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以恆大童世界為例,看主題樂園如何可持續發展?

主題樂園眾所周知,如雨後春筍,同質性嚴重,恆大童世界,一個很高端的形象騰空出世,突出一個童字,定位與兒童,很明顯是恆大進軍文旅行業的重頭戲,今天,以恆大童世界為例,看主題樂園的可持續發展。

以恆大童世界為例,看主題樂園如何可持續發展?

  面向2-15歲少兒,打造世界頂級主題公園

  日前,恆大旅遊集團高調推出少年兒童主題公園品牌“恆大童世界”,成為恆大文化旅遊的拳頭產品。其定位明確,面向2-15歲的少年兒童,以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故事為核心內容。隨之,該品牌的全國擴張也同步開啟。據瞭解,恆大將在全國佈局15個恆大童世界項目,並將在未來2-5年內陸續竣工開業。屆時,每個童世界都設計有33個大型遊樂項目,將輻射半徑500公里以及8000萬人口,年遊客量預測將達1500萬至2000萬人次,拉動旅遊消費超200億。

  與華強方特等主題公園品牌類似,目前恆大童世界的選址主要位於二、三線城市,包括青島、長沙、開封等。但每個項目均投資不菲,其中開封恆大童世界總投資約1000億元,成為當地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文化投資項目。恆大童世界要面向少年兒童群體,與迪士尼、環球影城等主題公園錯位發展,檔次必須為世界頂級,要突出弘揚中華文明,同時反映世界文明。

  兒童樂園消費市場將保持15%的高速發展

預測,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到2020年,中國將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主題公園市場。恆大此番大手筆佈局兒童主題公園,顯示出對國內兒童主題公園市場的強烈看好。目前圍繞兒童衍生的親子消費市場前景廣大,親子游已經成為國內主題公園的主力消費群體。“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落實在兒童身上。”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表示。據同程旅遊數據顯示,在針對既往親子游消費經歷的調查中,有親子游出遊經歷的受訪者中,曾帶孩子去主題公園(包括動物園)的比例高達81.73%。據安信國際證券統計,在上海迪士尼的客戶群體中,近七成外省市消費者會與配偶、子女或父母一起遊玩,進而表現出家庭遊、親子游的特徵。

  對於國內主題公園未來的發展趨勢,有相關從業者直言:“未來的市場一定是孩子的市場。”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國內兒童樂園消費市場將持續保持15%的高速發展,未來兒童消費市場將達到2萬億元。龐大市場吸引下,國內各大主題公園品牌均紛紛加碼兒童板塊。

以恆大童世界為例,看主題樂園如何可持續發展?

  競爭激烈,IP是佈局兒童市場關鍵途徑

  最初以年輕人為主體客源定位的歡樂谷,近年來正不斷加大對親子游市場的投入。2014年,北京歡樂谷三期項目將“閤家歡”作為定位,正式開拓家庭旅遊市場。而在近段時間開始動工的四期項目,則是歡樂谷對親子游市場的再加碼。

  今年3月,北京歡樂谷宣佈四期建設將於2018年和2019年相繼推出,計劃追加10億元並改造10萬平方米的地帶,對“螞蟻王國”和“香格里拉”兩大主題區域進行改造。

  此前,歡樂谷已經與國產動漫IP“餅乾警長”簽約。據北京歡樂谷總經理趙小兵介紹,將實現餅乾警長IP在主題公園的落地,將動畫故事實景化,並開發IP主題玩具、圖書、文具等衍生產品,未來還將開發大電影以及其他文化產品。在此次的四期項目中,主題區域便為“餅乾警長”IP的衍生樂園。而這一IP形象誕生於2009年,主要受眾為95後和10後。

  最大程度地將粉絲轉化為遊客

  與此同時,華強方特則在IP領域深耕多年,並意圖藉助IP實現粉絲與遊客的轉化,覆蓋親子游。目前,華強方特已擁有《熊出沒》系列、《十二生肖》系列、《小雞不好惹》等20餘部動漫原創作品IP。

