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民間故事精選:黃精和玉竹

嶗山自古以來,不光被人們傳為神仙居住的好地方,還是中藥草的出產地。山上長的黃精和玉竹兩味中草藥,特別有名氣。你知道這嶗山長的“黃精”和“玉竹”是怎麼來的嗎?

傳說,當年王母娘娘身邊,有一男一女兩個侍候她的仙童:男的名叫“金童”,女的名叫“玉女”。這金童和玉女,天天隨著王母娘娘的身子轉,日久天長,二人便你有情、我有意地相好起來。特別是,自打那華入月十五夜晚,他倆跟隨著王母娘娘和眾仙女,乘著五彩樣雲,來到山的“蟠桃峰”和“瑤池“玩過一夜之後,使叫嶗山的美景迷住了心竅。他倆回到天宮裡,每時每刻都想著嶗山這塊風水寶地,連侍候王母娘娘吃飯、飲酒時,心也不知不覺就走了神:不是忘了“三”,就是拉了“四”。為這,王母娘娘幾次動怒責怪他倆沒有正心修行,將來難成正果。

民間故事精選:黃精和玉竹

這天夜裡,金童和玉女侍候王母娘娘進了金紗帳裡的玉床睏覺後,便一左一右坐在帳外的金絲仙椅上,相對著守起夜來。他二人,你瞅著我 ,我望著你,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想想在這天宮裡,自己心中有情不能吐真言,有愛不能當面親,有身卻不能自己做主。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服侍王母娘娘吃喝玩樂,夜裡守護王母娘娘睡覺。這還不算,王母娘娘稍不如意,輕則怒斥頓,重則不是挨罰站班,便是關進天牢受刑。

金童和玉女相對著瞅啊瞅,想啊想,越想心裡越添愁,越想心中越有怨……

這工夫,忽聽天鼓“咚、咚、咚、咚、咚”地報了五更天。天宮裡的百鳥息了聲,萬物入了夢,只有“風神婆婆”趁著夜深人靜時,“呼呼”“拉拉”拖著風掃帚在宮裡宮外,忙忙碌碌地打掃天庭……

金童想到這裡,不由地心中生出一計:我何不借這個機會,約上玉女偷偷下凡到嶗山那風水寶地,找個安身之處結為夫妻,共享人間的自由和歡樂?便壯起膽子,藉著滿天星斗的光亮,睜大雙眼,朝著對面坐的玉女擠了擠眼,撅了撅嘴,轉了轉頭,送去了一塊私奔人間的暗示!

民間故事精選:黃精和玉竹

這真叫:心有靈犀一點通。那玉女一見金童的暗示,馬上把頭一點,輕手輕腳地從仙椅上立起身,緊隨金童一前一後地走出了凌霄寶殿,來到南天門外的“堆雲場”,從高高的雲垛上拽下塊祥雲,兩人手拉手,肩並肩地走上去,乘著輕風,飄飄悠悠地下了凡塵,降落在東海嶗山一個石頭洞旁,以石洞做新房,借螢火當燈燭,請月老扯紅線,插松棍做香,捧泉水當酒,拜天、拜地、互相拜過之後,便結成了夫妻。

從此,金童、玉女,遠遠地離開了天宮,脫離了王母娘娘的管束,過起了無憂無慮的安樂日子。

有道是:天上一日,人間百年。

當王母娘娘在天宮的玉床上一覺醒來時,那金童和玉女,已在人間過了整整一百個年頭了。

王母娘娘醒後,在金紗薄帳裡等啊等,等啊等,等了好長時間,一不見金童端水給她洗臉,二不見玉女遞巾請她擦面,便火刺愣地朝帳外大喝道:“金童,玉女,快送水、遞巾來!”…王母娘娘連喚三聲,帳外無聲無息。

王母娘娘不由地心中一怒,“呼”地一聲,身披薄沙睡衣下了玉床,雙手掀開紗帳仔細地朝外邊仙椅看起來。誰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只見帳外空無一人,那金童和玉女,不知什麼時候就雙雙偷偷地私奔了。一時間,王母娘娘火冒三丈。只見她:順手從桌上撈起一根金錘棒,朝著門口的“驚天金鼓”狠狠地連敲了三下。這一敲不要緊,只覺得整個凌霄寶殿震得晃了三晃搖,天宮裡的玉皇和大小三千二百神靈,個個驚得魂飛魄散,愣了杆子!

