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報!子長再上《陝西日報》要聞版!

報!子長再上《陝西日報》要聞版!

地處革命老區的子長縣,目前仍有貧困村68個,貧困人口2452戶8048人。面對脫貧難啃的“硬骨頭”,子長縣委、縣政府緊扣“精準”要求,自我加壓抓推進、合力攻堅促落實,通過培育經營主體、實施“三變”改革、整合資金、精神扶貧等措施,有力加快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步伐。

培育經營主體

讓群眾致富走上“快車道”

澗峪岔鎮高臺便民服務中心趙角村是子長縣最偏遠的村,全村有77戶貧困戶。趙角村有種植小米的傳統,但因交通不便、銷售渠道不暢,小米種植一直未能成為群眾致富產業。

2017年,高臺便民服務中心通過招商引進子長縣炬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趙角村建起了760畝的小雜糧種植基地。當地30戶貧困戶加入基地。

報!子長再上《陝西日報》要聞版!

  “這些地還是村民在種,公司免費提供種子和有機肥。到了收穫季節,公司按每公斤比市場價高0.5元的價格從貧困戶手裡收購。”8月10日,高臺便民服務中心主任馮建平對記者說,去年炬豐公司共收購小米7萬公斤,其中4萬公斤銷往外地。

馮建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30戶貧困戶每戶都有10多畝耕地,每畝地每年至少能產350公斤小米,去年市場價是每公斤4元,公司收購價則是4.5元,10畝就是1.5萬多元,按每戶人家4口人算,人均收入近4000元,群眾依靠種地脫貧完全沒有問題。

去年以來,子長縣不斷扶持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推動山地蘋果、蔬菜大棚等種植養殖產業的發展,使貧困戶走上了依託產業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同時,子長縣還出臺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鼓勵貧困群眾發展產業。扶持政策規定,各項產業補助政策可以疊加享受,每戶不超過2萬元(除大棚外),其中養牛5頭以上,每頭補助2000元;養豬5頭以上,每頭補助500元;養雞當年新發展50只以上,每隻補助20元;山地蘋果每畝補助500元;棚栽業每米補助600元等。

截至目前,子長縣共發展山地蘋果24.3萬畝、蔬菜大棚1.8萬畝,扶持貧困戶發展養殖業3750戶、林果業3098戶、棚栽業608戶、運輸業706戶、商貿業348戶、粉條加工業121戶、勞務輸出3815戶。全縣基本實現了家家有增收項目、戶戶有致富產業。

據統計,全縣目前共撬動各方資金2.3億元,發展產業助力脫貧。同時內引外援,依託項目帶動,各方引進資金18.4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兩房”建設,改善了貧困村住房、飲水和道路建設等生產生活條件。

“三變”得“三金”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是子長縣實施精準脫貧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該縣通過著力培育流轉土地收租金、入股企社分股金、進園務工領薪金的“三金”農民,拓寬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

郭志軍是楊家園則鎮蜜蜂峪村村民,因家中4個孩子上學,生活十分拮据。2016年,村上通過土地流轉,幫他建起了2個大棚,分別種植甜瓜和西紅柿。“現在反季節甜瓜賣到每公斤60元,流轉出去的土地還有租金,生活比以前更有盼頭了。”郭志軍說。

報!子長再上《陝西日報》要聞版!

  蜜蜂峪村黨支部書記馬團員介紹,通過土地流轉,全村已建成81座蔬菜大棚示範園,年收入達200多萬元。通過加盟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全村吸納7戶貧困戶發展棚栽產業,剩餘的18戶貧困戶全部參與勞務用工。

去年以來,子長縣還通過縣、鎮、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將農戶已確權登記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租賃給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目前,全縣實現土地流轉面積達4.4萬餘畝,依靠“租金”收入的農民達4670戶。入股企業和合作社的貧困戶有675戶,入股資金達1828萬元。據統計,通過發展山地蘋果、大棚蔬菜等產業走上致富路的貧困戶,佔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30%以上。

激活內生動力

增強群眾脫貧發展後勁

馬家砭鎮東溝村貧困戶王清,由於孩子多、妻子患病,生活壓力大,發展沒心勁。2016年,在駐村幹部的幫扶下,他從飼養4頭母豬開始,當年就收入1.8萬元。2017年,他再次擴大養殖規模,很快發展到了20頭育肥豬,去年純收入達到了3萬元。

王清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勤勞致富,贏得了村民的一致稱讚。在今年6月的村級換屆選舉中,他被村民選為村委會主任。如今,他帶領村民發展溫室拱棚,已新建拱棚50座,其中30戶貧困戶戶均有1座拱棚。

近年來,子長縣為增強群眾脫貧致富後勁,通過激活黨員幹部主動投身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先後整合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鄉鎮幹部、駐村幹部“四支隊伍”力量,形成“脫貧攻堅論英雄”的鮮明導向。通過該縣大力實施的扶志、扶智“雙扶”工程,各鎮均辦起了民風積分“愛心超市”,每季開展一次“十星級”文明戶評比,公佈一次善行義舉榜;各鎮都組建了一支扶技、扶志、扶智“三扶”講師團,每年評選一次脫貧自強標兵,不斷激發群眾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與此同時,子長縣還整合扶貧、就業等培訓資金和資源,開展實用技能培訓,保證全縣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據統計,全縣目前共選派752名業務能力強的幹部組成“四支隊伍”,駐村開展幫扶工作,累計幫助1863戶3402人依託產業實現了自主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