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朱姆沃爾特驅逐艦有後續建造計劃嗎?

055驅逐艦艦長


DDG-1000驅逐艦首艦“朱姆沃爾特號”於2016年10月服役,二號艦“蒙蘇爾號”正在進行海試,預計今年年底服役,三號艦“約翰遜號”也基本建造完成,最快明年上半年就會服役,目前美軍尚未有建造後續艦的計劃,個人認為DDG-1000驅逐艦後續建造的可能性很小,而其採用並且得到驗證的新技術則肯定會應用到美軍其他後續艦艇上(如正在建造的“阿利伯克III”型),未來也極有可能出現“廉價版”的DDG-1000!

DDG-1000首艦“朱姆沃爾特號”剛服役時的形態

改造中的“朱姆沃爾特號”,原本光滑的外表已經張了“滿頭包”

建造中的DDG-1000驅逐艦(右),旁邊為同樣在建造中的“阿利伯克II”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曾一度是世界未來水面艦艇發展的旗幟,包括其“另類”的造型、全電驅動、一體化綜合桅杆、電磁炮等等,都曾讓世界各國海軍羨慕不已。但是隨著DDG-1000項目的推進,由於採用大量新技術、新設備,導致造價不斷攀升,而且新技術的可靠性也大幅降低,其中引以為傲的電磁炮也沒能實現,改為可以發射增程制導彈藥的155mm“先進艦炮”,可80萬美元一發的炮彈讓美海軍頭疼不已,種種原因導致DDG-1000的採購數量從最初的20餘艘逐漸縮水至3艘!即便是3艘,也被美國海軍排除到了“作戰艦艇”之外,真可謂是“命途多舛”了!


DDG-1000驅逐艦主要武器配置

客觀的說DDG-1000的確技術先進,但是近15000噸的身軀只搭載80具MK-57垂直髮射管及2座155mm艦炮,確實顯得有點“大材小用”了,單價近40億美元的價格,也沒有在戰鬥力上得到充分的體現,而且,自首艦服役以來,暴露出來動力系統、電子系統及武器裝備等方面的缺陷,一再讓人失望,因此,被美國海軍“拋棄”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對於DDG-1000單艦近40億美元的造價,遠不如3艘“阿利伯克II”驅逐艦的實用性強!

美國海軍後續將要大量建造的“阿利伯克III”型驅逐艦,吸收了DDG-1000的相關技術

DDG-1000雖然後續建造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經過研發DDG-1000項目,美國人掌握了大型艦艇全電驅動的技術、開發了新的雙波段雷達(DBR)、先進艦炮系統、MK-57通用垂法系統等都為後續艦艇的設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個人認為,也許不久的將來,美國就會推出一款“簡化版”DDG-1000出來(類似“海狼級”核潛艇的相關技術應用到“弗吉尼亞級”上一樣),將新技術以最具性價比的形式體現到新裝備上來!
基於“海狼級”核潛艇技術,美國正在大規模生產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


同樣的,我們055的技術也會應用到其他艦艇的設計中去!


威吶解析


美國號稱最先進的“朱姆沃爾特”驅逐艦現在已經被美國海軍開除軍籍了,被開除的軍艦肯定是沒有任何未來的,自然後續的全部被擊沉在圖紙上了!

DDG1000“朱姆沃爾特”驅逐艦被驅逐也說明了美國作戰思想的變化,“朱姆沃爾特”研發的背景便是在蘇聯解體後,美國人認為自己海上的對手沒有了,大洋決戰時代就結束了,以美國海軍的強大是沒有人敢於與其對決的,於是對陸作戰成為美國海軍的主流,於是研發一款主要對陸和封島作戰的艦艇,以美國強大的海軍推進到敵國近海後,在利用DDG1000的隱身性對敵國陸地縱深進行打擊,主要作戰對象就是對付恐怖主義襲擊和陸上一些國家了!

DDG1000還是非常先進的,1.5萬噸的排水量,雙波段雷達,超強的隱身性,當然為了達到隱身性而犧牲了攻擊能力,只有80多個發射單元,從外形上看絕對稱得上“科幻型”戰艦,但是由於太科幻、高科技成分太多,造了兩艘就發現這個錢不夠用,後來“朱姆沃爾特”驅逐艦服役試航了,卻因為高科技成分太多經常鬧毛病,還趴過窩,最初的計劃還準備上電磁炮,結果電磁炮進度太慢,沒趕上。

這兩年美國發現海軍作戰思路似乎有些不對,有些國家的海軍發展太快,美國海軍發現對陸作戰的思路有些不對,大洋決戰又成為了主要作戰模式,海上機動作戰再次成為主流,當然了結果自然就是DDG1000肯定是不搞了,至於先進的雙波段雷達暫時往伯克級III上放,但是伯克級III受平臺限制,雙波段雷達不斷的縮水,至於後續的就放在未來美國1.5萬噸級多功能新軍艦上了,這樣子美國在艦艇發展道路上走了一段彎路,速度自然就慢下來不少!


