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5G距離我們還有多遠?細數5G商用五要素

C114訊 9月21日專稿(蔣均牧)在產業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各國政府的你追我趕下,5G全球商用的步伐驟然加快,甚至超出預期。

全球移動設備供應商協會(GSA)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7月,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的154家運營商已經進行了5G技術演示、測試、試驗或者已經獲得牌照進行部署和現場試驗,今年4月這一數字為134家運營商;其中,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67家電信運營商已經宣佈計劃在2018-2022年之間向用戶推出5G服務。

同時,有消息稱我國將於9月正式發佈5G頻譜資源的最終許可方案,頻譜分配將延續指派制度而非拍賣模式。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之一,中國頻譜分配方案的確定不僅將推動我國5G發展進入一個全新階段,更將對全球5G產業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

一項移動通信技術的商用進程一般與標準、頻譜、產品、產業鏈和業務應用五個要素緊密相連,5G的“揚帆起航”同樣如此。那麼,目前為止這些要素是否都已就緒(Ready)?5G大規模商用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5G距離我們還有多遠?細數5G商用五要素

▲ 圖源:圖蟲創意

標準

作為通信行業最顯著的標誌,標準的制定無疑是5G發展的重要前提。

從2G的GSM與CDMA、3G時代的WCDMA/TD-SCDMA/CDMA2000,到4G的FDD-LTE與TD-LTE,標準的並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產業的分裂、互聯互通的困難以及投資的浪費。因此在5G概念尚未形成時,業界就已達成了制定全球統一標準的共識,我國IMT-2020(5G)推進組的成立亦有這樣的目標。

5G的標準化進程也經過了提速。5G標準分為兩個階段推出,第一階段(R15)聚焦移動寬帶增強(eMBB)、第二階段(R16)使能全行業數字化。2017年12月21日,在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非獨立組網(NSA)方案正式凍結併發布,成為全球首個可商用部署的5G標準,比原計劃提前了6個月完成;今年6月13日,在3GPP RAN第80次全體會議上5G NR獨立組網(NSA)方案正式通過,標誌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出爐。

R15階段,在5G的超高網絡下載速率和網絡容量的加持下,消費者將會有極大的獲得感,即極致的移動寬帶體驗;同時亦為高清/超高清視頻、VR/AR、360直播、全息等沉浸式體驗業務奠定基礎。這也意味著,基於人的5G服務商用條件在標準上已經達成。

根據規劃,R16標準將於2019年9月完成,滿足ITU定義的全部場景(eMBB、mMTC、uRLLC)需求。屆時,具備超大帶寬、極低時延以及海量連接能力的5G還將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目前可預見的,5G網絡將支持雲VR/AR、車聯網、智能製造、智慧能源、無線醫療、無線家庭娛樂、聯網無人機、社交網絡、個人AI助手、智慧城市等創新應用的發展,激活各行各業的顛覆創新與升級。

頻譜

5G是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在極大地提升人們移動寬帶體驗的同時,更將作為關鍵基礎設施擔負起使能其他行業數字化的重任,驅動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智能社會的到來。因此,各國政府對5G皆抱以高度期待及重視,掀起了一場圍繞於此的競賽。作為主要的推動手段,全球主要國家今年以來紛紛啟動了5G頻譜的規劃與拍賣/分配,國與國、區域與區域之間的頻譜協調也日趨常規化。

根據GSA的《5G網絡頻譜:全球許可進展》報告,截至今年7月,全球42個國家(地區)的監管機構正在為5G服務引入某些頻段,或者就5G的合適頻譜劃分進行公開諮詢,或已經為5G保留頻段,再或者已經宣佈了頻譜拍賣計劃,抑或已經為5G服務劃撥了頻譜。這些數據不包括那些採取了這樣的舉動、但並未明確這些頻譜將專門分配用於5G服務的國家(地區)(數量為15個)。而預計在年內,至少有89個5G相關的頻譜拍賣/分配在計劃之中。

