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嬰幼兒多大可以開始吃鹽,幾歲可以和父母吃同樣的飯菜?

花茶zhang


寶寶多大可以吃鹽,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一歲內的孩子一定不要加鹽!



我們知道鹽的成分主要是鈉離子,而一歲內的寶寶不管是從奶裡還是輔食裡,吸收的鈉都夠孩子自身所需了!所以不需要額外在加鹽,相反,如果過早的給孩子加鹽,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過多的負擔。

首先,過早的給孩子加鹽,鹽需要通過腎臟來進行代謝,所以加入鹽會破壞孩子的腎臟功能。

其次,過早的給孩子加入鹽,會增加孩子的心臟負擔,因為過多的鹽進去血液中,會導致血液的滲透壓升高,為了維持正常水平,心臟只能負荷工作。

第三,鹽分攝入過多,會減少唾液分泌,導致唾液中的酶減少,從而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第四,過早的給孩子添加鹽,會破壞孩子的味蕾,會讓孩子從小養成重口味的習慣,會在無形中增加孩子患高血壓的風險!

所以,父母們切記,一歲沒的孩子不要去加鹽,孩子的日常飲食中所吸收的鈉已經足夠身體所需。那麼,應該在什麼時候給孩子添加鹽呢?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一週歲之後,也可以等到孩子一歲半之後,可以少量的給孩子加鹽,我們成人一天需要的鹽是6克,而孩子一天僅僅需要1克鹽就夠了。而且三歲之內孩子的飲食需要遵循少鹽少油,6歲之內的孩子一天攝入鹽不要超過2克。

寶寶多大可以上桌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具體需要看孩子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一般來說兩歲到兩歲半的寶寶就可以吃和大人一樣的飯菜。但是父母做飯時需要注意少鹽少油,禁止辛辣刺激的調味品。比如拌涼菜可以分開拌,炒菜時先放少量調料,給孩子盛出後在放大人的調料。

身邊不少家長在孩子三歲左右就開始讓孩子吃辣椒,美其名曰讓孩子提前適應,因為外面的飯菜很多都有辣椒。但是孩子太小,腸胃功能還不完善,吃辣椒會刺激孩子腸胃。所以還是少吃為好。


豌豆媽媽育兒


嬰幼兒多大可以開始吃鹽?寶寶多大可以和父母一起吃同樣的飯菜?一直都是困擾著家長的問題。

我現在是一名兒保科醫師,十年前我是一名新生兒科住院醫師,我的大寶今年十歲,生後五個半月我休完產假上班之後,他的飲食主要歸爺爺奶奶負責,他除了只喜歡喝母乳不愛喝牛奶之外,還不愛吃米糊,所以很早就喝奶奶熬的粥,當時有沒有加鹽我不知道,我當時也沒有這方面的育兒經驗,想著老人家有經驗,我只管餵母乳就好了。但是大寶因為奶量攝入不夠,爺爺奶奶在輔食中蔬菜水果加的偏少,孩子從六個月開始就長的慢,還經常便秘。後來經過調整飲食習慣、吃益生菌、吃健脾胃的藥之後才慢慢好轉。

自從當了兒保科醫師之後,通過不斷的進修學習、臨床積累經驗,我瞭解到孩子在一歲之前的輔食是可以不加鹽的,如果過早攝入鹽和其他調味品會讓孩子重口味;如果長期大量的攝入食鹽會加重孩子的腎臟負擔,嚴重的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當然造成這麼嚴重後果的情況是相當罕見的,那輔食鹹的估計大人都下不了口。

我的小寶現在七個多月,加輔食也已經兩個月了,暫時是沒有加鹽。我也和婆婆千叮嚀萬囑咐寶寶在一歲之前的菜不要加鹽。婆婆有時也有異議,說大寶在十個月的時候輔食已經加了一丁點鹽了,不過真的就是一丟丟,加不加區別都不大。不過大寶那時候長的慢,她也覺得自己的輔食添加不夠科學,目前還是聽我的。

結合我兩個寶寶的情況,我覺得還是要科學育兒。順便說一句我大崽口味非常重,這和我們是湖南人也有關係,真是無辣不歡。我希望小寶能夠口味清淡點,比哥哥小時候長的好,我會堅持到小寶一歲再給他食物加鹽。但是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一樣,如果已經開始吃爛飯,不是吃糊糊了,也就是十個月左右的年紀在輔食里加一丁點兒鹽也不一定會對身體有影響。只不過是寶寶會口味偏重,而且這個量也不好控制,所以最好一歲之前輔食就別加鹽了吧。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一歲了,可以吃鹽了,那就可以和父母一起吃同樣的飯菜了吧。這估計還是做不到,像在我們湖南是很難做到,因為大人的菜實在是太辣了,孩子的腸胃接受不了,而且大人的菜還是切的大塊一些,寶寶也嚼不爛。所以寶寶至少要到兩歲左右才能夠和大人吃同樣的不放辣椒的飯菜。如果要在我們湖南估計要三歲才能吃和大人同樣的飯菜了。





