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趣頭條並不有趣!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趣頭條並不有趣!


一、 咦?你怎麼就上市了

令人震驚的上市

趣頭條是一款新生代內容資訊App,團隊致力於讓用戶的閱讀更有價值,通過大數據算法和雲計算等技術,結合人工內容審核體系,為用戶提供感興趣、有價值的個性化內容及服務。

出道兩年多的時間,趣頭條的收入節節攀升。

2016年,趣頭條成立當年的營收為5795萬元;

2017年就達5.2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近9倍;

2018年上半年營收7.2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的1.1億實現5倍以上的增長。

從趣頭條的營收結構來看,廣告佔比超過九成。

2017年上半年廣告收入為1.06億元。

2018年上半年趣頭條營收7.178億元,同比增長568.97%,

2018年上半年廣告收入為6.69億元,佔比總營收93.2%,自上線以來,公司累計運營現金流為正。這份出色的成績單,吸引來了不少投資者。

2018年9月14日,移動資訊的獨角獸平臺趣頭條赴美上市了,股價更是一路飆漲,

開盤2分鐘,趣頭條大漲48.86%,首次熔斷;

開盤不到15分鐘漲80%,第二次暫停交易;

漲到113%時,第三次暫停交易;

開盤半小時後漲幅收窄至95.43%時,第四次暫停交易。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趣頭條並不有趣!


9月15日凌晨,趣頭條第五次觸發熔斷,漲幅達到138.43%。盤中最高上漲190%,市值一度逼近60億美元市值。上市前趣頭條估值21億美元,如今,市值已經輕鬆翻倍。細想一下,連它的前輩今日頭條都還沒上市。雖然趣頭條才兩歲多,但是趣頭條卻擁有著令互聯網巨頭也豔羨的成績。在赴美上市首日就創造了開盤半小時後漲幅95.43%,IPO首日熔斷5次的上市奇觀。

備受詬病的趣頭條赴美上市、“第二名”、“獨角獸”,雖然有這些亮眼標籤,但是有網友直指趣頭條的本質是龐大的三四線城市市場,低俗的營銷文。僅僅上市並不能說明什麼,傳播正能量才是網媒的本分。有網友則認為拼多多及今日頭條的上市全是網絡的功勞,網絡真是造就財富的福地,其超能力堪比頂級颱風,任何東西只要捲入其中,不管是否處於風口,必定都起飛。只是希望上市後能讓這個新聞軟件逐漸規範起來;有網友則不解,沒想到趣頭條也能上市,現在企業上市門檻已經變得這麼低了?

人民日報也曾經發文評趣頭條等相關APP“內容低質、“雞湯”網文變味、誘導分享涉黃違規”。雖然被點名後,趣頭條並沒有作出任何回覆,但被官媒點名的企業,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內自然消散。

而且,就目前趣頭條榜首的師父收徒超過4萬,總收入超過8萬元。這也就導致了趣頭條的用戶們不斷髮展自己的下線以期獲得收益,趣頭條也一度背上了“傳銷”的質疑。

無疑問,原本在快車道上獨自馳騁的趣頭條,即將駛入一段生死時速:內容體系、品牌打造以及IPO的速度,與用戶和活躍度流失之間的競賽。

事實上,趣頭條大量的外部流量都是從騰訊那裡洗來的,這一點從趣頭條收徒和喚醒徒弟的分享路徑就能看出,最主要的四個途徑:朋友圈、微信好友、QQ好友、短信,其中3個都是指向騰訊。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趣頭條並不有趣!


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雖然趣頭條目前已經取得相當大的成功,以平均月活躍用戶和平均日活躍用戶衡量,趣頭條在新聞資訊領域目前僅次於今日頭條。但是其內容的質量可是不敢恭維。而在廣告方面則更加嚴重,由於趣頭條的盈利模式以廣告收入為主,也決定了其平臺具有大量廣告充斥其中,但趣頭條上不僅廣告數量多,平均一個頁面3到4個廣告,而且廣告質量也低,可謂是來者不拒。

趣頭條並不有趣

趣頭條最廣為詬病的便是其“傳銷式”營銷模式,以及其內容質量低下的評價。

趣頭條採用的運營方式簡單粗暴,現金激勵+收徒模式。在趣頭條中,有著其自定義的貨幣單位“金幣”,到達一定數額可以兌換為人民幣,並將每一個行為都明碼標價。用戶在註冊、簽到、邀請朋友(收徒)、閱讀、評論、分享文章的過程中均可獲得不同數量的金幣獎勵,其中的“收徒”機制的更是趣頭條能夠迅速佔據三四線城市的殺手鐧。

從營收來看,趣頭條主要依靠廣告收入。打開APP,一般每隔三四條資訊,中間就會插入一條廣告。廣告內容包括遊戲、商業加盟、電商、地產、保險、小額貸等。用戶不難發現,在趣頭條投放的廣告質量並不高,偏灰色領域的廣告仍是主力。

在商業變現上,趣頭條和今日頭條、快手、抖音之流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利用流量模式,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沉澱用戶,迅速變現。而這樣充斥著低俗內容的資訊平臺,最終恐怕還是逃不過像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這樣被監管的命運。”業內人士表示。

急需改革的“救命藥”

而一旦被監管的話,那麼可想而知的是趣頭條的不合規的資訊和廣告將受到限制,虧損將會進一步擴大。如此來看,趣頭條上市首日的暴漲,更像是資本的一場狂歡,但是狂歡過後趣頭條究竟會怎樣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然而最近,仿效趣頭條現金激勵做法的視頻軟件“快視頻”也被爆出利用技術手段大量搬運B站UP主的原創視頻。種種事件都可以說明,現金激勵不是救世主,內容才是真理,但做內容需要實實在在的投入,如果在早期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搬運”模式,後期很快就會出現隱患,產品本身也毫無生態可言。

正是因為趣頭條的弊端都在暴露,所以趣頭條的虧損正在加速。

招股書顯示,趣頭條2017年淨虧損9480萬元,2016年淨虧損1090萬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個月,淨虧損為5.144億元。

雖然趣頭條首席財務官王靜波表示:“目前趣頭條洗稿、拼湊的內容非常多,這就需要平臺不停調整規則,讓好的原創內容浮上來,澎湃新聞、人民網旗下基金對內容提升和監管合規方面都會有幫助。”但是如果不採取行動,趣頭條的路會越走越坎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