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膝關節疼痛、卡住、打軟腿,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了

膝關節疼痛、突然卡住、打軟腿,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很有可能是你的半月板壞了!

膝關節疼痛、卡住、打軟腿,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了

01為什麼半月板壞了會出現這些症狀?

1、“疼痛”一般出現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比如行走、下蹲、上下樓梯等活動,這是因為膝關節屈伸時半月板會隨之運動,使撕裂緣在股骨、脛骨之間摩擦,甚至卡壓在股骨滑車和脛骨隆突的地方。

膝關節疼痛、卡住、打軟腿,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了

2、膝關節屈伸過程中突然“卡住了”,難以伸直,需要搖擺旋轉膝關節,“甩一甩腿”才能恢復屈伸活動。這是因為有些半月板呈“桶柄狀”撕裂,撕裂的半月板被卡壓在股骨滑車和脛骨隆突,需要膝關節內外翻和旋轉才能“拔出來”。

膝關節疼痛、卡住、打軟腿,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了

3、“打軟腿”是由於疼痛、膝關節無力、半月板損傷後不穩定導致行走或上下樓梯時突然站不穩。還有別的症狀比如腫脹、積液、彈響等。

02半月板損傷從發病機制可以分為創傷性損傷和退行性損傷

中青年人一般發生的是創傷性損傷。當膝關節部分屈曲並且受到強大的旋轉扭轉以及內外翻力時半月板容易發生撕裂,這是因為這些動作的同時發生會導致半月板的“矛盾運動”,強力拉扯半月板產生撕裂。

有些年輕人可能也並沒有發生上述動作,然而還是出現半月板撕裂了,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半月板是“盤狀半月板”,由於比一般人的半月板面積更大更廣,也因此更容易發生損傷。

而退行性損傷則是因為中老年人關節退變,半月板、關節軟骨的質量有所下降,一般的行走和運動可能使脆弱的半月板發生撕裂,可能沒有明確的外傷史。

一般半月板損傷保守治療效果差,需要手術治療,目前多采用關節鏡微創治療,在關節鏡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者縫合術。

半月板根據血供區域可以分為三個區:

  • 紅區(血管豐富區)
  • 紅-白區(血管區邊緣)
  • 白區(無血管區)
膝關節疼痛、卡住、打軟腿,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了

紅區的損傷由於有血液供應,因此,一期縫合的效果良好。然而,紅-白區和白區由於缺乏修復損傷的營養物質,因此,縫合的效果難以預測,臨床上更傾向於做部分切除術,切除修整至撕裂緣消失,避免了半月板進一步撕裂,同時緩解患者疼痛、交鎖的症狀。關節鏡手術還可以通過鏡下觀察,發現合併的韌帶、關節軟骨損傷,一併處理。

04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術後的康復包括:支具的使用、負重、消腫、肌肉力量的恢復。

1、半月板部分切除的病人不需要使用支具,術後下肢肌力恢復良好後便可下地全負重行走,只要疼痛不影響,屈伸膝關節不受限制。但因為術後早期滲出、積血積液的原因,不應該長期下地行走,應多臥床並把患肢墊高,高於心臟,利於靜脈迴流和消腫。

在手術後、訓練後、膝關節發熱時使用冰敷。

還需要通過踝泵運動、股四頭肌收縮、直腿抬高等鍛鍊恢復肌肉力量。

膝關節疼痛、卡住、打軟腿,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了

2、半月板縫合的病人恢復時間相對較久,由於半月板修復的時間大約4~6周左右,早期需要使用支具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6周,術後1周開始去掉支具逐步開始練習屈曲,使用雙柺輔助行走,患肢不負重,6周後再開始嘗試拄拐部分負重,6~8周以後開始完全負重。消腫的原則和肌肉力量訓練的原則同上。當然,具體的康復計劃需要根據半月板具體損傷的情況以及術中處理的情況調整,具體應聽從手術醫師的指導。

膝關節疼痛、卡住、打軟腿,原來是這裡出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