回答您問題前先講個昨天晚上發生的事兒。

我家雙胞胎倆寶現在一歲多,從輔食開始就一直吃的蠻好,一歲了我也沒給她們的飯菜中加鹽,昨天晚上姥姥看我感冒難受就說她給寶寶們做飯吧,跟大人的一起做,先不放調料,她們的盛出來我們再放。然後...她炒肉的時候竟然忘記了順手扔了點鹽進去,但是很少,一點點,加完就反應過來了,我說那麼著吧,偶爾吃一次也沒什麼,做好了我嚐了幾口,覺得沒吃出來鹹味,但是味道蠻好。結果呢?倆人吃到嘴裡就開始往出吐,最後只吃了大米飯。馬上我又想起來前陣買過一個鱈魚腸,裡面也是有鹽有味道的,她們也會吃到嘴裡就吐出去。

為什麼講這兩個故事呢?就是想說明,孩子愛不愛吃飯其實跟加不加鹽並沒有多大關係。

我覺得我家寶寶兩歲前不加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這得益於輔食初期我們就一起堅持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隨著她們月齡的增加,咀嚼能力的提高,適時的提供給她們適合的食物性狀。在她們想自己動手的時候,鼓勵並支持她們,給予適合的手指食物到自主進食,我們也經歷了大半年的過程。

所以,那些總說不吃鹽孩子不愛吃飯的,可以回想一下到底鹽要不要背這個鍋哈。

還有說不吃鹽沒有勁兒的,我跟你們講我家這倆崽子15個月就能捧起一箱牛奶在屋裡走了哈哈。


當然,很多也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寶寶之前不好好吃飯,確實在加了點兒鹽之後就變得愛吃飯了,那就加吧,也沒什麼,孩子身體健康發育最重要,只要注意量就好。但是建議儘量一歲之後再開始加。

1.如果食物中鹽分過高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鈉攝入過量,也會增加成人期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日常中寶寶喝的配方奶粉、母乳、輔食中所含的鈉足夠滿足嬰兒生長所需。

2.鹽的過多攝入會影響鈣、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對寶寶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3.寶寶的味蕾非常敏感,過早的嘗試過有味道的食物,可能會對原味的食物不接受,長期發展可能會導致寶寶挑食、偏食等。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和家人吃一樣的飯菜

這取決於你家吃飯的口味,我覺得如果家人都重口味,那麼孩子的飯建議要單獨做,儘量別給孩子也養成重口味。

像我們家還都蠻輕口的,一歲之後有時候也會跟大人的菜一起做,不過是先盛出來大人的份再加調料,她們的份處理小塊一點就好了,現在我們家也是一日三餐大家一起吃,她倆吃她們的,我們吃我們的,菜品基本一樣,只是口味和性狀稍微不同哈。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家裡的小寶寶添加輔食之後,父母都會關心孩子的飲食,因為孩子吃不了大人的飯菜,輔食都是單獨做,現代人很忙碌,爸爸媽媽們也希望孩子能儘快和自己吃同樣的飯菜。所以爸爸媽媽,主要是媽媽們,都很關心小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鹽,多大可以和父母吃同樣的飯菜?

我家嘟嘟剛滿兩歲,從5個月添加輔食以來,在飲食上我可以說費了很多心思,吃什麼、怎麼吃、怎麼做,也算是下了不少功夫,所以嘟嘟的飲食習慣不錯,一歲多開始獨立吃飯,胃口很好,現在基本和我們吃同樣的飯菜,雖然說是同樣,其實是我們有意改變了一些自己的習慣,去遷就和適應孩子的需求,因為孩子的飲食畢竟和大人的不同,需要考慮孩子的發育階段和特點,考慮孩子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還要考慮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嬰幼兒什麼時候可以吃鹽?答案比較簡單,

一歲以後,嬰兒在一歲前不要吃鹽和糖、調味料等。

多大可以和父母吃同樣的飯菜?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孩子個體之間有差異,各個家庭的飲食習慣也有不同,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和判斷和決定。

第一,關於孩子吃鹽的問題。

1、建議嬰幼兒在1歲之前不要吃鹽鹽。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而嬰幼兒,包括學齡前兒童,對鈉的需求要遠低於成人,過多攝入鈉,一是會增加孩子腎臟的負擔,影響孩子健康;二是會導致孩子形成重口味,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

中國營養學會和美國兒科學會都建議,一歲之前,寶寶的飲食不要加鹽糖和其他調料。

2、嬰幼兒可以吃多少鹽?

