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滴滴程維、柳青道歉!互聯網公司該告別“規模”“增長”模式了

20歲樂清女孩遇害事件,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互聯網未來幾年的發展走向。

在全國人民的一片譴責聲中,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總裁柳青終於在8月28日晚發出了道歉信。這兩位滴滴的掌舵者表示,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

滴滴程維、柳青道歉!互聯網公司該告別“規模”“增長”模式了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和創始人程維

需要深刻反思的,不只是程維和柳青,不只是滴滴。所有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都需要重新審視先前的發展模式:一味追求規模和增長,過分強調行業競爭,拼命玩起資本遊戲,真的就是所謂“互聯網思維”嗎

在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思維中,用戶規模至上、增長速度至上。

拼多多就是一個典型樣本。拼多多拼命燒錢,拼命擴張,短短三年多時間就擴張到百萬商家和3億用戶。拼多多市值一度接近300億美元,創始人黃崢身價超過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紅杉、高榕、騰訊等資本也都成了贏家。

緊隨拼多多的步伐,趣頭條也開始衝擊上市。這個資訊APP被稱為“內容界的拼多多”,上線僅兩年多,就發展到近5000萬月活用戶。

一個又一個“創富”神話來了。但是,過分追求用戶規模,追求增長速度,產生了一系列副作用。

且不說拼多多和趣頭條的用戶數字有無水分,用戶留存率到底如何,其品質就為大家所詬病。一大堆假冒偽劣商家湧入拼多多,一大堆低俗內容生產者湧入趣頭條。

類似做法,在互聯網圈其實比較常見。很多公司,都會為了讓自己的財務報表好看,讓自己的用戶數據好看,而犧牲掉一些不應該犧牲的原則和底線。只不過,有的公司更加肆無忌憚。

滴滴程維、柳青道歉!互聯網公司該告別“規模”“增長”模式了

曾經,我們津津樂道於互聯網的邊際效應,以及所謂的線上“輕模式”。但是,事關健康、事關安全時,“輕模式”弊端暴露無遺,百度魏則西事件、滴滴順風車事件都是最好的證明。

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社會責任”都是原則,“安全生產”都是底線——不管你是互聯網公司,共享經濟公司,還是傳統制造企業。

過去三年中,滴滴順風車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這一原則、這一底線。儘管移動出行安全不全是滴滴的責任,比起很多公司滴滴也相對“本分”一點。

實際上,滴滴有過一次又一次亡羊補牢的機會。滴滴司機強姦、猥褻女乘客的案例,屢有發生,其中多為順風車。

滴滴程維、柳青道歉!互聯網公司該告別“規模”“增長”模式了

搭乘順風車付出生命代價的,不只是20歲樂清女孩和21歲的鄭州空姐。深圳警方就曾經披露:2016年5月2日21時許,嫌疑人潘某接到一位24歲英語女教師後,將車輛開至偏僻路段,持刀脅迫女教師手機轉賬7000元,後因女教師看見遠處警車呼喊救命,將其殺害後拋屍逃離。

幾位年輕女性,用她們的鮮血告訴我們:只顧“規模”、只顧“增長”,而不顧安全、不顧品質的模式,所謂線上“輕資產”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尤其是,當事關健康、事關安全時,容不得有任何僥倖心態,該“重”就要“重”,該“嚴”就要“嚴”,哪怕這意味著成本上升、增速放緩。

否則,一旦出事,社會影響難以估量,對公司自身造成的損失也難以估量。

這一次,程維和柳青應該是真正被刺痛了。他們在道歉信中的反思,不可謂不誠懇:“在短短几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很多同事開始動搖,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正確的事,全公司開始深刻檢視甚至質疑我們的價值觀是不是正確的。大家陷入了自我審視、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中。”

毫無疑問,順風車本身有著極大價值。交通主管部門就發過文鼓勵順風車和拼車行為。順風車為我們的出行帶來了更多選擇,為車主和乘客帶來了實惠,也為整個社會減少了資源消耗。移動出行也早已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我們會繼續與移動出行為伴。我們也會重新審視一些大家漸漸習以為常的商業模式。

而那些真正在乎安全,在乎品質,在乎創造用戶價值,在乎解決社會問題的公司,將找到最好的商業模式,成為未來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