歐洲地區,4個國家——愛爾蘭、拉脫維亞、西班牙和英國已經完成了5G頻譜拍賣,另外3個國家——德國、希臘和挪威最近已經完成了頻譜拍賣,這些頻譜可能會被用於5G。10個國家已經確定將在2018-2020年進行5G頻譜拍賣,分別為奧地利、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意大利、荷蘭、羅馬尼亞、瑞典和瑞士。3個國家計劃中的拍賣可能會有適用於5G的頻段——挪威、斯洛伐克和瑞士。

亞太地區,至少有6個國家(地區)已經確定了5G頻譜拍賣/分配,分別為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地區、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今年6月,韓國完成了3.42-3.7GHz和26.5-28.9GHz頻段的5G拍賣。同時,臺灣地區、新西蘭和新加坡都已經在就中頻和毫米波頻段頻譜拍賣展開諮詢。

在美洲地區,美國已經釋放了可以以技術中立基礎進行使用的頻譜(600MHz頻譜可用於5G);確定了可以使用28GHz(27.5-28.35 GHz)和39 GHz(37-40 GHz)頻段用於5G服務,這兩個頻段在多年前就已進行了劃撥;此外,還將使用2.5GHz頻段用於5G。同時,巴西、哥倫比亞、薩爾瓦多、墨西哥和美國都在計劃拍賣/分配適用於5G服務的頻譜。阿根廷和智利則在進行頻段考慮,加拿大已經宣佈600MHz為技術中立許可頻譜。

在中東和非洲地區,沙特阿拉伯最近完成了適用於下一代無線高速數據服務的頻譜拍賣,坦桑尼亞已經將700MHz頻譜劃撥用於ICT服務,南非則計劃進行800MHz頻譜拍賣用於IMT服務。

產品

早在3GPP 5G標準出臺之前,不少設備廠商已經展開了5G產品的研發工作。目前,基本所有的主流設備廠商皆已推出了基於標準的端到端商用系統。

以華為為例,在今年2月的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發佈了基於3GPP標準的端到端全系列5G產品解決方案,涵蓋核心網到傳輸到站點到終端。3月,它率先完成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NSA設備功能測試。4月,其5G產品順利通過歐盟專業認證機構TüV南德意志集團的認證核查,獲得全球第一張5G產品歐盟無線設備指令型式認證(CE-TEC)證書。根據規劃,華為將於今年9月30日推出基於NSA的全套5G商用網絡解決方案;2019年3月30日則會推出基於SA的5G商用系統。

從運營商的試點和商業部署計劃中也可看出5G產品的商用就緒。韓國SK電訊、LG U+、韓國電信三家已達成協議,宣佈將在2019年3月同時推出商用5G網絡;日本的NTT DoCoMo已經與華為合作開展了多項試驗,最近還與諾基亞簽訂了5G合作協議,軟銀也已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並與愛立信合作進行5G試驗;美國Verizon宣稱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5G固定無線服務,並於2019年初兼容終端可用時推出5G移動服務,而AT&T則表示將在年底前在12個城市推出基於標準的5G移動服務,並在不久前確定了三星、愛立信和諾基亞為其5G設備供應商。

在我國,5G試點工作漸入佳境,三家運營商皆公佈了十數個城市的規模試驗計劃。比如中國移動在今年“5·17”前夕宣佈“杭州5G之城”揭幕,其與華為攜手今年3月就在杭州建成了首個基於3GPP標準的5G試驗站點,目前在杭州武林商圈、錢江新城、西湖斷橋、濱江高新區等區域已建成數十個5G試驗站點,預計到年底將建成超百個站點;中國電信2017年10月即在深圳完成其首個5G試驗站點部署,今年與華為聯合建設完成了全國首個5G業務體驗園區,並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建設50個5G站點形成小範圍的連片覆蓋、展開一系列創新試驗;中國聯通在今年8月發佈“5G NEXT”計劃,首批5G站點同步啟動,推動首都邁入5G時代,計劃到今年年底建成300站規模、涵蓋多方面用途的多場景5G試驗網絡。