我國營養學會發布的居民膳食寶塔中,推薦的成人鹽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6克,孩子們到底可以吃多少鹽呢?我們來看看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7-24月齡嬰幼兒平衡膳食寶塔“,和”中國學齡前獐平衡膳食寶塔“推薦的鹽的攝入量。

7-24個月的嬰幼兒,每天0-1.5克。

2-3歲的兒童,每天不超過2克。

4-5歲的兒童,每天不超過3克。

3、父母應該怎麼做?

從推薦量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從吃鹽的角度,孩子在5歲前都不能和大人吃同樣的飯菜,因為5歲前的兒童鹽的推薦攝入量只有成人的一半。如果和大人吃同樣的飯菜,鹽的攝入量肯定會超標。

不過,大人可以減少吃鹽量,把飯菜做的清淡一些,儘量少加鹽和調味料,這樣大人孩子都能吃,就可以吃同樣的了。我家就是,因為還要上班,每天都很匆忙,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給孩子單獨做飯菜,所以做飯就儘量少放鹽和調味料,飯菜都做的清淡,保持食材原本的味道,這樣大人孩子都可以放心吃,也可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第二,從孩子的發育特點來看,孩子多大可以大人吃同樣的飯菜。

除了考慮鹽和調味料的因素,孩子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也是決定能否和大人吃同樣的飯菜的重要原因。

孩子在乳牙沒有長全之前,咀嚼能力還未發育完善,一些纖維比較粗、或者比較硬的食物,孩子就很難把它咀嚼碎並順利吞嚥下去。其實就是吃不了,比如我家嘟嘟,在大約一歲半之前,雪梨這樣質地較硬的水果,他一般是嚼嚼就吐出來,咽不下去。一些綠葉蔬菜,比如芹菜、油麥,如果按平時切成段炒熟,他就吃不下去。切成塊的瘦肉也是嚼一嚼就吐出來,現在嘟嘟已經兩歲了,對於正常大小綠葉菜和瘦肉,吃起來還是有困難,因為吃起來費勁,他就選擇放棄。

一般嬰幼兒在2歲半之前長全乳牙,有的1歲多就長全了,有的要到3歲,孩子的個體有差異,所以什麼能和大人吃同樣的飯菜,各家並不相同。

第三,烹調方式也會影響孩子能否和大人吃同樣的飯菜。

按大人的飲食習慣做飯,孩子可能吃不了,但是如果把食物做得軟爛、細碎一些,孩子就能吃。

比如我讓孩子吃肉的時候,一般就會做成肉丸兒,以及肉末,放點其他的菜,混合在一起,就能夠吃下去。蔬菜也是,綠葉蔬菜,我會把它切碎,包在餃子裡,切碎煮在粥裡,或者切成丁或末來烹調,使孩子能夠順利的吃下去。

孩子的飯菜,除了做得軟一些,碎一些,還儘量要少調味料,採用蒸、煮、綽的方式來烹調。

所以說,孩子什麼時候能和大人吃同樣的飯菜,要看孩子的發育情況,也要看家庭飲食習慣,如果想讓孩子和大人吃同樣的飯菜,大人就要遷就孩子,適應孩子的飲食特點,其實這樣做,大人也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對一家都有好處。


嘟嘟寶貝


嬰兒1歲以內都不應該吃鹽。通常,嬰兒需要的鹽分能夠從母乳中攝取到。

嬰兒長到1歲的時候,可以在輔食中適當的添加碘鹽,但頻率不要過高,量也不要過大,還是多讓嬰兒吃無食鹽食物。

當嬰兒在1-3歲以內,吃鹽含量但每天應該限制在1克以下,避免吃鹽過多影響健康。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於6-12月嬰兒來說,每天需要350毫克(mg)的鈉。奶類及其他輔食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鈉,一般情況下,正常進食的嬰幼兒完全能夠攝入足夠的鈉來滿足生理需要。

有些成年人認為,嬰兒不愛吃輔食是因為輔食沒味道不好吃,但事實上,嬰兒的味覺比成年人敏感,不能用大人的口味來衡量孩子的味覺,把大人味覺習慣強加給寶寶;而且嬰兒的味覺習慣正處於發育中,對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加調味品還容易造成對嬰兒的味覺干擾,使得嬰兒拒絕沒有味道的原味食物,長大後逐漸發展成重口味。且嬰兒吃鹽過多,還會加重腎臟、心臟的負擔,增加寶寶成年後患水腫、高血壓等疾病的概率。

