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高磊得分受限因蹦床規則生變,上海小夥瞄準東京盼完成最重要“拼圖”

帶著一枚銀牌和一個可愛的吉祥物,高磊結束了他在雅加達JIEXPO這片場館裡最忙碌的一日。同時,也結束了他的第一次亞運會之行。“我覺得比較滿意了。”這是他在賽後採訪時反覆提到的一句話,與兩年前在里約賽場上拿著銅牌說“有點小遺憾”的那個大男生相比,如今高磊的心境似乎更平靜了。當然不變的是,這個上海小夥望向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目光依舊專注。

蹦床趨勢又生變

四年一個週期,這是競技體育人的口頭禪,那麼,在從2016年裡約到2020年東京的這個奧運備戰期裡,里約奧運會男子蹦床季軍高磊現在的競技狀態到底如何呢?實際上,昨天的這枚亞運會銀牌,上海小夥拿得並不輕鬆。

“預賽時有點緊張,為決賽做熱身準備時又摔了一下,其實,我沒想到自己在決賽中的表現能這麼穩定。算髮揮了八到九成的水平,已經達到賽前預期了,可以說是比較滿意了。”就在不少人以為,高磊會因又一次輸給國家隊師哥董棟而不免有些小遺憾時,他卻道出了這樣一番賽後感言。這個上海小夥不是說過,他的終極目標是要把所有大賽的冠軍都拿個遍嗎?怎麼這回竟“寬以待己”了呢?其實,這背後可是有原因的。

高磊得分受限因蹦床规则生变,上海小伙瞄准东京盼完成最重要“拼图”

對蹦床項目來說,那張網的彈性如何,絕對是至關緊要的。“和世界盃比起來,這次亞運會所用網的彈性有些不同。我屬於躍起高度比較高的(運動員),這網給我的感覺就是跳不起來,有點無能為力。”其實近期,高磊一直在為這張網的事犯愁,對他這樣的高度型選手來說,比賽用網彈性降低就意味著他升起的高度會受限,也意味著與以前相比,他去完成同一個難度動作的費勁程度會增加。自己的長處受到制約,這確實是一件讓人著急的事。

“國際蹦床聯合會所認證的比賽用網有好幾種規格,這次的用網也是其中之一。關於它的彈性產生了一定變化的這件事,我們隊在亞運會前也是知道的,也去做了一定的適應。只不過之前我的適應狀態不是很好。正因為有過一定的思想準備,所以對自己最後的決賽表現,我反倒是比較滿意了。”高磊對記者說道。

每一個競技體育的單項,都會在各自的軌道上不斷地修正座標。蹦床項目亦是如此。若說前些年,它的發展大勢是讓運動員“飛”得更高、難度更大,那麼在經歷了一輪嬗變後,國際蹦床聯合會似乎已在著手做另一件事:在項目的“高精尖”與安全性上再做平衡考量。其中,對蹦床比賽用網的彈性做出改動,便是業內基本都已心知肚明的一件事。

客觀困難,已經出現,高磊想要在賽場上再接再厲,那便只能從自己身上“動刀”了。“一方面,我要對網有進一步的適應。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技術分上把完成細節做得更好,這樣才能有提升得分的空間。”

瞄準東京決心不變

一套難度為17.5分的決賽動作,高磊說“我已經盡力了”。與兩年前里約奧運會上的那個“難度小王子”相比,如今的他不得不與自己的身體做更多妥協。

高磊說,和隊友們相比,自己有些另類。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份不同令他有了更多甘苦自知的體會。“我的肌肉類型,讓我不怎麼容易受大的傷,但如果兩天一不練就容易退步得很快,所以一定要保持、保證每天的系統訓練。但這樣的付出是很大的。”高磊自評說,與兩年前參加里約奧運會時相比,他感到能力有所下滑。“里約那會兒,年紀小,能練,也可以上量練。現在雖說年齡也不算很大,但在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上已經有所降低,現階段還是要靠經驗和適當的訓練次數來保證比賽質量。”

高磊得分受限因蹦床规则生变,上海小伙瞄准东京盼完成最重要“拼图”

