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同學群裡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人,而大部分人選擇沉默?

小子影


同學群裡,雖然幾十人過去在一個“頻道”上,但隨著個人生活發展分化,大家已經不在一個“頻道”上了,大多數人不願意發聲。但,一個群裡,總有那麼幾個人,喜歡發言,主要有幾種情況:

一是熱心腸的人。有些同學天生就是熱心腸,不願意看到群裡冷冷清清,經常冒泡,像一條活魚,總想掀起一點浪花。有的甚至,本來就是群主,自己的自留地,也不願意看到它荒蕪了。希望自己攪和一下,帶動一下氣氛。

二是思想比較單純的人。比如,我們同學群裡,總是幾個定居的海外女生愛說話,她們生活的環境,比較單純,人也比較單純,沒想那麼多,要照顧這個情緒,要關注那個感受,她們想說就說,想發就發,也不存在炫耀心態,就是覺得好玩,就要分享。比如,有個美國定居的女生,總髮自己的院子啊,風景啊,狗啊之類的,她就是覺得好東西要分享,根本不存在炫耀心態。

三是混得好的人。經常愛說話的人,基本都是混得中上等的人。也許,他們自己感覺自己混得不錯吧,至少在當地,他們混得不錯。所以,他們經常冒泡,無非是想引起什麼話題,引到他們值得炫耀的方面,順便炫一點什麼,滿足自己炫耀的心態。

四是純粹無聊的人。許多人不說話,沒有別的心態,就是手頭上的事情比較忙,根本就沒有時間看同學群聊。等到自己空下來,翻看聊天記錄,這個話題已經結束了,也不便於再說什麼,於是只是看看群聊記錄,而不說話。那些清閒的人,閒著沒事,別的群體,又不好說話,只有同學群裡可以發言,所以,沒事就想找人聊天,結果,群裡那幾個閒人,經常聊得很火熱,別人都是觀望。

至於為什麼同學群裡,大多數人不愛說話。其實,很簡單,該聊的都聊完了,沒有什麼共同話題了,所以,沒什麼可聊的了。每一個同學群,都經歷過個組建、熱鬧、冷清的過程,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必然規律。剛組建的時候,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多少青春的話題,恨不能說不完。

尤其是經過同學聚會之後,該說的說完了,該見的人見了,該瞭解的情況瞭解了。還聊什麼呢?大家的生活狀態完全不一樣了,任何話題,都眾口難調了。然後經歷一個混亂的時期,炫耀的,推銷的,發雞湯段子的,發禪語的,發養生的,發微商的,亂七八糟的東西發多了,許多同學就不打開同學群裡。因為冒泡的越來越少,發亂七八糟的信息,沒有響應,也就不發了,於是同學群蕭條了。

可能也就是特定時間,熱鬧一下。比如,過年拜年啦,畢業紀念啦,有人發紅包啦,等等。然後又是長時間的寂寞,雖然總有那麼幾個人聊天,成了他們的小圈子,其他的同學越是插不上話,就越不參與,他們奇怪,還不拉個小群聊,偏偏就在大群裡聊,這個奇觀,也是蠻有意思的現象。


職場火鍋


沉默的永遠是大多數,不止同學群。

但是沉默者不代表就是傻鳥,反而整天嘰嘰喳喳的倒像一群麻雀,我就看著你們,到什麼時候才能消停下來。

我是喻派胡言,愛財如命的人力資源大叔,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可以回答一切有關職場和社會問題的雜家,歡迎關注和我交流!

同學群裡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人,因為那幾個人本來就是個小圈子,十有八九在學生時代就是臭味相投的死黨或同盟。

如果在說話活躍的人當中,有在學生時代不聲不響籍籍無名者,要麼是突然成了暴發戶或名人,要麼就是性生活不和諧的怨婦怨男,妄圖在同學群裡尋求心理安慰。

小圈裡的人,總得在大圈裡刷點存在感,如果沒有觀眾,他們哪裡能聊的那麼起勁呢?只不過,他們常常把沉默者當做背景板或白噪音而已。

而大部分人選擇沉默者,無非是以下幾種情形:

一、反感。

整天群裡消息閃阿閃,發的都是些毫無營養價值的東西,有的還在群裡發葷段子,打情罵俏,或者臭不要臉,直接上黃圖,發黃色視頻,感覺變了味。你還在想,怎麼同學都這素質啊?能不反感嗎。尤其每次見到學生時代的情敵在群裡說一些不著調的話,你就恨不得上去揍他丫的,哪裡還有心情聊天。

二、純粹沒空。

聊天的要麼是有錢,要麼是有閒,要麼二者兼而有之。但多數人都很忙,各有各的事情,各有各的生活,哪裡有那麼多閒工夫看群裡面瞎掰扯?

