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同樣是戰鬥轟炸機,為何有了蘇30還要研製殲16?

石秀芝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有很深的思考,牽扯到如何看待中國三代的問題。可能在尋常人看來,三代就是三代,現在是四代機的時代,三代該退役了,魂舞大漠覺得不是這樣,現在中國空軍2000多架戰鬥機,三代機不足一半,還有大量的二代,或二代半飛機仍持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徘徊在三代機技術邊緣的殲轟-7“飛豹”和殲-8-2等,深度改進型殲-7大量在役,要接替它們,只有安心把三代機的事弄好,因中國航空工業的長期落後,三代機之事未了,在軍事強國,正步入四代當家的時代,如何面對這一技術局面,中國空軍算計已定,那便是通過加速發展,以四代加上三代半,來肩負起保衛天空的神聖使命,為保證在這一進程中有機可用堪用,加速四代的成熟,加速三代半的研製,如殲-16、殲-10C、殲-15G等,加速二代機退役,而當家的主力,正是殲-10A、殲-11B和蘇-30等,要挑起看護天空的大梁來,成為主力中的主力。

蘇-30數量有限。空軍76架蘇-30MKK,海航24架蘇-30MK2,作為重型三代多任務型戰鬥機,數量雖只區區100架,但從技術的角度來說,以其大航程、出色的飛行性能和掛彈量大,成為主力是自然的,和平時期空中巡邏什麼也已夠用。2016年鬥法東海上空,使國人看到了蘇-30的靚麗,使用美製戰機的國家對它可謂相當忌憚,不知蘇-30來了怎麼辦。說實在的,美蘇三代作為世界主流戰機設計,從一克也不用於對地攻擊,發展到多任務型,成為各國空軍三代技術潮流,美俄當仁不讓,是引領也是空戰思想的前衛所致,因此當我們進口大量蘇-27並實現國產化以後,一面在國內打造殲-10A制空和殲-10B多任務型號,一面再次做出決策,購進蘇-30,正是作戰思想的悄然變化,判斷甚為明確,無疑這一步我們跟上了時代,蘇-30擔負起了這樣的使命,表現相當搶眼,因是在面臨蘇-30即將進入技術壽命終結日,我們傾力打造殲-16和殲-15雙座電戰型,以接替蘇-30的位置和角色,發展成為三代半重型多任務戰鬥機,這一步走得相當堅實,相當有力,眼下可發展成為頭等主力,並在未來很長一個時期持續使用。

朱日和的證明。中國空軍何時完成四代當家,與三代半兼顧的使命?2017年的朱日和閱兵,給了我們答案,殲-20飛過去之後,接著上陣者殲-16,殲-10C,以及殲-15等,它們來接替蘇-30了,三年五載之內形成大量裝備,殲-7、殲-8和飛豹便能開始大量退出現役,開啟了中國空軍4+3.5時代,這一步的成功,更在於我們的“太行”成熟起來,並發展出系列型號開始了裝機實驗,如WS-10B等,發動機強航空則強,不再是一句空話,中國空軍發展不再受制於人,這是可以感到深為欣慰、高興和自豪的,我們的發展是有成的,過去多少辛酸與無奈,都在航空人紮實的努力中,化為烏有,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光榮,航空人成為了一張實幹興邦,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新名片。三代半任務的完成,寓示著可以集中精力向四代發力,一型不行那就造兩型,空軍和艦載都可以,我們如今有實力實現多種選擇,只是三代航發已畢,四代航發正在努力,還沒有完全成熟,但已用起來,在此期間,多練練戰術,看看未來空中作戰,到底是個什麼陣仗,有了正能練起來,沒有說什麼,幾見多少國家口沫四濺,連四代是個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怎麼打,完全是畫餅充飢罷了。

