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作為廣東三個文化族群當中的一個文化族群,潮汕文化獨具特色,潮汕方言、戲劇、音樂、菜譜、功夫茶、工藝品、民俗風情和人文心態等等為人們所稱道。

小編雖然來自潮汕,但對潮汕的認識並不是很深,更多的還是感性上的認識。

事實上,一說到潮汕,人首先會想到的,更多的還是潮汕美食,再談及,就是李嘉誠,馬化騰……

對這個吃貨的世界,不想多說了,但想撕開一個口子,說說潮汕的“住”。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潮劇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功夫茶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潮汕八音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潮汕英歌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祭神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潮汕古民居

自古以來,潮汕就是個人多地少的地區,潮人聚族而居,形成十分強烈的宗族意識,這一點在村落建築上得以充分體現。

特別是富貴望族之家尤以建立規模宏偉的建築群為榮。

古語言“粵有華橋,喜建造大屋大廈,以誇耀鄉里。潮汕此風也甚,惟房屋之規模、較之他地尤為宏偉。”

因而說,“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

潮汕的古建築文化五彩繽紛,令人歎為觀止。

它們形式多樣,有牌坊、古墓、佛寺、神廟、民居、亭榭樓閣等,但最具特色的當屬潮汕古民居。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北京四合院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潮汕下山虎

潮式古民居源於中原古風,吸引了北派風格,結合地方的環境、天象,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四合院的改進型的下山虎式、四點金式、駟馬拖車式等組合的村落。

除了非常中式的審美美觀之外,它們還能抗颱風,防地震,宜居,堅固耐用。

四點金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四點金平面圖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四點金民居

所謂“四點金”,即是前後四個正房齊向著天井,稱為“四廳會”,後面的大廳是祭祖的地方,兩邊的“大房”是長輩居住的臥室,門廳兩側的“下房”是晚輩與僕人的居室,天井左右有迴廊的南北廳,有的還有兩間小房,作廚房或柴草房,又稱“格仔”。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子孫們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天井與大廳隔扇門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從天井看隔扇門

“格仔”與大房之間有通往外面的側門,稱“子孫門”,取多子多孫出入之間。

“四點金”因其四面山牆角形如漢字“金”字而得名,這種房子在過去只有殷富顯達的家庭才能建造,是潮汕人追求的理想住宅。

下山虎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下山虎民居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下山虎平面圖

“下山虎”房屋的建築在潮汕農村中較為普遍。

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少了兩個前房,其餘基本一樣。

“下山虎”,顧名思義,“下山虎”的形狀如下山之虎或爬行之獅,以大門為嘴,兩個前房為兩隻前爪,稱“伸手房”;後廳為肚,廳兩旁的二間大房為後爪。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下山虎手稿

總之,“下山虎”整體的外形看起來就像一隻渾身是頸,張開大口、吸納天地精氣、時時蓄勢待發的獅虎。

為了最大限度地吸納和貯藏“精氣”,它的大門還被做成凹鬥形式,使整個建築成一個葫蘆般的嘴闊、徑窄(內門框)、肚大的富於變化的空間,以達到藏風聚氣的目的。

圍在高牆裡的小小院落,暈渲著—種穩定、安靜的氣氛,十分適合小戶人家生活居住,是潮汕各地興建數量最多的鄉土民居。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駟馬拖車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潮陽陳慈黌故居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駟馬拖車平面圖

“駟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後包”,因它的外形看起來像四匹馬拉著一架馬車二得名。

駟馬拖車是“四點金”的複雜化,它是潮汕民居的極品,在所有建築中規模最大,功能較全。

它的基本組合為中間部分中兩進或三進式祠堂建築,兩邊兩花巷,有相互對稱的四座四點金分列兩旁,有後巷、後包厝和花巷相通,它的使用功能和防衛功能是其他建築形式不可相比擬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駟馬拖車效果圖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駟馬拖車民居

普寧洪陽德安裡是多座駟馬拖車、四點金組合的代表村落;

