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我曾與大學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如今為何薪酬距離拉大?

9月7日,某網站公佈的一份最新調研成果顯示:

2018年,全國本科應屆生平均起薪水平為5044元,其中一線城市為5292元,二線城市為4489元;

全國碩士應屆生起薪水平為6824元,其中一線城市為7159元,二線城市為5726元;

全國專科應屆生起薪水平為4016元,其中一線城市為4279元,二線城市為3499元。

我曾與大學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如今為何薪酬距離拉大?

Photo by Daria Nepriakhina on Unsplash

從不同行業崗位的起薪水平來看,人工智能類崗位應屆生11557元的起薪引人注目;大數據類崗位應屆生起薪約為9962元,也為很多人所羨慕;算法雖然並非新興崗位,但其近年來的搶手程度一直沒有退熱,因而本科應屆生起薪便高達12627元。

當看到這樣的薪酬水平,很多職場打拼多年的人,都忍不住偷偷躲在廁所裡哭泣。

就像昨天一網友給老王留言說:自己畢業5年,換了3個行業,薪酬仍然不到8K。現在馬上要結婚了,感覺壓力好大。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壓力大,而是全民壓力大,全民陷入焦慮和迷茫。造成如此心境的原因,歸根結底也還是薪酬目標與能力或技能不匹配

就像上週,一位職場朋友經過好友的背書,聯繫到了老王。他現在的年薪是36萬,但很不滿足現狀。原因是——他大學同學的薪酬都超越了他。

以他的情況為例,很多人焦慮和迷茫的原因皆是來源於比較。薪酬比大學同宿舍同學要低,那麼難免心裡不平衡。

老王和他深度溝通之後,給了他一些建議:人不能活在別人的目光下,而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永遠不要去攀比薪酬或炫耀薪酬,或許就可以讓這個世界減少一絲焦慮。

我曾與大學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如今為何薪酬距離拉大?

Photo by Giammarco Boscaro on Unsplash

很多人過不了心裡這一關,是認為大學同學都是在同樣的起跑線上起跑,憑什麼薪酬差距會被拉大呢?這個問題,在老王上次幫助一位公司的財務VP選擇offer時,就遇到了答案。他說,他同學目前的平均薪酬不到50萬,而他的薪酬已經近200萬。原因就是他恰巧選擇了一個朝陽的行業,否則他的薪酬標準最多也就是40萬左右。

是的,一個人的薪酬與行業有很大的關係。除此之外,以下原因也是影響薪酬的重要元素:

1、與該崗位所在城市的薪酬範圍有關。不論什麼行業,薪酬定位都要參照本地薪酬水平。如果本地薪酬水平偏低的話,你的薪酬自然不會太高。就像昨天,老王和鄭州一位新媒體主編交流時,她說起自己的薪酬遠遠低於北京新媒體主編的薪酬。

老王告訴她,千萬不能拿北京的薪酬和鄭州的薪酬相比。說得直接一些,很可能鄭州的主編薪酬與北京的小編薪酬差不多。這正是城市薪酬水平對個人薪酬水平的影響和制約。

她的能力或許很強,但薪酬很難超越所在城市的薪酬範圍,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不能接受這種狀況,除非有魄力換一個城市。

2、行業人才的稀缺性。不妨還以新媒體人員的薪酬為例,今年春節剛過之後,區塊鏈新媒體受到了資本的熱捧。很多企業紛紛開始招兵買馬,導致區相關求職者的薪酬水漲船高,有的已經翻倍增長。更可怕的是,很多被其他新媒體公司淘汰的小編,搖身一變,竟然以月薪翻倍的價格加入區塊鏈新媒體公司。

我曾與大學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如今為何薪酬距離拉大?

Photo by Natalya Letunova on Unsplash

直到上個月,很多區塊鏈新媒體紛紛被封號,導致新媒體小編們再次回到人才市場上,薪酬重新迴歸到理性的狀態。

所以說,人才的稀缺性,也會導致薪酬的上下浮動。

作為職場人,如何提升自己的薪酬水平呢?老王建議,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1、選擇好的行業可以將你的努力效果放大,提升薪酬上漲速度。行業的發展水平高,吸金能力強,自然會令從業者的薪酬水平更高。目前來說,在互聯網、高科技、金融等行業,薪酬具有優勢。而那些夕陽行業,打死薪酬都不會太高。

2、根據你的能力,尋找哪個城市更適合你的發展。你所在的城市,已經在大範圍內決定了薪酬的高低。一般北上深三個城市的薪酬,比其他城市薪酬高很多,最突出的是北京和上海。

對城市的選擇,還是要考慮專業、能力、個人選擇等因素。如果是互聯網行業,北京就應該是你的首選;傳統金融業,那肯定是上海;創投圈則一定在北京等等。

3、培養自身技能、提升自我價值,讓自己成為稀缺性人才。不管選擇什麼行業,或是選擇哪座城市,能力和技能始終是決定薪酬的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就算做了一萬道選擇題,也依然只能看著別人拿高薪。

能否讓自己成為稀缺性人才,主要看自我定位。老王認識一位朋友,大專學歷,但對運營特別精通。他在某公司工作了6年,因事提出離職,被老闆立刻拒絕,併為他大幅度升職加薪。

在公司內,一旦成為了稀缺人才,薪酬自然升高。最尷尬的境況就是,你是一個隨時隨地可以被替代的人,還不自覺地嚷嚷薪酬低。這樣的人,企業憑什麼給你高薪呢?

我曾與大學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如今為何薪酬距離拉大?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寫在最後

薪酬很重要,因為它不僅是個人能力和價值的體現,更是現實生存的基礎。

那些天天夢想著拿高薪的人,通常拿不到高薪,因為他們只擅長做白日夢,卻不擅長踏實努力。

只有那些認真選擇行業,謹慎選擇城市的人,那些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讓自己成為無可替代的稀缺性人才的人,一定能拿到高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