三、看笑話。

有些人不說話,只是瞅兩眼,看說話人的那些邏輯,不禁會心的笑了,一瞬間覺得自己又增長了不少優越感。學習成績好的,一般都不太愛說話,不是混得差,而是低調,做人,總還是得夾起尾巴的,不管你是不是有錢人,這一點,還是得有點共識。

點贊雖然不能直接兌換成金錢,但確實能讓我有動力回答的更好。


喻派職言


沉默的原因在於沒有話題可聊,並且有的已經屏蔽群了,所以見到的都只有那麼幾個人。

其實人分很多類,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現實就是這樣,也許多年沒見,很多人最開始有些想聊,聊著聊著便發現沒什麼好聊的。

很無奈,那些群,有那麼幾個還“活”著的人就不錯了,其他的還是算了吧。

在群裡總是說話很尷尬,說兩句就沒人說話了,人生啊就是這樣,有一天我想我會暫停使用一段時間的qq和微信吧,到時候就知道還有誰在意我?還有誰唸叨我,那些人或許就是我這一生該認識的一部分人吧,其他的人也沒有聯繫的想法,散了就散了。無所謂。

本來很熱情,最後心涼了,也就沒有在繼續發話的必要了,從最開始偶爾還有幾個人,到現在幾乎沒有什麼人說話,呵呵,我在群裡可找不到一個能好好聊天的人,同學罷了,除過室友還有幾個是真心的,也許自己真心,別人卻不在意,何苦為難自己呢。


哈撒給的日常


有了微信,同學聯繫起來很方便,我雖然是個普通人,卻很看重同學情意,我建了兩個同學群,一個是小學同學群,一個是高中同學群,以前是想著,同學們現在基本上都沒什麼大事了,可以聚聚,說說話,可是事與願違。

先說說我的小學同學群,我的啟蒙老師是單身,每年的教師節,我都會給她老人家打電話問候一下,她說這一輩子就交了我這一個學生,我愚鈍,不知道什麼意思。

前幾年老師來長春看我,我為她辦了一次小型的同學聚會,來了大約有十七八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搶著打聽電話號碼,我特意的說老師是單身,希望同學們有時間給老師打個電話,陪她說說話,後來我問了老師,都有誰給她打過電話,她說只有我一個人。

我再也沒去過群裡,有時間我還是陪老師說說話吧。

我太能嘚瑟了,又建了個高中同學群,好多同學都事業有成了,可是群裡冷冷清清,發個紅包就會上來搶,然後連句謝謝都沒有,人就不見了,我這個群主退群了。

後來我又建了個小群,一共就十幾個人,這些同學心裡都裝著同學情意,每天早上都來打招呼,順便說說話,晚上也來報道,每到年節都發紅包,大家搶的直打架😄。

我這個群特別有意思,每天不來就感覺任務沒完成,我制定的章程,認命的群秘書長,大秘,二秘,三秘😄,忘了告訴你們,秘書長萍曾經是萬人迷,如今依然是美女。

秘書長去日本看留學的女兒的時候,這些秘書都搶著做詩獻殷勤,群裡熱火朝天的,我喜歡我的群,我的有情有義的同學們。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事實就是如此,這個群裡的同學都不在乎花錢,有時候出去玩,都搶著花錢,沒機會花的還生氣,我覺得這才是同學情意。

我病了之後,他們一直要來看我,由於心情不好,我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我的心情很不好,也很失落,我無法面對自己身已殘的現實。

