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985高校女学生毕业3年月薪4700元,生活费还要和父母要!

985高校女学生毕业3年月薪4700元,生活费还要和父母要!

Viola是北京一所知名的985高校的国际新闻硕士,一毕业就进入了北京某事业单位。

可她最近很烦恼,她已经工作3年了,还因为单位控制整体薪酬支出没评上中级职称(硕士无意外情况是2年成中级),最近单位又以增缴公积金的名义,在她的工资里多扣了1200块,每个月到手的钱只有4700块。

公积金增加了,但是她每个月拿到手里的钱却实实在在的减少了。更重要的是今年初Viola的父母想办法给她在五环买了一套40平的小房子。房贷遇上减薪让她对未来有点绝望了。

有次吃饭她跟我说:“老师,你知道那种人到30岁还必须跟爸妈要生活费的感觉么?”后来我听Viola说她面试了财新和今日头条,但都没被录用,她发现自己安稳了三年,就已经不太适应外面的竞争了。

说实在,从向阳生涯17年以来收到的咨询案例来看,名校毕业出来,工作三五年工资不见长的学霸君还真不在少数。

而几乎他们所有人都输在了同一个关键词上面:追求稳定。

当初看中国企的稳定,当日子十年如一日慢慢飘过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工资更不上物价的上涨,开始着急,慌了。

人到30岁,却要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这是何其悲哀。

中国有句古话:人只有经济独立才能做到人格独立,如果我们选择当伸手党,就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你生活中的大多数主张已经由父母替你完成。但是我们知道父母的选择勇于是基于他们的眼界格局和视角,不一定是我们喜欢的。

为什么名校毕业却也非常迷茫?究其核心是职业定位不清晰。

年轻人自己也不搞清楚自己喜欢干什么,这是社会上大多数年轻人的通病。

找到一个自己愿意为之追随一生的职业极其不容易,需要我们不断主动的积极探索。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好职业定位?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小编认为我们具体可以分别从向内整合和向外求助这两个个维度去考虑挖掘。

1向内整合

这时候需要从我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价值观、个人需要5个角度去考虑分析。

很多人也许会说,我没有兴趣爱好,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其实并不是你没有兴趣爱好,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我们行为模式当中的一些偏好其实就是我们潜在的爱好。

比如下面一副图片让你展开联想,你能够想到一些什么?

985高校女学生毕业3年月薪4700元,生活费还要和父母要!

有的人想到了开发岛屿(商人潜质突出);有的人想到了跳下去游泳(爱动实操潜质突出);也有人说只想静静的坐着(安静潜质突出)等等。

根据MBTI可以测试我们的性格,霍兰德可以检测我们的兴趣,那么该如何判断我们的价值观呢?

这时候我们应该多问自己是哪一类型的人?如果你属于利他主义的人就多去关注此类行业。

如果你追求卓略的经济报酬,就必须思考哪些行业、岗位、城市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当我们无法明确给自己定位,就应该盘点、梳理我们的兴趣,爱好,然后思考这些兴趣爱好可以支撑着我去做哪些工作。

985高校女学生毕业3年月薪4700元,生活费还要和父母要!

2向外求助

通过别人为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挖掘自己。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和我们的闺蜜或者朋友、同事或者前辈、老师或者同学、爱人或者家人询问在他们眼中我是怎样的人?

在他们眼里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缺点不足又是什么?

想象一下自己生命当中最重要的5个人,他们会是如何看待你?或者你内心希望他们怎样看待你?

我们说一个人对你的评价可能不算中肯,那么一群人呢?

如果大家都一致认为你是腼腆,不爱表现,喜欢安静,不喜欢挑战,但是却把你放在销售岗位上面,适合吗?

销售型人才首先需要和人打交道,而且需要目的感要非常强,还需要不停的挑战突破自己。

显然一个追求安稳的人是不适合做销售的,可是如果你一旦选择了将就把自己放错了地方,你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就很难有成就感。

职业生涯伴随我们一生,职场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幸福度,所以在早期的职业生涯尽早明确的自己的职业定位显得格外重要。

大家的职业生涯还顺利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