當玉皇領著眾神仙,順著鼓聲的餘音,慌慌張張趕到王母娘娘的住處時,才知夜裡金童、玉女私奔人間之事。

玉皇把腳一跺,怒衝衝地下了玉旨:讓“順風耳”和“千里眼”兩個神仙,身帶捆仙繩,到人間去捉拿“金童”和“玉女”迴天問罪。

民間故事精選:黃精和玉竹

那“順風耳”和“千里眼”接了玉旨後,馬上駕著風雲,下凡人間尋找金童、玉女的下落去了……

“順風耳”和“千里眼”到了人間,豎起耳朵,睜大了眼,找啊找,找啊找,找遍了五州的山、四海的水,找遍了天涯和海角,也沒見著金童、玉女的影影兒!

這天,“順風耳”和“千里眼”,垂頭喪氣地乘風駕雲來到東海嶗山一個山頂上,準備坐在平臺上歇息一下,再回天宮復旨。誰知,他倆剛剛在山頂平臺上坐下,“順風耳”忽聽從不遠處的白雲洞邊,傳來男歌女舞的聲響。“千里眼”睜眼透過雲朝著響聲一看:啊,真是“踏遍四海不見影,找到全不費功。那金童和玉女,原來在這東海嶗山的石洞裡結成夫妻,成了家,如今正在洞口外尋歡作樂呢!

“順風耳”和”千里眼”見,一個“筋斗雲”從山頂來到金童和玉女的身旁,一甩“捆仙繩”,便把他倆牢牢地捆住了手腳!

金童和玉女一見“順風耳”和”千里眼”的面,一切都明白了。只見他倆“咕咚”一聲跪倒在地,對著“順風耳”和“千里眼”苦苦哀求道:”二位仙兄,看在咱們天宮相處多年的情分上,您就高抬貴手放了我們吧!

那“順風耳”和“千里眼”在天宮裡時,常和金童、玉女相見。四仙相處得十分友好。如今聽金童、玉女說到這裡,不免心裡翻攪下地動起感情來。可是,一時間又想不出個放走他倆的萬全之計,便為難地說:“二位仙弟,不是兄長忘了舊情不想放你們,只是我倆是奉玉皇之命,前來捉拿你們。如今要放走你倆,也得有個神不知、鬼不覺的萬全之計,才好迴天宮向玉皇爺交代啊!”

金童聽“順風耳”和千里眼說到這裡,便靈機一動,湊近他倆的耳朵,如此這般地說了他的計策。

“順風耳”和“千里眼”聽了金童的妙計後,時眉開眼笑地道:“妙,妙,真是太妙的計策了。只長俺放你們這對情種就是了!”說罷,揮手向金童和玉女身上的繩索一指,那捆仙繩便“嗖”地一聲,為他倆鬆了綁。

“順風耳”和“千里眼”收起繩索,雙手抱拳,向金童、玉女一告別,駕起風雲,迴天宮去了…

民間故事精選:黃精和玉竹

自那以後,金童和玉女便照計行事:白天變成兩棵高大的山草,在深山老林裡隱藏起真身;到夜晚,再恢復男身女體,手挽手、肩並肩地乘上雲朵,藉著輕風,在嶗山各處遊玩。他倆走到哪裡,便把自己的後代留在哪裡紮根落戶。幾年工夫,這金童玉女的後代,便在山的坡坡、嶺嶺、溝溝扎遍了根,落滿了戶。只因這山草沾著仙味,有了靈氣,很快便被山裡人識破成了有名的中草藥。又因金童後代變成的草藥的根是黃色的,人們起名叫它“黃精”;玉女後代變成的草藥的根是白色的,人們起名叫它是“玉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