四代面臨的局面。很有意思,沒有的空喊口號,並隨著時代的發展,會造四代者少,五代將更少,原來三代歐洲尚有雙風可用,如今不得不靠進口實現擁有四代機的願望,唯軍事強國有意志,更有實力乃可實現。殲-20未出世的時候,四代機已在空中咆哮了十多年時光,現在殲-20入役了,以殲-16為最佳伴侶,面對的是個什麼局面呢?人誇美製F-22顏色相當之好,被奉為四代戰機之王,實事如何,可能知道者了了,世人多不明白的是,F-22既然如此厲害為何裝備不足200架就關掉了生產線?美國給出的解釋是,飛揚拔扈為誰雄,它沒有對手,真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設計得早,本來為蘇-27而生,現在不得不面對殲-20,蘇-57,因此相當後悔當年選擇,鹹說選擇yf-23就好了,配套的一款變循環發動機,世上沒有後悔藥,先聲奪人推出帶鴨翼的五代機,發動機正是那款變循環的,戰機沒要發動機仍在發展,差不多到了成熟階段,這便是美國打造五代的信心源泉,發展出的時間節點是2030,屆時中美空軍又將是一個什麼局面,這是下一話題。本話題到此結束,請網友們多多賜教。


魂舞大漠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首先是蘇-30戰鬥機自身存在著不足,無法滿足我軍作戰需求。蘇-30戰鬥機研製的背景是針對美國的F-15戰鬥機,屬於上個世紀生產的武器。既然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蘇-30戰鬥機在機載雷達,航電系統等方面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

其次是中國裝備的蘇-30的數量太少。蘇-30戰鬥機雖然現有搭載的設備已經落後,但還可以進行改裝。然而改來改去,中國就那麼幾十架蘇30,無法滿足國防需求。中國空軍目前還擁有大量的二代機、二代半機。這些戰鬥機是需要慢慢換裝的,這個時候對於三代機需求也逐漸增加。

最後是中國航空工業製造能力的提升。經過幾代人的奮鬥,中國航空工業能力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得益於這些,中國才有能力製造出殲-16戰鬥機。雖然殲-16戰鬥機看起來很像蘇-30戰鬥機,但是性能和戰鬥力都遠超蘇-30戰鬥機。殲-16戰鬥機在航電系統,機載雷達方面都得到了升級,並且可以搭載國產武器。同時殲-16戰鬥機自產自銷,還可以幫助空軍部隊省錢,畢竟從國外進口的武器裝備比較貴。


兵說


主要原因還是蘇30MKK、MK2的航電太老尤其是蘇30的雷達只是在蘇27N001雷達上增加了些功能,升級了軟件,根本不具備合格的對地攻擊能力。

圖注:毛子蘇27老掉牙的倒置卡塞格倫天線雷達。

而殲十六用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無論是功能還是探測距離都遠比毛子的雷達強很多。

但這還不是差距最大,差距最大的還是兩者之間的武器系統,最近十幾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進步,中國航天工業和兵器工業為國產研製了大量的廉價制導彈藥、衛星定位炸彈。

可這些蘇-30MKK都不能用,而蘇聯解體以後毛子也無法為蘇-30MKK更新的配套彈藥。

圖注:最先進的戰機竟然掛著最LOW的炸彈,紅色巨熊果然死去了。

就以蘇-30MKK最先進的KH-59導彈為例,雖然具備人在迴路打擊功能,但是其功能過於原始,打擊遠程目標還需要手動設置五個轉彎點來導航,同時坑爹的是隻有白光電視一種導引頭,只能在白天氣候良好的狀態使用。


圖注:老土的:H59

而國產的KD88空地導彈具有完善的數據鏈系統,具有完整的人在迴路打擊模式,可以由飛行員控制導彈,精確而又靈活的選擇目標,而且KD88的導引頭有紅外成像和白光電視兩種模式,能在夜間完成作戰任務,無論靈活性還是作戰精度都遠勝毛子的KH-59。

說到這小編突然有一個大膽的推測,說的不對的大家可以當個玩笑去聽,不要在意。

那就是近年來,殲16經常和殲20配套演習,而且去年網絡上又流傳出,殲16掛載新型遠程空空導彈的圖片,據推測此款導彈為傳說中的PL15(但小編對比表示嚴重懷疑態度,90%可能不是)



但有一點是絕對肯定的,就是以這款先進空空導彈的體量,即使是單級助推射程也不會小於300公里,這樣的話如果可以利用殲20的隱身能力,前出接近敵方預警機、加油機,利用殲20的雷達照射,再通過數據鏈為殲16指引目標,造成A照B打。

不僅可以保證殲20的隱身能力不會在打開彈倉的時候暴露,還能充分發揮殲16的掛載優勢,可以有1+1>2的效果。


當然以上全是小編的個人見解,有什麼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多見諒,最後謝謝大家,喜歡的朋友請點個關注!


