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在過去的2017年,魅族品牌的日子過得的確不算好。魅族Pro7的推出並沒有受到市場的認可,同時畫屏也沒有如願成為繼mBack之後讓人“用了就回不去”的新功能。黃章重回產品一線,引入楊柘負責整個市場環節也算是魅族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手機市場的順應與變革。拋開輿論壓力,作為用戶來說,產品的好壞比“情懷”更加的重要,作為黃章的“小試牛刀”,這一代的魅族15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也讓我們一起期待!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工匠的堅持:16:9也可以是全面屏

從小米第一代小米MIX開始,全面屏就成為了行業的主流,而通行的做法也是將屏幕比例從原來的16:9調整為18:9,隨後行業巨頭蘋果的加入,也正式將全面屏定為了行業發展的主基調。蘋果相對完整封閉的生態使得app能迅速的適配全面屏,帶來更出色的體驗。而反觀安卓就要複雜很多,按照以往安卓生態的習慣,所有的軟件適配到18:9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基於這樣的原因,魅族15也選擇了逆行業主流的屏幕比例。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鮮明的發現,這種工匠的堅持具有鮮明的黃章個人主義精神,這也難怪不少人都表示他們所熟悉的魅族回來了!魅族15系列採用了一塊來自三星定製的16:9的Super AMOLED屏幕,分辨率是1080P。16:9的優勢在於觀看視頻、圖片或是抖音等短視頻時畫面能完整的顯示在屏幕上,而不像其他18:9的手機會有大量的留白,在短時間內,魅族這塊屏幕比任何一塊18:9的全面屏手機都更加有優勢。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之所以一塊16:9的屏幕能被稱為全面屏,完全得益於魅族對於邊框工藝的出色表現。在全面屏時代,由於測量方式不同,各家在宣傳上都號稱自家的產品時最窄邊框,甚至用渲染圖PS等“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這也不在少數。而這次的魅族15窄邊框著實令人驚豔,在一眾自稱時“窄邊框”的手機中顯得格格不入,通過測量,魅族15的邊框寬度僅為1.17mm,這幾乎讓我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感受不到邊框的存在,這樣超窄的邊框也使得即便是一塊16:9的屏幕也能帶來超一流的握持手感。坦率的說,這也許是全世界第一款16:9全面屏手機。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經典的傳承:魅族標誌的mBack和正面指紋

魅族標誌性的小圓點是魅族一直引以為傲的創新,在非全面屏時代也受到了不少友商的“致敬”。在蘋果開創性的推出手勢操作之前,mBack也是行業最出色的解決方案。這一次,黃章堅持將這一操作方式再次代入到了魅族15手機中,同時並不妥協的為這款手機帶來了一顆正面指紋識別模塊。作為第一家推出正面指紋識別的安卓手機公司,在今天行業普遍將指紋後置的大前提下仍能堅持更符合使用習慣的前置指紋,確實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此次魅族提供的這顆圓形Home指紋模塊並不是一顆實體按鍵,而是為其配備了壓感系統,通過輕觸返回、重壓回到桌面,得益於魅族全新引入的觸感引擎,它能帶來一種實體按壓的觸感反饋,這樣的體驗確實十分奇妙。在全面屏時代,魅族沒有選擇迎合市場的噱頭,選擇了一種更為利於體驗的方案,也不得不感慨,我們認識的魅族確實回來了!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更好的體驗:全新觸感反饋mEngine

時至今日,魅族仍有不少忠實擁護者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魅族對於體驗的極致追求。魅族會在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投入更多的成本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而在魅族15上的全新觸感反饋系統mEngine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觸感馬達最早是在蘋果上被使用,但是由於成本較高實至今日都沒有幾家手機廠商使用。觸感馬達的成本不僅僅其本身的硬件成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其體積巨大,會給本就很緊張的內部空間帶來更大的壓力,從而使得產品的研發費用極具增加。通過拆解可以看出,此次魅族15所使用的這顆線性馬達是我所見過的所有安卓機中最大的,這樣就能帶來多種分級震動效果,帶來更逼真的使用反饋。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為了更好的配合這顆線性馬達,魅族15也引入了全局觸感反饋系統,在多個系統級應用上都能帶來不錯的體驗。諸如手電筒的強度,隨機事件拋硬幣、應用拖動、鬧鐘、文字光標移動等等都會帶來非常真實的觸覺反饋,而當真正上手使用到這種震動效果就能帶來與其他機型明顯的差異化,值得在這種看不到的地方投入大量成本的廠商,或許也只剩下魅族一家了。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拍照的延續:依舊很強很暴力

