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復仇星”每2600萬年迴歸一次太陽系, 地球能逃此劫嗎?

楊默晗


地球上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有人認為存在一顆所謂的“復仇星”,每隔2600萬年就回歸太陽系,每次都造成地球生物大滅絕。

從時間上看來,地球上經歷的5次生物大滅絕並沒有嚴格的週期關係,有的間隔幾千萬年,有的間隔1億多年,並不能認為是復仇星引起。還有說法是地球所在的銀河系旋臂引起,地球隨太陽繞銀河系中心運行,每2.6億年繞行一週,每繞宇宙地球的環境就可能劇烈變化一次,造成地球生命的滅絕。但還是上邊所述的原因,地球生物滅絕並沒有週期規律。

而地球所在的銀河旋臂環境較為穩定,地球繞銀河系中心運行,也不會造成生物的週期性滅絕。有人假想出一顆太陽的伴星,它的亮度較低,體積較小,每2600萬年繞太陽、復仇星的共同公轉中心繞行一週,臨近地球時,可能因為引力作用造成太陽系內的小行星、彗星軌道參數改變,增加撞擊地球的幾率。然而這顆所謂的“復仇星”,在天文研究中並沒有證據支持,也就可能永遠是假想而已。

所以目前的研究中,所謂的復仇星只是一個子虛烏有的虛構天體,地球生物大滅絕另有真兇,從地質科考等活動中得出,滅絕事件都是由海洋或大氣環境的改變,有的是地球地殼運動劇烈引起,也有像恐龍滅絕那樣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