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人體多餘的水分不在肛門排出?

SPZZ520


很有意思的問題,通過“肛門”來排尿的動物是存在的,鳥類就是這樣,之所以肛門加了雙引號是因為鳥類的腸管末端不同於哺乳動物的肛門,被稱為洩殖腔(Cloaca),鳥類排糞、排尿和交配依靠一個洩殖腔就夠了。

事實上,鳥類的排洩物是無法分清糞和尿的,兩者分別在消化道和腎臟產生,沒有任何儲存結構(不同於哺乳動物的膀胱)一邊產生一邊在洩殖腔混合並排出體外,因此鳥類排洩的頻率是非常高的。

這種頻繁的排洩會有鳥類帶來顯著的演化上的優勢,鳥類飛行的能耗較高,經常排洩可以減輕負重減少飛行負擔,沒有膀胱,也沒有獨立於消化道的排尿系統而是複用洩殖腔可以使得臟器的重量也減少的最輕,這套系統是鳥類為了適應飛行而演化出來的。

現在回到主題,為什麼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沒有演化成這樣的形態?有簡單,因為不需要,演化出這樣的性狀不會增加演化上的優勢,反而會帶來許多劣勢——比如頻繁的排洩會為天敵留下蹤跡,鳥類會飛則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此人類演化出了兩套獨立的排洩系統,尿液會暫存在膀胱,消化系統比起鳥類還有一段大腸,可以進一步吸收糞便中的水分,降低糞便排洩的頻率。


和風


為什麼人體多餘的水分不從肛門直接排出,而是先去了腎臟,再從腎臟由泌尿系統排出?這樣是不是多此一舉?

提問者搞錯了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食物中的水分,還有我們喝的水,永遠都不會有多餘的。正常情況下,它們都應該完全被吸收到體內,參與重要的生理功能。而水分從腎臟排出過程,也不是毫無意義的,而是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

1 食物進入消化道以後,凡是其中對人體有用的成分,都會被吸收掉。而從肛門排出的糞便,都是食物的殘渣,是不能被吸收的部分。腸道細胞的工作,就是從食物中把一切對人體有用的物質挑選出來吸收掉。簡單而專一的功能能夠使得它們工作效率更高。如果它們同時還需要具有智能感知人體水分是否足夠,從而調節吸收數量的功能,勢必會讓細胞結構變得異常複雜,不僅效率會下降,而且還非常容易出錯。

2 被人體吸收的水分,也絕對不是簡單地從身體裡經過一下。它們要參與許多重要的細胞生理活動和生化反應。同時人體內許多生化反應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新的水分。這些水分都由腎臟統一來進行處理,也符合“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樣一條簡單的原則。

3 水分從腎臟排出的過程,具有極其重要的生理作用,那就是攜帶走人體內所有代謝過程產生的“垃圾”。請記住這一點:人體內的毒素、藥物、細胞代謝廢棄物...所有的垃圾都是通過腎臟“傾倒”的,而水是帶走它們的重要運輸工具。(腸道內的殘渣根本就是沒吸收的,算不上真正的人體垃圾。)醫生常常告誡人們多喝水,有益於健康,這也告訴你了,多喝進去的水,也是很有用的。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學習更多日常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