不得不說,此次魅族15的拍照能力確實足夠讓我驚豔。手機拍照發展至今,由於本身CMOS的大小,想要取代單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各家在發佈會上說的秒殺單反也就聽聽就好。而然手機相較於單反也有著巨大的優勢,由於手機具有更強大的運算能力,配合上AI算法的優化,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能隨手拍出單反的效果,這樣手機便能彎道超車在日常的場景下體驗優於單反相機。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魅族15在相機CMOS上選擇了後置1200萬像素廣角+2000萬像素長焦雙攝像頭,其中1200萬像素主攝像頭採用和華為P20同款的IMX380感光元件,擁有1/2.3英寸感光元件和1.55μm超大單像素尺寸。同時相機部分支持OIS光學防抖,搭載了虹軟多幀降噪、動態幀率和定製對焦馬達等技術,在相機的硬件參數上,可謂將“底大一級壓死人”發揮的淋漓盡致。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魅族15的表現非常出色,無論是高光部分的壓制還是細節還原能力都十分出色,對於這樣的旗艦機,如果連白天都拍不好確實有點說不過去,納悶我們就把對比的重點放在夜間的拍照表現上。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夜間光線條件不好的時候,魅族15會自動開啟“夜景增強模式“,通過多幀合成來達到更好的進光量,保證畫面的純淨度。實際測試下來,多幀合成技術非常快,同時由於光學防抖技術的加入,整個曝光時間也很短,ISO非常低,這樣既保留了充足的暗部細節,同時整體畫面的純淨度也非常高。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通過這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出,魅族15的高光壓制十分出色,在極度暗光的環境下也能保證畫面的純淨度,同時在色彩還原能力上更加的精準。可以看到在同一場景下,小米6由於本身過曝已經完全無法反映出當時的真實顏色,畫面偏白,同時放大看細節魅族15的指示牌仍然清晰可見,而小米6就略顯模糊了。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背景虛化方面,目前虹軟的算法已經處於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實際拍攝出的效果也非常的出色。對於前景物體輪廓的捕捉非常鮮明,同時虛化效果具有層次感,觀感很好。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在魅族15的發佈會上,在相機部分提到了2倍光學變焦和3倍無損變焦。此次在鏡頭的調用策略上會有所不同,由於副攝像頭不支持光學防抖,所以放光線環境充足的時候,系統會調用2000W像素的副攝,而當光線條件很差的時候,會保持主攝進行變焦,以保證出色的照片體驗。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通過多組樣片都能看出,此次魅族15的相機表現非常出色,照片的成片率也非常之高,尤其是在夜拍上的出色表現也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此次的魅族15也堪稱新一代的夜拍神器!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首款搭載高通的魅族手機

魅族15是魅族系列有史以來第一次採用高通的處理器平臺(魅藍手機除外),而此次並沒有十分激進的選擇高通驍龍845,而是更為保守的採用了高通驍龍660處理器。但是在遊戲體驗上卻依舊強勢,在Flyme系統的優化下,魅族15支持多核多線程優化設計,實際的遊戲體驗十分不錯。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在安兔兔跑分中,魅族15跑出了132628分的成績,這也與高通驍龍660的成績基本吻合。通過日常遊戲的測試,我們發現由於多核多線程技術的加持,魅族15在運行王者榮耀時幀率非常穩定,整體的流暢性非常不錯,在釋放技能的時候也能一氣呵成,沒有延遲和不分手的感覺,看來後期的優化確實比堆疊硬件來的更加實在。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全新升級的Flyme7,更快更好用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15/15Plus/M15三款機型發佈後,集智能、高效、安全、流暢為一體的Flyme7正式發佈。OneMind作為Flyme7的重點,也在AI智能化上提升了不少。為提升系統流暢度、學習日常操作習慣,Flyme7也具備了超前的AI能力,也能帶給用戶良好的使用體驗。基於Flyme 7中OneMind的自學習能力,本次Flyme7新增了智能服務“負一屏”---個人助理。個人助理整合了用戶最常用的16項最常用的使用場景,包括場景服務、近期日程、待辦事項、快遞動態、還款繳費、通勤路況、運動計步、停車導航、外賣訂餐等一系列智能化功能。在用戶體驗方面,Flyme還有兩大日常使用次數最多的功能:遊戲模式和小窗回覆。

在日常打遊戲或者看視頻時,經常會有人發一條微信、發一個短信給你。而你的操作步驟應該是直接點擊通知轉向微信去回覆,回來的時候發現遊戲也已經被退出了。而現在擁有了小窗回覆,你也可以一邊玩遊戲一邊回覆朋友發來的消息。在全屏模式下,如看視頻時消息通知還會以氣泡、彈幕的形式呈現,不會遮擋任何界面。

新功能還包括家庭守護、夜間模式、智能識屏、人臉回溯等等...還有更多好玩有趣的功能還在等著你去發現。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續航和充電:快速、冷靜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魅族15配備了一塊3000mAh電池,搭載驍龍660高性能低功耗處理器一天的中度使用可以輕鬆的應對,但是對於24h手機不離手,永遠點亮屏幕的BT使用強度,那只有充電寶才是你的最後歸宿。我們以五小時標準續航作為最終的測試,實際測試下來五小時後電池電量剩餘31%。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魅族15採用mCharge快充,充電頭具有最高24W的峰值功率。實測魅族15從0%-100%充電時間需要1小時16分鐘。一塊3000mAh電池再加上魅族的mCharge這個成績中規中矩,與其他品牌的快充技術充電速度基本一致。

總結:

作為黃章復出後的首臺作品,魅族15的信仰或許已經超出了產品本身,但是從這臺機器上我們還是能看到黃章強烈的個人色彩。對於外觀設計的極致追求,在細節方面更加註重用戶體驗,不在迎合市場的噱頭,這的確是一臺給魅友們做的手機。但是天線條的花紋、“雕刻時光“的宣傳語,也能看出魅族內部的博弈,拋開所有的一切,魅族15仍然是這個價位段十分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而得出的結論也是”它值得購買“!

魅族15評測:黃章小試牛刀之作,18:9全面屏時代的異類

不曾在你輝煌時慕名而來,也未曾在你低谷時離你而去,這是對魅族支持者最貼切的形容,黃章也表示,魅族後續還會推出魅族16,“小試牛刀“後的黃章會帶來什麼”大作“,也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