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二戰後德國為什麼不再經常使用M型鋼盔了?

年糕63


這主要和二戰後德軍的去納粹化有關,二戰中德軍最為經典的就是其使用的M35式頭盔了,幾乎已經成了二戰德軍的一個象徵。但是在也正是因此,M35會被視為納粹德軍的一個象徵,這也是戰後迫切希望擺脫二戰歷史問題包袱的聯邦德國和東德都面對的一個問題。

不過由於聯邦德國屬於北約,戰後聯邦德國軍隊的重建也很大的依賴了美國的幫助,因此其在一些裝備上使用了美式裝備,其中就包括頭盔。聯邦德國軍隊使用的是美軍的M1頭盔,不再使用德式M35頭盔。但是在一些武器上,則使用了此前的裝備,比如MG42機槍,就被繼續使用,並在後來北約7.62X51NATO彈推出後,改進了彈藥,推出了MG3機槍並使用至今。

而對於東德軍隊,由於屬於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對於那個過於明顯的M35頭盔也比較忌諱,同時二戰末期德國推出的M56頭盔防護效果也更好,因此重建的東德軍隊使用的是M56頭盔,這種頭盔雖然外觀醜陋,但是防護效果很好,式金屬頭盔時期綜合防禦能力最好的一款。像土耳其軍隊,就至今依然裝備有一些M56頭盔。

不過隨著後來的更好的纖維材料的發展,加上東西德的統一,如今的聯邦德國軍隊已經研發了多款採用纖維防彈材料的頭盔,廣泛裝備德軍的普通部隊,特種部隊等使用。


戰爭之王


二戰德國擁有世界上最精良的部隊和最先進的武器,其頭盔的綜合防護能力也是世界上頂尖水平。戰後,德軍經典的M35式頭盔卻不再經常被使用。在當時如果繼續使用M35式頭盔可減少很大一部分的軍費支出,畢竟還剩餘的頭盔多得是拿起來就能用,可是為什麼要放棄M35式頭盔而大量採購美軍的頭盔?

要說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軍裝說起,軍裝是一個軍隊的象徵。所以當人們穿上軍裝時,代表的就不是個人,而是這個軍隊。所以我們可想而知,如果繼續使用M35式頭盔,其含義就代表納粹德軍的形象。而二戰後,四大佔領國對德國進行徹底的去納粹化,禁止關於納粹德國的各種標誌、行納粹禮和宣傳有關納粹的言論,所以如果繼續使用M35式頭盔豈不就代表納粹。

在之後美軍為首的西德軍隊放棄使用M35式頭盔和一些武器,大量引進並使用美式軍隊的頭盔和武器,同時西德政府也可以表達自己對二戰的反省和與納粹德國劃清界限的決心。但在東德,由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領導下,情況卻完全不同,所有關於納粹的標誌去除之外,又極大的保留了德國軍隊原來服裝的款式,其頭盔雖然也發生改變,這就是著名的M56鋼盔,但還是可以看出它包含著很多M35式頭盔的風格,事實上他就是納粹德國後期定性的一款頭盔。

隨著之後柏林牆的倒塌,宣佈東德和西德的統一。也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德國還是世界強國。軍隊也開始使用纖維防彈材料來製造頭盔,同時聯邦德國也逐漸在軍隊的服裝和頭盔上更多的加入了自己國家傳統軍服的元素。而讓無數軍迷瘋狂的M35鋼盔永遠額銷聲匿跡了。


利刃號


軍隊的形象往往會直接反應出一個國家的形象。二戰時期,德國作為一個主要的參戰國,他們的軍隊素質以及裝備武器無一不透露著這個國家的工匠精神,大到一輛坦克,小到一支步槍,甚至是一個頭盔都是做工精良,性能優秀。當然,這與德國所擁有的完善的軍工體系以及對軍隊建設的重視程度是離不開的。

所以每當提起M型鋼盔這種防護功能極強的鋼盔,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德國。二戰時期,這種頭盔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類似於現代吃雞遊戲中的三級盔一樣,對於那些德國士兵們來說,M型鋼盔有時甚至可以當做一條命來使用。但是二戰結束後,德國卻大量採用了從國外採購的裝備來武裝自己的軍隊,甚至是M35鋼盔也很少出現了。

那麼至於戰爭結束後德國不再使用這種頭盔的原因,其實歸根結底是受到國際形勢的壓力。發起二戰的德國是納粹的代表,所以戰爭時期的一些裝備也都代表著納粹,而M型鋼盔就是其中一種。在當時的形勢看來,納粹是非正義的代表,因此在反法西斯戰爭結束後,這些帶有納粹意味的很多裝備也就不再使用了。

