客攀爬上甲米府黑蟹拍照,被當地網友拍下視頻傳到網上。

在今年5月份,中國導遊在飛機上襲擊了一名空姐,這件事當時很多媒體都報道了

對於這些事件,我只能說是個別不文明遊客的問題,絕對不能代表整個國家。眾所周知,中國人口基數非常龐大,去國外旅遊的遊客也比較多,偶爾出現一兩起這種情況也無法避免。但是,從上面這些事件可以看出,我國還是有部分國民的素養亟待提高。既然走出國門,你代表的就不僅僅是個人了。而且還代表了整個國家的形象,因為個人的不文明行為,則為讓很多人誤認為中國人就是這個樣子,對中國遊客的印象大大減分。

所以,我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如果在國外做了不文明行為引發強烈社會影響的,就應該限制出境拉入黑名單。而現在,我國對於這塊的處罰還不夠。

關於此事,您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評論說說您的看法。


大叔探保


相信大家也都關注了這個事件,那麼我就言簡意賅地點評整個過程中中國遊客以及瑞典方面所有的不妥行為吧(僅代表個人觀點)。首先先闢謠一下網絡上的傳言,曾先生入住的酒店為 Generator Hostel Stockholm和人民幣800一晚,並不是廉價旅館。酒店口碑在國外網站以及國際訂單的口碑上一直很好甚至是好評酒店。那麼轉入正題我們以時間來推算每一方的責任在哪,有哪些不妥行為。

根據瑞典警方的接警記錄和環球日報的文章,我們得知曾先生一家人,是在當地時間9月2日凌晨 1:40分左右,到達了這個酒店酒店門開著,前臺接待了他們。而曾先生訂房時間為9月3日下午入住的房間,等於說是早到了整整一天是訂酒店上的失誤,這裡是曾先生的主要責任。前臺在得知無法入住以後也讓曾先生在大堂休息並且特地為其調低音量這點酒店前臺已經通融了一些。

因為大部分歐洲酒店為了避免所謂“羊毛黨”(就是所謂知道你的酒店前臺可以免費休息就來蹭座位的人)都有規定禁止非本店客人在大堂休息,在得知曾先生確實是酒店客人後前臺也允許了他們逗留。而根據環球對曾先生的採訪,真正的導火索是在這裡,曾先生在休息期間外出尋找臨時住宿的地方,但期間帶回來個陌生中國女留學生,原因是同情其一人在外逗留且衣著單薄需要取暖。本意上是曾先生辦了好事,但是奈何酒店有規定,在前臺看來就是前臺自己好心辦了壞事受到了欺騙。曾先生自己家人在大堂“住下”後,還要從外面帶非酒店客人,在大堂一同住下,觸碰了酒店工作人員的底線,被酒店要求後,依然拒絕離開。這裡曾先生也是主要責任。應該按照規矩辦事尊重酒店的制度。然後就是酒店報警,警方介入,期間曾先生自己,坑爹坑娘,不叫自己父母配合警方,避免傷害,反而選擇鬧大事情,不去解決問題,而是一邊拍攝視頻一邊大聲造謠。

而瑞典警察執法簡單有效,但對於老年人的執法,的確有特殊的歷程(Protocol) - 比如 NYPD 紐約警察局規定,如果要強行帶走腿腳不變的老人,必要時候需要提供移動坡道,輪椅,並且有救護車待命,瑞典警方應該不是沒有這樣的設備,只是判斷當時的情況不需要 - 但這樣的判斷不能說全對,畢竟曾父已經表示了身體不適 。可以說在這一環節,曾先生不妥的行為也主要體現在中國式撒潑以及不配合警方工作。然後就是警察將其一家棄置一處教堂附近不管,可以說直到這裡瑞典警方的行為才出現了些許不妥,但也確實在法律允許範圍以內。

那麼分析就到此結束。也來總結一下曾先生一傢俱體有哪些不良習慣以及中國人外出容易犯的一些不良習慣。①說話大聲,不注意個人形象,干擾到他人隱私空間;②不尊重當地風俗,或者當地有關規定;③大庭廣眾發脾氣;這些都是曾先生一家所犯的錯誤。而許多中國人其實還有許多不良的出國習慣如:隨地吐痰、飛機未停穩就開手機取行李、塗鴉、酒店或餐廳休息區佔座、插隊、公共場所吸菸、隨手扔垃圾、吃自助餐浪費食物等這都是中國人外出遊玩的不良習慣。所以經次一事,也希望大家出國的時候能給外國帶來一個國人良好的形象,將維護中國人的世界形象也作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凌子看世界


吵來吵去,無非是因為大家長久以來對於國內的某些老賴,經常從耍賴行為中佔到便宜而非常不滿。大家都希望有人能夠出手,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制。人民警察在這個時候往往是富於同情心而表現得比較軟弱,俗稱“和稀泥”。國內有太多這樣的案例,其中沒有那麼厚臉皮的廣大群眾有苦說不出。

這次對於瑞典警方的支持聲音,更多是出於對國內警方處理類似事件方式的不滿,希望有嚴厲手段能夠懲治國內那些黏黏乎乎的碰瓷行為。對這幾個中國人行為的醜化,和對瑞典警察的神化,大概都源於這個願望。所謂“事發在國外,根源在國內”。

大使館反覆強調,“不管他們怎麼耍賴,你們都不能制裁他們”,這無異是在給輿論火上澆油。從解決外事糾紛的立場上來看,大使館沒有做錯,引導國內輿情也不是他們的責任。

我由衷的希望國內警方不要被這次事件嚇到,從而更加畏手畏腳。依法保護國內的守法民眾,“該出手時就出手”,人民就不會再把外國警察當做“包青天”了。


張28887


去國外旅遊是好事情!

能多瞭解國外風土人情,多瞭解國外的人情世故,也能看一下國外的風景。但是,到國外旅遊還應該策劃好旅遊路線,安排好吃住行。

這兩天,中國遊客到瑞典與酒店鬧矛盾的事件正在發酵,關於瑞典警察粗暴對待曾先生一家三口的新聞也出來了。

看了視頻後,感覺曾先生一家還是有很多處理事情欠妥之處。

1、凌晨到達酒店

曾先生一家凌晨到達酒店,卻沒有定當天的酒店房間。這個是可以說是旅遊過程中決不能出現的大問題。結果因此,造成了一些矛盾。

2、酒店住滿,曾先生一家不願離去

到達酒店後,酒店住滿了,可能酒店讓曾先生一家離開,曾先生一家不願離去。這就是矛盾出現了。最後酒店叫了警察過來。


一般情況下,酒店滿員的情況下,旅遊過程中一定要立刻再定一家附近的酒店過去住就好了。這不是很正常的麼?也會避免很多矛盾的。

3、警察過來了,曾先生一家好像還是不願離開酒店。警察就把曾先生父親抬了出來。一家人在酒店外邊又開始哭鬧,讓人救救她們,然後警察抬人的時候,說人家殺人了。

原則上,在旅遊過程中,應該無條件服從警察的安排,這個是肯定的,否則給你扣個暴力抗法的帽子,可能就要拘留幾天了。



4、曾先生認為警察暴力對待,卻沒有通過正常途徑解決。而是通過媒體施加壓力。正常途徑應該說是可以起訴對方的。

總的來說,事情就是這樣了,大家自己判斷吧!每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這起事件整個過程看過以後,就是感覺有點難受,到國外怎麼能這個樣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