武備趣科普


在高射炮面前,無論你是殲16還是殲20,都是一樣平等的。撞上的炮彈都是一樣、一樣、一樣的。謝謝~

開頭調皮一下,只是為了說明殲-20這類五代機並不是萬能機,戰鬥轟炸機的存在仍然有意義。

在中國空軍的作戰序列中,以前擔負戰鬥轟炸機任務的基本都是執行強擊任務的強-5攻擊機,只不過戰鬥轟炸機所具備的任務,一方面可以擔負制空作戰,另一方面擔負對地打擊。這似乎讓人有了疑問,戰鬥轟炸機跟多用途戰鬥機的任務區間是否有衝突呢?顯然不會!多用途戰鬥機,一般在中小型國家中擔負多面手任務,而對於像中、美、俄這樣具備完整空軍體系的國家,多用途戰鬥機只是一個候補選項。相對來說,專業的機型來執行專業的任務,則是空軍大規模作戰任務中規劃的首選。

中國引進蘇-30MKK戰鬥機,最初是按照多用途戰鬥機來進行應用,只不過蘇-30MKK戰鬥機具備較好的多普勒雷達性能,可以擔負對地掃描能力,同時具備較大的外掛能力,可以擔負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所以,蘇-30MKK在中國空軍序列中擔負了較長時間對地打擊任務,可實際上它並不是專業戰鬥轟炸機,人家是標準的多用途重型戰鬥機。

蘇-30MKK戰鬥機,最主要的對地打擊武器就是航彈和火箭彈,後期可以加裝俄製Kh29空地導彈,還有Kh91反輻射和反艦導彈,大家可以發現都是俄系彈藥為主。在中國自行研發了大量的激光制導炸彈、衛星制導炸彈、空對地導彈、遠程反艦武器等多種武器外掛的條件下,蘇-30MKK已經完全落後於時代。

殲-16在中國空軍的最主要任務有兩個:一個是發動遠程制空打擊,這個從上面掛的霹靂-15遠程空對空導彈就可以發現;另外一點就是執行對地精確任務,可以投擲激光制導炸彈、衛星制導炸彈、重型鑽地彈、精確制導火箭彈等等中國國產的彈藥。所以,殲16的任務是蘇30無法替代的。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見解和資料整合,歡迎大家更多討論互動。

軍事天地


蘇30是別人家的,我們只能花大價錢買,別人不高興了還不賣給你;殲16是我們自己家的,可以隨時造,不用受制於人。

曾經在馬島海戰時候,阿根廷的飛魚反艦導彈被法國人斷貨,最後不得不用A-4天鷹進行神風自殺式攻擊,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損失巨大,最後還在家門口輸掉了戰爭,輸掉了馬島。如果有源源不斷的飛魚導彈,英國的軍艦恐怕得瑟瑟發抖了,受制於人的教訓總是不好的。

蘇30MKK是我們在2000年開始引進的,後來空軍非常滿意又加單了,在後來海軍也要,又買了24架。剛剛引進的時候,我們的戰鬥任務很重,壓力也非常大,因此這些戰機基本拿來就是狠練,一年少說也是訓練個200小時不在話下,而蘇30戰機的機體壽命也就4000小時左右吧,算來現在已經該是退居二線的時候了,而我們第一批引進的蘇27造就在2010年的時候就退役直接拆解了。

我們好像也沒有對蘇30MKK進行升級改造的意思,因為機體壽命已經接近尾聲,改造需要對機體結構、航電系統進行徹底翻修、更換等,改造後武器還得進口俄羅斯的才行,花太多的冤枉錢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

得益於工業的完備體系,蘇27系列戰機已經被我們吃透,而且在航電方面能力是強於俄羅斯一個檔次的,最重要的是自己造的當然兼容自己的武器系統,就不用在去老毛子那裡購買了,而且國際慣例,外銷產品報不準就是一個猴版,性能上與俄羅斯自用可是差了一個檔次的。

中國空軍現在應該已經著手使用殲-16殲擊轟炸機替代蘇-30MKK殲擊轟炸機,後者將會在飛行小時消耗完畢之後退役。殲16和蘇30相比,航電系統更先進甚至比俄羅斯最新的蘇30SM先進,例如它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遠,多目標攻擊能力強,機載武器性能也更好,可以掛載國產PL-15中遠程空空導彈、超遠程空空導彈、PL-10紅外成像制導格鬥空空導彈,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時候,可以掛載國產隱身空地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等,具備較強綜合作戰能力。

性能更強,還不用受制於人,蘇30已經落伍,殲16只是更新換代的必然結果!