狼煙火燎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美國海軍最新一代多用途戰艦,原計劃取代現役的阿利•伯克級。 朱姆沃爾特級,滿載排水量14564噸,1997年7月開始研製工作,2013年10月28日定型。首艦朱姆沃爾特號,2016年5月開始“驗收試驗”,2016年10月15日加入美國海軍服役。朱姆沃爾特的二號艦邁克爾•蒙蘇爾號,2018年2月,在美國東海岸順利完成了美國海軍的驗收試驗。

2018年8月,美國國會正式批准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這份法案通過了將兩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就是DDG1000朱姆沃爾特號、DDG1001邁克爾•蒙蘇爾號,從美國海軍註冊作戰艦艇名單中除名的決議。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該法案規定:這兩艘軍艦的作戰系統進一步完善之後,再交付海軍使用。換句話說,朱姆沃爾特成了真正的“編外人員”,美國海軍並不接受“半成品”的試驗艦,這次“除名整改”,也驗證了外界的猜測:美國海軍拒絕朱姆沃爾特,重啟阿利•伯克Ⅲ計劃。


阿利•伯克(左)和朱姆沃爾特(右)

目前,朱姆沃爾特級的第三艘正在建造之中,沒有後續的建造計劃——美國海軍取消了原來的訂購計劃。儒道之主認為,朱姆沃爾特的設計理念屬於絕對的“超前意識”,朱姆沃爾特級“下馬”、推遲進度,正是因為它採用了太多的先進技術——這些先進的技術尚未成熟,可靠性存在著很大問題。比如說它的雙波段雷達、電磁炮等,還未達到上艦的要求。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儘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世界最先進的戰艦,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朱姆沃爾特級有十大技術:全艦通用計算環境(TSCE)、綜合式電力推進(IPS,全電推進)、MK-57垂直髮射系統(艦體周邊垂直髮射系統,PVLS)、雙波段雷達(DBR)、綜合水下作戰系統(IUSW)、穿浪逆船舷艦體、綜合複合材料艦島與孔徑(IHDA)、紅外線模型、 先進艦炮系統(AGS)、自動火災抑制系統(AFSS)。這些技術都是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是美國軍工科技的結晶,被稱為“科幻艦”。


簡單說說它的部分先進技術:採用全艦通用計算環境(TSCE)來整合整個戰艦的指控情報、平臺控制、動力系統、武器系統等的信息,發揮系統整體資源優勢,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網絡中心戰”節點——TSCE通過軟、硬件模塊化以及構件化和服務化,以求達到跨平臺、跨領域的協同作戰能力。採用革命性的整合式全電力推進系統(IEP,就是全電推進)。採用更加先進、全面的隱身設計,艦面上只有一個全封閉式船艛結構,也就是整合式複合材料艦島與孔徑(IDHA)。

朱姆沃爾特級先進的地方太多,不提。DDG1000朱姆沃爾特號正在“整改”過程當中,原本光滑的外表也開始有了各種“凸起物”。具體的改造結果,現在還不好說朱姆沃爾特的採購數量從剛開始的約20餘艘減到最後的3艘,現在這3艘能否最終加入美國海軍的作戰序列,還是個未知之數——視其改造的情況而定。但有一點需要認清,即便是最終朱姆沃爾特級無緣美國海軍,成了真正的試驗艦,它對美國海軍艦艇的發展,意義也是相當重大的:

在它身上驗證了很多技術,可以應用到其它戰艦上;驗證了未來戰艦的發展方向。



儒道之主


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是做為新一代美國海軍最寄予厚望的全新海面作戰平臺,也是象徵全球水面作戰艦將進入下一個里程碑式時代的代表產品,該級戰艦也被美國稱為是全球最強驅逐艦。也因為其採用的大量全新的技術導致其研製成本不斷高漲,甚至遠超過弗吉尼亞級核攻擊潛艇,而這也是直接導致朱姆沃爾特級最終的建造數量被猛砍的主要原因。最早原本預計要生產32艘、然後減至24艘、又減至7艘,最後只剩下3艘,這樣一樣成本一平攤就朱姆沃爾特級成了史上最貴的驅逐艦單價達到驚人的44億美元!要知道這個價格放在90年代幾乎就是一艘尼米茲級10萬噸級航母的建造費用。

所以,根據已知道的信息朱姆沃爾特級除了這3艘之外,再沒有後續建造的計劃。而且這3艘也因為最初的作戰設定已經不符合當今的作戰要求,美國海軍正在將其作戰任務進行轉變,從原來的對陸支援型戰艦改為制海作戰艦。

比較尷尬的是,艦上加裝的兩門62倍口徑的先進火炮系統,每門艦炮的造價高達7千萬美元。然而由於其專門開發的遠程制導炮彈單價太貴,達到近100萬美元一枚,整得地主家也沒餘糧了,根本打不起。該炮每分鐘射速為10發,也就是說艦上儲備的300發炮彈,在齊射情況下也撐不了多久。這種成本原來不差錢的美軍都扛不住,更不要說現在天天哭喊缺錢的美國海軍了。所以,遠程制導炮彈項目就被下馬了。沒有炮彈自然先進艦炮系統就成了擺設~~直到現在美國海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彈藥來匹配。

雖然,朱姆沃爾特級將會改成制海型戰艦,但也不意味著該級戰艦馬上就會有後續定單。美國海軍已經選擇建造更多的成本比較低的伯克III型戰艦來替代朱姆沃爾特級。

當然,朱姆沃爾特級的先進性能與外形設計肯定會在未來成為各國海軍建造新一代作戰艦時,必須參考的戰艦,但是如何在成本和高新科技之間獲得平衡也是各國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