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用上 “黑科技” 杭州地鐵工地圍擋成為街頭新景

隨著杭州城市建設力度的加大,各類建築工地明顯增多,那麼,它會影響百姓生活和市容市貌嗎?

如今,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一面面圍擋憑藉出眾的“容貌”已漸漸融入城市風景。“一步一風景”,遊客劉先生這樣稱讚他眼中的建築工地。

圍擋是建築工地的“臉面”,它將施工現場與外部環境隔離開來,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杭州在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的道路上,圍擋的“顏值”也很重要喲。

據瞭解,目前杭州地鐵開工工點達147個,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鐵工地以打造景觀化圍擋和文明施工現場為目標,從文明施工精細化管理入手,提升杭州城市形象。”

地鐵工地“仿植圍擋” 讓人耳目一新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河東路與錢江路交叉口的5號線三堡站地鐵工地。高約2.5米的“仿植圍擋”取代了以往灰頭土臉的傳統圍擋,既美觀又幹淨,與周邊綠化相得益彰。

圍擋上的仿古頂燈還安裝上了太陽能電池,天黑便會自動亮起,杭州城市夜景也因此獨具特色。

颱風天,這種圍擋也有過硬的實力。它地面採用水泥澆築,圍擋板則是鋼樑結構,整體非常結實。

記者從市地鐵集團瞭解到,這只是杭州地鐵圍擋改造提升的樣板之一,通過綜合整治,這樣的景觀圍擋將逐步在全市的地鐵工地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改造提升的圍擋高度將從以往的2.1米,提高到2.5米左右,可以更好地屏蔽內部施工。不僅如此,新圍擋上還將安裝噴霧系統,每天都會打開進行降塵降溫。這也消除了周邊居民對工地揚塵漫天的擔憂。

“黑科技”助力地鐵工地

精細化管理

景觀圍擋不僅成為杭州街頭一景,也促進了地鐵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

經過提升改造的地鐵工地已徹底告別了雜亂不堪的狀態,施工區、材料加工及存放區,與工地辦公區、生活區有了明顯的劃分。工地內的主要道路、場地及施工現場,安裝了可視化管理系統,如果出現問題,隨時可以解決。

在三堡地鐵站,施工單位引進了一套對鋼筋進行加工的“黑科技”設備。原本切割鋼筋靠純手工,需12個工人,鋼筋誤差損耗率在5%。有了這套智能化設備,只需4個工人輔助工作,即可以對鋼筋進行切割、鋸切套絲、彎曲等操作,損耗率僅1%左右。“運用智能化操作,不光可以減少噪音汙染和揚塵汙染,還提升了施工速度,節約了成本。”項目負責人說。

在泥漿處理方面,三堡站也有“黑科技”的影子。站內有一個泥漿處理中心,可以將泥漿完全分化為清水和泥餅,清水可以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避免汙染。泥餅只需要蓋上防塵膜,定期用普通貨車就能運輸出去。

三堡站工地內的“黑科技”隨處可見,就連起重機上也配有二維碼,直接連接大數據雲平臺。上機前掃一掃,起重機各個數據就一目瞭然,確保設備操作安全。

標籤:地鐵工地;建築工地;黑科技;仿植圍擋;城市建設;市容市貌;鋼筋責任編輯:蔣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