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工程索賠典型案例分析

工程索賠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關於精裝修吊頂增加角鋼加固

背景:某大型公共建築精裝修工程,由於走廊天棚處管道密集,吊頂吊杆無法固定,設計院的解決方案是在走廊四周增加角鋼來支撐吊頂龍骨,然後再做吊頂飾面板。施工單位對加固角鋼提出工程費用索賠。

施工方索賠理由:一方面設計院出圖了,另一方面角鋼確實增加了,費用增加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業主方反索賠理由:費用要不要增加要看合同約定,是否是深化設計與施工合同,是否進行了施工現場踏勘是判斷該案例的關鍵點,而與設計院是否出圖無關。如果合同是深化設計與施工合同,且進行了施工現場踏勘,那麼這筆費用是屬於施工方設計深度不到位造成的,業主方是不承擔任何責任和費用的。如果合同只是施工合同,施工方沒有深化設計的權利和義務,只能根據圖紙和清單描述來報價(因為裝飾施工圖沒有管道系統的內容),又如果現場踏勘時管道工程剛巧還沒有施工完成,這樣雖然進行了現場踏勘但對於該處吊頂的報價也是一個空白,有經驗的承包商可能會提出疑問,但大多數還是不做判別按清單描述來報價,這樣後期引起的索賠爭議則看雙方的協商結果,或者業主方買單,或者按一定的責任比例分攤。

案例2:關於土方報價

背景:建築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08規定: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施工方報價時按清單工程量乘以一定的係數計算得出土方的綜合單價。

施工方索賠理由:施工報價的土方工程量與現場實際土方工程量相差較大,要求按實際施工的施工方案進行土方工程量結算。

業主方反索賠的理由:投標報價時基礎、溝(槽)等土方的挖、填、運,除按工程量清單提供的工程數量填報綜合單價外,還應按施工組織設計提供實際的土方量(施工組織設計中應當列明土方計算式及土方量)進行計算和報價。如果投標人未按施工組織設計提供實際土方量,或者提供的實際土方量嚴重不符,且回標分析時按該項的有效標中最高報價予以修正後仍中標者,中標後原投標綜合單價作為合同單價。故該索賠案例可以視為投標報價的不平衡報價或讓利,索賠不成立。

案例3:關於簽證的時效性和編制的嚴密性

背景:工程例會上業主方要求施工方在四、五、六層樓板開通天洞,大小為2000*2000mm,施工方在索賠報價時有一項費用名稱為施工措施費3000元,沒有說施工措施的具體做法。投資監理要求施工單位說明施工措施費的具體做法,並由現場監理工程師進行書面確認,然後再審核報價。

施工方索賠理由:工程例會要求開洞有書面會議紀要文件為證,施工中確實發生了腳手架和維護安全網的費用。但由於施工時沒有找現場監理看,也沒有照片證據,現場監理以時間太久,且沒有有力的情況說明證據為由,對該施工措施做法不予確認,但實際確實發生了這項維護措施,業主方應按實買單。

業主方反索賠理由:簽證具有時效性,且簽證敘述的內容要嚴謹,施工過程中不找監理驗收,時間又拖得太久,無證可查,該費用不予受理。

案例4:關於地下障礙物拆除

背景:施工方在大開挖的土方施工時遇到兩個鋼筋混凝土基礎需要拆除,對障礙物的拆除和外運費用進行費用索賠。

施工方索賠理由:地下障礙物是屬於有經驗的承包商無法預見的,它的拆除和外運費用應該由業主方承擔。

業主方反索賠的理由:通常情況下遇見地下障礙物費用是由業主方承擔,但由於本合同專業條款中對拆除地下障礙物約定是:處理地下障礙物的費用已包含在項目措施費用中,合同工期也已包含了處理地下障礙物的時間,發包人不再另向承包人支付該部分費用,延誤的工期也不相應順延。根據合同約定該費用索賠不成立。

對於本案例雙方看似都有一定的理由,同時又都有一定的不合理。合同中的相關約定屬於“霸王條款”,對施工方來說風險很大,但合同簽訂時施工方沒有甄別出來,也存在失誤。所以,如果費用金額不大,按合同條款執行難度可能不大;如果費用很高,施工單位不肯承擔,那麼雙方就要另行協商解決,並以書面文件的形式記錄下來,作為結算的依據。

案例5:關於幕牆屋頂格柵百葉生根問題

背景:某工程外立面幕牆施工為深化設計與施工合同,屋頂格柵百葉立柱沒有預埋件,與主體工程無法連接固定,設計院的解決措施為在屋面增加混凝土墩並預埋鐵件,百葉立柱與埋件焊接。

施工方索賠的理由:設計院下發了施工圖,且投標時沒有該報價,屬於圖紙增項內容,索賠費用應由業主方承擔。

業主方反索賠的理由:該工程的合同為幕牆深化設計與施工總價合同,招標圖紙上的格柵百葉造型應該由幕牆施工單位來深化設計,格柵立柱的間距及其生根問題,應該在圖紙上說明施工做法,以滿足安裝和使用的功能要求,故該索賠產生的原因是施工方深化設計的遺漏問題,應由施工單位承擔該費用,索賠不成立。

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提報的簽證理由五花八門、不勝枚舉,為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這許多不可控因素,減少工程投資控制的風險,造價工程師不但要臨淵羨魚,還要退而結網,將工作中實際遇到的索賠因素反饋到前期的圖紙設計和工程量清單編制工作中,比如:反饋給設計部門,增加設計圖紙的質量,完善圖紙審核制度;反饋給合約部門,加強合同管理,簽訂一份各項保障措施完善的合同;反饋給管理部門,使工程管理建立以合同為核心的管理機制,理順各方關係,形成有機運行體系,這樣才能不斷完善我們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投資控制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