  據華強方特副總裁陳輝軍介紹,目前不同業務領域的原創IP和中國傳統文化再創IP,都已運用於“方特”系列品牌的主題樂園裡,實現IP變現。4月時,華強方特開發的3-6歲低齡兒童啟蒙教育片正式開播。

  此外,華強方特還針對6-12歲的兒童推出《熊出沒之探險日記》。“我們也會收購一些優質IP,並再創中國傳統文化IP。這些IP都將充分運用於主題樂園中,以點帶面產生引流效果,最大程度地將粉絲轉化為遊客,覆蓋親子游與休閒遊。”陳輝軍表示。

以恆大童世界為例,看主題樂園如何可持續發展?

  除了歡樂谷和華強方特,恆大童世界同樣也針對IP展開佈局,中國傳統文化成為重要抓手。由此不難看出,各大主題公園在佈局兒童市場時,IP成為其主要手段。趙煥焱表示:“獨立知識產權是主題公園的生命線。”業內人士指出,IP主題公園應通過故事性獲得遊客的認同感,並能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尤其是在兒童主題公園中,動漫IP可以令主題公園更具場面感。對於主題公園方而言,IP同樣也是豐富盈利模式、拓寬盈利渠道的重要方式。據一組被廣泛引用的數據顯示,海外主題公園的收入構成中,30%是零售,30%是門票;而迪士尼樂園1元的門票能拉動8元的消費,其70%左右的收益來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費。

  投資方急功近利,兩三年內期望回報

  主題公園儘管前景看好,但目前國內主題公園在兒童市場仍是問題重重。對投資回報週期的錯誤認識、同質化現象等等,均令主題公園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另有分析認為,國內主題公園兒童領域市場分散、可持續性弱等現象背後,還在於主題公園過於盲目的擴張。

  目前,主題公園盈利難已成為業內公認的難題。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主題公園回報週期長,往往導致投資方出現急功近利的現象。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純粹的主題公園投資回報週期通常很長,即便是迪士尼也是如此,週期甚至長達11年。”

  中金普華分析指出,由於缺少對國內旅遊客源市場的正確認識,部分投資者往往過高估計客流量,忽視了兒童主題公園的專業性和特殊性,進而不能正確把握投資回報期。據瞭解,國外一般將兒童主題公園的投資回報期定為6-8年,而國內往往定在2-3年,導致票價過高,影響遊客出遊心理。另一方面,為節省投資成本,許多投資者選擇地價較低的城市邊緣或較為偏遠的地區,交通不便,造成遊客稀少,不重遊等現象。

  與此同時,主題公園在兒童市場的同質化現象也同樣普遍,由此映射出的仍是國內主題公園在IP方面的長期短板,甚至也被指為國內主題公園的最大問題。“兒童是主題公園的最大主題,從迪士尼到以兒童喜歡的動物為主的海洋世界等,無不如此。目前同質化問題是最大的,如果沒有獨一無二的細分項目體驗,就因為與其他樂園類似而容易被邊緣化。”趙煥焱表示,“如果內容類似,就會陷入降價競爭,經營就沒有起色。”驢媽媽CEO王小松也指出,國內不少樂園類景區缺乏自己的IP,兒童設施高度相似,遊樂活動基本雷同,讓孩子們缺乏新鮮感。

  可持續性弱,經營3年遊客數量不升反降

  此外,由於兒童自身的特點限制,導致多數主題公園只能就近遊玩,成為主題公園數量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由此進一步導致主題公園的可持續性偏弱。“主題公園應該定位為旅遊目的地,這樣才能持續吸引外地遊客。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公園數量不能太多。”陳少峰表示,“主題公園數量一多,就容易變為就近旅遊,只能吸引附近的遊客了。而附近的遊客遊過一遍後,回頭客就不會太多,所以國內主題公園經常在經營3年後,出現遊客增長放緩甚至大幅下滑。國內主題公園的最大問題就是可持續性比較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