幼兒的牙齒在2歲半到3歲左右才能出齊,沒有牙齒的幫助,寶寶的咀嚼能力相對來說較差,因此,之前是不適合吃跟大人一樣的食物的。

當然,並非是說幼兒到3歲左右就什麼都能吃了,這也要看幼兒的消化能力。像粗纖維食物等難以消化的食物,還是晚點吃比較好。如果咀嚼不好、消化不好,會增加幼兒腸胃的負擔,導致腹瀉、腹脹等情況出現。

一般來講,6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吃糊泥狀食物;8、9個月的嬰兒,可以吃粥和麵條;1歲左右的嬰兒,可以吃蔬菜末、肉末;3歲左右,才真正可以嘗試“大人的味道”。

另外,嬰幼兒的身體各個器官,還都處於稚嫩的階段,因此,就算幼兒已經能夠進食成人的食物,也還不適合吃蔥、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是辣椒,最好還是拖一拖,3歲半以後再開始嘗試。


純鈞LHGR


嬰幼兒多大可以開始吃鹽?

一般來說,嬰幼兒1歲以內不要吃鹽,1歲以後可以適當加一點。如果寶寶吃慣了清淡的食物,也可以不那麼快加鹽。

1歲以內的寶寶比較適宜天然的味道,如果給寶寶加鹽的話,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對寶寶的成長髮育是不利的。3歲以內的寶寶也應該少吃鹽,身體攝入過多的鹽不僅會加重身體的負擔,還容易引發某些疾病。

很多老人說6個月後的寶寶就要開始吃鹽了,不然會沒有力氣。這句話放在現在的物質生活來說,是不存在的。

我們吃鹽主要是為了補充鈉元素,在寶寶的奶和輔食裡面就含有很多鈉元素,這些已經足夠寶寶的營養需求了,因此不需要額外添加。

再說,寶寶的味覺本來就比較靈敏,如果太早給寶寶吃鹽,或者在給寶寶吃太多的鹽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寶寶挑食、偏食的毛病。

嬰幼兒幾歲可以和父母吃同樣的飯菜?

寶寶到兩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和父母吃同樣的飯菜了,但是父母做飯炒菜的時候要少鹽少油,也不要加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父母吃得比較鹹或者喜歡吃辛辣食物的,要把寶寶的飯菜和大人的分開,先盛出寶寶的飯菜,剩下的飯菜再放入大人喜歡的調味品。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老一輩們常說:“不吃鹽就沒有力氣”,所以爺爺奶奶們早早的就希望寶寶們吃一些有鹹味的食物。

吃鹽主要是為了獲得鈉離子,鈉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營養素,對於人體的水鹽平衡和神經傳導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鈉的來源很多,每天食用的天然食物幾乎就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

在一歲以前,寶寶的輔食中不建議人為添加食鹽,1-3歲可以每天添加1克,除了鹽其他的調味品也要少加,比如味精、醬油、番茄醬等。

如果過早或者過多的給寶寶飲食中加了鹽,對於寶寶的健康是不利的。

1、造成寶寶重口味

寶寶對於味道的感知能力強於成年人,我們覺得味道正好,寶寶可能已經覺得過鹹。長期重口味的飲食讓寶寶失去接受清淡食物的能力,而現在跟多慢性疾病都與重口味(重油、重鹽)脫不了干係。

2、對寶寶的腎臟造成負擔

1歲內的寶寶腎功能未發育完全,無法處理過量的鹽,造成腎功能紊亂,增加日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3、高鹽還會影響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

一般不建議兩歲以下的寶寶和大人吃同樣的菜,當寶寶的乳牙漸漸長齊,消化系統更為完善可以嘗試給寶寶吃大人的食物,這個年齡通常為2-3歲。

但也不是過了2歲生日就可以吃,沒過就不能吃,可以從寶寶的實際情況來考慮是否和大人吃同樣的飯菜。首先,看寶寶的咀嚼能力怎麼樣,寶寶乳牙全部長齊,並且可以很好的咀嚼食物時可以考慮;其次,如果寶寶吃了大人的飯菜一切正常,那說明寶寶的消化系統趨於完善,如果寶寶吃了大人飯菜,開始便秘或者拉肚子,說明寶寶腸胃不適應大人的飯菜,應該和大人分開吃。


