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瑜伽竟不屬於健身品類,這是為什麼?

很多的時候,在健身裡有很多人會把瑜伽當做健身或運動的一種,以至在一些分類中,瑜伽也是屬於健身的項目,這個誤解可能已經持續很久了,隨著我們現代的認識和需求的進步,健身可以說是大多數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瑜伽也隨之越來越受大家喜愛,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還是要明白瑜伽並不屬於健身,這是一個誤區。

瑜伽竟不屬於健身品類,這是為什麼?


當我們在健身的時候,我們訓練的是什麼?當我們在訓練瑜伽的時候,我們訓練的又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健身和瑜伽的定義。

健身可以說是一種體育項目,能夠加強力量、柔韌性,增加耐力,控制我們身體中各部位的功能,從而使身體變得強壯。

而瑜伽的定義,在古籍經典中有多種論述。

在瑜伽經裡有提到,瑜伽是一種能夠學習控制的訓練動作,瑜伽的動作是精巧有效的,瑜伽是斬斷一切與痛苦相連的紐帶,瑜伽對勝利或失敗都是同等對待的,這裡主要還是多到了堅持,瑜伽是寧靜是平和的,瑜伽是呼吸、心意、感官的一體,是對一切生存狀態的超脫。——《慈氏奧義書》

瑜伽竟不屬於健身品類,這是為什麼?


通過上面的對比,我們能夠簡單看出來,健身的練習過程和最終目的都集中在身體,而瑜伽修煉的是頭腦與心智,之所以很多人會把瑜伽僅僅當做健身的一種,是由於現如今人們把體式層面的功效無限放大。瑜伽是一種體式練習,會和一些健身項目的狀態類似,同樣能健體塑性,鍛鍊心肺功用。

瑜伽竟不屬於健身品類,這是為什麼?


但體式練習這只是真正意義上瑜伽的一小局部,體式之後還有很多是我們要去探究和修習的,我們最終要收穫的是身心合一,體式只是通往這個的過程和方式,瑜伽中的體式,能夠作為一個綜合均衡性的健身運動,但是健身不能夠替代或成為瑜伽練習。

瑜伽竟不屬於健身品類,這是為什麼?


健身人群和瑜伽人群有什麼不同?

可以說,身體安康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健身和瑜伽都是好東西,我們沒必要去分化它們,但我們要對健身和瑜伽有一個大概的認知。

1.收穫的效果不同

無論你在做有氧運動,還是無氧器械,健身給予我們的感受都是明顯而快速的,你的排汗量會很大,心情會活潑而亢奮,食量會增大,身體和肌肉方面都會有所變化。

瑜伽竟不屬於健身品類,這是為什麼?


而瑜伽卻是一個感官收攝的過程,長期練習在身形上你只會看到纖細細長的線條,對你頭腦身體內外的改變都是顯而易見的,讓你的大腦更專注而自控,情緒也會比較穩定,呼吸讓我們對神經系統更加的有控制力,身體自愈才能更強,當你真正認知瑜伽,就不會停留在身體層面。

2.心態不同

健身會有一套科學的練習辦法,所以大家在鍛鍊的過程中總有好與壞之分。追隨高強度訓練和高層級的練習,偏愛肌肉方面的增長,每年還有一些競賽比拼。

瑜伽竟不屬於健身品類,這是為什麼?


瑜伽是一種自我的練習,每個人有不同的瞭解不同的狀態,沒有好與壞,只要是合適自己的,一般是不會與別人比拼,遵從於身體的反應,沒有攀比之心。事實上在練習瑜伽是沒有男女之分的。

3.消費方面不同

80%以上的健身人群,除了健身套裝,普通健身卡,蛋白粉這些,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其他的消費了,這些已經足夠滿足他們的健身需求。

而瑜伽的消費,真是一個深坑。首先卡項就是健身的好幾倍,瑜伽服和瑜伽墊又是長期的一些耗費品,而長時間堅持訓練瑜伽的小同伴,學習慾望會越來越強烈,一些培訓,瑜伽大會等關於瑜伽方面的知識點,每年的開支無法計算。

瑜伽竟不屬於健身品類,這是為什麼?


從健身的角度切入,瑜伽的體式練習是比較全面的,能夠進步柔韌性,均衡性和關節靈敏度,緩解健身鍛鍊中累積的肌肉緊張和生硬。瑜伽的呼吸法對於心肺功能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