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贛州蓉江新區潭口鎮抓實就業扶貧見聞

贛州蓉江新區潭口鎮石禾村殘疾貧困戶廖華英,在邁入花甲的這年成了該村就業扶貧車間的一名工人。廖華英每天忙完家務事後,都會來車間手工製作塑料花。車間實行計件工資制,一個月下來她至少能為家庭增收600元。

比起在廣東務工的大兒子,車間做手工活的收入並不起眼。但廖華英說,這份在家門口的工作並不太累,工友都是左鄰右舍,大家在一起心情很放鬆。最重要的是,車間採取彈性工作制,忙時可以幹農活,閒時就來車間做或者帶回家去做,還可以按時接送孫子孫女上學,掙錢顧家兩不誤。

8月25日,記者看到,在該村100多平方米的扶貧車間裡,和廖華英一樣新進來的員工約有15人,她們手上粘花的動作並不馬虎。石禾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劉長紅說,農村貧困人口中,大多數具備完全或部分勞動能力,他們有的沒文化、沒技術,出去也找不到活幹;有的年齡大,或身體有殘疾,企業不招;還有的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務工。缺乏就業機會,就成了他們致貧的痛點。“石禾村扶貧車間就是在對村民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底數、基本信息、就業狀況進行摸底排查,全面細緻掌握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意願基礎上創建的。”

“塑料花加工技術含量不高,殘疾人、婦女、老人,甚至小孩很快就可以上手。”劉長紅告訴記者,扶貧車間自7月初開工以來,調動了村民家裡富餘人員的勞動積極性,陸續吸引了20多人參與,其中11人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據估算,該項目能讓扶貧對象每月增收600元至1200元不等。

除了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在鎮村閒置土地和閒置房屋創建扶貧車間外,潭口鎮還注重發揮轄區內已有企業在解決貧困戶就業中的積極作用。在潭口鎮嶺上村建廠的贛州沐鑫製衣有限公司,因製衣簡單易學,工作時間有彈性等因素,受到當地有就業需求的村民歡迎。2017年,該廠被認定為就業扶貧車間,目前已吸納了30餘名勞動力就業,其中就有8名貧困戶。

嶺上村村民鄒秋蘭也是政府就業扶貧的一個受益者。鄒秋蘭丈夫在幾年前因病去世。為了方便照顧老人和小孩,鄒秋蘭留在村裡不再外出務工,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後來,村幹部介紹她和她家公家婆到村裡的製衣廠就業。鄒秋蘭說:“這裡離家近,還能照顧讀書的小孩,我現在一個月能掙2500多元。婆婆每天剪剪線頭、為廠裡做飯,收入也是多勞多得。”

近年來,潭口鎮按照每個自然村建成一個扶貧車間的目標,全力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目前已建成運營3個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30餘人。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該鎮對符合條件的扶貧車間按吸納貧困勞動力的數量給予適當的崗位補貼。

事實上,潭口鎮村民享受到的就業福利遠不止於此。近年來,潭口鎮聚焦問題導向,精準發力推出的就業扶貧組合拳取得實效。該鎮充分發揮好就業招聘會、信息互通平臺的作用,以增加勞動力就業;採取對接企業、扶貧車間吸納、農村能人引領、公益崗位扶持等多種形式,全方位拓展貧困群眾就業門路;積極組織貧困戶參與“雨露計劃”“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等活動,參加農技、家政服務、烹飪、農村電商等培訓,截至今年6月,全鎮累計申報“雨露計劃”職業技能補助146人次共計43.8萬元;積極開發農村保潔、公路養護、森林防護等公益性崗位,吸納貧困戶公益性崗位就業,到目前,公益性崗位安排貧困人口58人實現就業。(唐海蘭 賴霞 記者陳少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