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戊戌變法失敗的罪名,應該讓袁世凱背鍋嗎?

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次變法圖強僅僅維持了三個月就宣告破產(也可稱百日維新事件),憂國憂民的光緒皇帝被囚禁,跟隨一起起事的變法六君子相繼被殺,這段話出現在我初中時期的歷史課本里。其實中國歷史上變法失敗的例子也不少,這僅僅是其中之一而已,但又因為其特殊性常在人們茶飯之餘被津津樂道。

戊戌變法失敗的罪名,應該讓袁世凱背鍋嗎?

為什麼特殊呢?因為這次變法直接影響到風雨飄搖的清王朝存續問題,大家都知道在晚清政府的統治下籤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晚清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打破國勢頹廢,挽救清朝於危難之間,才有了戊戌變法。

這裡有幾個關鍵性人物,我把他們分為維新和守舊兩派,其中以光緒帝為代表的維新派主要成員包含:光緒皇帝、康有為(康廣仁兄弟)、譚嗣同、楊深秀、梁啟超、楊銳、劉光弟。袁世凱本不在其中,但因其與維新派人物康有為來往密切,兩人素有結交。

戊戌變法失敗的罪名,應該讓袁世凱背鍋嗎?

  • 1898年8月3日,光緒皇帝把密詔送到康有為手裡,哭訴了自己可能將被慈禧所廢,變法難以維繫的悲壯文辭,維新派關鍵人物手捧皇帝密詔痛哭不已,決定鋌而走險發動兵變。其計劃是:包圍頤和園,迫使慈禧交權。既然要想用兵,那肯定要找有兵權的人,他們把目光對準了和康有為素有結交的袁世凱,把這次的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了他身上,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袁世凱告密導致變法失敗,維新派六君子被殺。這是說法其一
戊戌變法失敗的罪名,應該讓袁世凱背鍋嗎?

  • 說法其二(也是個人比較贊同的觀點):袁世凱是個兩面派,既同意維新派的兵變要求,騙取信任。另一面又看到慈禧保守派的勢力強大,為了自己升官發財臨陣倒戈,以求更進一步。於是在8月5日乘火車迴天津向慈禧太后心腹榮祿告密,收到消息後榮祿當夜就乘火車回京報告給了慈禧,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同上。
  • 說法其三:袁世凱8月5日乘火車返回天津,第二日和榮祿談事,恰巧遇見一個叫楊崇伊的人向榮祿稟告了慈禧太后政變的消息,袁世凱也在場,以為秘密已經被慈禧知曉,他害怕康有為供出譚嗣同,曾與其在法華寺共謀兵變一事,於是主動交代了維新派的計劃。其用心是把事態直接擴大,維新派被抓時不用審判直接處決,從而得以保全自身。
戊戌變法失敗的罪名,應該讓袁世凱背鍋嗎?

事實的結局是怎樣呢?大家都知道在晚清政府最後那幾年,袁世凱的權勢地位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乃至於孫中山都不得不與其合作發動辛亥革命,我相信孫中山鑑於袁世凱曾經做過兩面派的“光彩事蹟”,也不是不知道他的為人。

歷史課本里關於辛亥革命的結局是什麼?清王朝被推翻,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最後還夢想延續皇帝制度,當了兩個月的皇帝,封他幾個姨太為妃子,在全國一片反對帝制的浪潮中又倉促退位,乃至於身敗名裂,久氣成疾,死在了家中。

戊戌變法失敗的罪名,應該讓袁世凱背鍋嗎?

  • 袁世凱曾經寫的《戊戌日記》裡,講述了他告密一事是積極主動的,但又疑點重重,有人分析認為袁世凱的這篇日記誇大了自己的主動性,無非是在慈禧面前討好賣乖,以表忠心。至於真相到底為何,因缺乏強有力的證據記載,這件事恐怕還將爭論下去。

戊戌變法失敗了,世間只留下譚嗣同那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絕命詩,留於後世,振聾發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