痛陳了艱難與不易,26歲的高磊這是要幹嘛?莫非是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其實,非也。在2016年的里約,首度參加奧運會的高磊獲得了一枚銅牌,不過那日決賽場上的表現距離他平時的最佳狀態尚有距離。如今,新一輪的奧運備戰期已經過半,儘管前路不易,但高磊的心裡還是就一個目標——要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完成自己運動員生涯最重要的那塊“拼圖”。“下半年有一次全國賽,要好好準備,國內賽場的競爭強度甚至會超過亞運會。再後面就是要為世錦賽還有東京奧運會的資格賽做準備。為了進入東京名單,我一定會拼下去。”

觀眾看熱鬧,內行瞧門道,而在不同的體育單項中,又各有各的“內門訣竅”。在身體狀況有些吃緊的條件下,高磊也更加學會了“有的放矢”。

在經由數度規則改變後,目前蹦床項目的分值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技術分、難度分、躍起高度分和位移分。儘管近年來,國際蹦床聯合會已經加大了對高科技手段的引入(如運動員的躍起高度已由專業系統自動偵測、打分),輔助裁判開展工作,但在蹦床項目的整個打分體系裡確實仍有一定的傾向性。比如前些年,高度分一度頗受器重,這也曾在一定程度上助高磊迅速崛起於賽場。而發展到近一兩年的話,技術分在國際蹦床聯合會中的受重視程度又有所增加。

“按照目前情況來看,我要在高度和難度上掙大分已經不容易了,但如果在完成的細節上能有進步的話,這就是提分的空間。後面,會在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高磊說到。

一次成功“轉彎”讓他起飛尋夢

從1999年組隊至今,上海蹦床隊已經培養出了數批運動員,現年26歲的高磊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回憶起當初,他的恩師、退休後仍在上海隊內擔任顧問的方伯生表示,高磊的狀態確實屬於後發制人。

“誰能想到,當初那個腰腹力量並不突出的小男孩,如今能參加奧運會、亞運會,成為這個項目中頂尖的選手。”其實,高磊最早接觸的並不是蹦床,而是體操。由於高磊的父親高偉峰原本是一名技巧運動員,因此他自然而然就將兒子送上了體操訓練場。

高磊的父親、徐彙區位育體校教練高偉峰說:“當時也沒想太多,就是希望兒子能夠通過運動強身健體。他大約六歲時,就跟著我在位育體校裡練起來了。不過在練了一段時間體操後,根據經驗,我覺得可能還是蹦床更適合這孩子。”就這樣,高磊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拐彎”,去到方伯生教練的手下練習蹦床。

高磊得分受限因蹦床规则生变,上海小伙瞄准东京盼完成最重要“拼图”

2017年世界蹦床錦標賽,高磊獲得男子網上個人賽冠軍,實現世錦賽該項目兩連冠

在這位老教練看來,高磊的天賦條件並不算是最出挑的那一種。“作為對腰腹力量要求很高的蹦床運動來說,高磊在這方面有些不足,他的身體中段有些軟綿綿的,與其他同批進來的孩子們相比,只是比較普通的一個。當初的想法是,孩子送都送來了,就讓他試試看。”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高磊在訓練場上刻苦、勤奮的特質逐漸顯露了出來。此外,他對動作的理解力也有著過人之處,總是能比其他孩子更快地領悟動作要領。當然,在這份悟性的背後,也少不了高爸爸的付出。

除了一開始沒被特別看好外,在高磊的成長路上,還有一次險些“半途而廢”。10歲那年,高家對兒子未來到底是走運動員這條路,還是轉回到普通校園生活中有了一番糾結。“我當然希望兒子能練下去,其實體育運動最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同時不荒廢學習,也就不會耽誤他了。”最終,還是高爸爸勸服了妻子,得以讓高磊在蹦床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如今,高磊26歲,正是一位蹦床項目男選手的黃金年齡。“儘管每名選手的情況會有所不同,但通常來說,蹦床男運動員最容易出好成績的就是在這一段,而如果保持得好的話,也可以將這種好狀態保持到30歲。所以,東京奧運會上,高磊還是挺有戲的。”方伯生展望起了愛徒的東京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