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一線組件企業連爆海外訂單 晶科、晶澳、天合、隆基鎖定超4GW項目

一線組件企業連爆海外訂單 晶科、晶澳、天合、隆基鎖定超4GW項目

“531”光伏新政持續發酵,但在既定事實下,積極尋找出路顯然更是當務之急。

對於組件製造企業,國內需求冰凍時節,攻搶國際訂單急需且必然。據不完全統計,從6月開始,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天合光能、隆基樂葉等一線組件企業連爆海外訂單,近兩個月鎖定超4GW海外項目。

一線組件企業連爆海外訂單 晶科、晶澳、天合、隆基鎖定超4GW項目

(根據近兩個月的公開資料整理)

這也再次印證,受惠於連年以來的海外渠道佈局,一線組件企業消化新政的能力更強。如出貨排名第一的晶科能源,2017年國際市場佔比達到70%左右,全球前三甲晶澳太陽能近三年的國際市場佔比由45%、49%增長至54%。

一線組件企業之外,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正在撕開國際市場的口子。

據某一線組件企業相關負責人透露,國際市場上一線組件企業除了面對國外企業的圍剿,還須同時與國內二三線企業進行角逐,特別是在印度等價格敏感市場,受二三線企業被迫轉外拼搶訂單,價格競爭激烈,而歐美等成熟市場,品牌及品質更具有決定作用。

不過當下國際市場的征途也並不平坦。美國“201”調查之後疊加“301”調查,後者第二批徵稅名單涉及光伏組件,稅率達25%;第三批名單包含光伏逆變器,稅率提高至25%。美國還未停歇,印度裁定自7月30日起對中國、馬來西亞及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為組件)徵收25%的保障性關稅。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印度是我國光伏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國,佔比達24.1%,市場封堵影響重大。

就一線組件企業而言,利好因素仍然存在,部分企業已在印度或其他不受限國家設置了產能。包括隆基計劃將印度安德拉邦的電池組件產能由500MW增加到1GW,晶澳太陽能、天合光能、協鑫集成、阿特斯則在越南、印度尼西亞等落地了製造廠。

一線組件企業連爆海外訂單 晶科、晶澳、天合、隆基鎖定超4GW項目

當然,除了國際市場,眾企業也不忘落下僅剩的國內市場需求。今年下半年,國內光伏併網市場主要是應用領跑者項目和光伏扶貧,特別是5GW領跑者項目訂單成為企業的爭搶熱點。其中獨獲1.645GW領跑者建設指標的國家電投已公佈1.3GW組件中標結果,晶澳太陽能(238MW)、億晶光電(511MW)、錦州陽光(228MW)、泰州中來(144MW)、東方環晟(120MW)5家企業瓜分。中廣核德令哈領跑者項目招標中,晶澳太陽能獲得14.88MW,韓華分獲65.97MW。

值得重視的是,捕獲訂單的另一面,一線組件紛紛加速“補血”融資。據媒體報道,晶科能源將大批設備抵押融資,而隆基則擬通過資本市場配股募資最高39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