狼煙火燎


蘇30戰鬥機是俄羅斯一款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的改進型。蘇30是蘇27的改進版,是在蘇27的基礎上製造的一款戰鬥轟炸機,作用類似於美國的F-15E,突出了對空對地雙重用途的能力,具有超低空持續飛行能力、良好的機動性和一定的隱身性能。蘇30戰鬥機是由前蘇聯的蘇霍伊公司設計的,並於1989年12月31日首飛。

殲16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在殲11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新型第四代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該機外形參考蘇-30MKK殲擊轟炸機。殲16具有對空對地的攻擊能力,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殲-16的機體更大,最大載彈量12噸。其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殲16戰鬥機於2011年10月首飛。目前多支部隊已經列裝殲16戰鬥機。

蘇30與殲16性能類型用途都類似,為什麼我國在引進蘇30之後還要自主研製殲16呢?蘇30雖然是蘇27改進而來,但是並沒有太大的進步,加上蘇34等戰機的出現,雖然蘇30的綜合實力較強,但是對於日益增長的軍事戰略需要,蘇30還是不足以滿足要求的。中國當時買進好幾十架蘇30也是為了緩解空中戰鬥力薄弱的緊急情況,中國需要的戰鬥機的數量還是很多的,而現在中國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所以自主研發了殲16,性能比蘇30更強大。而且自己生產的戰鬥機不用像進口的那樣受各種限制,這大大增強了我國的空軍力量。


霹靂火防務


目前,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蘇-30MKK和殲-16這兩款重型戰鬥機,都已經開始批量裝備中國空軍部隊裝備了。也就是在前段時間,在長春中國空軍開放活動時,俄製蘇-30MKK也作為中國空軍現役制式裝備,高調亮相。

這裡還有一點要說的就是,從俄羅斯引進過來多年的俄製蘇-30MKK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中國軍事航空工業也已經通過多年的不斷開發和改進,順利的將這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成功的融入了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之中。

同樣,早在2000年12月份就已經交付中國空軍部隊的蘇-30MKK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在中國空軍部隊之中也已經服役多年了,其相關的機體使用壽命也逐漸到達中後期了,可能用不了多久的時間,這批來自俄羅斯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就無力再去承擔出頻率頗高的戰鬥值班任務了。不僅是機體使用壽命進入末期,其相關的機載的雷達和航電水平,也逐漸落後於同一時期裝備中國空軍部隊的國產戰鬥機型號,這也使得中國空軍對於需要裝備國產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型號的念頭愈發強烈。

同樣,那時的中國軍事航空工業也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積累和發展,也具備了研發先進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能力,也就是在這樣的機遇和需求之下,一直在負責製造生產重型戰鬥機的沈飛承擔了,研發國產先進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任務。也花了沒有幾年的功夫,在完全依託於國產軍事航空工業的能力和水平下,成功的研發出了具有第三代半水準的先進多用途重型戰鬥機殲-16。


也隨著,國產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6進入中國空軍部隊服役並開始生成相關的戰鬥力。中國空軍在執行對地精確打擊能力方面,又獲得了一次質的提升。


航空君


一個有志向的大國怎麼會光買而不自己做呢?大國之間的競爭是全方位的,從引進蘇30這麼多年,中國為何對蘇30如此看重,進而有了自己的殲16,可以說原因是多方面的的,在此之前中國憑藉的是自研的殲轟7來作為對地反艦的主力,這從空軍掛載空地88、海軍版掛鷹擊83等就能反映出。

而殲轟7雖然是自己鑽研不斷的產品,其機載武器以及系統升級可以說也是不斷,但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構型,也就說氣動外形已經不太適應當前的需要,其實從戰力輸出而言,殲轟7的能力並不弱,並且為此還改進具備了空中加油能力,但這麼長時間沒有消息,至少證明殲16的出現很大程度影響了該機的進一步發展。

其實從蘇27國產化後的殲11也就能看到殲16的出現以及未來要走的路,現在再加上了一個殲20這個重大利好,也就給了殲16未來無限的想象空間,現在網上很多關於這兩型戰機搭配使用的戰法和推演,其實從殲16的主要功能來看,這樣的用法也是最具實效的,反觀美軍現在也有了升級換裝新款改進的F-15的風聲。