產業鏈

每一項實現商用的技術背後都離不開完備的產業鏈支持,5G的成功同樣需要建立在全球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基礎上。除了設備廠商,芯片廠商、終端廠商、測試儀器儀表廠商,乃至其他垂直行業的玩家也都是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到目前為止,主流的芯片廠商如英特爾、高通、華為、三星都已推出了5G基帶(或移動試驗平臺),並展開了相關的互操作測試。比如今年1月,德國電信、英特爾和華為宣佈,三方合作使用基於3GPP R15標準的5G商用基站,成功完成全球首個5G互操作性開發測試(IoDT);今年2月,高通與華為成功完成基於3GPP R15標準的5G NR互操作性測試。這些測試都對推動5G產業的成熟具有關鍵的里程碑意義。

同時,華為亦宣佈將於2019年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並於2019年6月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機——實際上在今年8月31日的2018消費電子展(IFA)上,這家公司即以7nm製程的麒麟980搭配巴龍5000調制解調器,推出了業界首個提供5G功能的移動平臺。而隨著主流芯片廠商5G芯片開始供貨,預計2019年將是5G手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一年。

就在最近,諾基亞貝爾宣佈,聯合第三方測試終端(儀表)供應商VIAVI Solutions共同完成5G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實驗室測試,具體數值超過1.6Gbps,接近5G網絡4x4 MIMO模式下的理論峰值,充分表明基站設備和第三方終端與儀表設備均具備良好的配合和互操作能力。

此外,各種跨界5G聯盟的成立也為驅動5G未來使能全行業創造了條件。比如2016年9月,華為聯合奧迪、寶馬、戴姆勒、大眾等車廠與一眾通信、芯片廠商成立了5GAA,共同推動5G和汽車產業的結合;2017年10月,推動5G-ACIA成立,13家企業加入,包括博世、Festo等製造業標杆企業;今年2月,攜手中國移動、德國電信、通用電氣、國家電網中國電科院、大眾、騰訊、數字王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和意大利電信作為創始成員,共同倡議成立5GSA——該聯盟致力於在5G網絡切片領域,積極滿足垂直行業的需求、定義新的商業模式、研究端到端關鍵技術、協同相關標準組織、推進測試與驗證。

業務應用

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增長並不會停滯,而聚焦eMBB的R15標準的出臺正契合了這一實情,那麼培育新的基本業務已然成為現階段的重頭戲,整個行業也已行動起來,吹響了5G eMBB商用的號角。

在該領域,中國廠商同樣走在了全球前列。華為2016年11月宣佈了Wireless X Labs的成立,作為華為無線領域的“烏斯懷亞(被譽為世界盡頭的地球最南部城市)”,它發揮著匯聚行業夥伴、構建產業新生態,連接未知領域與確定機遇之間的橋樑紐帶的作用。X Labs聯合全球數百家各個行業的領先夥伴,先後成立了低空數字SIG、無線醫聯SIG、全聯接工廠SIG、CG Cloud VR/AR等4個特別興趣小組。其中,今年新成立的CG Cloud VR/AR特別興趣小組將致力於研究和推動VR和AR在5G eMBB場景下的商用。

2017年11月, X Labs正式發佈“數字天空計劃”,通過低空網絡覆蓋,為無人機應用創新注入活力,使能低空數字化產業經濟。在2018世界移動大會期間,華為還攜手英特爾、微軟、視博雲,與11家主流電信運營商、VR生態夥伴舉行了Cloud VR產業合作開啟儀式,為Cloud VR方案商用作好準備。

結語

通過對標準、頻譜、產品、產業鏈和業務應用五個維度的審視可以發現,5G與普通消費者已經只在一紙之隔,我國的5G進度在全球亦位居領先之列。而很快,一場5G盛事即將在北京上演,9月26日開幕的2018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將對5G產業作進一步的檢閱。屆時,IMT-2020(5G)推進組將重磅發佈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的第三階段測試結果,中國三大運營商與國內外各廠家亦將同場競技,展示諸如5G VR、5G遠程駕駛、5G無人機、5G工業製造等5G創新領域的最新成果。對大眾而言,這也是親身感受5G帶來的體驗革命的最佳場所——精彩5G,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