我這個群主脫離了組織,已經很少去群裡了,現在群裡也不熱鬧了。

他們經常單獨的問候我,我的這些有情有義的同學們,我非常的想念你們,想念與你們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我期待著有一天,再回到你們中間,盡情的高歌,無拘無束的暢飲,忘了,我不能陪你們喝酒了,換個節目,打牌吧,讓小秘這個工商銀行的出納,多多的贊助我點。😄😄😄


秋來福到958


我曾經是一個同學群的群主,剛開始建立同學群的初衷是聯繫老同學,增進同學情誼,很多人十幾年沒見了,確實也挺想念的。群建立的一開始,大家都在群裡積極發言,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每天打開群都是一堆未讀信息,聊盡了上學時的點點滴滴。慢慢的,那股新鮮勁過了,說話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自己忙自己的,我經常在群裡找些話題跟大家聊,想改變這種尷尬沉默的狀況。


但是我發現無論怎麼努力,說話的永遠只有那麼三五個人,一發紅包很多人搶,但是搶了也不說一句話。過了半年,我發現大家已經不再需要這個群了,甚至覺得這個群的存在毫無意義,最後解散了群。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多感情要去聯繫,也沒有那麼多話要說,時間過去了,感情已經變的很淡了,你想著去尋找曾經的同學情誼,但發現真的找到了卻不再是曾經的樣子。從學校分開後的這十幾年,我們經歷了不同的事情,有了不同的身份,每個人的距離也拉的越來越遠。混的好的會有一種優越感,出手闊綽,沒有混出個樣子的自卑,也不想往同學群裡湊,就算你拉他進去他也只是呆在裡面,不說話,過了不久就會自動退群。


其實當我們冷靜下來再來看同學群,發現其實它的存在毫無意義,連裡面聊都話題都是沒話找話型的,每天還要花費很多精力在上面,在這個該奮鬥的年齡,不應該把多餘的精力用在這上面。況且現在很多同學群都有不少歪風邪氣,有人是為了找事業上的關係,有人是為了聯繫曾經的戀人,有人只是為了來炫富。所以同學群到最後都會覺得很沒有意思,不是群裡潛水了就是都沉默了,各自忙各自的生活工作去了。說話那幾個人也不是真的有很多話要說,有的人是礙於群主的面子,你發現經常說話那幾個人多半是群主玩的好的朋友,當然也不能排除有些“話精”的存在。

過去的回不來,回來的不再是過去,有的東西,緬懷就好!


墨采薇


同學群為什麼總是那麼幾個人說話,而大部分人表示沉默,這裡面其實水很深的。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之人,通過觀察,是可以看出一點端倪的。一般來說,喜歡在群裡說話的,大都是以下幾種人。

一,關係很好的幾個人。在群裡相談甚歡的那幾個人,他們一般在上學的時候關係就很好。同學之間也是有幫幫夥夥的,如果群裡比較積極的人跟你關係一般,於是有些人就懶得說話。

二,混的很好的某些人。誰都不喜歡錦衣夜行,一個人只要混的好了,比如做生意有錢了,在同學之間有面子,也會喜歡參與同學聯誼活動的。這是人的正常心理。

三,人緣很好的個別人。還有的人,性格比較好,喜歡交朋友,在同學間人緣不錯,大家有什麼活動都會叫上他。這樣的人,一般也會喜歡在群裡與同學互動聊天。

四,工作很好的少數人。有些人工作不錯,比如公務員,或者是小有職權的領導,他們也大都喜歡同學聚會或群裡聊天。大家恭稱一句“領導”,心理也是很滿足的。

五,別有用心的一些人。最後一些人就是有點個人的小算盤了,比如做點小生意,或者是微商、保險從業人員,需要廣交朋友,深耕人脈,所以他們在群裡都會很積極熱心的。

不喜歡在群裡聊天的,一般都是自認為混的不好的人。工作沒大家好,掙錢沒大家多,壓力比大家大,生活比大家慘,不由自主的就會有自卑心理,與一些人的交流也不會在一個頻道。於是,你們聊你們的,我就做看客好了!