長安小師爺


問題很簡單,因為不夠用。蘇30是我國引進俄羅斯的,數量有限,而殲16是國產的,生產數量可以按需而制。我國是於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引進蘇-30MKK戰鬥轟炸機(也叫多用途戰鬥機)。後期又引進其升級版蘇-30MK2海軍型,前後引進73架蘇30MKK和24架蘇30MK2。
蘇30戰鬥機最初被稱為蘇27PU


。後期更名蘇30其出口型加K,出口給印度的叫蘇30MKI而出口給中國的叫蘇30MKK,其功能作用與美國F15E相當。中國購買的蘇30MKK是阿穆爾河畔共青城製造廠生產的,總體技術比較成熟穩定。而印度的則是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生產的,後來證明印度的蘇30MKI很不可靠。

蘇30一共12個外掛架,載彈8噸,可以掛載俄製各種空空,空地(艦)武器,N001VE多普勒雷達,能同時跟蹤15個目標,並攻擊其中四個。探測大型艦船可達400公里,小型艦船120公里。
蘇30MK戰鬥機三視圖

簡單的數據,其攻擊力不可小視,這也是我國的飛豹不能勝任的。而我們國家在擁有蘇30戰機的同時為啥要研製殲16戰機,最簡單的原因已經說了,我們可以自由製造。



我們的沈飛已經摸熟蘇27飛機的技術性能,和製造工藝 還有使用多年的蘇30的使用經驗,殲16的出現是中國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而設計的。


除了數量上殲16可以自由製造,還有蘇30的飛行性能和電子系統已經落後,我們不能對蘇30進行大規模的升級改進,而自己製造的殲16就完全不同了,想怎麼升級都可以。


殲16的裝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要遠遠好於蘇30戰機的N001VE多普勒雷達,電子戰設備同樣會優於蘇30。而且在武器系統上,蘇30戰機只能使用俄羅斯的武器,這樣就需要大量的外匯進口,還會受制於人。而殲16完全使用國內的各種武器彈藥,不存在受制於人,更會有很大的使用靈活性。並且殲16戰機的載彈量可以達到12噸,遠超蘇30的8噸。殲16使用很多五代機的技術,同時還可以做到各種改型,比如海軍型,電子戰型等,而蘇30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網傳殲16電子戰型


所以國家在有這樣的能力前提下,必然要研製殲16戰機。


淡然小司


這個,首先澄清一下,蘇-30與殲-16在我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的定位並不是戰鬥轟炸機,我國軍語裡所謂的“戰鬥轟炸機”更類似於美軍的F-111“土豚”與俄軍蘇-34的定位,被定義為一種具備一定空戰能力(可以壓制以F-4E與米格-21為代表的第二代戰鬥機),主要執行戰役縱深空中遮斷,兼職攻擊水面艦艇的戰術飛機。目前我軍只有殲轟-7A還在執行此類任務。

而蘇-30與殲-16在我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裡的定位並不相同,在我國空軍的戰鬥序列中蘇-30MKK與殲-16被認為是一種雙重任務戰鬥機,即一方面可以執行制空攔截任務,有效壓制敵手的第三代與三代半戰鬥機,另一方面也可以執行戰役縱深遮斷,戰場遮斷,攻擊水面艦艇的任務,堪稱空中多面手;而海軍航空兵對蘇-30MK2的定位相對簡單,依然被定位為一型制空戰鬥機——海軍的那24架蘇-30MK2根據目前的消息並沒有配備KAB-500、KAB-1000、Kh-59M等空對面攻擊武器,連Kh-31A型反艦導彈甚至都只買了幾十枚做做樣子。反倒是在東海上攔截日本空自第9航空團的F-15J時表現十分活躍,有力證明了海空軍對於蘇-30定位不同。


至於有了蘇-30MKK/MK2為何還要研發殲-16型戰機,原因很簡單:蘇-30系列已經落後了,饒是俄國自己,改出的蘇-30最先進的版本蘇-30SM型其技戰術性能也就介於殲-11BS與殲-16之間的水平。我們自己的蘇-30MKK在前幾年還能在“金頭盔”上比劃幾下,這兩年已經是廉頗老矣,連殲-11B都打不過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己基於對蘇-27平臺的反向研發而設計,製造出了強大的終極版本側衛殲-16戰鬥機,其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