澄海的陳慈黌府是在駟馬拖車基礎上,吸收和應用西洋建築材料和技術,更進一步完善,是駟馬拖車極品級典型作品,使普通的駟馬拖車都望塵莫及。

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也稱“百鳥朝凰”,俗稱“三座落”、 “三廳亙”,較大規模的稱“八廳相向”。

簡單地說,“百鳥朝凰”就是以“駟馬拖車”為主體,外包“四點金”或“下山虎”,房間可以達到100間的規模,在潮汕古民居中,百鳥朝鳳較為少見。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厝角頭

除了宏觀上呈現出來的這四種建築外形外,細膩、追求完美的潮人在建築中也會狠抓每一個細節。

走近潮汕的古民居,自然而然的你會看到那些突起的像牛角一樣的“厝角頭”,如果細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這些“厝角頭”並不是都按同一種形狀設計的,有的圓,有的尖,有的平,有的陡……但它們都遵循同一樣東西,那就是風水。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所謂風水,即所屬金、木、水、火、土五行,與屋主人的命格息息相關。

較普遍的是土、金、木式,少數為水式,極少數為火式,這和北方的屋角有較大的差別,北方廟寺或大型建築都仿宮廷式,民居也有三角厝頭和大圓屋頭,沒有潮汕厝頭複雜。

廟宇多用火式,或許用意是希望香火旺盛。

世鏗院的厝頭似是屬於土式。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土形平而體秀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木形圓而身直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金形圓而足闊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水形平而生浪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火形尖而足闊

嵌瓷

如果說“厝角頭”的形式美因摻雜了風水的元素而變得意義不同,那麼中脊和嵌瓷鎖呈現的,更多的則是純粹的裝飾之美。

民居中的中脊可分為高、中、低脊。

一般後大廳頂為高脊,前廳為中脊,次房或花巷厝為低脊,厝角頭的順延方向為垂帶。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潮汕古民居中的中脊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垂帶

潮汕的垂帶厝頭、脊形式多樣,十分豐富。

有的可與皇家的裝飾相媲美,因有潮汕嵌瓷的大量應用於中脊和垂帶頭。

形成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屋頂裝飾獨特景觀。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常見的有中脊通花嵌瓷、浮肚嵌瓷。

神廟脊上龍鳳及百花百鳥,瑞獸、吉祥圖案嵌瓷作品。

是潮式建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嵌瓷工藝其用料做法是採用瓷碗、瓷盤敲碎後再經修剪,然後再一片片、一條條對合泥胚進行面層嵌貼。

它因瓷質瓷釉都要經過高溫形成。

所以嵌瓷作品形象生動,歷久而不變形不褪色,它是潮汕地區一種獨特的民族建築裝飾工藝。

木雕、彩繪和壁畫

走進潮汕古民居,時常會感覺置身於色彩的“海洋”之中。

色彩斑斕,金碧輝煌本來是用來形容皇宮的詞彙,但在那兒你同樣能夠感受到民間藝術對“精緻、精美”的鋪陳造設。

左看是壁畫,右看是彩繪,抬頭是木雕,木雕施以彩繪,金牆襯以壁畫,相間相生,趣味盎然。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潮汕民居金漆木雕的應用、精細的雕刻技術,令人歎為觀止。

它和黃楊木雕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油漆中的楹梁彩繪,俗稱作錦。

色彩斑斕,和西藏民間藏畫都是民間藝術在建築業中的廣泛應用,但潮汕彩繪更顯精細,更接近宮廷華爾彩,色彩更為豐富。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活了三十多年,才知道潮汕人住的房子是這麼講究的

在吃的領域,潮人從不含糊,因而有了人人一談到潮汕就口涎涎的說“吃”,在“住”的方面,潮人更是精益求精,將“住”的實用功能不斷拓展,繼而變成“住”的藝術,有些潮汕古民居活脫脫的就是一個龐大的“工藝品”。

不信?

去潮汕走一遭,我們都是“膠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