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陝西西安的紅拳真的能一招致勝嗎?

自由小小影


高陵人,算半個拳迷,據說紅拳可以算涇陽,三原,高陵的地方拳種,高鷂子是譽滿華夏的著名人物,高鷂子在高陵有徒弟,刑老四(高陵繩劉村,名字不太準,在崇皇鄉志上看的),戴和刑(梁村人)和高鷂子也淵源。下面給大家說一段小時侯老人講臨村的故事,那時我8一10歲下午打豬草,有我們三四個老人諞的。

話說臨村有練武習俗,有個老者(估計那時也就3,40歲吧)道行很深,我們這裡講究拳不東打,就是說河南,山東武功很勵害,話說有位山東拳友一路以拳會友,過河南入陝西,未逢對手,這一日就來到臨村,當時臨村老者在坑上抽菸(大煙水煙我也不知道了),人家說明來意要求切磋一下,臨村老者也不敢怠慢,來到場畔上,山東朋友選了一根白臘杆,臨村老者順手玉米串子上擰下個玉米棒子,兩人比劃起來,幾個回合下來臨村老者喊桃胡(關中方言,指腳踝),言畢玉米棒飛出打到山東朋友腳踝上。下來臨村老者也拿了根白臘杆,幾個回合下來又喊桃胡,白臘杆棍頭又點中山東朋友腳踝。這段逸事真不好判斷真偽。但我上初中時來回去學校要從他們村過,下午經常見他們老年人組織村裡年輕人練武,他們練的武器有春秋大刀,梢子(槤枷),三節棍,二節棍,棍,拳練的就是紅拳,他們村孩子說老人經常參加公社(現在叫鄉)運動會。

說這麼多吧!


順其自燃


武術是從古老的格鬥技巧中演變出來的一種即能修身養性、又具備一定的攻擊性和觀賞性的項目,很難定義是否是體育,但絕非體育能夠包含,其中還有武德、處世哲學等文化意義更重的東西!

任何一個拳種都不可能一招制勝,包括陝西西安的的紅拳,紅拳在陝西的流派比較多,本人家族中就有一位是紅拳的地區名人,師承紅拳流派邢家拳,(可以網絡搜清末民國涇陽武術名人,朝泰公又被朋友同行成為李老五),徒子徒孫遍佈涇陽高陵等地!

不過在我小時候這位爺爺就不在了,但小時候有印象,那就是他家中有好幾大箱子的刀槍棍棒,在他三週年的時候,那些傢伙什也被他的徒弟們帶走留作念想了,不過當晚他的徒子徒孫都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套路,這其中就有有名的大洪拳小洪拳!


涇水書生


沒有所謂那種拳種打贏哪種拳種,修行在個人,你就算長時間在某種功夫深練下去,也能打出自己的風格。一招制敵這要看制誰對吧,你不可能業餘練幾年就能一招KO專業選手吧。


大成茶館



每日互聯網觀察




紅拳起源於周秦、揚名於唐宋、盛行於

明清

,是中國民族武學重要一脈,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拳是陝西關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方拳的主流派。它以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德藝並存、以撐補撐斬為其母、勾掛纏粘為其能、化身閃綻為其妙、鑽身貼靠、腿法凌厲、刁打巧擊為其法,享譽武林。紅拳傳域甚廣,有豫紅、隴紅、川紅、滇紅、晉紅、魯紅等,尤以關中最。

2008年6月7日,紅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至於一招制勝,未免有些牽強,會武術的對戰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自然一招制敵,但紅拳遇上泰拳,或者對戰國家級跆拳道隊員,勝負就沒那麼容易區分的。習武本質在於強身健體,在於保護自己,伸張正義,如果單純為了好鬥而戰,為了一招制敵而學,那麼學習紅拳將毫無意義。


大唐百曉生


陝西紅拳動作複雜速度快,一般練習紅拳的都很長壽,傳統武術的強項是器械刀槍棍棒,徒手紅拳和傳統武術一樣,根本就幹不過散打和綜合格鬥,但是要玩器械,傳統武術厲害。要長壽練紅拳,要實戰,練散打,要以一當十刀槍棍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