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大企業,為什麼難破產?

現在大約沒有多少人會懷疑這一輪經濟危機的真實性了,半年多以前,國內主流媒體還是普遍的樂觀情緒,一些官員沉溺於玩弄詞藻,回想起來,真是讓人臉紅。公共理性如此之低,不知原因在哪裡?

不過這個經濟危機底部在哪裡,還將持續多久時間,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影響幾何,則依然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命題。在我看來,只要中國的經濟結構不進行實質性的調整,那麼這個經濟危機將是一個長危機,5年也未必能走出這個困境。GDP恢復正常增長也不意味著危機的結束。關於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學家們多次說及,此篇短文就不重複了,此篇短文主要想討論中國經濟的一個怪現象,那就是為什麼大型企業很難破產?深究這個現象背後,其實折射了中國經濟結構內在的矛盾。

截止2008年6月份,珠三角和長三角就掀起了中小型企業倒閉潮,當時的說法是有67000家企業倒閉。我沒有看到之後企業倒閉的官方數據,當然官方數據摻雜了過多的考慮,因此其數據也不可信。但是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從本輪經濟衰退以來迄今,因為各種各樣原因倒閉的中小型企業不在少數。如果說經濟危機是不可避免的話,那麼企業倒閉也是不可避免的,企業倒閉也不完全是壞事,是市場經濟糾錯過程的一個必要過程。

不過,這輪經濟危機迄今,鮮有聽聞大型企業的破產。最近一個比較轟動的破產案例是三鹿集團,不過其破產的原因和經濟危機沒有多少關聯,而是由於其生產的有毒奶粉危害了無數嬰幼兒的身體健康,在幾經波折之後,最後通過可疑的破產程序來逃避責任。位於東莞的玩具生產商合俊集團勉強算是一個倒閉的大型企業,不過嚴格來說合俊集團是港資企業。相比較經濟危機帶給歐美國家那些知名大型企業的倒閉,中國的大型企業似乎特別有種特別的抵抗力。

那麼是否中國的大型企業,經營狀況特別好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國內媒體充滿了各個大型企業經營困境的報道,幾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利潤年報都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大型國企在壟斷條件下,經營利潤也大幅下滑。已經見諸報端的是,象南航,國航,東航這樣的大型企業都因為鉅額虧損,處在技術性破產的境地。

不過很顯然,這些企業不會走向破產,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獲得了鉅額的政府注資,據說南航獲得30億,東航獲得70億,國航將獲得90億。而哪怕是象海航這樣的航空公司也可以獲得一大筆錢。經濟學上講的“道德風險”,通過政府注資行為得到了完美的詮釋。也許有人會以美國政府同樣對陷入困境的金融巨頭注資為由,為中國政府行為進行辯解。這種辯解沒有正視美國政府注資行為所經歷的嚴格程序和嚴密審查,同時美國政府注資後大幅攤低了原來股東權益,而中國的注資最多隻是調整了原來的管理層而已。

媒體上報導的浙江幾家大型企業的命運,也可以看出大型企業“破產”之不易。全國人大代表邱繼寶的飛躍集團,是較早倒塌的一家企業---當然在我看來,理由很難被歸因為本輪經濟危機。由於邱本身的政治光環,飛躍集團雖然倒塌,但是官方卻不能任其破產,基本結果是政府出地擔保,資金面相對寬鬆的四大國有銀行繼續給飛躍注入流動性,邱繼寶先生要繼續當國寶。 2008年9月,浙江紹興的華聯三鑫集團面臨破產,幾經波折之後,依舊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導和注資下,繼續存活。最近數月市場盛傳浙江某知名房地產企業流動性枯竭,同樣也是全國人大代表的企業負責人四處躲避債權人追索。不過市場同樣盛傳,政府機構正在積極救助這個企業。看來,這家企業哪怕經營的再爛,走向破產清算的概率也不高。

大企業,為什麼難破產?

上面提到的政府對大型企業的拯救行動中,相關的企業有的是國有企業,有的是私營企業,有的是上市企業,而所在行業也各不相同,但是估計很難和國家的經濟安全聯繫起來。並且,這種對大型企業的拯救行動,絕非某時某地的特例,從中央到地方,從沿海到內地,都有相似的版本。真不知道政府如何對這些拯救行動給出一個合理的說法?

當然,撇開可以合理想象的政經交易和利益勾兌之外,官方一個冠冕堂皇的說法是大型企業社會影響大,救助行動是為了維持社會穩定。這種說法本身是一個政治話語陷阱,因為如何維持社會穩定決不是一件容易說清楚的事情。但是任何事件,一旦和穩定話語連接,就具備了別樣的魔力,可以驅動許多匪夷所思的利益組合,而市場的基本規則可以被輕易顛覆,經濟危機下的市場清空機制被權力所扭曲。反映在當下,就意味著許多應該倒閉破產的大型企業又獲得了鹹魚翻身的機會,可以繼續通過不當方式掠奪市場資源。而這種成本又被廣大的納稅人和中小企業分攤,經濟結構越來越畸形。

其實,一個即將枯死的大樹的倒塌,意味著無數的小草和小樹獲得了空間和陽光。中國很多大企業的發展過程,並不是正當的市場競爭的結果,而是某種畸形生態的結果,如果鼓勵其中那些僵而不死的大企業繼續存續下去,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毒瘤。只有當這些經營不當的大型企業能迅速退出,才能為其他更有效率的市場主體留出必要的資源和空間,使得經濟可以健康發展。政府對大企業的拯救行動,既不合法,又不合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需要看到更多的經營不善的大型企業的破產,才可以確信經濟結構在得到改善,在可以確信我們走在對抗經濟危機的正確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