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莫讓“鄉情”變了味道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敘敘家鄉情,說說家鄉話,同鄉之間懷著故里情懷的交往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鄉情”伸向公權力領域,超過正常人情往來界線,就會滋生種種腐敗,“鄉情”也就變了味道。

2017年,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孟偉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立案審查,2018年3月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涉嫌犯罪的問題及線索移交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縱觀孟偉的腐敗墮落事實,他與某公司董事長假借“同鄉情誼”之名進行的利益輸送和權錢交易最為突出和典型。

與很多“落馬”的黨員幹部一樣,孟偉熱衷於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為所謂的“家鄉企業”謀取不正當利益,在自己的分管領域對“老鄉”給予特殊“關照”。

在擔任中國環科院院長期間,孟偉長期利用職務便利和在環保科技領域的影響力不遺餘力地為家鄉某公司提供幫助,也正是近十幾年來,該公司在全國各地野蠻生長。

2006年前後,中國環科院承擔了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中的“循環經濟共性技術研究項目”,向來自詡深有家鄉情懷的孟偉聯繫了青島作為依託城市。

在該公司完全沒有科研團隊和科研能力的情況下,孟偉通過他的大學同學推薦,安排了該公司承擔了其中的兩個子課題,撥付的科研經費數額僅次於青島海爾集團,位居第二。

嚐到了甜頭,該公司董事長打著同鄉的名義,和孟偉開始拉近關係,共謀利益。

2008年春節前,該公司董事長到孟偉辦公室拜年,稱“按我們老家的規矩,過節要看望‘大哥’”,送給孟偉大額“禮金”。他交代,孟偉為該公司爭取到科研課題後,都會按比例作為回扣“感謝”孟偉。

從家鄉的一箱海鮮,到一筐老家的蔬菜,到春節前到北京送個禮金紅包,該公司送禮越來越多,金額越來越大,所謂的“感情”越來越深。孟偉沒有意識到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看似人情往來,實則另有所圖,他也一步一步被所謂的“感情”和利益套牢。

以幫助家鄉企業發展為幌子,孟偉一路為該公司“保駕護航”,收受鉅額賄賂,謀利事項涉及科研項目分配、工程承攬、企業經營等多個方面,甚至在該公司因嚴重汙染環境被查處時,還主動出面說情,為其逃避處罰提供幫助。

事實上,同鄉情誼之所以會演化成為“鄉情腐敗”,根子還是出在了黨員幹部自身身上。剖析孟偉的嚴重違紀事實可以看出,如果黨員幹部黨性弱化,宗旨意識淡薄,權力觀扭曲,將分管領域看作自身領地,將公權看作私器,終將被濫用的權力和私心吞噬。

同時,思想觀念產生偏差,把為同鄉謀取私利、大開方便之門看成是講義氣、重感情、不忘本的表現,將個人私情置於黨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也是孟偉最終跌入“無顏見江東父老”境地的原因。

以同鄉之名互相勾結,實現利益均沾,將腐敗利益鏈條內部的“官商勾結”包裝成為“老鄉情誼”,將以權謀私的行為當作“家務事”來看待,“理所當然”用所謂市場經濟進行“等價交換”,最終等待孟偉的只有法律的嚴懲。

要牢記底線、堅守原則,過好“鄉情關”,不能將個人私情置於黨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孟偉案再次提醒廣大黨員幹部,要不以親疏遠近而違公義;不因人情所困而徇私枉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家鄉人民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