溫馨提示:1.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2.每天掰開了揉碎了給你講講職場和管理那點事。如果感興趣,請閱讀本頭條號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在學校的時候,群裡可能每天聊得熱火朝天,可是一到畢業之後群裡幾乎就沒人說話了。偶爾有幾個人說上幾句,也沒有多少人理。剩下的就只剩尷尬。發個紅包,大家搶的非常積極,可是搶完以後,又是一片寂靜。

群裡說話的永遠是那幾個人,而大部分永遠沉默。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都是哪些人會一直在群裡說話呢?

一類是性格比較單純的人,比如她們的工作比較輕鬆,沒啥生活壓力,家庭條件又比較好的,她們就喜歡什麼說什麼,有好玩的就喜歡分享在群裡。

還有些可能是比較重情義,工作後比較懷念學生時代的單純美好,所以經常想在群裡和同學聊聊天,有時候還會提議組織同學聚會。


還有一類人是畢業之後混的比較好的。有些可能已經成為公司管理層人員,有的可能是生意做的越來越好了,至少在以前同學面前還是比較有底氣的。

還有一類人可能是結婚之後成為了全職太太,生活比較悠閒,喜歡曬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幫孩子投票的鏈接。偶爾會在群裡和自己情況相似的同學聊聊最近的生活。

那為什麼大部分人永遠沉默呢?主要是因為畢業之後大家大多數都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工作不比在學校,有時間聊天。大家大多數時間都是比較忙的。另外,大家的年紀也越來越大,該結婚的結婚,該生孩子的生孩子,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平時也沒啥交集。

這也意味著共同話題越來越少了。同學群總會經歷一個從熱鬧到冷清的過程。就好像人際交往的過程一樣。最後還能聯繫的就是當初玩的比較好的了。

而且,群裡時不時會發各種亂七八糟的信息,有幫忙投票的,有養生的,有勵志雞湯,有幫忙砍價的,還有好多微商消息。因此很多人看到同學群裡的消息就直接忽略了,甚至屏蔽了群消息。

之所以同學群裡大家都不說話了,主要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距離的阻隔,許多同學之間的情誼也慢慢變淡了。共同話題也少了,還能聊得來,還有聯繫的,都會自己私下聊天,肯定也不會在大群裡聊。

因此,同學群裡的消息也越來越少了,說話的人也越來越少了。這其實都是正常的現象,不是大家不重情誼。主要是人生這麼長,我們遇到的人這麼多,並不能和所有人都一直保持聯繫。有三五摯友其實就挺心滿意足的了。

——END——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這種情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我也是一個在同學群裡不說話的一員,那就結合我自己的原因談談為什麼在群裡不說話。


1、沒時間,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時間,只是有時間也不會去關注,因為我們要關注的事太多,也自我認為更重要。


2、沒什麼好聊的,同學中有關係好的,也有一般的,關係好的都是常聯繫的,所以有什麼事想跟同學說的,就會直接跟他們聯繫說,不需要在群裡說,而且,你也不知道你想說的,別人是否有興趣聊。


3、群裡的聊天內容對自己無意義,如果不是討論同學聚會一類的話題,基本上,別的話題大都對自己來說沒什麼意義,所以也就不會去加入。

4、不是一個生活圈子了,我們畢業了,也就是離開了那個圈子,我們關注的、想聊的也就不一樣了,當你想分享今天發生的開心的、不開心的、或某種想法時,你會跟身邊的人、同事、閨蜜或兄弟說一說,而不會在群裡跟同學說。


5、沒有什麼可讓自己炫耀的,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有意識的去這麼想,但我們的下意識也許就會如此,上學時,我們有特別活躍的,也有默默的,這樣的你難道不想讓自己的同學們知道自己現在很好嗎?