事實上,在德國統一之前,當時的東德還是保留了很多原來形式的裝備的,比如軍裝和M36頭盔,這也是納粹科學家設計定型的一款頭盔,之時沒來得及在的軍中普及罷了。但是之後德國統一後,越來越現代化的裝備也就取代了之前的舊樣式,再加上迫於社會的壓力,所以性能優良的M型鋼盔也就不再出現了。


利刃巨透社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指二戰後的德軍不再使用傳統的M35鋼盔吧,這個還要從戰後德國的去納粹化說起。

二戰德軍士兵的標準形象,光這頂鋼盔就能吸引一大批人穿上軍裝有木有?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四大佔領國分區佔領,根據之前三巨頭在雅爾塔會議達成的共識,戰勝國在德國佔領區進行徹底的去納粹化和民主化改造,消除納粹主義在德國統治十餘年的影響,其主要舉措包括追捕甄別納粹黨成員,將前納粹黨員開除公職,審判負有罪責的納粹黨成員,禁止在公開場合使用納粹標誌和行納粹禮,不得宣揚有關納粹的言論等等,有些措施直到今日仍然有效,比如前段時間有兩名中國遊客在德國行納粹禮結果被警察逮捕就是明顯例證,其實不僅僅是佔領當局強制去納粹化,後來德國人也竭力將自己同納粹德國劃清界限,很有點矯枉過正的意思,這一點在戰後聯邦德國重建軍隊時表現得尤為明顯。

戰後去納粹化運動中街頭建築上的卐字標誌被直接砸掉。

在二戰時期,德國軍服的帥氣那是出名的,再配上一頂造型漂亮的M35型鋼盔,那真是英氣爆表啊!可是在英美佔領當局看來,這身軍服連同M35型鋼盔都是納粹軍隊最顯著的外在象徵,肯定不能再穿!因此,聯邦德國在組建國防軍時拋棄了傳統的軍服和鋼盔,全盤美化,鋼盔也採用美式的,雖然後來的新軍服多少恢復了一些傳統的德意志元素,但總體上的觀感相比二戰軍服還是差了一個檔次,尤其是鋼盔。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倒是美軍自己依據德軍鋼盔的樣式研製了新型頭盔,被直接戲稱為“德國佬”頭盔。還有就是民主德國,老毛子雖然對待德國人比西方更狠,但對於德國軍服卻是喜歡得很,居然允許民主德國人民軍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軍服樣式,除了沒有納粹標誌,簡直全盤照搬,就是鋼盔有些特別,不過還是能夠看出M35型鋼盔的影子,要論軍服的話,東德軍隊完爆西德軍隊。

1955年,德國總理阿登納在檢閱新組建的聯邦德國國防軍,放眼望去全是美式鋼盔,您是檢閱德軍還是檢閱美軍?

東德人民軍的閱兵隊列,東德軍隊繼承了更多傳統德國軍服的元素。


崎峻戰史


二戰中的M型鋼盔起源於一戰,當時一戰所使用M16,17,18經過改進發展便成了二戰中所使用的M型鋼盔。M型鋼盔具有輕便的特點,能有效減少頭部的疲勞,而且他的防護效果也是很不錯的,那麼這樣一個鋼盔為什麼德國不常使用了呢?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一項裝備被淘汰最大可能是因為性能在當代不適用或是有別的更優秀的裝備去替代它新出的凱夫拉鋼盔防護效果比之要優秀一些,所以對於原本的M系列鋼盔使用就變少了,但是這個原因並沒有這麼重要,因為即便有新式裝備,舊式的裝備消失也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所以這不是他不常使用的最重要的一點。

那麼,就要說一下它不常使用的最重要的原因了,因為在二戰時這個鋼盔基本可算是德國納粹的代表性裝備了,作為被世界唾棄的納粹來說,即便是德國也會想與之撇清關係。戰後的去納粹化運動也是進行得很徹底,在當時的美國等國家認為德國軍服都是納粹的象徵,所以當時德國軍服已經逐漸美化,無論是軍服或是頭盔都向美國靠齊,所以M系列鋼盔便也就不常使用了,不過很耐人尋味的是美國頭盔外形卻逐漸向德國頭盔靠近,這也說明M型頭盔的優越性了。當然去納粹化運動也便是為什麼不用M型鋼盔二戰後不常使用的重要原因了。戰敗國家是沒有人權的也就體現了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