茄子營養師


食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調味品,因為再好的山珍海味都需要那二兩食鹽做點綴,食鹽不僅能幫助我們預防碘缺乏而帶來的疾病,更是我們日常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所以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嬰幼兒都是需要的,那麼嬰幼兒多大可以和父母一起食用加過食鹽的飯菜那,我個人覺的是寶寶十個月齡後最佳,因為:

1、寶媽們都知道,對於嬰幼兒有這麼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半歲不鹽,週歲不蜜。因為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六個月以後才開始逐漸的添加輔食,在六個月以前純母乳就可以滿足寶寶所有的需求了,但是如果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就讓寶寶食用食鹽,會因為掌握不好量而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如果你選擇寶寶十個月時添加食鹽,那麼寶寶由於已經基本上適應了輔食的添加,所以就能更好的適應食鹽。

2、如果是純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就更不要過早的添加食鹽,因為配方奶粉不如母乳好消化,好吸收,所以寶寶的腸胃也就更脆弱,最好給寶寶十個月時再添加食鹽,不要相信父輩說的寶寶吃鹽長力氣,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我兩個寶寶都是十個月添加食鹽,兩週歲前都是單獨給寶寶做飯,他們倆的體質就非常好。

我個人覺得嬰幼兒可以在十個月時添加食鹽,兩週歲後跟父母同食加鹽的飯菜,這樣會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話題、從備孕到育兒,讓我們一起愉悅的探索!




RQ育兒話題王


很多老一輩的人認為鹽是百味之王,對人體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物質,不可或缺,所以在寶寶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就給寶寶添加鹽,一方面她們認為不給寶寶吃鹽,寶寶會沒有力氣;另一方面認為不放鹽分的食物,沒有味道,寶寶不愛吃,食慾會不佳。

這都是錯誤的認知,對寶寶的生長十分不利。



1歲以下的寶寶不用吃鹽

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和氯的代謝都需要水分來參與。

1歲以內的小嬰兒腎臟發育還不健全,很難順利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這就增加了腎臟的負擔,時間久了,必然會使孩子的循環系統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吃鹽太多,還容易使孩子患高血壓,這也是一個不容易忽視的問題。

1歲以上的寶寶少吃鹽



孩子所吃的食物必須儘量清淡,1歲以上的孩子,每天所需的食鹽最好不要超過2克。

父母不用擔心食物中沒有鹽分、或者少鹽孩子不愛吃,孩子從來都沒有吃過有鹽分食物,所以不知道有鹽分食物味道如何,我們大人之所以不能接受沒有食鹽的食物,是因為我們吃過有鹽分食物,有過對比,就知道哪個好吃。

再者,很多食物天然中含有鹽分,如母乳、配方奶粉、水果、蔬菜等,這些食物的味道也可以讓寶寶愛不釋口。

寶寶幾歲可以和父母吃同樣的飯菜



一般來說寶寶3歲以後可以和父母吃同樣的飯菜,1--2歲時,寶寶不適合和成人吃一樣的飯吃,這是因為,成人的菜、肉切的塊比較大,同時煮的也不會很爛,寶寶難以完全嚼碎,不易吞嚥,也不易消化;

再者成人吃的飯菜偏鹹,食鹽量多、調料也比較多,如雞精醬油等,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如果家裡沒有條件和時間給寶寶單獨做飯,和大人一起吃飯,大人必須以寶寶的口味為重,少鹽少油、少調味品。


丁媽親子時光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寶寶6個月之內每天對鈉的攝入量是200mg,也就是0.5克食鹽左右;這點含量在奶水當中就已經完全滿足了。

寶寶6個月~1歲,每天對鈉元素的攝入量是500毫克,也就是每天1.25克食鹽。這點含量在正常輔食和奶水當中,也是基本能夠滿足寶寶的需要。

因此來說,寶寶真正需要吃鹽,要等到寶寶滿一歲以後。寶寶一歲以後每天對鈉的需求量上升到650~700毫克,也就是每天1.6到1.7克食鹽左右。


寶寶幾歲可以和父母一起吃同樣的飯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攝入量的推薦,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2200毫克的鈉,這個劑量也就是每天6克食鹽。世界衛生組織也推薦成人每天對食鹽的攝入量低於6克。

因此來說,寶寶到底幾歲可以和父母一起吃同樣的飯菜呢?如果有條件的家庭,建議到寶寶七歲之前都單獨給寶寶做飯菜,因為寶寶7歲的時候每天對鈉的攝入量才1000毫克。

如果沒有那個家庭條件呢?寶寶3歲之後就可以和父母一起吃飯了,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因為按照中國的國情,能夠當全職太太的媽媽少之又少。我要有錢,我也想僱一個菲傭,多省心哪!可惜生活壓力很大呀!

祝你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