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強震過後,必有大震,且發生在地球另一側

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強震過後,必有大震,且發生在地球另一側

【ALENG 自媒體】8月6日午間專稿,“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是著名的蝴蝶效應,它表明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密切聯繫,不可分割的。對於破壞性極大的地震來說,通常情況下,一次大的地震發生後,會出現多次強度不同的餘震,這已經成為人類科學的共識,幫助人類在面臨大地震的時候,避免更多的損失。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一次強度在6.5級以上的大地震,可能會造成的直接惡果不僅僅是多次餘震,甚至可能引發遙遠區域的另外一次大地震。

據發表在最近一期《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一次強大的地震可能會引發其他地區也發生一次強度相當的地震。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973年至2016年的地震數據,發現在震級為6.5級的地震發生之後三天內,其他5.0級或更大的地震更有可能發生。

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強震過後,必有大震,且發生在地球另一側

同時,他們的研究還表明,位於地球另一側的區域最有可能經歷這些誘發的地震。這種聯繫的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印度尼西亞1992年發生的6.7級地震,該地震發生在尼加拉瓜海岸發生7.7級地震後的5.6小時。那次地震直接造成了超過2200人死亡。

該結論是研究團隊在對大量的地震數據進行綜合研究之後得出的。科學家說,雖然很多大地震之間似乎並沒有明顯的聯繫,但是研究數據表明,每當一次震級在6.5以上的大地震發生後,在地球的另一側發生大地震的的可能性顯著增加,而目前的科學知識尚無法解開這其中的聯繫。

據該科學團隊的科學家奧馬利說,“對於一次大地震如何能夠引發另一次大地震,而且在時間和距離上如此巧合,目前僅能夠推測,但無論如何,研究數據表明了它們之間確實存在著聯繫。”報告指出,這項最新的研究結果,有助於改善地震的臨震預報以及幫助建立與地震有關的風險評估體系。

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強震過後,必有大震,且發生在地球另一側

雖然對於人類來說,大地震是毀滅性的,但是地球在蒼茫宇宙空間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宜居星球,很大程度上與頻繁的地震活動也有關係,因為這表明地球尚未成為一顆冰冷死寂的星球,萬物從而能夠藉此繁衍生息。如果能夠比較準確地預報大地震的發生,那麼人類才可以驕傲地成為這個藍色星球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