我們同學聚會時,又下意識不會說太多自己的現狀,多是聊上學時的事情,這些事情總有聊完的時候,那時又要聊什麼呢?所以這個話題還是要留到聚會時聊,那群裡就更沒什麼好聊的了。

而在群裡活躍的總會固定那麼幾個人,可能是群主,也許是為了讓大家記住還有這麼一個群吧;也可能是喜歡“同學”這個關係的同學,都說學生時代的感情最單純長久的,也許他格外珍惜;也可能是希望大家記住有這麼一個現在生活得非常幸福的同學,而不是學生時默默的自己,如此等等,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個想法。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張曉瑜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如今的同學群裡,少了昔日的天真與真誠……如今剩下的只有虛偽與炫耀。為什麼現在的同學群說話的越來越少,甚至有的退群,可見那曾經純真的面對,如今只是一道只得回憶的風景了。十幾年幾十年的鉅變,讓昔日風雨同窗的感情,只能變成了一種回憶。而現實中同學間的差距,讓情感變成了一種不可逾越的鴻溝……

同學微信群裡聊天的少了,說話的少了。有聊的能說的,還是那幾個“出人頭地”的同學 ,買了別墅,換了什麼車等等……同學群,成了幾個有頭臉的同學的炫富群。

別說同學聊天少了,就是同學聚會也少了許多。有權有能力的同學,願意出現在這種場合。以顯示自己的不同。而那些平民大眾的同學,只能默默的望著滿桌的酒菜,看著幾個組織者們興高采烈地推杯換盞,炫耀著自己事業的成功……



人,是一種高級動物。而不妥之處,就是特別喜歡炫耀。這裡指的是某些人。特別是取得了成功之後,在親戚朋友同學面前,更是不可一世。這種做法,讓那些本就生活平淡無能力的同學,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也感到了同學間的那種代溝。

幾十年前,十幾年前,也許還是同學。可如今呢?是什麼?同學的再相會,帶來的並不是喜慶,還有一種難以述說的壓力。

而最終的結局是,選擇沉默,退群。終止了同學的聚會。這就是現在同學會的現實表現。

我們不要現在,但我們更懷念昨天。我們希望昨天的同學,是我們的將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現在……


這片白樺林


這大概是因為個人原因吧!首先,我自己就屬於沉默的那種人,因為無話可講啊,說話的那幾個人正在談天論地聊的歡呢,怎麼好意思突然插入一句呢,既然之前就選擇了沉默,乾脆一直沉默下去吧,我是這樣想,不知道大家是怎樣做的。

而且,同學群,裡面說話的那幾個人,往往都是哈 牛 皮飛起的幾個人,不是討論遊戲,就是討論一些什麼無關痛癢的事,我真的不想和他們瞎扯,做同學的時候,都沒有多深的感情,就憑在群裡的幾句瞎扯感情就加深咯?不可能的。

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做的,誰天天無聊的看著同學群發的什麼,就是看,也是自己事情做完了,什麼處理結束了,翻看一下同學聊天的記錄,看看有沒有什麼重要的通知,信息,等等吧,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同學群也就歸於平靜了,那幾個聊天的人也都散了,就算你有什麼想說的,估計也不好意思發了吧,那麼平靜的一個群,你突兀來了一句,你們人呢?相信一般都不會收到回覆吧!所以,這個時間,看看他們的聊天記錄就好,沒必要再發了。

隨著年紀的增長,諸事纏身,學業,工作,婚姻,家庭,等等吧,這些事情已經讓一個人頭疼不已了,相信他們有閒工夫,也就是找點搞笑的視頻看看,舒展一下自己的心情,同學呢,有想聯繫的,自然就打電話聊天了,那還去一一都關注同學群啊。

還有就是,有些同學已經屏蔽了同學群,他們不好意思退出,畢竟怕其他同學對自己有看法啊,就默默的屏蔽了,至於原因,肯定是覺得那幾個話多的煩人唄,一般話多的那幾個人,聊著聊著就會鬥圖什麼,信息一條接一條,不一會就99+,真是誰看誰煩啊,不回覆已經是最大尊敬,屏蔽了也無可厚非。

最後,如果和同學真的玩的好的話,那就打電話問問吧,人的一生有那麼多的同學,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記得,都聯繫吧,比如我,現在我上大三,初中高中的那些同學,大部分我都忘了,玩的好的自然經常聯繫,那些淡的,也就隨他淡吧,很正常,並不是說我對同學情不看重,只是一個人的精力實在有限,不可能對每一個人都面面俱到,所以,那就一切隨緣吧!

最後,經常說話的那幾個人,你們不覺得他們很無聊嗎?

最後,附帶同學照片兩張。天各一方,各自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