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歐盟委員會發布盟情諮文:歐盟欲打破霸權壟斷“找到自我”

歐盟委員會發布盟情諮文:歐盟欲打破霸權壟斷“找到自我”

↑歐盟委員會大樓。

9月12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發表了一年一度的歐盟盟情諮文。在這份題為“歐洲主權時刻”的講話稿中,容克強調,“歐洲必須加強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主權”。

根據歐盟《里斯本條約》規定,歐盟委員會主席必須每年向歐洲議會發表盟情諮文演說。演說的具體內容包括過去一年內歐盟在內政外交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下一年的工作重點。因此,盟情諮文往往是外界觀察歐盟政策風向變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在世界變遷中尋求自主

在過去一年中,歐洲一體化進程仍在跌宕起伏中艱難前行。在容克去年發表盟情諮文之際,歐洲的民粹主義政黨分別在荷蘭和法國遭遇了強硬阻擊,以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代表的一批“新生代”歐洲領導人逐步走向前臺,在積極推行國內改革之餘,高舉“歐洲統一”大旗,為低谷中的歐盟提升了民意支持率。歐洲社會思潮“重回正軌”的曙光正在顯現,外界有關“歐盟是否會解體”的擔憂暫時得到了緩解。

但是,今年以來歐盟在內政外交領域不得不接連應對一系列的快速變化與危機。正如容克在本次演講中所提到的那樣,“世界正處在一個時代的變遷當中”。

容克表示,當今全球多邊秩序正在遭受威脅,跨大西洋聯盟正在面臨考驗,數字革命正在改變所有人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容克認為,現在是時候結束歐洲分裂的“悲慘局面”了,這片大陸配得上更好的境遇。

除了不點名批評美國單邊主義行徑給歐盟和世界添“麻煩”外,容克也呼籲歐盟應當展示作為全球重要一極的“力量”,與世界其他國家一道重塑多邊體系。他強調,面對當前的國際政治地緣環境,歐洲應主動成為未來世界的“建築師”,不能僅僅是充當“觀眾”或者是“評論員”。他強調,歐洲必須在國際事務中手握更多主權,但歐洲在尋求自主的過程中“不會傷害到其他國家”。

“去美元化”成盟情諮文亮點

“讓歐元成為全球貿易貨幣”。容克在演講中有關“去美元化”的概述堪稱亮點,也預示了歐元將成為歐盟未來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大話語權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儘管美國能源僅佔歐盟能源進口額度的2%,但歐盟有80%以上的能源進口用美元支付,來自俄羅斯和海灣國家的進口商品大部分是以美元計價,這種情況是“異常”的。他指出,歐盟必須改變上述現狀,歐元必須成為一個主導新歐洲的活躍工具。

近年來,歐洲頻頻在能源進口問題上被美國“卡脖子”,這已經不是新鮮事。根據以往經驗,美元霸權是歐洲不得不“忍氣吞聲”的重要原因。今年以來,歐盟在能源進口問題上承受的壓力更是有增無減。德國與俄羅斯擬議修建的“北溪2號”天然氣輸送管道被美方百般阻撓,不僅使歐盟各國間產生意見分歧,亦迫使歐盟決策圈“騎虎難下”。

在美國今年單方面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伊核協議)後,歐洲與伊朗有合作項目的企業便一直處在美國的制裁陰影籠罩下。迫於制裁壓力,歐洲企業對伊朗的投資與合作項目近幾個月來急劇減少,歐伊之間的能源合作項目也面臨著癱瘓危險。

8月底,德國與法國政府高層分別表態指出,有必要制定一個獨立的支付體系,為歐盟的政治與經貿自主“保駕護航”。隨後,有歐盟官員指出,美元在全球經貿活動中佔據的主導地位給了特朗普政府“底氣”,歐美的不對等態勢若持續下去,跨大西洋關係恐將裂痕不斷。儘管存在現實的技術難度,但歐盟將開始逐步推行歐元在國際結算中的應用,並籌劃建立一個SWIFT系統以外的支付體系。

容克此次表態不僅呼應了法德政府官員的構想,亦是迄今為止歐盟官方層面直接表達對美元體系的不滿。有當地媒體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正將美國孤立於世界,歐盟及中國、俄羅斯、日本等其他大國將有機會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試圖改變美元體系的壟斷,或許是各方可以開展合作的重要一步。

“找到自我”先從自己做起

雖然“歐洲主權時刻”是今年盟情諮文的題目,但歐盟內部若經常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陷入意見分歧,不僅難以協調統一立場,“主權”更是很難定義。或許是注意到了這種危險,近期與歐盟關係緊張敏感的意大利、波蘭等國政府並未被容克直接點名批評。

今年以來,意大利等國政府與歐盟機構關係緊張,在非法移民接收等問題上針鋒相對,拒絕接受移民分攤方案。歐盟擔憂,本已敏感的矛盾不斷在上述各方間被激化,可能干擾明年的歐洲議會選舉。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近期在評論歐盟與意大利等國緊張關係時認為,各方分歧不僅“非常明顯”,而且還在歐盟內部引發了更多“非理性情緒”。

從目前情況看,在歐洲極右政治風潮湧動形勢下,部分歐洲民粹政客的言論極有可能起到煽動效應,恐將引發未來歐盟內部更為廣泛的“意見分歧”;另一方面,歐盟在推動解決諸如非法移民等問題的過程中掣肘過多,難以在短期內商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如果在此期間歐盟不能很好地平衡整體利益和成員國個別訴求,歐盟不僅將在內部價值認同上持續遭遇“信任危機”,對外“用一個聲音說話”,謀求更加強大的國際話語權亦是紙上談兵。

推進一體化需務實穩健

目前,本屆歐盟政府的任期接近尾聲,歐盟決策權如何在未來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穩住歐洲政治“基本盤”,值得留意。近年來,雖然歐洲一體化進程顯得步履維艱,但成就依然可圈可點,歐盟境內愈演愈烈的難民與暴恐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歐元區改革與歐盟聯合防務機制草案也得到了各成員國的一致通過。歐洲內部的各股政治力量若能齊心謀發展,協力合作,明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仍然有可能成為加深歐洲一體化進程的良機。

正如奠定歐盟建立的《舒曼宣言》中所說,沒有與所受威脅相稱的創造性努力,就無法保障世界和平。多年來,歐盟通過自身理念和實踐向世界證明,各國人民可以跨越歷史恩怨、文化隔閡、地理障蔽,張開懷抱,實現合作共贏。希望一個更加“自主”的歐盟能推動各國在國際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努力使當前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更加公正合理,與世界其他國家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真正地“找到自我”。

(經濟日報 記者:陳博 責編:李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